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學之大學 概章︰春城師範(二)

作者 ︰ 吳唯

師範生

好了,說完學校就得說說師範學校里的人了——不然怎麼叫「以人為本」呢?

你要說老師,「鳥槍換地」般,打一槍換個教室,除了上課見得著人兒,下課就沒影了。不是所有小說網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151+你就知道了。怎麼追蹤報道?總不至于撒開步子或者蹬個破自行車像neiku一樣追著人家那四輪驅動的轎車或八輪的校車滿大街跑吧?追到半路不給車壓死也得跑死,無法繼續以下的文字不要緊,要緊的是本人,至今未買保險。

因此,本人決定介紹師範學生。

咱看客已經從前面錄取通知書里看到春城師範是一所專門培養未來優秀教師的聖地——至少它的簡章能讓大家感覺那麼一絲地神聖。

別看春城師範這麼小,可學生數卻多達五千余人,可見人口密度之濃之烈;也正因為如此,它跑外面跟別的學校租了兩個場地,把中招生新生都往那兩分校里分流,卻也只是杯水車薪。畢竟中招生太多太多,大概佔了全校十分之九以上。

中招生里又按時間長短分為三年制和五年制。其中三年制學生只能拿到中專文憑,而五年制學生通過學校的「3+2」制度則可以于三年後升為中專,成為大專生,再兩年後則拿到大專文憑。簡稱中專部,由于龐大的人口基數,教室寢室遍布學校的任何一個角落。

剩下的十分之一里面高招生又佔了近十分之九,全部都是三年制學生,因為是高考進入的,故一進去便是大專生了。簡稱大專部,教室集中在圖書館二三樓,寢室則位于一二棟一二樓。

關于學生的專業問題,學校按大家當初的中,高考填報志願分為︰普通教育簡稱普師,幼兒教育簡稱幼師,英語教育,計算機教育。而無論中招還是高招生里,普師專業的數量永遠都是最龐大的,幾乎是英語班幼師班七倍有余。而計算機班學生卻又是最低調的,為何?每屆就那麼兩三個班,高調得起來嗎?

至于生源嘛,中招生針對的是全市招生,而高招生卻是針對全省招生。

說到招生,就很有必要提提它的殺手簡了——師範三板斧。

首先︰含金量最極大的專有名詞——定向生。即你是哪村的,就給我回哪村去實習,工作教書。五年為期,揮灑青春,扎根家鄉,回報社會。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假使你爸是李剛,或者郭德綱也行,特殊情況特殊對等。

可以說,定向生是師範學校的金字招牌。相對于當今社會「畢業即失業」的慘烈狀況,你偶然在路上踫見一個掃地的說不定人家都是個研究生,抬頭一看,又不小心撞了個博士。而定向生卻可以實習個一年半載後就拿到國家教師編制(以下簡稱國編)正式上崗工作。這對于一直希望自己兒女圍繞身邊,工作穩定的父母來說無異于一磅重型炸彈往你家一扔,一擊必中。

當然,國家小學老師,好歹也算個事業單位呢?自然條件也是有的。你看︰中招生的定向生個個幾乎都是從春城市以下十個縣里各個鄉村精挑細選出來,要麼中考成績在全班乃至全年級排得上名次,要麼在自己村鎮里面拿了花魁,否則別想拿到定向生這個名額。因此他們中考成績一般平均都是五百五十分以上。每逢新生開學季看著來來往往報到的中招定向生,許願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嘆一聲︰「唉,多少好苗子就這樣被送入虎口而糟蹋了。」

高招定向生依據的是高考,盡是高考分數比二本分數線低卻又比大專分數線高的那麼一群人,考了這麼一個尷尬的分數,二本上不去,專科又感覺沒面子,三本畢竟要那麼多「殺豬注水」的學費,復讀又不願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得依從家長意思填了這麼個春城師範。

既然有定向生一說,那也就自然有非定向生了。

非定向生就是那些中高考成績不夠好,家里人又途個近,學師範教育專業听起來也不錯,便拽著子女來了,當然也不沒有分配工作,拿編制這一做法了。那麼他們又為了什麼???

