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1984 第三四四章 品牌策略討論(上)

作者 ︰ 海桐

不過,這也不算是一件壞事,有得必有失,同樣,有失必有得。公司的準備時間長了,自然準備的時間就會更充裕一些,有些可能以前忽略了的地方就會被自己發現。

甚至張嵐想著,是不是趁著這段時間的功夫,多搞出幾款車型來?反正公司的設計研發部門這麼多人,很多工作甚至已經到了尾聲,只搞一款車,實在是有些浪費。難道這款車搞出來之後就讓這些家伙在那里閑著?一家好的公司,可不能這樣讓人閑下來的,有事干才說明公司有活力嘛。

至于發動機和車型匹配的問題,張嵐完全不擔心,同樣一款發動機和變速箱,甚至是同樣一款車的底盤,只要略加修改,設計出別致一些的外觀,再加上仔細的調校,就能夠開發出一款完全不同的車子來。

這點事情,汽車行業內的人幾乎都懂,甚至很多汽車公司也是這麼做的,同樣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只是換了個全新設計的車身外殼,外加全新設計的汽車內飾和中控台設計,就立馬變成了一款全新設計的車子。

這一點,尤其以日本的汽車公司為最,做的為最猖狂!經常用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方式騙錢!比如說豐田佳美,豐田佳美十一代和十二代進行相比,只是重新設計了車身外觀和內飾,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一點沒有變化,就在中國賣的火爆!什麼?你不知道十二代豐田佳美是什麼?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豐田凱美瑞。日本車當中換湯不換藥的最高杰作,其中的典型代表,幾乎可以寫進汽車發展教科書級別的例子。

不光是猥瑣的日本人這麼干,即使是號稱嚴謹地德國人干的這種事情也不少。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199年在上海投產的帕薩特b5和國產的奧迪a6兩款車型當中,從側面看。兩款車的側面弧線幾乎完全一樣,即使從正面看,除了一個是掛了奧迪的四個圈的標志,一個是掛了大眾地原型vw標志之外,別地地方也都一模一樣,也就是尾部上,奧迪a6更加圓潤性感,而帕薩特b5更加稜角分明而已。

只是外觀上的些微不同那也無所謂。但上海大眾的帕薩特b5和一汽大眾地奧迪a4和a6一樣。都是使用的德國大眾的pq35平台,甚至帕薩特b5、奧迪a4和奧迪a6三款車之間連發動機也都是使用了相同的:1.8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式發動機和3.0升v型六缸自然吸氣式發動機。

同樣的生產平台,同樣的發動機和底盤設計。但是這兩款車之間的價格差別有多大,估計誰都很清楚。奧迪賣地是什麼價格?帕薩特又是什麼價格?德國人就是這麼簡簡單的將一個大圓圈換了四個小圓圈,以同樣的一款中級車,賣出了一款中級車和一款豪華車,然後就翻著翻的賺取中國人的錢,大眾地算盤,打的不可謂不精。

當然。或許有人說,看看奧迪的配置多豪華?帕薩特是啥配置?但是,一輛車上最重要的三樣東西:發動機、底盤、變速箱,扯下來這三樣,別的東西能值幾個錢?看的到的地方做好。看不到的地方就糊弄,這種事不止是日本人懂,就連那些老外也都玩的溜熟!那些老外沒有幾個好東西。

對于張嵐的這個提議,張宗君有些疑慮,總覺得自己是在坑人,但艾麗絲卻首先表示贊同,「這種事情很正常,在國外地汽車廠商上很常見,甚至這種行為都是消費者認可地。即使是同一款發動機,也可能被應用在多款不同的車型上。因為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省成本。如果每一款車型都要為之研制一款相配套的發動機,那公司就賠慘了。也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會這麼做,也沒有能力做到這一步。」

「就拿你乘坐的那款汽車的發動機來說吧,」小晨曦也不失時機的說道,「德國原裝進口的防彈奔馳,夠牛了吧?但它上面用到的那款6升排量的發動機,普通的奔馳轎車上也在用,甚至連高檔的奔馳跑車上用的也是這款發動機。」

「啊?」張宗君有些傻眼:「這不成了一個媳婦配多個郎了嗎?」

「這麼說多難听!」張嵐對自己老爸的這個比喻不怎麼感冒,「還不如說是一個郎找了個多個媳婦呢。」

「那這個男人可也夠累的。」張宗君苦笑了一聲,「但是目前咱們公司不就只有一款2.4升排量的發動機嗎?還是在紙面上的設計,現在甚至連一台實驗室樣機都還沒有搞出來。」說到這里忍不住又恨起彼得洛維奇來,「該死的俄國老毛子,如果早點將這款發動機搞出來,現在咱們至于這麼被動?」

