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邊侯 十八回 眾人心

作者 ︰ 定邊侯

十八回眾人心

不過閃目望去,張祺即卸去警惕之色,恢復自然。來的,是一臉焦慮之色的張台、張念祖!

「師傅何事如此匆忙?」見是張台到此,張祺恭敬一禮他笑著迎上去問道迎上前去,然而他心中對張台卻是多了一份佩服︰別別看張台身形高大,然看他奔行之速,想必輕身功夫也是行家!

也難怪,張祺初見張台之時,張台處于傷病折磨之下,氣色甚差;然進山不到兩日,他已經恢復的七七八八,不復當時潦倒之態,奔行之間竟是彪悍之色盡顯。

看來,果如王大叔所言,這張台,確實不愧為雁門第一高手!

「公子何事長嘯?」見張祺恭敬上前,張台仔細將他周身打量一遍,見他並無異狀,遂收起緊張的神情,展顏問道。

「台在洞中聞听公子長嘯之聲,以為公子這邊又什麼變故,遂趕來此處。」此處無有他人,張台對張祺的稱呼也有所不同;一句話,便交代清楚自己的來意,靜等張祺作答。

「祺兒頑劣,勞師傅費心了!」聞听張台之言,張祺便明白正是自己得意之余的大笑,方引得張台如此。想到張台雖然已經不提拜自己為主公之事,然對于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心中感動,躬身向張台深施一禮,請罪之余將方才心中所想向張台和盤托出。

「公子言下之意,短短一晝夜,竟突破‘霸王訣’第二重境界?」不料張祺話音方落,張台目睹身旁兩截斷木,已是滿面驚訝!

「‘霸王訣’果然不愧霸王傳世功法,竟然可以憑借修行者本身的心意決定進境,實在神異!公子由此功法相助,來日武技成就,當重現霸王之威,台父子得以追隨公子,實乃台父子之幸!」不料張祺身竟負如此神異功法,張台早已是喜出望外!

想到此,張台不由對他信心倍增,鄭重的向其施禮,重申先前志願!

「此事,師傅休要再提!」看張台滿面殷切之意,張祺思慮再三,卻是斷然拒絕張台的追隨之意!

「祺當日偶施援手,只是緣于遼兄弟一片孝心,何況我等亦不忍見您父子慘象,並非心存招納汝父子之念;留師傅父子于此,亦是如此想法,若是師傅執意如此,祺心中實在難安!何況,祺不過一黃口童子,如此實在不妥,尚請師傅收回成命!」不過想到張遼,張祺含笑向張台作出解釋。

其實,為保證身邊眾人得安全,張祺心中確實希望張台父子留在身邊,只是他卻不願意攜恩相就!

自打悟通了‘霸天訣’的修行真諦,他不禁胸中豪情激蕩!那股念頭令他忍不住有種縱橫天下之沖動,方才,就是這股豪情在胸中翻騰,一時之間難以自控,才不得不長笑化解!

他何嘗不知,因為修行‘霸王訣’,已經注定他今後不會平凡,也不甘庸俗!因此,對于身手不凡的張台和後世歷史中記載的一代統帥張遼張文遠,他確有招納之意,可是他所求乃是其甘心投效,絕非攜恩以求!

因為他更知道,恩情雖重,終有還清之日,若是屆時彼此意念不合,他們該如何相對?而只有基于共同理想,並且他確實能夠帶領其實現此理想,他們才會甘心歸順,並為此盡心竭力,永不退縮!故而,盡管張台感他活命之恩,屢次表明跟隨之意,他仍拒絕了。

「台明白公子之意!」並不理會他的拒絕之詞,張台毅然行至張祺面前,鄭重跪下抱拳施禮,語氣堅決!「公子不欲攜恩收納台父子,台代遼兒一起謝過公子!此其一也;其二︰台雖然來此不久,然得悉公子為身邊之人所做種種,再見公子為其長遠生計,殫精竭慮徹夜謀劃!公子仁厚令台感動萬分,想公子對待身邊婦孺尚且如此盡心,台父子追隨公子,公子必不負我等!

公子欲帶眾人避居海外,固然是為眾人生計,以及在戰亂之時拯救流民,然吾觀公子身邊的人之意似乎不僅于此!」說到這里,張台似乎有所保留,思慮再三,沒有接著這個話題說下去,而是面色一變,淒然說道。

「台自幼習文練武,只為憑一身所學上報明君,下安黎庶;孰料當今天子昏庸,奸臣當道!台在軍中因不忍見軍政廢弛,惡卒欺民,遂挺身上言,孰料不僅不為朝廷所納,反誣陷吾危言聳听,對大漢意圖不軌,並派兵搜捕于吾。

後台惡戰得月兌,全家僅余遼兒隨吾輾轉四處!期間,有太多人甚至台昔日故交,紛紛圍追堵截,欲得台以換取好處;為了躲避仇家,台父子飄零江湖,有心覓一處所,了此殘生!

