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幸存者 第一七一章 大地

作者 ︰ 攬嫦娥射日

(……只有親身用雙腳走遍了這一片大地的老兵才能真切地領會到「抗戰的勝利是全中國人民的勝利」這句話的含義,那個年代無論是在戰爭陰雲下還是已經在鐵蹄下的人們,只要是熱愛這片土地的炎黃子孫,有哪一個不是戰士?……《我的抗戰回憶》——曹小民)

天明明還是黑色的,但落在梁小寬眼中的江面卻已經能看清一些東西了,除了忽然被北風掀起的白色浪花,江面上還沒有任何的動靜。

千萬別出意外啊,梁小寬,他身邊的所有人都默默地在心里求神拜佛,他們過江了,一直很順利;但最後這一船人卻晚了十分鐘,目前還沒有一絲蹤影,他們的長官曹小民就在這一船上,還有那些傷勢最重病情最嚴重的弟兄。

「啞啞啞~」一陣寒鴉的叫聲傳來,似乎在催促大家天就快亮了。

「風大了很多,水流也急了,可能他們在下游一點的地方,派兩個人過去看看……」說話的並不是梁小寬或者那些海軍,是一個漁民,對水情最熟悉的當地漁民。

「我們去看看!」兩個海軍士兵迅速沿江岸向著下游悄悄走開。

很快,兩人就回來了,他們剛剛沒走多遠就遇到了最後一撥人,由曹小民帶領的傷員。

「嚇死我了,晚了十分鐘……」一邊說話,一邊毫不浪費時間大家就一頭扎進江岸一片延續到內陸的林子里。

「沒事,一晚來回四趟,弟兄們太累了,又撞上頂頭風,吹到下邊去了些……」曹小民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句「弟兄」讓那些冒死一晚上要來回四趟渡江的漁民心頭呼地暖和了起來。長官叫他們「弟兄」!就像他們也曾經和他一起在陣地上出生入死一樣!漁民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他們也是在抗戰英雄的一份子!

葦蕩子里有**!有那些在城里和鬼子血戰到底的**!……當「癩古渣子」的婚禮完成後,當那八個閑漢也回去後,消息就不脛而走!

「……那些英雄們還在?這一定要保守秘密才行!」每一個知道消息的老百姓都這樣叮囑那些告知他們的人,然後他們偷偷地興奮地告訴其他人並叮囑他們不能說出去。他們就是這樣「嚴守」著他們的秘密的,消息一直在駐守八卦洲的鬼子鼻子下傳來傳去,但卻始終沒有傳進鬼子漢奸耳朵里。

很快,就有做好的食物、湯藥和棉衣棉被子被「癩古渣子」陸續帶到了葦蕩子里,各種的生活用品看得出都是各家各戶湊出來的,戰士們每一頓飯吃到的糧食都可以吃出不同的火候、食材——他們咽下去的每一口飯都是一條漁村的家家戶戶每一個人的嘴里省下來的!

在那五天里,沒有漁民會靠近那一塊葦蕩子、在那一段時間里所有的漁民對鬼子都特別的恭順,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要掩護那些在葦蕩子里躲著的軍人!八卦洲的每一條小漁村都刷滿了日中親善、建立大東亞共榮等等標語,不時還可以看見有漁民在村長的帶領下給那些掉下來的白灰補刷。這些漁民對帝國的正義事業太擁護了,被感動了的鬼子竟然給漁民們送來了一大桶油漆!