注意,上面那一自然段中的理由啥的都是浮雲,啥叫浮雲?就是看不見,模不著,狗屁都不是的東東,現在的人如果沒有點看得見模得著哪怕放個屁還聞得著臭味的直接利益驅使那還能有動力嗎?

真正原因還在于師範學校的第二第三個招牌︰免考兩學和免費獲得教師資格證——只要你讀了師範學校。

當今的中國,說是個考試大國,一點也不為過︰出門開車要考駕駛證,吃飯做菜要考個廚師證,找個辦公室打雜的工作都得有個計算機證,算賬還整個會計證……不看你會不會專業,只看你有沒有證件。教師自然先得有個教師資格證,而你如果不是師範畢業的學生,即使考到了教師資格證了還得在兩年內通過兩學考試——教育學和心理學。

這兩門學科有多難?

一言以敝之︰兩學之難,難于上青天。

話說牛維毛頭他們大二時,社會組織的兩學考試考點正好在春城師範,教他們行為心理學的洪老師負責巡考。作為校學生會的毛頭牛維許願水哥四人負責秩序。

考試結束鈴聲一響,考生是個個起身哭喪著臉,搞得自己死了爹媽似地,以無比糾結的表情走出考場。洪老師一見就不信了,「有這麼難嗎?讓我來做做。」

說罷,捊起袖子,坐在一台計算機前,挑到心理學部分沉靜下來了……

半小時後,洪老師掩面狂奔而出,許願等人追上他驚問其故,他面色一片蒼白,喃喃自語︰「這什麼題呀?這什麼題呀?」

好吧,此情此景,只適合用一首歌來表達——誰的眼淚在飛。

不要以為兩學中的教育學可能會比較好考。半斤和八兩有比較的意義嗎?不信你可以去試試——如果你確定你有心理學洪老師的心理素質的話。

正是鑒于它們如此地難考,因此它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師範第二張吸金王牌——簡稱銀字招牌。而免費獲得教師資格證反而屈居為第三張吸金王牌——簡稱銅字招牌。

由此可見,師範學校正是因為有了它的三張王牌︰定向生,免兩學考試,免得教師資格證才讓它們屹立于全國大家之林幾十余載而不倒。此為「師範三板斧」,屢試不爽。

中招生說也說了,高招生講也講了,最後剩下那麼一撮人就是余下的十分之一里的又十分之一的高中生了,自然簡稱為高中部,有高一到高三共三個班,這麼點人勢單力薄,偏于角落里的旮旯頭——牛維也只是在大二時經高中部朋友徐錦輝的介紹才知道那是高中部教室,之前還一直誤會是幼師班呢。

不過誤會也屬正常,這個高中部太奇怪了,按理說高中尤其是高三生活一直是緊張得連上個廁所都得連走帶跑呢!可他們個個走得那叫一個悠閑,擋在你面前使你恨不得一腳撂倒一排,然後打他們背上走過;教室課桌上永遠都看不到一疊書,晚自習老師也永遠缺席,學生半數不到,不到十點鐘就熄燈打烊不見人影了……說實話,真不知道這樣的學生怎麼面對高考,後來仍是高中部朋友徐錦輝解釋了這個問題,原來,他們不是中考成績太差其他高中不願接收就是在學校犯了事被開除了再或者就是年紀輕因為出去打工或者生病等各種原因而休學根本沒參加中考。

于是,本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崇高宗旨,春城師範瞄準商機,果斷出手,馬上申請辦了這麼一個高中部,把這些人統統招于班上。官方解釋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而民間定義卻是「吃著碗里的,伸向鍋里的。」對于這一「錦上添花」行為,春城師範書記宋財俊也因此得一雅號——及時雨宋江。

凡是經歷過高考的大家都知道有個專有名詞——藝考。

分數不夠,藝術來湊。

不管怎麼說,藝考一直都是低分者的終南捷徑,高中部不少人自然登上了藝考的客船。這主要有兩類,像徐錦輝那樣去學畫畫的稱作美術類,而第二類就是體育類學生了。當然這樣的藝考除了為多數高中生鋪設了一條「終南捷徑」外,也還為多數的他們提供了不去上課的「捷徑」。

為了方便管理,其實也為了方便偷懶,于是春城師範在原有校學生會的基礎上還專門增創造性地增設了三個部門︰高中部學生有個高中部學生會,中專部學生組成一中專部學生會,大專部又組成一大專部學生會。自此就以為可以高枕無憂,領導個個回家睡覺的睡覺,胡吃海喝的胡吃海喝。結果果然出問題了。此是後話。

說完學生,那就得接著談談學生最在意的嘍。那是什麼?

