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邊侯 第十回 使命感

作者 ︰ 定邊侯

第十回使命感

眾小看看洞內沒有其他什麼異狀,不僅弄明白了牆上壁畫和文字的含義,還獲得了前輩的遺物,眾人乘興而歸!

而王大叔搞明白了兩只狼崽——應該說是小狗仔原來是蒼獒後裔,心中的興奮就更別提了!回到洞中看到兩個小家伙,也不管眾小在場,獨個傻笑不已!

「大叔,您怎麼了?」倩兒不知道兩只小狼崽的來歷,見到王大叔進洞後抱著這兩只小狼崽一人痴笑不停,擔心不已的問道。

「倩兒,大叔告訴你個好消息,這次你可是撿到寶了!」听到倩兒的話,王大叔由衷地說道。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將兩只獒狼崽小心放到倩兒懷里,這才向眾人解釋道。

「當年,我在馬邑從軍時曾有一個擅長育犬的同伍好友,他曾與我講過,獒乃世間少見的好犬。成年獒性格剛烈、力大勇猛,雖然能生裂虎狼,卻對主人絕對忠誠和服從。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野性尚存,能適應各種嚴酷的生存條件。此次你們無意中得到這兩只獒狼崽,若是馴養成功,豈不是多了兩個寶貝?」

「怪不得那只大狼如此聰明、凶猛,原來是能生裂虎狼的獒!」听王大叔說完,大牛幾人才恍然大悟!

此時,賈詡方才心中的惶惑也已經平靜下來,只是,方才突如其至的想法,讓他心中卻是沉甸甸的!

眾人心中卻是高興不已!

沒想到無意之中找到此洞,竟是天大的機緣!不僅找到了兩只罕見的獒狼崽,還得到了燕山王越遺留的兵法、武技和兵刃,看來這次還真是滿載而歸!眾小興高采烈,聚在一起查看王越遺留下來的的武學和兵法。

而張祺心中的興奮更是無法形容!雖然他前世在鄉下長大,可也知道後世獒犬的珍貴,何況還是純種的蒼獒!想到此,他不由對兩只獒狼雜交的小獒狼充滿期望!

這個王越果然不簡單,盡管他只留下刀槍兩種兵刃,在他的武學札記中竟然記載了不下十種兵刃的使用套路和四五套內功心法,也不知他是從何處得來!只是這樣一來樂壞了幾個女孩子,她們這下終于可以擁有自己的內功心法了!

眾人經過認真比較,根據自己的喜好,大牛選擇修習「虯龍棒」法;石頭、狗子選擇修習王越的的「破風刀訣」;黑娃和瘦猴則選擇了「戮神槍法」。

而阿鳳、翠妞和倩兒幾個女孩子也從中獲益不少,不僅找到了適合她們的功法,也在王越前輩遺留的武學之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武學,阿鳳選擇練習「鳳舞氣」功法和「飛鳳槍」;翠妞選擇練習「秋水訣」功法和「鴛鴦刀譜」;倩兒修煉的則是「幻月舞」功法和「幽靈雙匕」。

待的其他人選定功法,張祺仔細的比較了一番,選擇了其中的「破天刀」決進行近戰刀法練習,至于那桿長槍,由于目前無法自如揮動,暫時放棄槍法的練習。隨後,眾小歡天喜地的拿去謄抄一份,以備今後自行練習。不過此時的紙張雖然經過蔡倫的改良,仍然產量低位,對于普通人而言仍是一種奢侈品,眾小平日所閱讀、書寫的還是當時流行的竹木簡。

張祺沒有急著過去謄抄,而是拿起王越留下的兵法,隨手翻看。

「所謂兵無常勢,兵法謀略皆是死物,唯有尋機度勢,靈活運用,方可破敵保身,常居不敗之勢!」翻開扉頁,寥寥數語,竟讓張祺欲罷不能!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今日盟友,明朝舉國相伐者有之;昔日夙敵,今朝並肩進退者有之;臨行相伴,陣前倒戈者有之;干戈相向,臨時媾和者亦有之。世間不復恆友,唯利永存!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社稷安定、百姓安居,乃是疆場浴血而來,非使節舌辯所獲;使節于外縱橫捭闔、錙銖必較,乃以國之武備、將士效命為根,二者相協,可保國之太平,民之安樂。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看至此處,張祺心中對于王越這位異人越發佩服!這王越竟然明白國家之間的征戰,乃是利益驅動;戰爭和談判相輔相成,並且深明其中的道理,充滿辯證法的思想,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不由自主,他接著看下去︰「所謂將者,必有五德,一曰智,二曰信。三曰仁,四曰勇,五曰嚴也。智者,足智多謀,勤思善斷;信者,言而有信,語出法隨;仁者,部卒,體恤下屬;勇者,勇敢堅毅,身先士卒;嚴者,以身做則,一視同仁。凡此五者,將之必備。

