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面浮出 第十三章 再次升職

作者 ︰ 夢醒大青山

李曙光一听有投資商想到內陸城市來投資,這是實實在在的機會啊,近些年來,隨著沿海地區的發展,各項稅收,物價、人工等費用不斷增加,對于深加工企業面對的與日俱增的成本升高,利潤也在逐步縮小,越來越多的加工企業感覺到了危機,因為內陸地區加工企業還很匱乏,對招商引資政策比較寬松,重在吸引沿海地區的加工企業。

內陸很多城市都制定出相當優惠的政策措施,吸引了一大批加工企業的注意,很多企業都轉移了生產基地,還有一部分企業總部仍然設在沿海地區,方便進出口原材料與成品,卻把生產基地設內陸地區進行互補。

李曙光也听說過蔡城縣也制定出了相當優惠的政策來吸引投資商,但是縣上在地理位置上並不佔有優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資商的注意程度,只是在招商局的再三努力下,拉來了一兩個非常小投資額只在200萬以下的企業,而且還有一定程度的污染,縣上對這樣的企業也相當不感冒。

這時候李曙光一听羅詩菱的朋友的生意伙伴有意來內陸投資,如果有羅詩菱及她朋友的幫助的話,那樣把投資商拉到蔡城縣的幾率就大了很多,這樣李曙光就詳細詢問了對方是什麼方面的投資項目。

羅詩菱也就隨口听朋友說要來投資,多余的也就沒問,只知道好象是關于布膠鞋行業的企業老大,以前是在沿海地區的江浙省,由于布膠鞋銷售價格比較低,但是隨著沿海地區的成本升高,利潤點越來越低,所以想著要到內陸城市來投資建廠。就求到了京城自己的生意伙伴,看他認識的有沒有在內陸地區比較熟悉的官場朋友,由于京城的這些朋友是和羅詩菱在一個大院里長大的,知道羅詩菱現在就在中原省馬店地區工作,而且他知道中原地區是農業大省,在工業發展方面還很匱乏,又是人口大省,所以中原省就想在工業方面加大招商引資,發展成輕工業、農業大省,招商引資政策方面也很具有吸引力。就問羅詩菱看馬店地區對這個項目有沒有興趣。羅詩菱雖然不是招商方面的人,但是自己的大伯在中原省任代省長,自己肯定希望投資商能夠落戶在中原省了,至于落戶到中原省的什麼地方都無所謂,正想是不是讓落戶在省會城市鄭陽市,最後突然遇見李曙光,知道李曙光就在馬店地區下面的蔡城縣工作,就改變了想法。覺得還是把這個項目讓給自己的大學同學,也是自己愛戀了四年的李曙光。覺得這樣更合適些,又是在自己所在的地區,也不影響中原省的引資政策。

所以上次見面就給李曙光說了有朋友要給他介紹,這次是打算無論如何都要讓朋友說服投資商去蔡城縣去投資,一定要幫助李曙光把這個個做成。

李曙光當然是非常希望這個項目能夠落到自己所在的縣內,問了她那個朋友帶投資商什麼時候能夠來馬店地區來考察,說下周就要過來,讓他趕緊回去好好準備一下,該給什麼樣的優惠政策,具體選在縣里什麼位置造廠,兩人分別後李曙光迅速回到招待所,這時戚縣長還沒回來,李曙光也很著急,就想能夠盡快把項目落實到縣內。李曙光本身就是蔡城縣土生土長,對縣內情況還是很了解的,而且現在蔡城縣屬于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現在很需要像這樣的大型企業能夠進駐到蔡城縣內,一個農業再發達的地區,如果在工業、加工企業方面沒有力量,那麼這個企業很難把國民生產總值提升上去。所以對這樣的企業投資李曙光非常重視。

2點半的時候,戚縣長回來了,好象是喝酒了,雖然有點多了,但是還算清醒。李曙光把頭投資商要來考察投資,戚縣長也是相當的興奮,戚縣長也是土生土長的本縣人,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家鄉能夠發展的更好,于是戚縣長當著李曙光的面給縣委副書記,縣長齊志國打了個電話,把情況說了一下戚縣長也是相當的重視,囑咐戚縣長讓他們繼續在馬店地區馬店市守著,一定要把投資商吸引到蔡城縣去,在爭取的同時,一定要防止別的縣市對投資商進行截胡,特別防止馬店市中間插一杠子。

戚縣長就與李曙光說「你這幾天要常和你同學聯系,這個項目成與不成,他最關鍵,李曙光也是非常上心。

這天突然接到羅詩菱電話,說他朋友已經到了馬店地區。但是馬店市的領導不知道從哪得到的消息,朋友和投資商剛在省城一下飛機,馬店地區的領導就上去迎接了。還打著條幅,歡迎光明鞋業集團到馬店地區洽談投資,朋友還以為是羅詩菱安排這些領導來接自己的,就上了他們的車,跟隨著來到了馬店市,馬店市的迎接人員還挺下的了本,把他們都安排在了馬店地區唯一的五星級酒店建國國際酒店的總統套房。

