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漫游 第六十九章 杭州

作者 ︰ 劉家老三

「什麼?杭州,好好,嗯,通知杭州分舵,一定要找到那小子,傳巨劍令,召集幫眾,我要他死無葬身之地。」

「是,門主。」

「左風,若不是你那妹妹還有幾分姿色,哼,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蠢貨。」

…………………………………………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相逢畏相失,並著采蓮舟。」船上賣唱女軟語蘇噥的一首《采蓮曲》,歌聲悠揚嬌柔,帶著江南女子那特有的甜甜嗓音,令人听來歡悅動心。

微風輕送,河面蕩漾,遠處碧水連天,波光瀲灩,一截柳枝倏地彈將上來,「啪」的一聲打在岳子興肩上,留下一記水印。岳子興卻是雙足釘立岸邊紋絲不動,眺目遠望,嘆道︰「這里的江南水鄉,果然名不虛傳,若是在此長住,便是給我個神仙也不做。」

岳子興隨著人群踏上船舷,不久,船老大呼喊著蘇杭口音,招呼著客人尋找空位休息,幾個壯實的漢子慢慢將客船撐離岸邊,駛向河心。

江面之上,一艘客船悠悠逆水而行,新春翌始,大地回暖萬物復蘇。河水兩岸雖然還是一幅殘冬景象,但是偶爾一點點翠綠如星星之火已點燃了春的氣息,江面上不時的有船只來來往往,熱鬧的景象更顯的一幅生機勃勃。

岳子興知道此行怕是免不了一番打斗,不想讓人知曉自己出自終南山,便換下了道袍,身著一縷青袍站在船頭之上,不時的欣賞著大江的廣闊浩緲和兩岸的風光。

今年十八歲的岳子興身高已是有近七尺,鼻正梁高,額角寬闊,長眉似劍,也許是岳子興自幼熟讀儒道佛三教經典的原因,只要岳子興不刻意顯露,外表看上去,一點也看不出有一絲武者的威然氣勢。一番身姿青秀靈慧,文文爾雅,卓立不凡。

滔滔河水如一條桀桀不訓的巨龍不停咆哮著奔騰東流而去,沒有繁塵瑣事,沒有紛擾爭端,小船緩緩而行,幾天後的一個清晨,船到杭州碼頭,岳子興在碼頭一片吵鬧喧嘩聲中棄舟登岸飄然而去。

清晨,杭州城逐漸熱鬧起來。

城門于卯時啟開後,早就等待多時的商旅農民爭相出入城門,一時間人聲鼎沸車水馬龍,一派大繁華景像。

作為京杭運河的最後一站,不得不說,隋煬帝楊廣命人開鑿的運河,對蘇杭的發展起到了絕大的作用。

京杭運河貫通南北交通,無論在軍事上或經濟上,均有實際的需要和重要的戰略意義。如今天下已是大亂之世,金元兩**事強大,而宋朝經濟發達,輝煌幾百年的大宋朝雖是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這一切在杭州卻是看不出一點蕭條之息,反而因天下商賈匯聚,大量進出的頻繁交易使此地生機更盛,行人如雨川流不息,行腳小販和三教九流人員處處皆是。

杭州除了是交通樞紐外,更是自古以來名傳天下的煙花勝地,不論腰纏萬貫的富商公子,又或以文采風流自命的名士、擊劍任俠的浪蕩兒,若一生沒有親至此地,深入一游,就不算是風月場中的好漢。

隨著來往行商和王公貴族的不斷傳播,杭州這天下聞名之地,比之岳子興前世所見的大都市也毫不損色,可見人類的智慧是多麼的無可想像,而戰爭的殘酷又是多麼的無情,曾幾何時一個個璀璨文明都在這風雨飄緲中默默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岳子興手持古樸長劍,一身青袍進了杭州城,雖是換下了一身道袍,但岳子興那日的身形已是被很多人看在眼里,因此,一進城,毫無意外地也受到了城中有心人的注意。

之後,僅僅片刻時間,就有一個賊眉鼠眼,身形瘦削的中年漢子急匆匆地從城牆角落里閃了出來,一邊和城門口喝茶的幾個漢子點了點頭,對了下眼色,另一邊用那雙賊嘻嘻的眼楮不時向四面八方瞟著,看是否有什麼人在窺視。

發現四周沒有什麼扎眼的人,這漢子以極其迅捷的速度竄入了一條小巷。而後左轉右折,在幾個巷子里來回地轉悠著,顯然是在擺月兌可能存在的跟蹤者。

一般來說,在一支軍隊的斥候兵都是其中最強大的軍人,否則是斷難以完成種種艱辛的任務的。而延伸到江湖組織,一個出色的探子或許不需要太高的武力,但一雙眼楮是必須毒辣的,這個漢子被其組織賦予斥候的重任,顯然是對他的能力十分的看好。

盡管他的武功並不算很好,但一般的高手想要在城里跟蹤他,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庸武俠漫游最新章節 | 金庸武俠漫游全文閱讀 | 金庸武俠漫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