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帝師 第七章 初展才學驚士人

作者 ︰ 冰上的青蛙

筒子們,新書求推薦求收藏求支持!手中還有推薦票的筒子,交給青蛙,這是青蛙碼字的動力,上一本vip今天完結,《帝師》全力以赴了,筒子們送上票票吧!

大漢天下,近三十余州,兩百余郡,縣城千余座,嶺南州位于大江以南,東部臨海,南部卻被橫嶺山所阻隔,與南部廣大平原猶如兩處世界,嶺南州所屬茂林、齊林、宣城、江城、安平和安陽六郡,自古嶺南多士人,士人又盡出江南郡。

江南郡在天下兩百余郡中,算不得大富大貴之地,卻有著數百年鼎盛文風,然則卻有著「江南多才子,卻無及第人」的說法,說的是江南郡這個地方文人士子極多,每每天下美文多出江南,然江南才子多**,卻少有人在州試殿試中及第,往往止步于郡試,這也就成為了天下士人恥笑江南的一個由頭,據記載,百多年來,天下數百余郡,江南士子登得龍殿的士子竟不過十余人,可想而知,對于江南人來講,這的確算得上是一個不小的恥辱。

在江南六縣之中,茂林縣只是一個不大的縣城,相較之于江南郡城江城數十萬的人口來講,那更是不足幾分之一,不過在江南諸郡,茂林臨江而立,倒也算得上是山清水秀,獨有一方美名了。

在茂林縣城北,離江岸並不遠的一條小弄中,說是小弄卻是繁華得緊,人流熙熙攘攘,聯袂接踵,不到天明就早已經人聲鼎沸了,劉成清淨慣了,卻是有些不適,也不知當初那劉永劉仲德是如何想的,竟是在茂林的早市尋了這麼一處落腳處。

房子定然是好的,往弄堂里走,進得院門便是並排的三間小屋,里間打通,中間是客廳,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臥室,客廳後面連著院牆的後院里卻是不大不小有一間廚房,那五谷輪回之地卻是要出的院門方可尋得到。

這麼間面積不小的院子盡管條件一般,劉楊氏出身楊家卻也知道定然價值不菲,尤其是與這鬧市相鄰,殊不知那劉公子存了何種心思,竟是將這麼間院子借給了母子二人居住,心里整ri里也是有些忐忑。

「成兒,這劉公子可有詳述這院子的租借錢物之事?」

劉成正苦惱著這沒有牙刷漱口之事,母子倆隨身攜帶的倒是只有那一個包裹的些許換洗衣物而已,听得劉楊氏問話卻是皺了皺眉頭,他自知自家這母親為人清白,雖說是一婦人,卻知禮守矩,這不找個理由消了她這擔憂,倒也是個問題,立馬就開動了思緒。

「阿娘,這事兒今ri就去尋得仲德兄問個明白,您可以去竹林塢中帶些有用之物,那無用之物就送與鄰家嬸娘吧。」

劉成倒是鐵了心思不回那竹林塢了,卻是不知僅僅是年余便再次尋得那好地落腳,只不過到時早已是物是人非了。

劉楊氏走後不久,劉永和余氏兄弟當真拎了些筆墨麻布紙過來,對于這位方才結識不過一ri的小兄弟,他們卻也沒有輕慢,其實這三人家中資財頗為富裕,若是那清貧人家,倒也是做不得這**士人了。

「伯玉賢弟,昨ri睡眠可好?」

似乎是知道這處早市,那余姚余子規頗有些揶揄地笑問道。

「子規大哥早已知這因由何必來取笑我呢,我這熊貓眼還不夠說明問題嗎?」劉成無奈的緊。

「熊貓眼?」

劉仲德卻是驚異了一聲,劉成也不解釋,只是點了點自己的眼眶,三人盡管不知曉這熊貓是何物,倒也是明白了劉成話中的意思。

劉成隨即倒也不客氣,當真詢問了一番這院子的問題,一番客套後便揭過了,這院子乃是劉永撿了個便宜,花了不到一貫錢便從一破落戶手中買了過來,卻是他自己請人修整才有了如今的模樣,也不算是佔了多大便宜,不過如今這便宜倒是給劉成佔了過去。

「伯玉賢弟可已識字讀文?」

士子談的無非就是詩文經典、美人朱玉、家**政,落座後,劉永便徑直表明了來意,這其實也算得上是三人的考校之意,若是這劉成資質平平,卻是有些失望。

「仲德大哥,我幼年喪父,又遭族中驅趕,寡母哪有余力供應財物讓我進那學堂-」

三人听到這番話卻是微微有些失望,盡管掩飾得極好,但是哪里瞞得過劉成的目光,他可是存著考校這三人的意思,這倒是有趣得緊,互相都有考校之意。

然而劉成接下來的話卻令他們不由得暗喜,果是沒有識錯這聰慧之人。

「然我母親早年熟讀詩書十余載,也曉得經義粗通文章,母親教我識字卻是三年有余,亡父留下諸多書卷數百余冊,也已熟讀。」

震驚,絕對的震驚!

就是他們三人方才及冠,通過了那茂林縣試,也不敢說已經熟讀了數百書卷,如今這八歲的少年,竟然說他三年就熟讀了數百書卷,且不論真假,就是這識字恐怕也得三年不止,這時候可沒有拼音識字,而且還都是那繁體,完全是靠一個個生記硬背來的,尋常人一天識得三五個字已是不錯了,要想學完那字經上的漢字,恐怕都需要數年光yin。

「這?伯玉可是唬弄愚兄?三年識字,還熟讀書卷數百,難不成你是妖jing不成。」

三人卻是有些不信,劉成業不多加解釋,只是隨機信手拈來幾段不同書卷上的經典選段,講述了一番經意解釋,又闡發了一些自己的觀點,那三人當即就被他這一手震得目瞪口呆瞠目結舌不知所以了。

「天才啊!」

「難不成真有那文曲星之才?」

「伯玉賢弟,你這是-」

三人還是有些難以置信,隨即卻是紛紛挑了一些簡單的文章存著考校之意,誰知劉成這少年竟是無所不知,一一解答,隨後他們竟不知不覺已經將劉成放在同輩位置,所選的文章也愈發地疑難,有些是劉成熟讀過,有些卻是沒有見過,但是憑借他這三年潛心研究了這識文斷句,解經答疑之閱歷,更兼早已在腦中根深蒂固的國學功底,解讀幾篇文章還不是信手之事,而且每每有新文出現,劉成也發現自己似乎很有興趣,這倒是前世所缺乏的。

「當真是大才啊!」

「是我們小看了天下人,本以為吾等及冠已過縣試,跟伯玉賢弟一比,哎!」

「難怪聖人都說三人行必有吾師,伯玉之才,早已超過我等,足以當得吾師了!」

那劉仲德和余氏兄弟卻是相互對視了一眼,各自眼里的震驚難以掩飾,原本他們不過是以為劉成小有才學而已,卻不知道他竟然真的是熟讀文卷數百冊,早已超出了識字讀文的階段,恐怕已經不下于一般郡試已過的文人了。

其實這還是他們小覷了劉成肚子里的才學,不說其他的,按照劉成的了解,這個世界連唐詩宋詞都沒有,如果自己隨便盜用一些,恐怕這個世界無人能比,不過他自然是知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的道理,若無名聲的積累和經年累月的潛心研究,這盜學也不是長久之計,要想取得那頭名狀元之身,恐怕路還長久。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平民帝師最新章節 | 平民帝師全文閱讀 | 平民帝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