在唐生智要把所有船只收起來的時候,有的漁民就把漁船藏起來,藏到水下用河泥埋起來,現在為了幫助渡江的**,在鬼子還沒開禁的時候他們就要把這些船只挖出來了;總共有四艘,都是那些在江浪中顛簸時會然看到得人提心吊膽的小漁船,但是它們總比那些棺木要強。

漁村的村長總在纏著鬼子漢奸,希望他們能夠快開江禁,因為漁民不打魚就沒活路了,對此鬼子也表示贊同;他們也知道有漁民有藏起來的漁船,那些他們看不上眼也不敢上去坐坐的又小又破的漁船。很快,村民的要求獲批了,幾條小船終于光明正大的重見天日。當然剛剛挖出來的船還要保養一下才能用,但是漁民們都知道這次**過江的船只是有了,每一個人見面時那種難以壓抑的興奮和歡欣鼓舞洋溢出來,都讓人感到振奮。

這里的漁民對皇軍那是大大的歡迎!被幾次邀請後朝香宮鳩彥親王親自視察了八卦洲,並因為川崎小隊長的出色的地治能力把他晉升為少佐,朝香宮鳩彥王親自點了名八卦洲成為了日中親善建設的模範區!

當然,這個興高采烈的老鬼子並不知道在他視察八卦洲期間,有超過三次曾經被暗中死死鎖在準星里!如果不是因為不願連累這些盡心盡力幫助他們的漁民,軍人們早就豁出命去干掉這個日本親王了。

「一個日本親王算個屁!他值得我們去拿命換嗎?……想想偷偷上來給我們看病的胡老爺子、想想在淺灘邊守一個中午才等到一條曬太陽的魚下水把它捉上來的‘癩古渣子’、想想傷員們每天喝到的羊女乃……我實話告訴你們,張嫂送來的那不是羊女乃,那是村子里三個大嫂喂孩子的女乃水……在這些面前,日本親皇算個屁!咱們那些軍功章算個屁!……」

伴隨曹長官的訓話,戰士們腦中浮現的是那一張張親切的面孔︰那張消廋的留著山羊胡子的老臉、那張永遠在最艱苦的時候還能笑出來帶著點傻氣大臉、那張潑辣的但卻帶著女性特有母性的臉……是啊,在這些面前,一個日本親王又算什麼呢?難道讓弟兄們全部死光、讓這些鄉親父老全部被連累上去殺一個日本親王,讓自己的遺照登上報紙就是一個軍人的追求嗎?……一切英雄的所謂壯烈、一切功勛的所謂榮耀擺在這些平凡人所做的一切之前其實是那麼渺小,軍功章不過是紙做的一般沒有分量!

從最殘酷的戰斗中活下來、走出來的是一群不要命的人,但他們卻是一群最珍惜生命、最尊重生命的人!

為了讓戰士們吃飽吃好,為了讓他們在路上不要餓著,沒有了船可用的漁民們利用了每一次潮汐,把每一處灘涂都用漁網攔了起來,然後他們把留在灘涂上大大小小的魚拿回去焙魚干。整整五天,整條漁村沒有一個人拿魚去賣,他們甚至連站在灶邊流著口水的自己的小孩也趕出伙房,他們一切只為了葦蕩子里大多數人沒見過一面的那些傳說中的抗日英雄不在路上餓著!

葦蕩子里有**不是一個秘密,超過三百人知道;但葦蕩子里有**也是一個秘密,三百多人保守了八年沒讓鬼子知道的秘密!在八年里,這個八卦洲小漁村共有的秘密讓這些鐵蹄下的人們更加團結、更加親愛,也讓他們更加自豪——他們沒有拿起刀槍戰斗但他們也戰斗過、一直在戰斗!

「弟兄們,回去,不要再送了,要不天大亮前就回不去了……」道別了,戰士們一個個眼中閃著淚光,望向那幾個送他們過江的漁民。他們長得很普通,每個人都一臉風吹雨打出來的痕跡,和其他江邊上討生活的人一模一樣。也許再見的時候戰士們都已經無法在那麼多的漁民中認出他們來,但是在他們心中長這樣一副模樣的人都會在夢中讓他們暖一輩子!

