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394章 劉書記又開始忽悠了!

作者 ︰ 不信天上掉餡餅

坐在劉偉鴻另一側的城關鎮帶委書記余靖邦抽著煙……直在听著劉偉鴻與邱德遠談話,臉上帶著微笑,就算邱德遠剛才破口大罵慕新民「屁都不懂……」也依舊神色如常,笑意沒有減少過半分。

城關鎮黨委書記,一貫被尊為區鎮一把手中的「頭牌……」余猜邦亦在心中隱隱以「大哥」自居。在其他區委書記面前,保持著一定的「風度……」時不時要拿捏一下。

余暗邦四十來歲年紀,做城關鎮黨委書記也有些年頭了,是原縣委康書記的親信。原本有機會上縣委常委的,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康書記魂歸天國,就將余暗邦晾在了半路上。朱建國到任之後,余猜邦想要靠過去,也做了一些靠攏的動作。余猜邦這個人,性格比較沉穩,不喜歡冒進。向朱建國靠攏的同時,也在觀察朱建國。因此靠攏的動作,不是那麼明顯。直到朱建國拿下米克良陳文東,在林慶縣大洗牌,徹底樹立了威信,余靖邦才確定朱建國是值得投靠的強人,隨即加大了「投資」的力度。誰知人算不如天算,朱建國剛剛有了點接納他的意思,上面一紙調令,朱建國去了大寧市。余靖邦又晾在半路上了。

他女乃女乃的,這兩年著實有些不順!

不過眼下,該拿捏的還得拿捏著,不管怎麼樣,不能倒架子不是?

對邱德遠,余靖邦不大看得上眼。官場上這種咋咋呼呼的家伙,很容易被人當做「傻大炮」,心里總是會不期然地升起那麼一股輕視之意。對劉偉鴨,余靖邦便很警惕。

這個女圭女圭不簡單!

如果朱建國還在林慶縣,余猜邦眼下肯定不是這麼矜持的,老早就和劉偉灕聊開了這麼好的「資源……」哪能由邱德遠一人「獨霸」?

然而朱建國雖然走了劉偉鴻也未可輕視。別看慕新民似乎很明顯地針對劉偉灕,但最終結果如何,現在就下結論為時過早。只是要余猜邦毫無保留的繼續和劉偉灕「親近」自也難能。還是看看再說吧,若是劉偉鴻能穩住陣腳,那時再親近不遲。眼下只要能大面上過得去就行了。靠得太近或者離得太遠,都不那麼合適。

「余書記,有個事情向你請示!」

一直和邱德遠說著話的劉偉鴻忽然扭過頭,對余靖邦說道,臉上帶著笑意卻是一本正經的樣子。

余暗邦就笑,說道︰「劉書記,你別寒摻我啊。我哪里有資格讓你請示?」

劉偉灕哈哈一笑,說道︰「這個事,還真得請示你。我們夾山打算馬上搞一個,農產品經紀服務公司,算是區里的一個經濟建設的部門吧,報告已經送到縣里去了,等縣領導批示呢。」

「呵呵,劉書記真是大手先……這個縣領導扯示和我老余關系不大吧?」余靖邦笑著說道,隨即又有點好奇地問道︰「劉書記,這個農產品經紀服務公司……是叫這個名字吧?這個經紀服務公司做什麼用的?」

劉偉鴨到夾山之後,著實搞出了好些動鼻建工廠引進外資什麼的,鬧騰得厲害。這不又冒出個什麼「農產品經紀服務公司……」,余猜邦還真是有些听不懂。誰知道這小女圭女圭的腦袋里,都裝著些什麼東西,總是那麼與眾不同。

劉偉灕微笑說道︰「是這樣的,夾山那邊的養殖業和種植業,都已經漸漸鋪開了攤子,群眾搞第二產業的積極性比較高。這今生諸、肉牛啊什麼的,還有其他一些農副產品,逐漸多了起來,銷售就成了大問題。你也知道,農產品是不耐儲存的,如果銷售渠道不暢,一旦過了保質期,那就麻煩了。不但變不了錢,還要賠錢進去。我們區里成立這個農產品經紀服務公司,就是為了打開銷售的渠道,及時為農民提供銷售方面的便利。當然,還有個收集市場信息的作用。

如今國家的展,慢慢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不了解市場的需求,盲目地進行生產經營,就不科學了。」

劉偉鴨很有耐心,向余猜邦解釋這個農產品經紀公司的意義。他現在不是縣領導,但卻不妨礙他將一些先進的思想理念通過這種聊天的方式,灌輸給其他區鎮的負責人。余靖邦也好,邱德遠也好,在林慶縣都是主政一方的「方面大員」,如果能夠接受一些新思維,為群眾多辦點實事,總是好的。比如邱德遠剛才就向他要飼料,準備在荊灣搞大規模的生猜養殖,這個就是好事啊。

