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周 第三十一章 滅楚戰爭 八

作者 ︰ 八無和尚

此時,百里康部已過湘鄉,直插建寧。

十二月二十九。

百里無忌所部在潭州城外五十里處與雲揚部會師。

隨後由雲揚部封鎖潭州北門,百里無忌所部輾轉潭州東門。

等待于存忠部到達西門,形成圍三闕一的包圍圈。

並分給雲揚部一個輪炮營。自此每隔一個時辰就在東、北二門發動一輪炮擊。

……。

于存忠部尾隨劉言、王逵所部到達玉潭。

劉言、王逵不敢再退,後面便是都城潭州。

兩地相距甚近,楚王馬希範的申飭信已經在劉、王二人手中。

背水一戰無可避免。

劉言、王逵將二者軍隊混編,各率七千余人排兵玉潭城外,以求與黑旗軍決戰。

二人心思非常簡單,既然守不住城,那就野戰吧。

既然擋不住你的炮彈,那就讓士兵肉搏,這樣,你還敢一起炸嗎?

理是這麼一個理,但他們似乎忘記了,黑旗軍有一點是楚軍,哪怕是禁軍都不曾有的。

那就是魂,軍魂。

沒有任何猶豫,在視野中見到尾隨而來的黑旗軍時。

劉言、王逵同時發出進攻命令。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

楚軍首先迎接的是六波手榴彈的爆炸,雖然損失不菲,但這次楚軍沒有潰散。

士兵經歷過幾次火器爆炸的震撼之後,便會有一種免疫。

最主要的是劉言、王逵身先士卒,這給了楚軍強大的信心。

于是,兩軍在接近到一里地時,同時發起了沖鋒。

兩萬多人的沖鋒肉搏。

不留余地的決戰。

一方是盡全力賭生存的慨然。

一方是背水而戰的激昂。

殘肢,斷臂。

悲鳴,怒吼。

楚軍的精銳直到今天才真正有機會展現出它的實力。雖然這實力爆發得太遲,雖然這實力得爆發來自心中憋屈的發泄,一直被黑旗軍壓著打的憋屈。

一樣的人,一樣的決心。

一樣的將,一樣的拼命。

軍人的榮譽,此刻正揮發得如此酣暢淋灕。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風淒淒,日黯然。

這一刻注定成為所有人這輩子最慘痛的記憶。

數十年基業的楚國在最後一刻噴發出最強的吶喊。

戰斗自辰時持續到申時,已經四個時辰。

遍地的死尸間,活著的人依舊在拼殺。

沒有援兵,沒有指揮。

唯有一死,而已。

你一刀,我還你一劍,我命換你命。

你不欠我,我亦不欠你。

……。

于存忠拄著刀在大口喘氣,刀鋒已鈍。

身上已經有數道血口子了,但他絲毫不覺得疼。

在這一刻,他不覺得敵人可恨,心中只有敬意。

勢均力敵的敬意。

縱然下一刻,自己或許就死在對方的刀下。

劉言已經倒下,王逵依然在揮刀。

王逵不知道劉言是否已經死去,但他知道縱然自己今天勝了,也改不了楚國將亡的結局。

可那又如何?

既然要死,那便死。

有這麼多士兵陪著,去了陰間自己一樣是將軍。

天開始黑了,刀刃相交的聲音漸漸緩下來。

一天的廝殺沒有吃喝過任何東西,人總歸是人。

士兵已經漸漸無力,甚至掄不動手中的兵刃。

除了眼神依然盯著對方。

直至連眼神也漸漸無力。

血,已經匯聚成溪。

戰場上除了傷者的**再無聲息。

活著的人邊呼吸都覺得好累。

這時,若有一個小孩過來將能殺死所有活著的人。

……。

十二月三十,大年夜。

楚國都城,潭州。

黑旗軍二萬余人分別封鎖潭州城東、北兩門,潭州城內近四萬大軍不敢出城一戰。

潭州城中。

楚王府議事堂。

馬希範已經累了。

罵累了。

劉言、王逵戰敗退至玉潭的壞消息傳來,馬希範就已經開罵了。

罵到斥候傳來南逃之路已經被黑旗軍封鎖,這個更壞的消息傳來時,馬希範已經罵累了。

他閉著雙眼,靠在椅背上。

社稷怕是要斷送在自己手中了,馬希範縱然昏饋,但這種覺悟還是有的。他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靜江節度使的三萬援兵打通南逃之路與潭州城中的守軍匯合,這樣自己才能逃出潭州城。

幕僚們和臣下們都在兩側坐著發呆。

在座的諸人心里都明白,楚國怕是要亡了。

如今黑旗軍兵臨城下,便再無一人敢領軍迎戰了。

十八學士之一拓跋常上前諫道︰「大王,雖然眼下慶州軍進逼潭州,但潭州城中尚有近四萬大軍,潭州牆高城堅,有四萬兵守城必可等到靜江節度使的援兵到來。」

拓跋常向來不為馬希範所喜,這人仗著有點才學,經常「教育」馬希範這個那個的,非常令人生厭。馬希範依舊閉著眼,不睬他便是。

丞相李弘皋上前諫道︰「大王,拓跋學士言之有理,固守城池是上策。」李弘皋亦屬十八學士之一。

馬希範依舊沒有睜眼,他對李弘皋沒有好感。

去年馬希範「微服尋芳」時,街上遇見一美人,哪曾想已為人婦,不得已殺了她丈夫,搶進王府,不料這女子剛烈,沒等成就好事,便撞牆自殺了。此事被李老兒得知,纏著馬希範念叨了整整幾個月。

郎官廖光圖上前諫道︰「大王,如今南去之路已經被斷,雖然已令靜江節度使馬希瞻率三萬大軍來援,但臣下以為,不如……。」廖光圖亦屬十八學士之一,不過他與馬希範有點臭味相投,皆喜飲酒作樂之事。

聞言睜開雙眼,開口道︰「廖郎官想說什麼?」

廖光圖︰「臣不敢說。」

馬希範︰「廖郎官但說便是,某不怪罪于汝。」

廖光圖︰「如此臣便放肆了,某以為大王可派人與慶州軍議和。」

此語一出,舉座竟未有一絲聲音。

換做往昔,此時恐怕已經一片喝斥之聲了吧。馬希範心中嘆道。

馬希範掃視了一下諸人,問道︰「李相以為呢?」

丞相李弘皋︰「若只是議和,倒可以為之,但若是投降,大王必不能為之。」

「那就這樣吧,廖郎官便辛苦一趟,出城與那百里無忌談談。」

馬希範做出決定,他明白,所有文臣武將投降之後,日子都能過得很好,甚至還能被重用,唯有他能保住一條命就是上天開恩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代周最新章節 | 代周全文閱讀 | 代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