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面浮出 第二章 殺只雞

作者 ︰ 夢醒大青山

楊丹帶李曙光來帶後面食堂,食堂不算大,有6間房大小,其中2間用做廚房,另四間放著20幾張桌子,現在開飯時間,人並不多,他們進來的時候也就8張桌子上有人,其他桌子都空著。

他們倆剛近來,大家全都打招呼,幾乎一口同聲︰「楊大美女,帶情郎來吃飯啊,給大家說說,啥時候結婚啊,我們紅包都準備好了。」

楊丹輕啐了一聲︰「都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這是剛分咱們鎮的大才子,來為咱們鎮服務的。」

有個30歲左右的男子怪聲怪氣的說︰「吆,剛分來就好上了,你下手真夠快的,咋現在流行女追男了,你看這世道變了。」說完還仰天長嘆。

楊丹頓時大聲罵道︰「你這個臭陳世美,越說越來勁是吧,看我不掰了你的狗牙,說著就要上動手。其實人家不叫陳世美,人家叫陳姊妹,也是人家家里面姊妹們多,上面有6個姐姐,好不容易到第7胎生了個男孩,家里給寶貝似的,小時候父母怕養不活,起了個陳姊妹的名字。

陳姊妹看楊丹上來,頓時嚇的繞著桌子就跑,嘴里還喊︰「君子動口不動手,找了個郎君就開始凶起來了,看把老公嚇跑的。以後嫁不出去。別再追我了,我已經有孩子了,我可對你負不了責任」

把楊丹氣的,但是又抓不住。轉了10幾圈就再也跑不動了,爬到旁邊的桌子上大口忽忽的喘著氣,還上氣不接下氣的咒罵著︰「死陳世美,連老婆都不要的陳世美,不得好死,早晚讓老包鍘了。」

李曙光站著也是尷尬的不知所措,楊丹休息了會,看李曙光也是很不自在,就氣呼呼的說,「好了,不理他們這些壞蛋,我們吃飯去。你還沒買碗吧,先用食堂的,下午再去買。︰說碗去碗櫃取了自己的碗筷,在這大家都是自己自帶碗筷的,閑食堂大家都用,有個傳染病什麼的,不衛生。

食堂吃飯是免費的,伙食還可以,平時也是每天變法的換著做。今天兩種飯,有粉漿面條,米飯,炒的芹菜炒肉,豬肉白菜,還有饅頭。楊丹選了米飯芹菜炒肉,又加了少許豬肉白菜,平時他不太愛吃面,所以基本上吃米飯炒菜。楊丹給食堂的張師傅介紹了下李曙光。張師傅挺不錯的人,又听說和自己兒子一個辦公室,夸曙光幾句,說以後想吃啥給叔說,給你下小灶。李曙光知道張師傅是客氣話,領導還沒說什麼,自己就吃小灶,那不是找不自在,想下剛嗎。客氣幾句,用食堂的大碗要了一碗粉漿面條,張師傅又特殊給盛了半碗豬肉白菜,李曙光連稱感謝。

李曙光和楊丹就在一張空桌子上坐了下去。座下來楊丹不好意思的對李曙光說「對不起啊,害你被大家說,他們就是這樣沒一點正型,沒事吃飽撐的。你別見怪啊。」

李曙光也是從村里出來的,平時村里大叔大嬸,大哥大姐的也是打打鬧鬧的,早就習慣這是大家比較慣,沒什麼大的壞心眼。也沒放在心上。大家都吃完飯陸續的走出食堂,各自有回宿舍休息的,有的去辦公室閑坐聊天。楊丹和李曙光吃完飯並沒有離開,而是坐著聊天,一來李曙光宿舍鑰匙分了可是拿鑰匙的那個人上午沒在,所以就進不去。二來規劃辦的人都回家吃飯,只有李曙光自己在鎮上,沒鑰匙又進不去,要是去楊丹宿舍更不合適,去楊丹他們黨委辦,人家又要問半天取笑他們兩個。干脆就在食堂聊天南海北,校園趣事,又談了李曙光家里情況,以及小時候的一些趣事,邊說還邊哈哈大笑。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2點半,到了該上班的時間。他們倆就收拾下碗筷告別食堂張師傅往辦公樓走去。

下午拿宿舍鑰匙的那個人來了,李曙光去取了鑰匙,找到小王,和小王一起去鎮上買了生活用品,然後去宿舍整理了下,鋪鋪床,打掃打掃衛生,也就四點多了,正好今天是周五下午,剛實行的雙休日制度,李曙光也算是完成了這一星期的「工作」,一想到剛從學校回來就去縣委組織部領報道證,接著又來了鎮里報道,連家門都沒登,就想著明天回家一趟,好長時間沒見父母了。

