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三、創新的追隨者(8)

作者 ︰ 松林

$$好書天天看,好站天天來,好貼天天頂,好書慢慢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里就是黃金屋,這里是$$

如同美國耐克公司一樣,美特斯邦威采取了這種被稱作「啞鈴式結構」的虛擬經營模式︰把產品交給了勞動力價格、成本更低、更利于運輸與銷售的國外企業制造,把產品銷售交給了加盟耐克的各地經銷商,自己則將全部精力用于設計產品與開拓市場。

專注于附加值高的核心業務。從服裝行業價值鏈分析,附加值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品牌、設計環節。在模索中,美特斯邦威將核心業務確定為品牌、設計。實質上,美特斯邦威通過掌握核心環節,變成了對協作群體起輻射作用的管理型企業。

非核心業務外包。美特斯邦威服裝生產業務進行外包,由其他廠家進行定牌生產;銷售上則通過代理商加盟拓展連鎖專賣網絡。¥¥

15、虛擬經營的先行者(3500)

虛擬經營(virtualanageent)是指企業在組織上突破工廠、廠房等有形的界限,只保留企業中最關鍵的功能部分,如知識、技術等,而虛擬化其他的功能的經營模式。其目的是企業為了實現其經營規模擴張,以互相協作方式,將外部可利用的經營資源與本企業現有的經營資源相結合所進行的跨越空間的功能整合式經營。虛擬企業雖然是一種動態聯盟,但是具有對市場的極大適應能力,有利于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它是在時代背景的召喚下應運而生的,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為了從日本手中奪取制造業的優勢,美國在充分考察和研究國際市場後,總結世界各國先進的經營經驗,提出一種新的生產模式,即︰虛擬企業模式。它的產生也不是偶然的。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顧客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傳統的大規模,單批量的經營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市場需求,在此背景下虛擬經營方式應時代的召喚而產生。此外,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企業間的合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中國的市場,最先引進虛擬經營模式的當屬溫州服飾,它借用了相關的人力、物力、以及相關的網絡資源,突破資金、設備等限制,實現了快速發展。

在中國服裝市場,最先使用虛擬經營方式的人應該是美特斯邦威總裁——周成建。他被稱為虛擬經營的先行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