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漫游 第五十六章 上善若水

作者 ︰ 劉家老三

岳子興抽空到了後山木軒閣,推開小屋,本以為數月未回,那一桌一椅一床俱已布滿了薄薄一層灰塵,但現在確是一絲不染,干淨整潔,書架上的書籍也是細心整理過;細心一想,便知道是母親時常來此打掃。

日漸西斜,而後天色暗下,月上梢頭,繁星漫天;漸次星漢西流,清光轉淡,啟明星起,天空又泛起了魚肚白。

風乍起,小木屋中,桌上的書冊被吹的簌簌翻動,岳子興依舊閉目練功。

時間流逝飛快,岳子興仿佛切斷了自身與外物的一切聯系,無論鳥語花香,蟲鳴蟬嘶,都激不起他心中一絲波瀾。

岳子興細細體會著重陽祖師留在藏經閣中的經卷注釋,自從岳子興莫名其妙的進入了先天功第五層,越來越覺得重陽祖師的不凡,而他親自卷寫在經卷上的筆記更是對岳子興視若珍寶,

夫混沌之下,太極初生,而太極生兩儀,兩儀化四象,四象乃至八卦,化生萬物,無所不包。

全真武學首重內力,鍛煉人體八脈,而八脈又內連五髒,是以整個套路內含五髒八脈,兼之容合道家養身丹術,自成完整武學體系,故謂」天下第一教」名不虛傳。

而先天功這部功法基于道家經典所創,輔以儒釋之道。其中又以《道德經》為主,總領大綱。老子洋洋五千字,不知說盡多少至理!」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道德經》中所述。道德經寥寥五千字道盡天下至理,但兵家大聖孫武也曾言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將兵勢喻之為水勢,在《道德經》中,早有類似比喻。而」先天功」含納」陰陽混成為先天」的」陰陽」理念出自《易經》,」如如不動,萬魔降伏」則為佛門伏魔神通。

內尚黃老,外尊儒釋。這可是自漢之後,歷朝歷代遵循的王道。

寥寥千余字道盡道家真意,形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剛中帶柔,柔中有剛,剛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開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細長勻,息息歸根。

武功之道,存乎一心,不須拘泥招式,神意自然,綿綿不絕。夫唯不爭,是以天下莫能與之爭,蓋從此理。

這般過去了一夜,體內真氣竟是不自覺的輪轉不休,岳子興眉頭微微一皺,雙目睜開,目光有若實質,攝人心魄,顯是內力又有進益。

一年之中,漢族人最重視的節日就是除夕了。如果有家人在遠方的,那麼在除夕過年時能夠歸家,往往是一家人最大的心願,不能及時回家,或者一家人無法團聚,則往往被看成是不好的兆頭。

除夕之夜,岳家寨處處張燈結彩,紅色自然是全寨的主色調。岳家寨大多都是一些粗魯的漢子,除夕之夜,喝酒吵鬧聲經久不絕。

山上的鞭炮聲從晚上天剛剛黑就開始響了起來,岳子興站在飯廳前的院子里,看著一盤盤的菜往桌上端,听著遠處傳來的鞭炮聲,對自己說︰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除夕之後,山寨並沒有就此清靜下來,人們又開始忙著迎接即將到來的元宵節。岳子興在寨中待到過了十五元宵節,又陪了母親幾日,這才下了饒風嶺,北上轉回終南山。

岳同和夫人執意要送他出門,岳子興只好牽馬陪著父親母親。到了山腳,岳子興躍上馬背,向前走了兩步後,將馬頭拉回來,向眾人揮手作別。岳同向他揮著手,並沒有說話,只在內心里嘆了口氣,自從岳子興送上終南山,他們父子見面的時間並不多,而如今,岳子興眨眼間竟然已經長大了。

岳子興在馬上說道︰」爹,我要走了」

岳同點頭,道︰」走吧,路上小心些。」李氏在一旁默默垂淚。岳子興最受不了眼淚,尤其是那時候的女人一般傷心的時候是不會刻意忍住不哭的。岳子興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母親,只好將目光投向遠方。

「爹,娘,你們保重。」說著一拉馬韁,雙腿一夾,馬兒長嘶一聲,在半空中直立而起,轉個身子,在山道上疾馳而去,岳子興的身影漸行漸遠。

今年正是金哀宗天興二年,蒙古正是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為帝,如今蒙古人正和金國開戰,蒙古大軍節節深入,已經奪了金國大片土地,北方中原之地一片哀鴻,岳子興細想之下,猛然記起,《元史?太宗本紀》中記載,六年甲午︰」春正月,金主傳位于宗室子承麟,遂自經而焚。城拔,獲承麟,殺之。宋兵取金主余骨以歸,金亡。」這元太宗六年不就是金哀宗天興三年嘛,也就是說明年正月蒙古和宋朝就會聯兵滅掉金國,然後蒙古佔據中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庸武俠漫游最新章節 | 金庸武俠漫游全文閱讀 | 金庸武俠漫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