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面浮出 第七章 招標

作者 ︰ 夢醒大青山

李曙光最近一邊忙碌著村村通公路建設工程的招標項目,招標公告是發出去了,一邊忙著農村綠色農產品種植的宣傳,現在農民剛剛解決溫飽問題,現在正是農忙時節,正在熱火朝天的收割小麥,正想等小麥收割完,種上苞谷(中原對玉米的叫法),芝麻,花生、大豆等經濟農作物等秋季收獲換些錢花。

這時候在中原大部分地區都有這個習慣,就是冬小麥收割完後,習慣性的種植上苞谷、芝麻、花生、大豆,這是當時農民賴以依靠的賺錢來源,李曙光按照蔬菜交易市場簽署的合同,按照他們提出的品種蔬菜種植數量一計算,整個鎮各行政村土地加起來200萬畝耕地,21個行政村,按照50萬畝的種植面積計算,每個村合不到2.4萬畝,還有富裕的土地種植其他農作物。

如果有不願意種植的行政村,把指標給願意大面積種植的行政村種植,完全能滿足合同種植要求。然後又計算了蔬菜品種的種植面積和產量,看似簡單,真正計算起來非常復雜,因為關系到農民對種植熱情的考慮,對種植戶又不能單品種重復種植,超預算種植,這些都必須規劃好,為了防止小面積種植影響產量和質量,就按每兩個村種植一個品種的蔬菜。算完這些,又計算了合同收購價格每畝產量對比每畝種植其他農作物產量合計價格對比,計算出按每畝蔬菜最低產量能比種植其他農作物多2倍的收入。

這對于農民來說是相當的可觀,農民忙忙碌碌為了什麼,不可能白忙吧。作完這些比較關緊的計算後,李曙光心里就有底了,又合計了下怎麼能動員農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鎮上必須保證蔬菜種植戶農技培訓指導和病蟲害的防治,保證農民種植的蔬菜能全部被收購。怎麼能防止下面種植戶多種,瞞種,在合同中做出規定,超過簽定種植合同部分不包收購,鎮上會派人下村巡查測量,而且種植的蔬菜不能化肥農藥,只能使用農村自產的底肥這在農村不是難事,收購時會進行農藥殘存檢測,超標的也不包收購,只要按照鎮上規劃做種,鎮上就保證農民的收入。

至于怎麼動員農民,做了全方面準備,包括宣傳車下鄉,下發通知到各行政村,由村干部動員農民,印發宣傳單下發。趁現在農忙時節大家都在農田正是宣傳的好時候。李曙光讓辦公室把報告打出來由鎮領導審批後,就張羅著印刷文件,印刷宣傳單,雇宣傳車輛等。而且把鎮派出所下鄉宣傳農忙防火的機會也放過,在宣傳防火的中間插播上了宣傳經濟蔬菜種植廣告,警車變成了廣告宣傳車,農民听到鎮上讓各村種蔬菜農民還沒什麼熱情,鎮上以前給村里面推薦種子什麼的太多了,也就習慣了這種由上而下的派發。

當听到種植的蔬菜利潤收入能達到玉米、大豆的2倍,也就動心了,誰不想自己有個好收入呢,接著又听到說蔬菜成熟鎮上統一收購,而且省城、地區、縣里還上門拉菜,那就更是熱情斗漲。晚上回家丟找到村干部咨詢宣傳上說的是不是真的,真的能掙那麼多錢嗎。當村干部說這是鎮上下發的文件都說了,不可能不算數的,這樣農民們都對種植蔬菜很是期待了,很想立即拿到鎮上和自己簽了合同,拿到了合同就好比拿上了錢。

1周下來,各村已經把自己村種植的面積給報了上來,大部分都很符合李曙光最初計算的結果,只有一個村沒有報上來,那就是鎮所在地的行政村黃集中心行政村,為什麼呢,還得回到前段時間李曙光與規劃辦主任黃世然的矛盾上來,黃世然的父親是黃集中心行政村的黨支部書記,盡管很多村民都想種植經濟蔬菜,但是黃世然的父親黃書浪卻勸說村民不要種植蔬菜,而且還讓村里的混混出來威脅想種菜的農戶,想給李曙光難堪,結果農民們都敢怒而不敢言;最後黃集村的種植指標就被別的村給佔了去,黃世然的陰謀也沒得逞,二十個村分別種了上,茄子、辣椒、豆角、黃瓜、番茄(西紅柿)、筍、油麥菜和小白菜套種,土豆、冬瓜、絲瓜南瓜套種,按照每個品種的需求面積種植。

忙完這些,招標公示有半個月了,也到了馬上招標的時間,在這期間還是有很多說情,找關系的,李曙光都沒有理會,招標工程分為10個標段,每個標段是2個行政村,每個投標單位可以投多個3個標段,但是最後中標的只能中一個標段。這樣能夠保證施工進度和質量。而且從外市請的評審團成員,而且從省城請來了2家監理公司。請監理公司的時候專門在合同上面注明︰工程驗收過程必須合理合法,嚴格把好質量關,公路質量保證期為3年,3年內,如果監理單位驗收的工程出現路面坑窪、路面軟基硬化下沉,裂縫,都由監理公司負責維修。

