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一、不走尋常路(13)

作者 ︰ 松林

(暢游書海,品嘗文化,陶冶情操,彰顯智慧。為您營造舒適閱讀環境而努力,希望書友繼續支持。)

據有關資料記載︰妙果寺商場最紅火的時期當屬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當時有人這樣形容︰每天天還沒亮,星星還眨著慵懶的睡眼,四周漆黑一片的時候,商場大門外就雲集了一大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他們操著各種口音,在門口等候著。當工作人員剛打開一扇門,客商就魚貫而入,拎著大包小裹,恨不得一下子就將大包塞滿。一個新款式,在個把小時內就批發完了,來遲的客商只好望著樣品預定,次日再來拿貨。只有老顧客,經營戶才會為他留貨。妙果寺商場里擁有店鋪的經營戶有的還會在家里辦一個加工場,有的則委托加工。遇見一個款式好賣的,往往要當天夜里趕工,做出來多少,次日就能賣多少。周成建成了這眾多商賈中的一員,可那時他只是一個打工仔,依靠賣手腕子謀生的人,是那樣的普通,鑽到人群里一晃就消失了。可是有誰能想到,就這樣一個普通人,普通的農村人,經過十幾年的打拼,卻資產過億,成為服裝行業的龍頭老大,成為休閑服市場的一棵最為璀璨耀目的明星。**bk

這里的生意太火了,每天都有大量的訂單。讓周成建應接不暇。由于服裝加工量比較大,所以他從老家又叫來了幾個裁縫師傅,幫助自己一起干。從事服裝的裁剪、排樣、縫紉機修理等等。昔日跟自己一起合作的伙伴,今朝又成為同一戰壕的戰友;昔日一起苦熬歲月風雨同舟的朋友,今朝又同住在一間簡陋的宿舍里,他們精誠合作,他們用友誼鑄成的堡壘在共同合作中更加堅固了。為了盡快還上拖欠的貸款,周成建起五更,爬半夜,加班加點,廢寢忘食。口渴時隨便喝上一口水,餓時糊里糊涂吃上一口飯,困了隨時打個盹,起來時依然忙在工作線上。周成建曾說,當時加工一件衣服只賺幾角錢,多的也就1元錢。沒辦法,他必須為這塊兒八角的錢去奮斗。錢是一分一分掙來的,而這一分一分的錢便是自己的滴滴汗水的結晶。

人要想立足社會,就必須有一技之長的,你總得有一樣是出色的。周成建的特長就是手藝好,所以贏得了很好的信譽,他的過人之處就是裁縫。憑借這兩點,周成建的加工廠不斷接到其所在的妙果寺服裝批發市場的定單,每天工作都在十幾個小時以上。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他一天的生活,那就是忙;如果讓用一個詞來概括他的感覺,那就是累。誠然,不累是不能見成效的,這種意識早在幾年前便被他認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體力更是有限的。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像彈簧一樣,是有彈性限度的,一旦超出了彈性限度的範圍,就會拉斷。長時間的疲勞作業,身體總有支撐不住的時候,因為在那時人的心理防線接近于崩潰的邊緣,實在支撐不住,可是卻不能休息。在長時間的疲勞無法緩解的時候,終于不幸的事兒又發生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