余猜邦沒有急著回話,而是在腦海中細細「品味」劉偉灕的言語。

听起來,這個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前不久米克良和縣農業局搞的那個「光輝一號」隻果樹種植,事實證明就是一個騙局。當然,這是米克良米克林兄弟損公肥私,騙取農民的血汗錢揣入自己的腰包。不過整個林慶縣信息閉塞,對外界了解不夠,也是原因之一。要不然,也不至于只有劉偉灕一個人堅決反對了。

稍頃,余猜邦笑著說道︰「劉書記,你果然是未雨綢縛啊,佩服佩服……不過,劉,書記這個和我們城關鎮好像沒有多大的關聯吧?……

劉偉鴻笑道︰「怎麼沒關系?不瞞余書記說,我們那農產品公司,打算在城關鎮搞個小辦公室,還打算在小商品市場建幾個比較大型的凍庫。這些可都要請余書記大力支持。」

余靖邦立即滿口答應︰「行,這個肯定沒問題。你就不說,我也會支持。大家都是兄弟單位嘛。」

所謂請余書記大力支持,在余靖邦听來,就是一句客氣話罷了。小商品市場,雖然是在城關鎮的地盤上,卻並不歸城關鎮管轄,乃是縣里的「產業」,委托給縣工商局直接管理的。這個小商品市場,也是十年代內地縣城的一大「景觀」幾乎一多半的縣城,這幾年間都搞起了這樣的市場頗為紅火了幾年。也算是市場經濟在基層的一個直接體現。

當然,小商品市場建在城關鎮的地頭上,城關鎮黨委書記的面子自也要給的。余猜邦真給打個招呼比劉偉舟說話更加管用。

不過劉偉灕跟余猜邦提起這事,卻不是僅僅想要他打個招呼那麼簡單。

邱德遠忽然又問道︰「劉書記,你要在小商品市場建凍庫?干什麼用?」

劉偉灕笑道︰「凍肉啊。生猜出欄率一旦提高了,這個凍庫就必不可少。尤其是大熱天,沒有一定數量的凍庫,還真是不行。當然了,這個凍庫也不僅僅只有凍肉這麼一個用途。年關之前一兩個月冷凍一些時新的蔬菜水果什麼的,到了過年前,就能賣個好價錢了。搞個農產品經紀服務公司,沒有凍庫可不行。」

邱德遠別看咋咋呼呼的,似乎什麼事都不過腦子其實腦筋轉得挺快的,馬上就听出了些味道,說道︰「這個倒是好主意。不過,劉書記你們夾山一出欄就是幾百上干頭的生猜,還有肉牛什麼的,三五個凍庫怕是不夠用吧?」

劉偉鴨就笑了其實這就是他想要和余靖邦商量的事情。別看飼料廠、機械廠的盈利狀況很好,畢竟都是剛剛搞起來的工廠生產能力很有些。今年產生不了太多的利潤。而且還要預留很大的一部分盈利準備擴大生產,明年開始,尚需分期歸還銀行的八十萬貸款,資金壓力挺大的。劉偉灕也拿不出太多的錢來支持農產品經紀服務公司的建設。建凍庫可是個砸錢的活,一個小型的凍庫,沒有幾萬塊錢都下不來。劉偉灕就想要「引進外援」。

「所以說,就要看余書記和邱書記有沒有這個興趣了,要不咱們合伙干一票?大家都弄點錢,多建幾個凍庫。這個凍庫夏天可以凍冰棍,其他李節可以凍肉凍蔬菜水果,肯定能祖得出去。一旦建起來之後,維護比較簡單,每年只要坐著收錢就行了。挺劃算的。」

劉書記便開始鼓動如簧之舌,忽悠兩位同事。

事實上建這幾個凍庫,劉偉鴨沒打算讓區里掏錢,打的就是「動民間資金」,借力打力的主意。唐秋葉那邊,都準備拿筆錢出來,在林慶建兩個凍庫,到時候收祖金就是,挺穩當的一今生意門路。

邱德遠一拍巴掌,說道︰「哎,听上去還真是那麼回事,這個事倒是值得好好考慮一下。

劉偉鴨笑道︰「就是。你邱書記既然打算展養殖業,這今後續的工作一定要先做到位,不然臨時抱佛腳,怕來不及。到時候,就只能來求我祖凍庫給你了,那多沒面子?」

邱德遠哈哈一笑,說道︰「劉書記,你別激將我,我好好想想再說。」

劉井灕便望向余靖邦。

余靖邦想了想,說道︰「確實是有道理,劉書記,我也好好考慮一下。只要有好處的事,總是會有人干的。」

「正是。」

劉偉鴻笑著點頭。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家最新章節 | 官家全文閱讀 | 官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