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幸存者 第一卷 第三六五章 路上

作者 ︰ 攬嫦娥射日

第三六五章路上

(……那是一段平凡的經歷,我坐火車去武漢,但一路上所見的在戰爭中最平凡的景像,那樣一幕幕像放電影一樣在車窗框里輪番呈現卻讓我片刻也不能淡忘;那才是戰爭,戰爭的大背景,不用戰火硝煙去襯托……摘自《我的抗戰回憶——曹小民》)

從鄭州到武漢的路線是沈醉和武漢的司令部一起制定的,有些路段可以坐火車,但有些路段卻因為鐵路被炸了要換成汽車接駁,不算很長的一段路也就變得崎嶇了。

曹小民的行旅人數也不少,除了劉青強烈要求被留下的老弟兄「老臭蟲」留在鄭州司令部服役外,大多數原來的隨員都跟了去,包括原來屬于馬家軍的一群回民戰士。

那種燒煤炭的蒸汽機車在曹小民眼里總是覺得很慢,他總有錯覺那是在乘坐一列後世保留下來作為觀光用的旅游列車,眼楮不住往外看著慢慢後移的景物。

沈醉卻在偷笑,他總覺得曹小民的眼楮看望窗外是為了逃避何嫣的目光,自從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後,兩人之間的感覺就像是隔著一層透明的紙。沈醉曾就這件事和曹小民談過,他當然相信曹小民有能力策反這個**特務,但是當他表示可以推一把的時候曹小民拒絕了。他希望何嫣自動自覺坦白一切,主動從對面的陣營月兌離出來。他認為這個時候還不適合攤牌,他覺得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潛移默化和親眼目睹更多的情況,何嫣會倒過來的。

「看什麼呢?外邊的景物都一樣的,要不休息一下吧,這段時間你的睡眠又不正常了……」何嫣主動貼了上來,現在她還是曹小民的貼身護理人員,她開始變得落落大方了。因為她和水清清的關系不錯,她知道了曹小民那晚上其實是在裝睡;曹小民既然能夠听到水清清和她談論他暈倒的原因,就一定听到了她本來就借著黑暗掩蓋羞澀的有心的表白。既然曹小民已經知道了,那還有什麼避忌的呢?當然她明顯感覺到曹小民對她是有感覺的就是不明白為什麼曹小民就是裝聾作啞,既然你裝那就大家一起裝吧,nv孩子做到那一步,不能再深入了……

「在看那些學生,看那些軍人……」曹小民真的是在看他嘴里說的東西,看了很久了。器:無廣告、全文字、更

「你們看,我們的部隊調遣基本要依靠鐵路和鐵路沿線比較好走的官道;這樣我們的部隊調遣幾乎就沒有秘密可言,只要日本人在主干道上有間諜,看看部隊番號報回去就能大約猜到我們的兵力和防御重點了……」曹小民憂心忡忡地道︰「如果我們走比較隱秘的小路,不光是重武器無法隨軍行進,而且糟糕的道路會把士兵的體力耗盡,趕到戰場的軍隊沒經過幾天休整就完全是疲弱之師,難啊!」

大家沒想到曹小民對著車窗外發呆,竟然看出了這麼多東西,大家也才發現曹小民並不是為了躲避什麼才把目光投到車外。

「還有……」曹小民的神s 變得很黯淡︰「你們看遠處的小麥田,都ch u穗了,很快就可以收成了,棉田也全掛上棉桃了……這一場大水,那可是淹了整個豫東的百姓一年的生計啊……對了,沈兄知道接下來的賑災安排做好了嗎?」

沈醉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臉上的ch u搐︰在他出發前幾天才收到軍統打進中統內部的眼線報告,中統的要人竟然和河南地方上的勢力借賑災征糧為名準備大發橫財!為了應對馬上就可能襲來的災荒,國府下令把就近的河南各地征糧額度提升了一倍,這對于沒被洪災影響的地區民生影響可太大了!為了同胞的生存,為了抗戰,老百姓勒緊k 頭過日子也還能忍受;但是河南的地方勢力竟然勾結中統的高官,把征糧統計單位改了一個字,把「擔」字改成了「包」字!

一擔是一百斤,一包是兩百斤!一字之差等于河南百姓的糧賦不是加了一倍而是加了三倍,這還讓人活嗎!?連同樣是特務機關的軍統要人在收到消息後都感到氣憤之極,這直接就是在把戰區的百姓b 死、把戰區的民心斷盡、把戰區給敵人拱手相送!

