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軍閥 第一卷 (四百七十六)拋棄和拯救

作者 ︰ 銀刀駙馬

>四百七拋棄和拯救

但是,麥克阿瑟現在必須為他的災難性的海灘防御戰略付出沉重的代價.軍需官的報告透露了可怕的實情︰彈藥雖然充足,食品可不多了。撤退時帶的大米還不夠吃20天,面粉只夠吃30天,魚肉罐頭夠吃50天。這些食品供給11萬部隊和2000名涌向巴丹的平民,還不夠吃1個月。各種醫療供應,從治療瘧疾的奎寧到外科手術用的紗布,都很缺乏,這一切使他們更困難了。日軍開始包圍的時候,麥克阿瑟下令每人食品配給減半。每天的食物還不夠產生2000卡的熱量,簡直是在挨餓,要知道,叢林戰的消耗是驚人的,瘧疾和許多熱帶病造成的死傷,比日本人的子彈打死打傷的還要多。

在馬尼拉灣的對岸,設在被攻克的菲律賓首部的日本第14集團軍司令部也有自己的麻煩問題。本間雅晴的時間表安排得很緊,他奉命在60天內完全征服菲律賓。現在,他雖然對他面臨的軍事行動的規模表示欣賞,但他的最精銳的部隊卻已喪失了。大本營斷定,日軍向新加坡進軍的速度很快,可以使他提前進入下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作戰階段——佔領荷屬東印度的石油和礦產資源。本間雅晴的精銳部隊將擔任進攻婆羅洲和爪哇的先鋒部隊,迫使本間將剛從日本國內調來的「夏旅」的缺乏作戰經驗的士兵,在進攻巴丹島數量佔優勢的美軍、中國志願軍和菲律賓軍隊時打頭陣。

統率「夏旅」的奈良中將過分自信,低估了對方的力量。他在3月9日派遣「夏旅」進攻阿布凱防線。他下達的「追擊公路的敵人縱隊」的命令,由于對方的炮火反擊而未能奏效。與此同時,奉他的命令越過納蒂布山山梁、從翼側包圍美軍防線的那一個團,陷在森林里達一個星期之久。這次挫折是日本首次進攻威克島以來遭受的第一次重要的軍事挫折。它使麥克阿瑟希望,華盛頓最終會滿足他反復提出的一個要求,即「美國海軍來一次突擊」,從澳大利亞運來增援部隊。

美國亞洲艦隊的艦只現在是美英荷澳聯軍的一個組成部分,事實聯軍已經放棄了菲律賓,集中守衛馬來屏障防線。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告訴羅斯福總統,沒有足夠的戰艦保護一支運輸船隊通過日本的封鎖線。然而,羅斯福還是向奎松總統發出了新年賀電︰「我可以向您保證,每一艘可以利用的船只都將派出……我們最終將打垮敵人,解放您的祖國的力量。」馬歇爾來電說,運抵布里斯班的一批轟炸機正在開箱取貨,另外55架戰斗機正在運送途中,他們將盡最大努力提供緊急空中支援;他還說,總統「看了您的全部來函,現在指示海軍盡可能向您提供各種支援。」

華盛頓反復保證,援助正在途中。但這個保證完全落空,軍艦和飛機沒有到達,日本的飛機卻在加緊轟炸科雷吉多爾島。用詞粗野、語句不通的英文傳單,雨點般地從天空降落到守衛阿布凱防線的士兵頭,傳單要他們趕快投降,因為他們的後路已被切斷,他們成了甕中之鱉。就在「東京玫瑰」廣播電台嘲笑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時候,中國志願軍航空隊的飛機飛到菲律賓空,攻擊那些撒傳單的日本飛機,他們狠狠壓下了日本人的敵人宣傳氣焰,消除了巴丹島散兵坑里饑腸轆轆的士兵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擔心︰華盛頓已經決定拋棄他們,讓他們听天由命。