6月3號是投標單位報名的日子,報名期限為7天,在這7天時間是對投標單位資質的審核,審核通過的交納5萬元質量保證金,交完保證金的下發招標文件,標書中寫的清楚,對招標中標單位必須提供擔保單位,中標單位首先領取30%中標合同款作為購買原材料的貨款,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再付50%,另20%作為質量保證金,10%一年後給付,另10%3年後付,對于驗收合格質量品質高的工程,首付30%,驗收付60%,另10%3年後給付。這個付款方式雖然苛刻,但是也不算過分,驗收後80%里除了材料,人工,機械費用,還會有8%左右的利潤,剩下20%那全都是純利潤了。雖然利潤不到30%,但是報名參加投標的施工單位還是有50多家之多。經過篩選、初評,符合施工條件的有25家,其他都因為施工資質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

在這被淘汰下來的施工方中其中就有一個名叫成方建築工程公司的單位,這是地區副專員石貿軍打過招呼的建築公司,公司法人張建冬舅是石貿軍的小舅子,2年前成立了一家建築公司,在石貿軍的庇護和招呼下,也爛下了不少工程,但是工程質量卻都很爛,風評很差,但是都礙著石貿軍的權力而只能忍著。曾經修過一段路,3個月就坑坑窪窪的,被人舉報後地區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調查組,但是最後在石貿軍的運作下,交了幾萬塊錢罰款不了了之。

這次張建冬看到黃集鎮要動這麼大的工程,就又動了凡心,要想在黃集鎮也分得一杯羹,就求著他姐夫,讓他姐夫動用下面關系讓自己也接到這個工程,一開始石貿軍還不太情願讓他小舅子動這個工程,一來前段時間那個公路時間影響很惡略,是自己花了很大的代價才把事給平息下來,間隔不久再鬧出來這樣的事,那自己也很難再平息了。

最後經不起他小舅子的軟磨硬泡,又受不了他老婆的枕邊風,有答應給下面打個招呼,聯系了很多次負責項目的總指揮李曙光,都沒有找到,都說人不在,其實他心知肚明,這是人家不想接這個電話,到最後直接把電話打給了蔡城縣主管教育的副縣長戚龍,說讓他給黃集鎮打個招呼,讓成方建築公司參加這個村村通的項目工程。戚龍也打了數個電話,最後也沒找見李曙光。當成方公司被刷下來後,張建冬哭著向石貿軍說他的公司失去資格招標,顯然下面是不給你面子。石貿軍這個氣啊,這人丟到家了,自己一個副廳級的副專員,人家一個小小的小科員竟然都不尿自己。

當著張建冬的面就有給戚龍打了個電話︰拉著長音就說道「戚縣長,看來是我這個副專員說話不好使了,沒人把我當回事了,我告訴你,成方建築公司的事你要是辦不了,你這個副縣長我看也就不合格了,我會在地區專員會上提出來的。」說完就怕的掛了。我暈,不幫人搞**啥時候也成了考評一個干部的條件了,。戚龍這邊听的一楞一楞的,女乃女乃的,我招誰惹誰了,現在變的左右不是人了,我一個堂堂的副處級干部,你一句話就想撤了我,你也配,別說你一個非常委的副專員,就算是常委也得大家研究後統一意見才能撤了我吧,別把我*急了,*急了老子地區也不是沒人。想歸想,但是也不想把一個比自己高一級辦級的領導得罪狠了。

吃完中午飯就驅車趕往黃集鎮,來到工程建設指揮部,連鎮里領導都沒通知。問明哪位是李曙光同志,辦公室有認識戚龍戚縣長的,就把戚龍領到李曙光辦公室門口,正趕上李曙光從書記辦公室匯報完工作回來,辦公室人員給李曙光介紹,「主任,李曙光除了是工程總指揮,還是農村經濟指導辦公室主任。這是戚副縣長,戚縣長,這就是我們李主任。」

戚龍與李曙光輕輕的握了握手,「早就听說李主任年輕有為,今天一見果然是一表人才,李主任,也不請我進去坐坐,」李曙光趕忙往前一探手「戚縣長請,兩人分官位落座,,辦公室人員幫兩人倒了水退了出去。戚縣長淡聲說道︰「李主任,這也沒外人,我就不說題外話了,我來就是因為你們招投標的問題,關于成方建築工程公司你看還有緩和的余地嗎,關于這個地區石副專員都給我打兩次電話了,說句不好听的話,他要是生氣了,對我們大家都沒有好處,能通過的就讓他通過就是了,別因為這點事影響到自己的前程。」

李曙光听了這些不為所動︰「戚縣長,這你也知道,這是最開始招標定下來的規定有要求,俗話說無規矩不能成方圓,成方建築公司確實各方面都不符合我們招標的要求,我們要求最少資質等級達到省級以上,可他們只是個市一級的資質,而且我也听說過就這個公司,前段時間鬧的風風雨雨的,他們施工質量很樣我們擔憂,這個也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那麼多的專家評審團,我怎麼能出而反爾呢,這是個原則問題,戚縣長,您就別*我犯錯誤了,萬一出現了工程質量問題,我們就變成人民的罪人了,這我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的。」戚縣長一看︰「得,我是無能為力了,愛怎麼怎麼的吧,我剛提出來,就上綱上線了。那你好自為之吧,我就不多留了,縣上還有很多事,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面浮出最新章節 | 官面浮出全文閱讀 | 官面浮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