第二天7點,李曙光起床,吃完早飯,一看表7點40,這是在學校時候買的第一件奢蓍品,花了60塊錢,當時買了還肉疼了好多天,花了3個月的學校補助。

從鎮政府到客車停車場還有段路,花了10分鐘溜達到停車站,這里是整點發車,就上車等著,車上人不少,就剩下後面2個位置可能是周六的緣故,大家都要去縣城轉轉,買點需要的東西。相對來說,縣城賣的東西比較全一些,雖然蔡城縣是個國家級貧困縣,但縣城城關鎮確挺繁華,主要是,全縣人口比較密集,將近110萬人口,人口眾多,又是農業大縣,鄉下來縣城賣農產品的眾多,縣里又會每逢節假日組織些文藝匯演什麼的,尤其是縣里每年都會組織起多場豫劇團進行演出。所以,大家對唱戲尤其感興趣,只要有豫劇團來縣城演出,從各鄉鎮往縣城趕的人就非常的多,甚至有不少人騎幾十公里自行車去看戲,剛好現在已經開春,陽光明媚的,縣城為了招商引資,展開了千年古縣經貿洽談會,城關鎮又組織了豫劇團來演出,所以很多鄉鎮的人都往縣城流動,湊熱鬧。

8點,客車司機發動車子,剛要起步,就听前邊有人大喊,等一等,就看一個打扮入時的小妮跳上車來,李曙光一看,不會這麼巧吧,竟然又踫到這妮子,上車的正是楊丹,楊丹上車扶著車門把手呼哧呼哧的喘著氣,一邊打量著看哪有位置,正好看見李曙光身邊空出一個位,又看見李曙光,非常驚喜的湊了過來,「不會吧,你也去縣城,」

李曙光笑了笑說︰「我從縣城轉車回家一趟,從學校回來還沒回家看看父母呢,正好雙休,呆著也沒事,回家看看。怎麼,你也去縣城。」

楊丹也是一笑,還真巧了,我也是到縣城轉車,回西坪老家。于是車里在楊丹的咋呼下,大家都在相互的噴起夸來,(噴夸聊天的意思,中原方言,)。很快一個半小時不到,車子就到了縣城車站,大家都下車告別,剛下車就有一輛去西坪的車,楊丹與李曙光告別完登車離去,李曙光家在百丈鄉王前村,離縣城6公里,王前村又離百丈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正好是在兩個政府行政中心的正中心位置。

回去就在半路下車。車站沒有回百丈的車,回去的農用三輪車都在縣城西關停,所以李曙光不得不步行往西關走,由于車站在東關,離西關有2公里遠,所以,到了西關用了半個小時,到了西關乘坐上去百丈的三輪車,狹窄的車廂內坐或蹲著10多個人,相當的擁擠,等車跑起來李曙光更是嘗到了顛簸之苦,縣鄉公路有年久失修,坑坑窪窪,有地方還有積水,車走過,水濺起老高,路過小坑,顛簸起來,都生疼。

李曙光感慨萬分,等以後自己得到位置,一定要先把公路修起來,農村有言,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是有道理的,路都不通,人就更不愛出門了,不出門就更沒有新見識,就沒有新發展。後來,還真的在李曙光建議下為人民修好了公路,包括縣鄉和村村通,這是後話不說。

在顛簸的路程進行到5公里處,李曙光終于到了在王前村方向的路口下車,穿過單村,又走一里路回到了久逢的家中。家在村的後面2條街的中部,王前村是個大村,16個組,人口2000多,屬于百丈鄉第2大村。穿過2條街道回到家中,進門喊了爸媽,我回來了,媽媽從屋里疾步走出,拉著李曙光的手就左看右看,嘴里還嘟囔著,「瘦了,在學校舍不得吃吧,看看瘦里,在外面受了不少苦啊。哎,咱中午殺只雞吃,給你補補,得補回來,以後在外邊一定得好好吃飯,家里再窮,就是砸鍋賣鐵也得給你吃好喝好。等你爸回來就讓他給你殺只雞吃,你爸去你才叔家送簍去了,(簍,一種播種小麥的農具。),」

「媽,我分配了,分到黃集鎮政府工作了,昨天已經做報道了。」

「咋分那遠啊,咋不給領導說說分到縣城工作啊,縣城環境又好,領導也多,去了見領導的機會也多。」

「媽,這你就不懂了,縣上雖然環境好,見領導的機會多,但是,最不容易出成績,競爭也激烈,最不好進步了。分到黃集,雖然遠點,但是那里有個毛筆廠,有個鐵鍋廠,還有手工藝加工,工業比較發達些,會更有發展機會。」

這時候,李曙光的爸爸走進門來了,︰「小光啊,剛回來啊,」李曙光恩了一聲,「爸,我分配了,在黃集鎮政府報道完了回來看看。」李曙光爸爸叫李嶺,媽媽叫韓鳳枝。李嶺嚴肅的說︰「小光啊,現在是黨的干部了,一定要實事求是,為農民干實事,徹底把家鄉貧困的面貌給改變過來,……」「就你能,你能你咋不把咱這窮家給改變過來,別胡扯了,趕緊去給小光殺只雞,都瘦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面浮出最新章節 | 官面浮出全文閱讀 | 官面浮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