實際,麥克阿瑟不知道的是,華盛頓的這個決定已經作出來了。雖然馬歇爾在元旦來電說︰「我們滿懷希望,在馬來屏障迅速部署佔壓倒優勢的空中力量,將會切斷婆羅洲以南的日本交通線,並使盟軍能夠在菲律賓南部發起進攻,」但是,無論美國還是它的新盟國,都沒有船舶、兵員和飛機來實現這個計劃。三天之後,艾森豪威爾將軍的軍事計劃委員會終于打消了向遠東派遣救援運輸艦隊的各種設想,他在報告中說,那樣做是「完全不合理的」。史汀生沮喪地寫道︰「人總是有死的時候。」

在這些令人沮喪的日子里,菲律賓唯一能夠得到的支援來自于中國,由于海航路的被切斷,中國民間的援美團體和機構開始雇佣各航空公司的大型運輸機向菲律賓空運各種物資,一些中國海運公司甚至破天荒的使用了大型運輸潛艇為美軍運來糧食和藥品,令美國人感動萬分的同時,也為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所折服。中國民間援美團體的有力支援為菲律賓的堅持抵抗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麥克阿瑟不知道華盛頓的決定實際宣判了他的司令部和他手下許多官兵的死刑。相反,他得到了越來越含糊的保證︰將盡一切努力運來增援部隊。巴丹島經常收听到的西海岸廣播電台廣播的這樣的消息,「援軍肯定正在途中。我們必須堅持到援軍的到來,」麥克阿瑟在視察阿布凱防線的時候很有把握地向一群軍官作了保證。他回到科雷吉多爾島的時候,非常樂觀地告訴奎松總統,他「可以將巴丹和科雷吉多爾島守住幾個月」。一天又一天、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過去了,許諾的援軍未見到達,麥克阿局長明白了他已經被華盛頓拋棄,他漸漸害怕同手下的官兵見面,覺得是他自己辜負了他們的希望。

羅斯福和他的軍事顧問們已經作出了使人不快的決定︰菲律賓現在不可挽救了。但報刊電台仍然抱有這樣的信念,即公眾預料盟軍將向日本發動大規模反攻,麥克阿瑟將軍和巴丹島的勇敢的戰士將會得到增援。羅斯福在國情咨文中公布了他為「勝利規劃」制訂的龐大的生產指標,這使公眾更有了盼頭。羅斯福實際已經決定將下一年的飛機、彈藥和坦克的產量翻一番,從某種程,這是比弗布魯克勛爵和他的一批專家的努力結果。美國總統揮筆開列了一大堆數字,很有把握地對身邊疑慮重重的助手們說︰「哦,只要搞生產的人真正賣勁,這些產量是可以達到的。」他還向國會聯席會議發表講話,決定讓美國的工業部門進行世界前所未有的最大規模的軍火生產,他要求第一年生產45000架飛機,45000輛坦克,20000門高射炮和00萬噸新船舶。「這些數字和一大批其他武器的產量數字,將使日本人和德國人以及布爾什維克分子他好好想一想他們的成就有多大。」羅斯福對滿座愕然的政治家們說。這些數字象征著美國在一場「無時不在滲入我們生活」的總體戰爭中,對打敗敵人和在生產超過敵人所作的全面貢獻。

溫斯頓?丘吉爾深信英美會談已經成功地使美國戰時生產進,馬歇爾提議,在華盛頓成立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協調戰爭中的軍事指揮,這個建議迅速得到批準。這個機構中的英國方面將由陸軍元帥迪爾率領,他將與新成立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聯系。然而,英國人和美國人除了一致同意派遣美國部隊守衛冰島和愛爾蘭以外,在調和雙方互相沖突的行動計劃要求方面沒有取得進展。