「那就再搞兩款發動機好了,」張嵐倒是很想得開,「反正時間已經耽誤了,再怎麼郁悶也是沒有辦法追回來。與其在哪里自怨自艾,還不如想想辦法,趁著這個機會多做點事情,現在彼得洛維奇搞出來的這款2.4升的發動機已經完成了最難的設計工作,剩下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在制造過程當中,已經用不了這麼多的人手了。加上新調過去的那些摩托車發動機設計師,現在發動機設計室的那些人手十分充足,即使現在同時再搞兩款發動機完全沒有問題——反正咱們即使想要急著在年底之前推出新車看來已經是不可能了,與其那樣,還不如同時推出幾款車型,沖擊一下國內的市場。」

「那咱們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最好呢?」張宗君問起了這個問題。

「這就牽扯到一個汽車公司的品牌策略問題,」艾麗絲說道,「前一陣子大家一直在忙,也沒有時間認真的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現在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咱們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咱們公司究竟打算采用怎麼樣的品牌策略呢?是像美國福特汽車那樣。任何一款車,不管是高中低檔車都是掛著福特的標志,一個品牌走到底?還是像美國通用和德國大眾那樣,高端車一個品牌,中高級車一個品牌,實行分品牌策略?」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張嵐清了清嗓子,將後來德國大眾干的關于帕薩特b5和奧迪a6的事情以故事地形式說了一遍。說的時候幽默風趣。逗得大家哈哈笑。說完了,大家卻笑不起來,為什麼同樣的一款發動機。同樣的地盤,甚至是同樣的車身設計,卻能夠賣出相差如此之大的價錢?

倒是沒有人懷疑張嵐說的話,確切的說是張宗君和楊芝沒有懷疑張嵐地話,因為這件事本來就是和小晨曦、艾麗絲串通好了地。

全世界在汽車領域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張宗君哪會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被三個小家伙給糊弄了?再加上張嵐講的同時,小晨曦和艾麗絲在一便不停地補充兩句。好像地這件事情很熟悉一般,張宗君自然更加不會懷疑,只是在心里暗自罵著那家外國汽車公司的黑心和那些倒霉的被騙買車者。

作為分品牌策略的最高成就者,美國通用汽車旗下最著名的四大汽車品牌:gmc、雪弗蘭、別克、凱迪拉克,構成了通用汽車的高中低檔三個層次的汽車生產線。而gmc主打地是越野車市場。

雖然誰都知道雪弗蘭和凱迪拉克是出自通用汽車,但誰都會認為雪弗蘭是經濟性轎車的代表,而凱迪拉克則是高檔豪華車的代表,但卻沒有人一個人將此混淆,更沒有人對通用汽車形成一個低端汽車制造商的形象。

雄心勃勃的德國大眾汽車,當年在經濟型轎車領域取得了足夠地成功之後,領導高層不滿足于只在百姓大眾的經濟型汽車的領域打轉轉,一心想要進軍高級車市場,結果就因為大眾是經濟型轎車的觀念根深蒂固,推出的豪華車基本上無人問津。即使是其在配置方面絲毫不遜色于寶馬和奔馳。依舊是在市場上愣是被撞的滿頭包,比釋迦牟尼腦袋上的包還要多!最後不得不做出妥協。將自己的一個大圈大眾又分出來一個品牌,換上了已經停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四個小圈奧迪,又進過了多年的努力,這才算是勉強打開了高檔車和豪華車市場地大門。

其他汽車品牌類似地例子也不少:例如豐田為了擺月兌自己中低級轎車的形象,搞出了一個皇冠。但皇冠前面是個皇冠地標志,後面依舊是個豐田的標志,在美國並不怎麼被認同。再後來豐田為了更好的打入北美高端汽車市場,采取了更極端的手段,干脆搞出了一個凌志,表面上看起來直接就和豐田沒有了一分錢的關系。

甚至就是福特,雖然比較喜歡使用自己的福特品牌,但也並不是一條路走到黑,高端車上,福特不也還是有著林肯這一品牌不是?

當然,一個牌子斗到底的汽車廠商也不是沒有,奔馳和寶馬就是兩個最明顯的例子,如果再細數一下,還可以加上沃爾沃和陸虎,還可以加上法拉利和蘭博基尼,但無一例外,這些汽車品牌無一不是維持著自己的品牌高端車的形象,你什麼時候見過寶馬和奔馳推出過價格低于三十萬的車型?

ps:嘿嘿,來了來了,桐桐來向大大們求保底月票了嘿,嗯,看看今天的情況咋樣,如果大大們的支持夠熱烈,桐桐今天就死命爆發,五更!看大大們的意思啦

六月份,桐桐的月票成績史無前例的殺到了第75名,雖然和月票獎勵差得遠,但桐桐知足了,這些都是大大們支持的結果,沒有大大們的支持,桐桐估計還在幾百名之外喝風呢,再次桐桐無以為報,只有謝謝大大們撒,深深的一鞠躬!謝謝大大們,鞠躬!

希望7月份桐桐能保持住這個名詞,當然,可以的話,再稍微前進一點就更好了,大大們不會介意吧,嘿嘿。

最後ps,本ps不算字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1984最新章節 | 輪回1984全文閱讀 | 輪回19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