然那日台罹患重病,公子與吾父子萍水相逢,卻慨然出手相救,使台對這人世間終于恢復了信心;兼之台不願遼兒隨吾終老山林,與草木同朽,因此,台懇請公子收留,無論公子今後是隱居避世還是建功立業,吾父子絕不背棄!」說出心中抱負,張台滿眼盡是豪邁之色!望向張祺的眼神益發堅定!

張台言盡于此,已經毫不隱瞞自己的想法;聞言他一番肺腑之言,張祺卻是沉吟不語!

想到自己有眾人相助,又知曉漢末大致走勢,既然身逢其會,那就用自己的雙手來指引大家避開這亂世紛爭,為自己、也為將來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創造一片安樂之地吧!

「既如此,祺當如你所願!」良久,張祺終于下定決心,上前扶起張台,緊握其手滿面堅定說的道︰「師傅請起,今後就讓吾等戮力同心,攜手這紛繁亂世!淡看沙場浴血,笑觀日月起落,避開天下戰火,為自己和身邊的親人,也為那些可憐的百姓打拼一塊太平樂土!」

「台謝公子!此後台當為公子鞍前馬後,萬死不辭!」看到他不再推月兌,慨然說出這番話,張台滿面喜色,不由為自己夙願得償而喜極泣下!

「遼亦見過公子,謝公子成全吾父子心願!」旁邊忽然傳來張遼的聲音。接著,張遼口稱公子,上前納頭拜倒張祺面前!

方才他緊隨其父而來,由于張祺轉身他顧,張台心神激動,又兼之他身法輕靈,二人耽于方才之事,竟是沒有察覺其到來,為其听去方才所言。他父子同心,亦是對他心中認可,今見張祺應允其父子追隨左右,怎不喜出望外?

不過如此一來,張祺對張遼的身手卻又有了一新的個認識!

「遼兄弟不必多禮,吾定不負汝父子!」心中主意拿定,張祺也不再推辭,上前扶起張遼,接著伸雙手拉住父子二人鄭重承諾,不覺間三人心意相通,相視大笑。

笑至後來,竟成三人面向蒼穹,仰天長嘯!這嘯聲直達蒼穹,良久方歇!

「張大叔,遼兄弟,今後你二人不必刻意稱呼祺什麼公子,與其他人一起稱呼祺本名便是!」忽然想到什麼,張祺拉過二人,正色說道。「這…好吧,台謹記公子之言,還請公子原諒台父子今後不敬之罪!」張台聞言就欲反駁,不過隨後似是想到什麼,便點頭應允。

這時,被方才張祺三人嘯聲的眾人已循聲來至附近。不明白三人緣何如此,疑惑之下,眾人緊行幾步來到三人停身之處。

「祺兒,方才發生何事?」見三人站在一起,王大叔和賈詡相視一眼,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心中不禁疑惑;其余眾人不知為何,亦是一臉驚愕。

「此間無事,只是祺兒心法有了進境,忍不住大笑出聲;一時孟浪驚擾大家,實在對不住,還望大家包涵!」見張台父子同意自己所請,兼之眾人趕來,張祺不再多言,回頭對眾人歉然一笑道。

「既然無事,吾等還是返回吧!」從三人神態,賈詡明白三人之間必然有事發生。然此刻人多,他不好多問,只是打量了三人一眼,便轉身招呼眾人返回。

張祺與張台父子隨後而行,只是暗中交代他父子,不必稱他主公,如往常一樣稱呼即可,以免驚擾眾人。雖然對于他的說法有些疑惑,然而看到父親點頭同意,張遼卻沒有出聲,默默的隨眾人返回洞中。

知道瞞不過賈詡,張祺一回到洞中就將自己心法進境之事說與賈詡與王大叔得知,只是隱去了張台父子之事。二人聞听,卻是各有所思。

王大叔得知他終于擺正心態,勇敢地帶領大家面對這即將到來的亂世,不禁心中欣喜;賈詡卻是略有失望,畢竟他是一代大才,雖然也欣賞他對身邊眾人的眷顧,然他卻並不滿意他的遁世想法!

他當初心灰意懶之下才有了遁世的想法,後來看到張祺等人皆是可造之才,心中不禁有了輔助他成就一番事業的想法;如今,更有了張台這等好手加入,他怎會甘心平庸?只是看到張祺一切只為眾人的安危著想,絲毫沒有出將入相的名利之心,頓時心中失望至極!

不過他並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只是心中暗下決心,今後想辦法引導張祺等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為大漢建功立業;即使張祺最後仍然堅持遁世,那麼只要他身邊的眾小有名利之心,自己就可以借助他們的力量,憑借自己的學識,何愁不能勤王忠君、建功立業?