北風不時在稀疏的林子間發出一道道襲擊般的寒流,卷著干枯的葉子向大家撲來,但是在林中行進的軍人卻傲然挺立,不管是受傷的還是沒傷的人;他們明白為什麼要迎著風重新走上戰場,因為他們背後有那麼多善良的人們,他們不能讓他們都被踩在鐵蹄下。

夜風凜凜,滁縣西北的珠龍鎮上到處躺滿了逃難的百姓;因為糧荒而在饑餓中無法快速離去的難民布滿了整個鎮上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條街道的道口都用竹架蒙上竹篾席子稍作擋風;不分男女老少,大家就這樣在鎮里冰冷的石板上過夜。這是大年夜,但是很多逃難的人們卻在鎮上一條條街道查問著,希望找到慌亂中失落的親人。

忽然,街道上有銅鑼響起來了,極度疲勞在寒冷中卻無法入睡的難民都帶著驚慌支起身子——難道鬼子打進來了?!

「今天是大年夜,各位遠道而來,本鎮限于物力,未能盡地主之誼,一碗蓮藕湯聊表心意……」各條街道口上都有當地的士紳代表前來慰問難民,他們讓人擔抬著一個個大木桶,里頭是熱騰騰的蓮藕湯!

一股暖意隨著陣陣清香讓所有人都熱淚盈眶!遠處的炮聲還在響個沒完,頭頂的北風還在怒號不停,但是一時間滿鎮子卻充滿了暖意!

從珠龍到延河一帶都盛產蓮藕,但蓮藕也早在秋末冬初全部收完了,此時此刻做蓮藕湯的這些蓮藕竟是鎮上青壯年頂著寒風從結冰的水下泥中翻挖出來的!因為藕塘和湖泊里的蓮藕大都收獲過,泥下剩余的蓮藕不多,為了讓難民們每人喝上一碗湯吃上幾塊蓮藕鎮子上征集的青壯年整整在水里干了一個白天!

因為發現難民們還是饑民,都無法走快,三十一軍的官兵本擬再騰出部分軍糧來賑濟他們,但各軍一清點存糧發現他們的糧食已經無法支撐到防守時限了。正在沒辦法的時候鎮上的士紳們卻有人提出可以挖藕作糧,另外他們還可以捐助部份,讓難民都能吃上一個拳頭大的雜糧饅頭;為了能讓百姓吃飽有力逃難,三十一軍的官兵還殺了兩匹有傷患的戰馬煮在藕湯中。就這樣,在身後不到五里路就是戰場的珠龍鎮,這些拖兒帶女離鄉背井的人們終于得到了一頓熱食。在大年夜里,不覺間鎮上來了一次最大型的「年夜同慶」聚餐……

感動、感激,難民們的藕湯是伴著眼淚的味道吃下去的,他們麻木的臉上除了重新浮現出血色,更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鎮公所內剛剛和師部通完電報,力陳必須死戰保民的鐘毅旅長匆匆把桌上的藕湯一口喝完連湯渣一起往肚子里吞下去就要往外走,這時卻有一個士兵進來報告︰南京渡江歸來的英雄們已經順利救到,但是這些英雄們走到正在阻擊鬼子進攻的八二三團關山陣地時卻怎麼也不肯再走,留在關山打仗了……

「好!這才是英雄本色,走,會會他們去……」原本打算到鎮上四處轉轉撫民的鐘毅听到消息後馬上就要往關山趕,讓手下的衛兵們面面相覷︰他們才剛從關山回來不到半小時!

鎮守關山的八二三團是整個一三八師乃至整個三十一軍最強的一個團︰三十一軍的士兵大多數是在抗戰全面開始才從廣西招募的新兵,剛成軍就開赴徐州,戰士既沒有作戰經驗也沒有足夠的訓練,而全軍只有一三八師的八二三團一營是貴州籍老兵,他們可是全軍之寶!但現在,為了能夠死死頂住後邊追上來的日軍保護難民,鐘毅竟把手上最重要的一個團壓在了第一線。

由于鐘毅親自斷後的部隊在滁縣西郊死戰了半天,然後順著道路幾乎每個山頭都設置小部隊步步抵抗邊打邊撤把鬼子也折磨的夠嗆——他們走山路可不是這些八桂子弟的對手。雖然鬼子傷亡不大但他們卻被打得疲憊不堪,到了關山陣地前主動停了下來,只是讓炮兵轟擊並不上前進攻。