限制因素是船舶運輸力量不足。計劃人員警告說,這個限制因素「排除了執行這些行動計劃中的一項或者同時最多不過兩項的可能性。」丘吉爾說,「船舶不足是一個要命的因素,」由于面臨這個因素,丘吉爾提出的10萬人的英美部隊在北非大規模登陸的「體育家」計劃不得不擱置起來。保障大西洋護航運輸船隊的航行反而成了當務之急,這些護航運輸船隊運送的是英國繼續作戰所必不可少的供應品,它們隨時要同德國潛艇作戰。首相反復強調,這是一個在太平洋「處于守勢」的時期。他估計「海堡壘新加坡守得住」,希望將人力物力集中用于美英荷澳聯軍防衛馬來屏障和荷屬東印度。為了安撫澳大利亞政府——當隆美爾正通過昔蘭尼加向開羅發動新的攻勢的時候,這個政府揚言要撤回在埃及的三個師——丘吉爾說服羅斯福總統同意向太平洋彼岸派遣20000名美國士兵,並且答應如果日本繼續進攻,另外50000名美軍可隨時駛離西海岸。

羅斯福還宣布建立了以唐納德?納爾遜為首的戰時生產局。這位「西爾斯羅巴克」公司前副董事長是一位活躍的密蘇里人,他憑著在供應生產局的經驗,很快將戰時生產局建成為效率卓著的機構。他就職後僅僅幾個星期,戰時生產局就使美國人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它頒布一道又一道的命令,禁止生產300種消費品,從烘蛋女乃餅用的鐵模到牙膏、听裝啤酒和汽車。從那以後,金屬品的供應要優先保證戰爭的需要。美國各地的工廠,都從制造玩具和烘面包器轉為制造槍炮和子彈。

當美國的工業部門按照「勝利規劃」轟轟烈烈地開展生產的時候,美國人明顯地有了信心,他們知道,盡管日本在最初的猛烈進攻中贏得了多麼大的勝利,最終它將被打敗,美國的工業力量將比日本生產出更多的產品。當丘吉爾在白宮參加了最後一次工作晚餐,與羅斯福總統告別的時候,他能夠意識到「美國人民的實力和意志力」。阿卡迪亞會議成功地實現了通過「廣泛民主」的手段增加生產,並且統一了同盟國的指揮。最重要的是,同盟國決心實現打敗德國和蘇聯的「大西洋第一」戰略目標,放棄臨時制訂的迎擊日本在遠東繼續進攻的戰略。

當丘吉爾決定從百慕大乘坐英國海外航空公司水飛機橫渡大西洋回國的時候,大西洋戰役的潛艇戰已經擴展到美國東海岸的海通道。他剛開完阿卡迪亞會議,心情舒暢,急于趕回國內,因為他已得到消息︰國內就他指揮戰爭的問題,正在醞釀一場政治風暴。阿卡迪亞會議還標志著「平等的伙伴關系」有了顯著的變化。美國人已經表明,他們將不支持英國在地中海的帝國主義目標,並對印度在題發生的內亂表示關注。日本輕而易舉地橫掃馬來亞,使大西洋兩岸都懷疑大英帝國經過這場戰爭之後是否還能幸存。這種恐慌的焦點現在集中在英國本土和新加坡面臨的威脅,因為德軍已經開始在法國集中兵力,試圖對英國本土發動進攻,而新加坡更是已經成為英國是否有能力保衛其帝國不受日本侵犯的象征和考驗的場所。

「遠東的直布羅陀」已經處于容易受到攻擊的境地,這使美英荷澳盟軍總司令韋維爾的心情非常沉重,他的司令部設在距離新加坡600英里的荷屬島嶼爪哇的月復地。即使在和平時期,協調四個國家的陸、海、空軍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何況韋維爾,他的參謀長波納爾將軍,以及擔任四國盟軍副總司令的美國空軍中將喬治?布雷特將軍必須在敵人進攻的火力下,在很短的時間內組織起一支名義的聯軍。四國之間的互相競爭,他們奉命保衛的環形防線的廣闊範圍,以及日軍進攻速度的加快,使他們的最大努力遭到挫折。空軍中將理查德?皮爾斯爵士擔任名義的空軍司令,海因?特普爾坦中將指揮地面部隊,哈特海軍將擔任聯合艦隊司令。但是,他們全都受到四國盟軍司令部指令的掣肘,指令要求四個國家的部隊盡量獨自作戰,這樣,使他們的部隊分散得很廣,缺乏聯合作戰的經驗。在這個極其需要集中力量對付日本人的時候,四國聯軍卻缺乏必不可少的共同作戰原則。

