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周 第一百二十二章

作者 ︰ 八無和尚

徐世銘說︰「孫相此言差矣,馮道事遼不假,但孫相應該听聞馮道奉命赴遼,而執意南歸之事吧?」

百里無忌有了興趣,說︰「徐相說說,是怎麼回事?」

徐世銘開始敘述馮道的軼事。

先說了個趣事。馮道為相時,曾使人讀《老子》,自己躺在床上听,那人開卷後,發現書中第一句中「道」字犯相公諱,于是將「道可道,非常道。」讀成了︰「不可說可不可說,非常不可說。」

當年石敬塘向契丹稱兒,每年都要向契丹進貢,這一年,石敬塘命馮道出使遼國行禮,表示對父皇帝的尊敬。

馮道毫不猶豫地領命說,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

當時,馮道並沒有參預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的賣國勾當,他說這樣的話,只是他滑稽多智,浮沉取容的一貫本色。

因為石敬瑭為了取悅于契丹,認為只有馮道才能充當使者,已經下令說出了「此行非卿不可」的話。雖然還說了「卿官崇德重,不可深入沙漠」,只是假惺惺表示關懷。

老于世故的馮道自然明白自己的處境,索性表示得心甘情願。

到了遼國後,耶律德光曾派人勸馮道留下,馮道回答說︰「南朝為子,北朝為父,兩朝皆為臣,豈有分別哉!」話說得很漂亮,實際還是不願留在契丹。

馮道把契丹的賞賜全部賣掉,得來的錢都用來買柴炭,四下對人說︰「北方嚴寒,老年人受不了,只能備著。」似乎作了在北方長住的打算。

當耶律德光同意他南返時,馮道又三次上表要求留下,被耶律德光拒絕後還拖了一個多月才上路,而且在路上邊行邊歇,磨磨蹭蹭了兩個月才出契丹邊境。

隨身左右不理解。問他︰「別人能夠活著回去,恨不得長上翅膀,你為什麼要慢慢走。」

馮道說︰「你走得再快,對方的快馬一個晚上就追上了。逃得了嗎?慢慢走倒可以讓他們不了解我的真意。」可見他表面上的恭順只是一種韜晦的手段。

百里無忌听完,對馮道有了個大概的了解。

見徐世銘、孫光憲兩相對立,爭執不清,百里無忌笑道︰「二位不必再爭,至于如何安排,見見他,听听馮道自己的意思不就成了?」

于是,如馮道進見。

稍息之後,馮道進來。

馬上拜到在地,口中大呼︰「臣拜見陛下。」

百里無忌聞言一愕。問道︰「本王只是個藩國之王,怎能稱為陛下?」

馮道依舊低頭答道︰「南唐稱帝多年,您不費吹灰之力就取了南唐、吳越之地,怎麼不能稱陛下。」

百里無忌听了徐世銘的介紹,對這老頭的胡言亂語有了一定免疫力。

擺擺手道︰「老先生不可胡言亂語。起來說話。」

馮道方才起身道︰「臣遵命。」

「老先生此來,究竟所為何事?」

「臣此次南下,專為投奔大王而來。」

「你在漢朝已經被封太師,為何來投奔楚國?」

「回稟大王,臣一生任過六任丞相,也任過太傅、太師、中書令,經歷十帝。前後合計不過三十一年。臣累了,想投奔大王以安享晚年。」

百里無忌聞言奇道︰「老先生此話何意?你又怎會認為投奔楚國可以安享晚年?」

「大王起于小小巴東,佔慶州為根基,圖謀南楚,至如今滅南唐、吳越,平定吳朝。臣一路觀望,如日後天下一統,舍大王其誰?契丹殘暴,佔據中原而不能治,故只能北返。劉漢起于兵亂。雖有軍力,卻全無根基,如今高祖一死,其子昏聵,無法內平藩亂,外抗契丹,只是苟延殘喘而已。如此,臣不投奔大王,還能投奔誰?」

百里無忌繼續問道︰「听聞老先生此來帶有一個車隊的古籍,不知道是為何物?」

「回稟大王,此乃臣一生心血,自唐長興三年,臣報皇帝批準,由尚書屯田員外郎田敏等人任詳勘官,李鶚、朱延熙等書寫,依唐刻《開成石經》,並和經注合刊,開雕「九經」,《易》、《書》、《詩》、《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周禮》、《儀禮》和《禮記》,同時刊刻的還有唐代張參撰《五經文字》、玄度撰《九經字樣》等書。皆以端楷書寫,能匠刊刻,如今已經完成七成,臣投奔大王,正是想在大王的庇護下完成這一盛舉。還請大王成全。」

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當時是唐明宗李嗣源在位。

百里無忌听懂了,這老頭是不想讓這經十五年之久的心血毀于戰火之中。這讓百里無忌開始高看馮道此人了,雖然他阿諛奉承,又曾經事遼,犯了百里無忌的忌諱,但這不影響他做出的貢獻,為後代保留文化的傳承,單就這一條,百里無忌都願意拜他為相。

「老先生有心了,本王允了此請,不知老先生欲官居何職,請明說,本王一定準你就是。」

馮道眯起眼,看了看徐世銘,又看了看孫光憲,笑道︰「大王盛情,臣愧領了,但臣年事已高,無足夠的心力為大王謀。听聞大王在潭州、金陵都設有學府,臣向往多年,若大王不嫌棄臣年老體衰,便請大王賞賜臣去學府謀一差事。」

百里無忌暗罵一聲老滑頭,這老頭與徐世銘的品性有一拼。一席話之後,百里無忌心中已經不自覺地將馮道與徐世銘相提並論。

明顯是欲進還退之策,卻讓他說的如此煽情。

楚國二相皆在眼前,他自然不好意思當面搶人飯碗。

百里無忌哈哈一笑,說︰「老先生不必謙虛,本王允你所請。」

于是,任馮道為參知政事兼任金陵學府院令,準許其不用每日進見商議國事。

徐世銘、孫光憲皆無異議。

……。

豐臣仕旭正在自責、自省,豐臣守仁在一邊監督。

因為豐臣仕旭犯了錯誤,嚴重的錯誤,後患無窮的錯誤。

當然,怎麼樣的後患無窮他們還不知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代周最新章節 | 代周全文閱讀 | 代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