羅詩菱的朋友在賓館一住下,就給羅詩菱打了個電話,說你安排的接待人員很熱情,從機場接到馬店市,還把自己安排到了五星級的國際飯店總統套房。羅詩菱一听要壞,自己沒安排李曙光去接機,再說他們從縣里過來的也舍不得把投資商安排到那麼高級的酒店。馬上就給李曙光打了個電話問了下,果然和自己猜測的沒有區別,那麼接機的肯定就是地區公署所在地馬店市了。

羅詩菱然後就給朋友打了個電話,把情況說明了一下,朋友也很郁悶,事情發展到這種程度,也不好抹了馬店市一干領導的面子,從賓館搬出來,和蔡城縣的領導進行接觸,那也太不合規矩了,必須想個辦法拒絕下馬店地區,怎麼拒絕呢」

羅詩菱就說了「你看這樣行不行,現在馬店市雖然也很希望吸引更多的投資到自己的底盤,但是地區領導說過,決不能引進污染企業進駐地區公署所在地,一旦有這樣的企業堅決杜絕。在和馬店市的領導聊天的時候,就說自己企業是一個高度污染的企業,在沿海發達城市不讓呆了,所以才想在內陸地區開廠生產」

朋友也覺得這個辦法好,到時候找個機會把這話給馬店市的領導說說。果然,經過他們和馬店市的領導說過之後,馬店市的領導雖然還是相當的客氣,已經松口說讓他們投資商再去別的縣區考察一下,不要讓別的縣城對他們馬店市有意見嘛,以後有別的項目我們一定大力歡迎,簡直是口不對心,心口不一。

這也正式李曙光他們所要看到的結果,這天羅詩嶺就把戚縣長、李曙光叫到了投資商所在的建國國際飯店。

到了飯店門口,羅詩菱已經在大門口等著他們了,一行人跟隨上了主樓23層的總統套房,見了面,羅詩菱的朋友是一個非常文雅的25歲左右的男子,看上去很有風度,介紹後李曙光知道他叫許大華,也是開國元勛的後代,20歲就開始闖蕩商場,經過幾年的打拼,已經是身價過億的成功商人,集團涉及的產業也很多,對外貿易、電子、計算機、房地產、服裝等,在90年代中期算是全國前幾的商業大亨。

當介紹到哪個光明集團布膠鞋加工企業的董事長的時候,李曙光認真的審視了一番,這個董事長確實是個非常其貌不揚的40多歲的中年男子,名字叫李光明,身高不到1米7,還因為長時間的保養身體發福的非常嚴重,大約有180公斤,留個小中分頭,不過到是挺好,特別是對許大華的話非常信任,于是聊了一會,李曙光就邀請他們去蔡城縣進行考察,中午過後,租了一輛中巴車向蔡城縣進發,剛一到蔡城縣縣界,縣委書記李鴻文就帶領縣委四大班子成員在縣界迎接。

下車一干人寒暄握手後就上車向縣委進發,不大會就到了縣委,到了後下車又進行了一番寒暄後,進了縣委大樓三樓的會議室,因為李曙光不是縣委領導,沒有能進入會議室,在會議室縣委書記李鴻文代表縣委縣政府對許大華、李光明所帶的考察團表示歡迎的講話。然後就要談自己的招商引資政策,讓考察團有什麼考慮都可以提出來。

許大華朝會議室內看了一圈,並沒有發現李曙光的人影,就問「你們縣的李曙光怎麼不在」,李鴻文笑著解釋「李曙光並不是縣委領導班子成員,也不是招商局的一分子,有什麼問題可以和自己提,」

許大華本來就是看著羅詩菱和李曙光的面子才要來蔡城縣考察投資的,如果李曙光不參與,那自己來投資個什麼勁啊,于是很不滿的說「我們是經過李主任的洽談才會來蔡城縣談考察合作的,既然李主任上不得台面,那也就算了,我們去別的縣市去看看。」說完站起來就要走。

縣長齊志國一看,馬上含笑攔著說「許總,李總不要著急,李曙光雖然不是縣委班子成員,但是我們正要把李主任提拔到縣招商局任副局長,本來這幾天就要開會研究的,結果各位提早到來,這樣,下午我們就召開縣委常委會,專門研究李曙光任招商局副局長的事,那時候李主任就有資格來商談這個項目了」齊志國當然不能讓這件事黃了,他也早听戚縣長說這個考察團是靠李曙光的同學介紹才來考察的,本來馬店市的領導已經把他們接走了,最後經過努力才來的蔡城。

下午的縣委常委會開的很順利,雖然身為縣委書記的李鴻文很反感齊志國不經和他商量就提議任李曙光為縣招商局的副局長,顯然沒把他這個緊握人事權的書記沒當回事,雖然很不情願,但是為了考察團的事也只能表示同意,最後很順利的通過了表決,任命李曙光為縣招商局副局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面浮出最新章節 | 官面浮出全文閱讀 | 官面浮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