交通運輸問題很快就成為四國首次試圖采取聯合軍事行動時暴露的主要缺陷之一。四國盟軍司令部中沒有哪一部分比海軍司令部所受的損失更大,海軍司令部設在爪哇東端的泗水港,離韋維爾的司令部有四百多英里。由于荷蘭、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戰艦分散在從新加坡至主要供應基地達爾文港的遼闊海面,哈特海軍將處于不堪設想的境地。1942年3月11日,日本終于向荷蘭宣戰,開始向婆羅洲東海岸的石油城塔拉坎發動進攻,二十四小時之後,日本傘兵和海軍向西里伯斯發動聯合進攻。荷蘭士兵盡力反擊,在少數飛機和奉四國盟軍空軍司令部的命令飛來的美國「b17」轟炸機的偶爾支援下,摧毀了極其重要的設施。在一個星期之中,哈特千方百計地試圖集中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同樣由于交通運輸困難以及荷蘭海軍司令康拉德?埃米爾?赫爾弗里希海軍將的原因而歸于失敗,後者正以海軍部長的身份指揮他的潛艇部隊。

日本的擴張勢力正向南攫取荷屬東印度的石油和礦產資源,同時向北方的泰國和緬甸伸出觸角。緬甸總理吳蘇訪問倫敦後在回國途中被英國人拘留,這是在「魔術」截取了日本駐里斯本的大使館的電報之後的事,電報透露,他正策劃向日本侵略者出賣祖國。

情報機關還報告日軍正在邊界集結,準備進攻仰光,目標是要奪取這個戰略港口,斷絕通往外界的供應線。韋維爾現在面臨著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僅以印度第17師和緬甸第1師的兵力組織對一個面積比法國和比利時加起來還要大的國家的防御。他派遣約翰?史密斯中將去緬甸,命令他「為我看守好緬甸」。史密斯受到兩方面的掣肘。他發現印度第17師是以沙漠戰訓練和裝備起來的,這個師原來準備開往中東。本地的緬甸師只不過是一批未經訓練的新兵。史密斯更加感到棘手的是,韋維爾任命赫頓中將擔任他的頂頭司。赫頓是新德里的一位能干的參謀長,但他的主要野戰指揮官很快發現他並不是緬甸即將發生的戰事所真正需要的那種精悍的戰斗指揮官。

赫頓在迎擊日軍進攻時犯了一個錯誤,他命令在仰光以南200英里習慣在公路作戰的部隊去防守400英里的叢林戰線。他的軍隊缺乏治療瘧疾的藥品,這使情況變得更加復雜了。赫頓知道,他的士兵將成為敵人在馬來亞成功運用的「鉤心」戰術的打擊對象。

「日本人高速行駛;英國人掛二擋,沒有人來調整或控制這部機器。」這是史密斯對他在邊界丘陵地帶指揮的「一場糟糕透頂的戰役」所作的評價,他們迎擊的是日本第15軍團的兩個師。史密斯顯然不能守住前沿陣地的時候,他建議部隊後撤,集中防守仰光的大門口錫當河橋頭堡。不久韋維爾飛到緬甸參加一次緊急會議。他記取了馬來亞撤退的教訓,贊同赫頓所持的看法,即這樣的撤退時機還不成熟。相反,他們要求進行一系列的阻滯戰斗。史密斯認為這樣將削弱他的部隊。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在後來的兩個星期中,日軍推進了100英里,把英軍趕回到從毛淡棉港至錫當河的公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高科技軍閥最新章節 | 高科技軍閥全文閱讀 | 高科技軍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