最後戴笠親自修了文件上報,希望中央徹查此事,沒想半天不到財政部那邊竟然派員來給征糧工作辯解︰征糧任務繁重,如果不讓地方勢力趁機撈一把,恐怕征糧計劃無法完成……很顯然,這事已經不光是中統ch 手了,連財政部都有一份,這讓本職工作是軍事情報的軍統也完全無法ch 手了。在國府高層心系抗戰的人中凡知情者無不對此行咬牙切齒但卻無能為力,李宗仁在得知此事後想過出手干預,不過最終也只能忍了︰退下來的桂軍也希望得到大量的蘇式裝備換裝,這都握在孔祥熙手里……

「中央會有妥善安排的……」沈醉心里苦澀不堪,臉上卻還擠出笑意,看不出一絲無奈。

「你們看那些學生……」曹小民指著外邊。

沿著鐵路線前進的長長隊伍中忽然有一段全是學生,他們背著帶雨篷的背箱在徒步走著;這種背箱曹小民第一次看見是在後世看一部經典港產片《倩nv幽魂》時見過男主角在一開場背著去收賬,後來他到了這個時空後不時會看見難民中有這樣的裝備。但是這一次,一次看見這麼多人背著還真算盛況空前。

學生們看上去都很小,一張稚氣的臉被黃土和汗水覆蓋了,卻好像在表現出一種種子發芽的力量,雖然看上去弱小卻生生不息。他們的隊伍比一般的逃難或者政fu轉移民眾隊伍要整齊,最顯眼的是他們的背箱後大多數都貼著抗戰標語︰「抗戰必勝!」「中國不會亡!」「讀書救亡!」……也有些背箱背後貼著的是學校的名字,從上海到北京的學校都有,這些稚女敕的學生羸弱的身軀連扛著他們裝滿書的背箱都顯得那麼沉重,但他們的雙肩還將要扛起將來這個民族復興的重擔!

「……看到這樣的學校,這樣的環境,真好!……我還記得我年輕的時候為了完成學業,三年里用兩條tu 走了半個中國,換了八所學校,有時日本人的炸彈就落在教室旁邊……」那一個已經記不清名字的老人淚流滿面的樣子忽然出現在曹小民腦中,那是在原來時空一次校友會他當接待員的時候,一個被邀請回來的台大教授忽然在講台上致辭時情緒失控的樣子。

「這老頭真會演戲,是林青霞父親吧?……」當時身邊的同學是這樣偷偷說笑的……

在原來的時空,同學們只知道逃學,在校外租房子泡馬子;在學校里評校hu 、互相攀比著誰的nv朋友多……但是在這個時空,這些被賦予了歷史使命的幼小的曹小民的學界「前輩」們卻已經在用雙肩扛起了民族的未來!

他們堅忍、他們受盡磨難,但他們也真正沉澱了知識磨礪出了人格,特別是人格,在後世即將m 失殆盡的人格!

學生們的隊伍很快被列車超越了,接下來是長長一段撤換下來轉進的軍人,他們大多數都抬著傷員,因為鄭州已經容不下那麼多傷員,很多人就被簡單處理了傷口後轉運他處。曹小民他們的列車除了這一列外其他的車廂也主要是運載傷員,但能攤上列車運送的都是眼看經過治療就能重返戰場的人,那些傷得更重的,傷勢情況不明的竟被安排由徒步的部隊運送,在烈日下呻y n著被抬往後方!

就在鐵路沿線的官道邊上,不時可以看見新墳,沒有長草的新墳,不知道里邊埋著的是路上死去的百姓還是那些斷氣的傷員。如果車上的乘客僅僅是在發呆,或者說已經麻木,他們是不會被看到的這一切看上去太多而顯得正常的情況感染到情緒的。但是對于像曹小民這樣天x ng多少帶些怯懦又經歷了無數生離死別的人來說,他們能夠感覺得到這一路埋葬了多少故事,埋葬了多少思念。

軍隊過後又是一隊百姓,那些被疏散到其他地方去的外地難民,他們像一群被放牧的牲口一樣,基本上衣不蔽體瘦骨嶙峋。每當看見列車經過難民都會看過來又目送列車遠去,看得出他們已經在遷徙的路上幾乎透支光了體力,但他們還只能繼續沿著路前進,沒人知道哪里是終點,沒人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到終點……

曹小民是在前線見慣了生死在瞬間立判的軍人,但這樣像看電影一樣在近處一段段地細細觀望著戰爭中的人們還是讓他無比的感傷,戰火中的人們竟是活在如此水深火熱當中!

不知不覺間,將軍感覺到自己鼻子上有什麼在滑落,他擦拭了一下卻聞到一股馨香,不知何時一條屬于nv孩的樸素的小絹帕到了手上。他閉上眼楮,感受著馨香︰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在生存與死亡間掙扎的年代,談一場戀愛,不管是轟轟烈烈的還是平平淡淡的,竟原來都是那麼的奢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幸存者最新章節 | 抗日之幸存者全文閱讀 | 抗日之幸存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