「這里的戰壕要深挖……沙包這樣堆……對,把機槍抬過來,記著,只從側面打那邊上來的鬼子,其他的別管……」李斌剛到關山陣地,便當起了指揮官。人的名兒樹的影兒,四行倉、邵家(其實他就沒打)、望亭、南京……李斌一到關山發現他和李添豪原來已經成了整個桂軍士兵們心中的偶像!听說桂軍兩大英雄之一到了關山,不管是那些貴州籍的老兵還是剛剛才拿起槍的新兵都想一睹風采,倒是帶隊的彭志高等人被冷落了不少。

李斌也不客氣,就和八二三團的長官們一起去視察陣地慰問官兵,就像曹長官在南京火線上做的一樣。看到戰士們落後的工事時李斌可忍不住了,當即便一邊講述自己的作戰經驗一邊對工事的修築提出了新的意見。桂軍當中排長以上的軍官可都是軍校生畢業,一听他的講解都多少明白了些東西,一時間陣地山的工事修築和火力安排都馬上根據他的布置調整起來,他竟然成了前線總指揮一樣!

「大家看!這就是投降的後果!……在中華門的那片廢墟上,我們的弟兄就那樣和鬼子打了整整十五天;十五天,我們沒吃沒喝的,又冷又餓,終于沒撐住,後來我們投降了……」一個老兵在陣地上冒著寒風把上身的衣服月兌光,露出依然清晰可見,還在輕微發炎的鎖骨上的傷口︰「鬼子就這樣用鐵絲把我們一串串穿起來,游大街,然後全部拉到一個江邊叫草鞋峽的地方槍斃。是曹小民長官親自帶兵救了我們,然後和我們一起強渡長江……我不是英雄,我僅僅是一個等著在下一場戰斗中洗刷恥辱的老兵!作為老兵我只想對大家說,無論如何,戰斗到多艱難的情況,都不能投降,寧戰死,不投降!」

「寧戰死!不投降!」陣地上戰士們一遍遍的高呼,響徹了夜空……

好啊!有這樣幾個老兵,我的部隊很快就會成為勁旅!剛剛到達關山陣地的鐘毅遠遠就听到了光膀子老兵的演講,看見了一個個義憤填膺的士兵;然後他就當了听眾,站在士兵們身後,听這個老兵講南京的戰斗、听下一個老兵將在南京見到的屠殺……整個八二三團的官兵們,包括他們的最高指揮官四一四旅的旅長鐘毅都在這不算長的半小時內被三名先後站出來講話的老兵感動了,每一個人都在不覺間忘卻了寒冷和他們見過的鬼子炮火的可怕,他們只想戰斗,為死難的同胞、同袍,為身後的百姓戰斗!

「轟!轟!轟!……」突然而來,不是山下鬼子打來的九二式步兵炮,而是105mm以上野戰炮炮群的襲擊!炮彈雨在關山防線守軍的工事還沒來得及全線改進便已經襲來,黑夜中橘紅色的火光一朵朵在山體上耀眼地燃起,把各處山體的輪廓從黑暗中畫了出來;火光中不時還可以見到不夠老練的新兵因為各種原因在火光中奔跑的身影。

「臥倒!……」在老兵們的焦急呼喊中,那些剛才還因為要親眼見一下心中英雄擅自離崗的官兵們不顧一切的跑回自己應該堅守的陣地;他們很勇敢,知道要死戰,知道要回到自己的戰斗位置;但是他們好像並不懂得在最好的時機回去,冒著炮火,在飛舞的彈片和碎石間以最快的速度不要命地趕,不時有人倒在炮火中……

照明彈隨即打了過來,橘紅的炮火和慘白的照明彈光把陣地瞬間照得如同白晝。從每一次炸響的炮彈火光中都已經能夠隱約看到山腳下那些鋼盔的反光,整裝待發的鬼子進攻部隊已經集結完畢,就等著炮火的停止。