此外,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伐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覆軍殺伐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夫智者見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故知已之害而圖彼之利者勝;知可以戰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以逸待勞者勝,不戰屈人者勝。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利,則輜重捐。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芻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再往下看,則是具體的臨陣律條、為將之道和臨陣謀略,想到一時之間難以詳讀,張祺遂將兵書放下,拿起那本《涼州地理志》,打開已經泛黃的札記扉頁,一行粗獷的文字躍入眼簾︰「自投身軍旅至居留賀蘭山近十載,吾對于涼州邊荒頗多了解。

大漢天朝對于邊荒數族累年征戰,盡管*迫眾族臣服,然刀兵之下生靈涂炭,各族之間仇視日深;如我朝不能改變對各族之策,仍以刀槍相加,長此以往,恐大漢危矣!

鄙人淺見︰如欲各族臣服,陳兵邊荒,刀兵相向,迫其臣服為下策;分化挑撥,使其自亂勢弱,無力犯我天朝為中策;納各族與大漢一體,並存共榮實乃上上之策!

余之遭遇,皆因數百年來各族與大漢仇視所就,非一二人之原因,本有心重入廟堂,為大漢天朝穩定邊荒,無奈妻死子亡,身如朽木,竟無入世之心,只盼後人有看到吾之心願,願有此作為,吾當含笑九泉!則此書能為之臂助,不枉吾一番心血!」

看來,王越此人倒真的是一名好漢,不為家仇障目卻為邊荒各族百姓所想,此等英雄當真值得一拜!想及此,張祺合上札記,置于自己石榻之上,整衣而拜!

「祺兒何故如此?」旁邊的賈詡留意眾小許久許久,見眾人離去,他卻一人獨自翻閱王越的兵法和札記,不由暗贊此子的沉穩。此刻見他所為,不由含笑問道。

「先生曾講過,刀兵之禍傷及黎民,王越前輩雖然身負家仇,然不為家仇障眼,仍一心造福蒼生,此等志向,當得小子一拜!」向賈詡言明王越手札之間提及遺願,張祺感慨不已!

「祺兒是否有替他完成遺願之意?」賈詡笑問,神色之間甚是玩味。

「弟子縱然有此意,奈何此時狀況,似乎無力言他!」嘆了一口氣,張祺黯然!「想我等不過洛陽城中一眾乞丐,能有今日溫飽已屬不易,如何能做他想!

「子不聞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見他嘆氣,賈詡慷慨而言,「汝可知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雖說如今爾等不過亂世余生之人,然吾觀汝所為,小小年紀能帶領眾人擺月兌乞討生涯,自食其力,足見你的決斷;汝身負霸王傳世功法「霸王訣」,今番又得王越武學,他日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亦非難事;汝較同齡之人悟性高出許多,有為師教導,假以時日,汝定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以為師之見,慈兒他日必是智勇雙全,文不輸韓信,武不下霸王的不世奇才!」

說至此,賈詡神情之間已浮現激動之色!

倒是張祺被他說得心中惶恐!

他明白,之所以自己比其他人悟性好,只因為他比別人多了七八年的後世經歷!這七八年放在此時沒什麼,可是他生于知識大爆炸的後世,自是要比其他孩子接受得快一些;至于自己修習的「霸王訣」,他倒是覺得自己倘若用心修習,屆時的武力即使無法與傳說中的楚霸王相媲美,欲保全性命倒是足夠了。

想到東漢末年黃巾起事之後,諸侯並起給華夏民族帶來的劫難,以及外族入侵給中原文化造成的災難,沒來由的,張祺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種使命感。

只是對于家天下的劉氏皇室,他卻是沒有什麼好感,不過見賈詡一片丹心,自己倒也不好說什麼;再想想若是大漢朝廷能夠延續,自然能夠震懾那些門閥、豪杰,之後再逐漸剪除其勢力,如此一來自是天下太平,豈非同樣造福百姓?

也許自己再世為人似乎有必要為這個世間做些什麼!一念及此,張祺的心中仿佛一下子亮堂許多,臉上也開朗了許多!