一念至此,賈詡心中便有了計較,只是他卻不知道如此一來,卻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後來,翠妞也抽空向他詢問發生之事。對于翠妞張祺毫不隱瞞,將自己「霸王訣」的進境以及張台父子追隨之事和盤托出。得知一切,翠妞對于他的決定絲毫沒有感到不意外,除了表示支持。

「祺哥,或許是翠妞多心;不過,今後有些事情似乎要瞞著賈詡先生了!」低頭沉思片刻,翠妞淡淡的說出一句話。

「翠妞此言何意?」聞听翠妞之言,張祺頗感意外!皺眉沉思片刻始終不得其意,遂開口問道。

「祺哥,我等不過是尋常的街頭乞兒,若非祺哥提出進山過冬,或許眾人早已凍餓而死!因此,我等最大的願望就是過上溫飽無憂的日子。然賈詡先生何等人物?他本是士人出身,滿月復忠君之志,豈肯默默遁世?」見張祺不解,翠妞注視他片刻,方才嘆口氣道。

「雖然之前先生確實心灰意懶,然不過是一時的想法,只要他手中有了勢力,必然不甘于蟄伏;假以時日,我等有了積蓄遷居夷州,再加上我等藝業有成,再收留眾多百姓,先生必然會設法促使我等招兵買馬,以遂他忠君之志!屆時,祺哥如何應對?」

見他滿臉驚疑之色,翠妞接著說道。

「我等若非祺哥的照顧,恐怕活不過今日;如果祺哥有建功立業的想法,縱然是刀山火海,相信眾人必然舍命追隨;若是祺哥只願在亂世中保留大家,縱是廟堂變換又干我等何事?難道放著太平日子不過,卻要做那野心之人手中的棋子不成?再說,亂世之中兵危戰荒,從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莫非我等僥幸存活于沙場之上,卻要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因此,今後的決定和行事,已不是祺哥你一人之事,希望祺哥謹記自己的初衷,切莫一時沖動置眾人于萬劫不復之地!」

言盡于此,翠妞住口不語,看著沉思中的張祺,輕嘆一聲轉身離去!

是夜,張祺、張台父子、賈詡和王大叔輾轉反側,心事如潮!

張台父子今日終得張祺收納,想到他對眾人的愛護和對自己的救命之恩,心中發誓絕不負他。興奮之余,難以入寐;王大叔知道張祺已經決定其今後的道路,想到自己的心血不曾白費,心中激動,不能入眠;賈詡卻是想了更多!

想到張祺始終以眾人安危為第一為慮,決心遠遁夷州島,與自己報銷朝廷的想法背道而馳,實在浪費自己一番心血;只是他此時對張祺還抱有希望,因此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引導他走上自己希望的那條路!此外,他還做了最壞的打算!

「看來,今後對他們的教育要有所改變了!」並思索良久,賈詡心中終于有了計較,作出決定後,他終于安然入睡!夢中,他站在金殿之上,向天子呈上了治國良策,並得到天子賞識,位極人臣!

所有人中,想得最多的是崔妞!

想起賈詡白天的反應,她不知為何總是心中不安!她出身官宦人家,賈詡的那番心意,她自是心知肚明。然而眼前眾人全心為了日後的前途謀劃,她也不好說什麼!

雖說白日里對張祺說完那一番話便轉身離去,然而她並沒有忽略張祺的反應,看他一如既往的尊重賈詡,事必躬身請教,不僅暗自埋怨他哥的仁厚︰難道,他就不知道凡事留個余地?

她與眾小朝夕相處,自是明白大家對張祺的信服,如今無論他要求大家做什麼,相信大家不會有任何異議,然而大家與賈詡朝夕相處,加上賈詡的刻意栽培,眾人今後有什麼想法都不足為奇!若是有朝一日,賈詡以富貴功名相誘,難保今日的伙伴明朝會有人為其古惑,而與眾人反目!

想到日後若是有人與身邊似親人般的伙伴反目,崔妞心中不由憂心忡忡!思慮良久卻苦無良策,不由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張祺雖然如往常一樣閉目練功,然而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之前的心如止水!

他不是不明白崔妞話中之意,也並非不懂賈詡心中的想法,似賈詡這等受王權思想教化的士人,忠君乃是其心中的準則,哪怕被皇帝株連九族,只要天子一句話,他們仍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再說以目前的狀況來說,唯有眾人齊心合力,方能實現亂世避禍之策;而他之所以想到避世獨立,並積極謀劃此事,其中也有遠離紛爭,從而避免賈詡攙和天下大勢的想法。

只是這等苦衷,又如何說與他人听?

他清楚人的本性,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變化,其人生目的與人生規劃亦會隨之變更。因此,身邊眾小今後都會在成長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時無論誰勉強不來的!

想到今後要擔負起身邊人的安危和幸福,或許還會面對太多不可知的未來,張祺頓覺肩上壓力大了不少;再想到此前翠妞的一番話,不禁心中略顯沉重!

一時間心亂如麻,直到張祺理清頭緒靜下心來,已經是子夜時分!

這一夜,五人盡管所想不同,俱是輾轉反側,難以成眠!——

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定邊侯最新章節 | 定邊侯全文閱讀 | 定邊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