「長官,撤不撤?……」按計劃,各部彈性防守只要鬼子的重炮打到就撤;可現在珠龍的難民至少還有四千多人啊!一個參謀從後邊跌跌撞撞撲到鐘毅身邊。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原來桂軍一三八師制定的邊打邊撤是以鬼子重炮群為信號的,如果鬼子的重炮群到了那就是主力跟上了,他們就繼續向池河撤退。但誰能想到鬼子的重炮或者說主力來得這麼快?幾乎是追著身後就到了。

「撤什麼撤,沒看到我還在嗎!……這里離滁縣就幾步路,鬼子的大炮只要汽車拉著挪個位置就能打到,重炮來了不代表主力來了,明白嗎!別木頭腦子,給我頂住!」鐘毅大聲下令,自己帶著警衛員就往一線戰壕沖上去。

是的,這里離滁縣只有幾步路,鬼子的重炮只要「挪挪炮口」就能打到……但是他們的步兵誰說不能「挪挪」就能趕到!?

撤不撤不再以鬼子的大炮為參照,撤不撤只根據一樣︰難民到了什麼地方!

身後全是老百姓,中**人沒退路!.

「……今日回軍,就是要帶著大家去找死路,看將來為國家死在什麼地方!……」每一個士兵耳邊都在響著軍長的講話;既然當了兵,既然在這個民族存亡的關頭穿上了軍服,那就像長官說的,看將來為國家戰死在哪里!一隊**在夜色中趕得上氣不接下氣地開進了淮河北岸的小蚌埠,這支軍隊每個士兵看上去都憋著一口氣,顯得殺氣騰騰的;雖然他們對兩旁的民居秋毫無犯,但是膽小的百姓還是把門全關上了,只是在窗戶間默默注視著這些軍人……

國民革命軍五十九軍一月三十一日晚趕到小蚌埠,軍長張自忠。(張自忠將軍回軍後為自己正名的第一戰並不是飛軍救龐炳勛而是夜取小蚌埠,因為小說中穿越人曹小民的緣故,現在小蚌埠乃至蚌埠都還在**手里,張將軍將打另一場正名之戰……)

「……有人問我,這一仗怎麼打,拼不拼?(內戰傳統,很多軍隊打仗前都要問主官拼不拼)現在打日軍不拼還行?不拼還能對得起中國人嗎?在中國還能站得住嗎?我們東北軍,因為前邊沒拼,已經亡家、亡省,現在再不拼,還想亡國嗎!?此次作戰,關系民族生存,本軍榮譽,凡我官兵,均應上下一致,抱定犧牲決心,敵縱頑強渡河,務應乘其半渡,與敵決斗,以盡軍人天職,如有畏縮不前,擅自後退者,軍法所在,絕不姑寬!仰該師長傳諭官兵,一體遵照……」每一個官兵都知道這一仗要拼,拿老底子、拿命拼!軍長的命令、訓話都已經交底了,這次就算把東北軍的老底子打光也要和鬼子血拼到底!在淮河北岸另一支軍隊到達了,他們原本奉命堅守淮河以北沿線防敵,但是意外的從南京扯下來的守軍在滁縣竟然頂了那麼長的時間、全椒還沒失陷,在他們身前的桂軍和鬼子死戰不退……現在他們得到新命令,挺進堅守明光背水一戰,拒敵于南岸!

國民革命軍五十一軍前鋒于同日抵達臨淮關,軍長于學忠。

兵車轔轔,戰馬蕭蕭,在桂軍三十一軍的身後,來自五湖四海的十余萬中華鐵血男兒將以身作磚瓦,繼續往民族的血肉長城上填……

(作者︰寫作的狀態真的回來了,這一章一個中午一氣呵成,竟然已經那麼長了……下周不上任何推薦,兄弟姐妹們就用手中的推薦票頂上去!抗戰最艱辛的時刻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幸存者最新章節 | 抗日之幸存者全文閱讀 | 抗日之幸存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