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周 第十六章 王佐之道

作者 ︰ 八無和尚

梁震微微一笑,說道︰「不對,是一石四鳥,還有一鳥便是汝父手中所掌的南平六萬大軍兵權。大王得知高保勛yu謀亂,與孫光憲高從諄定下這一石四鳥之計,本來進展順利,卻被你一出逃婚破壞得一無是處。你這一出逃婚表示汝父無勾結高長史之意,再經高保勛半路捉拿汝之事便否認你與高保勛相互勾連,而老夫推舉汝從軍的敗筆如今看來反而變成了心中無鬼之意,只可惜了世子高保勛。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哈哈。」

梁震師徒不由得相視而笑。

笑罷,梁震說道︰「子青,雖然這次誤打誤撞解除了危機,但大王既然起了收權之心,汝父的軍權恐怕不可再留了,汝速回去讓他趕緊向大王辭去軍權,這樣反而能得到大王憐惜,也能給汝父留個好去處。」

無忌點頭應是,正要告退,廳外傳來梁府老管家梁興的稟報︰「主人,孫公求見。」

「請。」梁震一愕,隨即吩咐梁興道。

轉頭對無忌說道︰「來得好快,汝去邊上小屋暫避。」

梁興領著一個年近半百的清瘦老者來到廳前,束手︰「孫公請進,主人在廳內等候。」

孫光憲抬腳進入廳內,舉手恭敬地作禮︰「梁公身體可好?」

梁震起身回禮道︰「孫公蒞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管家奉上茶水之後退了下去。

幾句寒喧之後。

孫光憲低頭約一措詞,抬頭向梁震說道︰「梁公,某此次拜訪,是向梁公請罪。否決梁公舉薦之事,大王心中有所顧慮,某是順勢而為,望梁公恕罪。」

梁震聞言微一點頭,說道︰「孫公為大王計,自是應當,到是某考慮欠妥,孫公何罪之有?」

孫光憲端起茶碗,輕吹了一下,接著說道︰「梁公應該知道,百里元望掌南平兵馬,現今又與行軍司馬聯姻,若百里無忌再入定南都,荊南三州兵馬盡入百里家之手,大王很是心憂啊。故某為大王計,才建議否了此次梁公舉薦,還請梁公明察。」

梁震緩緩地撫著長須,不說話。

細飲了一口茶水,孫光憲見梁震沒有說話的意思,接著說道︰「某也素聞百里家小郎有大才,又是梁公親傳學生,這次王府謀亂又立下救駕大功,故某當時就已經向大王舉薦百里無忌任巴東縣令,不知梁公意下如何。」

梁震微微一笑︰「孫公有心,某代子青謝謝孫公了。」

「不敢當梁公謝字。」孫光憲忙道,「不過……。」

「瞧,要來的總還是來了。」梁震暗忖,看著孫光憲,梁震慢條斯里地說道︰「孫公無須見外,有話請直說。」

孫光憲見梁震似乎有所預料,雖難以說出口,但為大王計,如果任由高從諄與百里元望聯姻,再加上百里無忌進駐定南都,後果不堪設想。

只有趁現在二者初聯,以迅雷之勢瓦解二股勢力中的一股,大王才能將局面掌控住。

但問題是百里元望統軍多年,在南平軍中根基深厚,大王也不敢隨意解除其軍職,但又不得不做,只能先說服梁震,憑著梁震的威望和與百里無忌的關系,只要梁震點了頭,此事就算成功了一半。

孫光憲知道此事體大,不敢再左右而言它︰「大王思忖百里元望征戰多年,勞苦功高,yu放其一任歸州刺史之職。不知梁公有何見教?」

歸州位于荊南西北邊陲,而巴東縣又是歸州轄下最西邊的小縣,看來大王是想將百里全家趕出江陵府以絕後患了。

梁震不動聲色,撫了撫長須,眼望堂外問道︰「這是大王的意思,還是孫公的意思?」

「大王還不知曉,僅是某月復中策劃,想征求梁公意見。梁公乃兩代南平王股肱,應當能體諒大王的不得已。」孫光憲答完,眼楮緊盯著梁震,想從他面上看出點什麼來。

梁震臉色不見,淡淡地說道︰「孫公日夜c o勞,殫精竭慮,為大王計。甚好,某沒有意見。」

孫光憲聞言,心知梁震一言九鼎,大事已定,長松了一口氣︰「如此,梁公,某便告辭了。」

梁震抬手起身送客︰「孫公慢走,恕某年邁,不遠送了。」

孫光憲走後,百里無忌回到廳內。

梁震看著他︰「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

百里無忌低頭痛悔︰「是子青害了先生和父親,惹大王猜忌。」

「未嘗就是壞事,切不可沮喪。」梁震斥道,「回去告訴汝父,速上辭呈卸去軍職,可保平安。在大王詔命下達之前,切不可私自與高長史接觸,切記!」

無忌躬身應下。

三日後,南平王高從誨再下諭令。原荊南都指揮使百里元望長年為國征戰,軍功顯赫,大王體恤其勞苦功高,故卸去都指揮使之職,榮任歸州刺史。其子百里無忌少年英才,任巴東知縣,半月之內赴任。另百里無忌平叛有功,賞銀三千兩。荊南都指揮使之職由世子高保融繼任。

聞知此消息的江陵官員們暗自點頭,難怪啊,看來大王經此次高保勛謀反之事,已經心灰意冷,開始為高保融繼任南平王掃除障礙,準備身後之事了。將荊南全軍置于高保融之手,自然是為高保融日後繼任南平王做好準備。

而三千兩的賞銀對于拮據的荊南來說,不可謂不重,百里元望隨兩代南平王戎馬半生,又救過高從誨和高從諄性命,而此次無故被奪兵權,想來高從誨亦是心中有所愧疚,有在錢財上給予了些許補償之意。

百里無忌聞訊,心中反而涌上一種解月兌的欣喜,雖然父親被解除了軍職,但全家性命得以保全,亂世之中,只有性命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刺史之職雖然不能如都指揮使般麾下擁有數萬荊南軍,但也握有數千的府軍。

而無忌自己能從江陵府出去,獨掌一縣,雖然小了點,而且沒有軍權,但心中有一種鳥出樊籠的感覺,況且還是在歸州父親的治下,一切便如上天安排般水到渠成。想起先生本來就是想舉薦自己任一縣縣令,兜了一個大圈,終還是回到了原點,不覺也嘆惜命運輪轉的感慨。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代周最新章節 | 代周全文閱讀 | 代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