分數!

不用我多說,大家閉著眼楮在我的夢里就能喊出來了。

以前都說,分分分,老師的法寶,學生的命根。

的確不假,雖說現在師範生了,但只要是學生,分數永遠都是自己的小命根。為了培養出符合條件的優秀教師。教育局下發通知,要求師範定向生八十分算及格分,非定向生才是六十分。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春城師範領導不愧「及進雨宋江」之名,急生之所急,在該政策將對學生引起恐慌之前率先行動起來了,馬上宣布往後所有考試度卷最後再加一道論述題,分值是二十分,定向生必做,非定向生不做。而這道題的難度一看你就可以把心放肚子里去了,搞定完全就是分分鐘的事情,稍微用心一答就能拿個十幾分。于是,一場無聲無息的煙就這樣被消彌于形了。恐慌被扼殺在月復中的同時,多少改革、積極、上進、希望、充實、努力……跟著做了陪葬品,胎死月復中。

于是,大家繼續無所事事地在校園各地四處閑逛著,跟只夏天沒頭蚊子似的,到處亂攪。

直到考證前幾天才罷休。

作為師範生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莫過于普通話了,二乙八十分以上才能拿到畢業證。

其實,春城師範是所師範類院校,高招分數比大專分數線高了不少。可在里面從沒有「專升本」這一于所有大專院校而言普遍存大的規定。但它卻有隸屬于自身的一套系統,主名叫做自學考試本科簡稱自考本科。

接下來是PET英語等級考試,師範生幼師專業只要求過一級,其他班都要二級以上,如果你夠牛逼,能過PET三級的話就還能多交錢免考自考中的「英語二科目」——牛維就曾因為自己過了PET三級而在寢室自我牛逼了好幾天。

然後是計算機考試,據我所知,其他學校都要求過二級,而春城師範卻要求「盡量過一級」,結果正是因為學校的這種仁慈,牛維計算機一級很不丟面子滴掛了。

其實,一個師範生,現在的在校生,未來的小學教師,考英語,自考,計算機啥的,那都是神馬,真正要落到實處的還是三筆一畫——粉筆,毛筆,硬筆書法外加簡筆畫。春城師範鑒于師範生的這種特殊性,辦學時自然也顯得特殊了,明確要求學生在中專生階段每天中午堅持午習,練習三筆——為此還專門給每名學生配了一塊小黑板傍晚晚自習前讀普通話並輪流上台自由說話,不管如何,對于這塊,還算落到實處了。尤其是對中招生,管理那叫一個嚴厲,對此中專生學生部做出了最大貢獻。也正因此,中招普師班普通話全部過關(二乙八十分)是自身最低要求,而二甲(八十七分)水平于他們而言也不是多難的事,一般而言,中招普師班二甲比率普遍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有的普師班級居然全班通過二甲。這讓許願一干高招生佩服地只剩下慚愧了︰咱班大部分人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二乙),像牛維等人還在為此而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呢?他們卻來了個集體大飛躍,開著小車,歡歡喜喜奔「小康(二甲)」了。接著咱再看看那三筆︰寫出來的鋼筆字都可以直接拿去當書法指導教程了,毛筆字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春城師範生(僅限中招生)的筆跡。粉筆更是一絕,一橫一豎,一勾一點,一撇一捺,盡顯才氣。絕得牛維看一次絕望一次︰粉筆字這麼絕,還讓不讓我活了?

大專生就相對遜色多了——這可能跟年齡有關,中招生中考過來,可塑性強,且大多是典型的乖乖女,也更好管理;而大專生呢?高考過來,已經老大不小了,不管文字,抑或說話都基本定型了,很難再給予更改,再說,這人數又只佔了這麼一點比例,時間也相對只有三年……或許正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學校對大專生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近乎于放任自流了。小子,我看你們還能蹦幾天?