「再加上汝身邊眾小,有了「霸王訣」和王越遺留下來的武學、兵法,加上為師教導,有彼等相助,汝終非池中之物!待汝等成材之日,大漢天下盡可去的!為師有幸,拭目以待爾等建功立業!」見張祺有些意動,賈詡進而勸道。

「祺兒,先生所言甚是!」王大叔也注意到了張祺的舉動,此刻听到他與賈詡的對話,也出聲贊成賈詡之言。

「雖說我們相處時日不長,可是祺兒你的言行所為,就是大人也不遑多讓!雖說大漢官場之中講究門第出身,然以你之能,想要出人頭地,並非難事!再說,有先生教導、眾小相助,我亦對你等信心滿懷,只希望你等切莫辜負了先生教導和大好年華!」

「然,老丈所言甚合吾心!祺兒切不可妄自菲薄。」賈詡傲然一笑,坦然說道。「有為師教導,汝謹記刻苦習武學書,則有朝一日文成武就,便可報效朝廷、濟國安民!屆時不說拜相封侯,就是封疆裂土,亦是不在話下!」言畢,賈詡先生狂態畢露。

「既如此,弟子謹記先生教誨,當不負先生教導!」張祺躬身向賈詡深施一禮,不由一時間躊躇滿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弟子定當苦練武藝,發奮讀書,待文成武就之日,當提三尺劍以定四海,保社稷安定,百姓安樂!」

看他躊躇滿志,鄭重揚刀承諾,賈詡頷首而笑。卻沒有留意到張祺言語之中壓根沒有提過報效朝廷的只字片言!

雖說王大叔適才也勸導張祺報效朝廷,然而他更多的是想張祺等人能夠進入官場,而非進入軍隊!俗話說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他曾經是軍人,見慣了戰場上的生死,如今見張祺選擇了這條路,想到自身的遭遇,對于他的選擇卻沒有賈詡賈詡那般自信!

看眾小選定修習方向,賈詡隨即開始了當天的課程學習;王大叔則開始依照當年老友所言,籌劃馴養那兩只獒狼幼崽。時間就這樣在忙碌中消逝,轉眼已經到了臘月二十六。

一大早,張祺他們與往日相同,迎著朝陽、在晨曦之中進行晨練。如今眾小白天學習,夜間修習內功,不僅修習進展神速,就是白天的學習也絲毫不曾落下!

張祺修習「霸王決「早于他人,如今已進入第二層「化氣」的境界,甚至有突破第二層的跡象。自然,他的經驗也給大牛等人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很快,其他男孩都進入並穩定在了功法的第一層;而幾個女孩也隨他們修習各自的功法,有他們前面的經驗借鑒,亦是迅速入門。

而王越遺留下來的功法,也使眾人在王大叔所教授的戰場武技基礎上,有了更大的進步!尤其是倩兒、翠妞、阿鳳三個女孩,自從修習了王越遺留的功法,更是進步神速,大有一日千里之勢!

眾人白天跟著賈詡學習,隨大人忙碌生計,不但不見疲憊,反而越見精神!尤其是近兩個月來,衣食無憂,強身健體,眾小臉上日漸紅潤,一個個也變得健壯起來,更讓他們開心的是,身體的力量、速度、敏捷都有了大幅提升!

眾人的身手和體質日漸改善,紛紛加大了訓練量。

「大叔,先生,祺兒兒有事情與您而為商議。」晨練回來,張祺找到二人,說出自己的想法。

「年關將至,祺兒欲至雒陽一行,將平時燒制的木炭和前幾天捕到的一些野獸挑去城中出售,換些糧食和物事,再買些香燭紙錢,好祭拜天地和故去的先人。同時,購置一些過年之物。」

「此等事情,汝可自作主張,不必問我!」賈詡聞言淡然一笑,轉身自行其是,不復多言一句。

「這些事情祺兒兒可以斟酌自理,亦不必問我。」王大叔這幾天一直在想辦法忙著馴養獒狼崽,听他說完也不詳細過問,丟下這麼一句話便抱著獒狼崽轉身離開。

沒想到會是這般情形,張祺不禁啞然!看來,大人們還真是放心讓自己當家了。只是話雖如此,他心中更是多出一份使命感!

這種情況下,他也不再多言,問過鄭大嬸他們幾位,記住需要添置的事物,便帶著眾小挑了四擔木炭,兩只鹿、三只獐子、七只山雞,一行九人用過早餐,沐浴著冬日暖陽,分成兩撥,分別進城而去。

此時的張祺一人挑著兩只鹿,將近一百八十斤的擔子,已經不覺得吃力,而且頗有長力!

為了節省時間,眾人商議張祺、大牛、狗子和阿鳳四人,帶好獵物前往城中肉市;石頭則帶著狗子、黑娃、翠妞和倩兒五人,挑著木炭到柴市變賣。待手中獵物、木炭出手,到藥鋪前匯合。

言畢,眾人分頭行事——

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定邊侯最新章節 | 定邊侯全文閱讀 | 定邊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