也正因為如此,才讓牛維等人輕松混過了春城師範三年。

人渣呀!

相對應地,春城師範開設了普通話、美術、書法等一系列課程。

什麼都要學,結果卻是什麼都沒學會。

至少牛維官哥他們一伙人確實沒說錯。

音樂︰五音不全的牛維一哼歌,大地都要抖三抖;

美術︰印象里,只記得就只有簡筆畫,有一次自畫像課上,畫了副自己的臉蛋,被別人肯定為月餅;

英語︰whataboutyou?(你呢?)

Justsoso。(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書法︰官哥一句︰「我還擔心一個假期回來就我的字最差了,看了你的字,我就放心了。」從此牛維官哥二人攜手共退,相濡以沫,在「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的書法造詣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新低。

教育學︰這個他們知道,是關于教育學著作的一本書吧。

心理學︰一听就是門深奧的學說;

普通話︰別人一直牛維牛維地叫著劉維,

牛維這個數典忘祖的家伙。

人渣呀!

在這里,作為幕後作者,我本人都忍不住地跳出來沖牛維大罵了一句。

當初春城師範招了他真是瞎了眼。啥?沒有瞎眼?即使沒瞎眼也肯定得了白內障。不然,像牛維這等一無是處的人渣怎麼也能讀師範,而且還是名定向生,並于三年後倘然簧之地進入咱純潔而神聖的教師隊伍。他就一堆臭狗屎,攪亂了一鍋的熱粥,還不算,別人發光發熱,他卻死躺那兒發臭發硬。

可!

這是誰的錯?

這是他們自己的錯嗎?是老師的錯嗎?還是春城師範的錯?是社會的錯嗎?是家長的錯嗎?是制度的錯嗎?

亦或兼而有之?

那麼!

這到底是誰的錯?

當牛維許願他們還在疑惑不解時,他媽的生活就是輛大卡車,把大家關在後備箱里,在時間的車輪下,輾過路面,或飛速或緩緩地向未知的前面駛去。然後不停下就「彭」地一聲打開了車後門,一把把他們踹出車下。那感覺,就像是春城師範每天早上,工作人員把各處垃圾往垃圾集中堆里一甩,然後用卡車裝滿壓實,「突突突」地開向校外

就這樣,不管願意不願意,他們就莫名其妙地被丟向社會各個角落了。

這時牛維急了、氣了、慌了、不知所措了、茫然了。

這時,牛維才明白了,春城師範這個叫了三年媽的母校原來一直都是他後媽。

已經徹底地把他給拋棄了?

什麼叫拋棄?

牛維也不知道——因為他從沒經歷過這些,因為他字典里沒學過這個冰冷的詞匯。

但現在,他知道了,拋棄就是當他重新走進春城師範遇到以前社團一學妹,她驚呼︰「你怎麼又來了?」

原來,他已經不再屬于春城師範了。割斷的臍帶如何粘回去?

自此,他再沒有勇氣踏入春城師範這塊又愛又恨的地兒了。

他在那一瞬間也明白了,不管自己的死活,存在與否,對春城師範而言,已經毫無價值了。因為,他已經死了——在春城師範的心里。

一陣心寒,彌漫全身,纏纏繞繞。

任牛維在社會里踫撞、沖突、流淚、孤獨……

他想逃離——以一種安靜的方式。

從沒有這麼焦渴地想要逃離,逃到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從心開始——哪怕無從開始。

注︰概章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是主要人物出場了,關于這本小說的定位,我只是想讓正在讀大學的大學生或者曾經讀過大學的大學生們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僅此而已,而主角人名什麼的,那全部都是浮雲。

所以,本人才會偏于紀實性一點,但是,我不想把它紀實地平淡如水,那樣的話未免太過于單調太過于乏味了,這樣的書看起來的話,別說是讀者,本人我想必也會看著看著就打起瞌睡來了吧。

為此,本人對它的定位是︰深沉而不乏味,幽默而不搞笑,低俗而不惡俗,平淡而不平庸。希望大家喜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不是大學之大學最新章節 | 不是大學之大學全文閱讀 | 不是大學之大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