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大兵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出血路(三)

作者 ︰ 月月逍遙

連夜的急行軍,對于第203坦克團的士兵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下車戰斗上車休息,這是機械化摩托化部隊的便利之處。協同步兵二排的士兵這時大多數都抓緊時間補充睡眠,通常卡車長途行駛從一個城市向另一個城市,路上要花一兩個小時,這些時間足夠士兵們睡上一覺了。

士兵們可以睡覺,不過**夫作為副排長卻不能像士兵們那樣安心地睡覺,在略為整理了一下自己剛得到的一支蘇制40沖鋒槍後,才半眯著眼楮休息一會。原來那支繳獲的德制mp4沖鋒槍由于缺乏子彈唯一丟棄了,由于在彈藥庫中獲得了大量的蘇式武器的彈藥,**夫也就重新拿起了這種71發彈鼓裝的蘇制早期沖鋒槍。(41年後期,-沖鋒槍取代了40沖鋒槍,成為了蘇聯軍隊士兵的主要武器。)協同步兵二排的士兵都獲得的足額的子彈補給,一支沖鋒槍配三個彈鼓,加上備用的子彈,共有250發子彈,而一支莫辛.納甘式步槍則配發了90發步槍子彈,一支捷格加廖夫dp-輕機槍配發了5個滿子彈的60發彈鼓。甚至連手槍,**夫也換了,新得到了一支納甘式左輪手槍及30發手槍子彈,原來一直使用的那支德制盧格p08式手槍,現在當作收藏品放進了挎包中。

蘇聯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在蘇聯建國後,在斯大林的新的經濟政策下,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已經完成了從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的轉變,蘇聯的人口也從農村向城市集中。由于片面的重視工業生產。度至大量地農田被荒廢,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農村逐年減少,在戰爭時期食品的供應就顯得十分緊張。這時隨著蘇軍大部隊有組織的突圍撤退,根據蘇軍軍事委員會的最高指示,撤退的蘇軍采取了焦土策略,凡是帶不走地重要物資都就地銷毀。大量的房屋建築也放火燒掉。在撤退沿路上的蘇聯村莊也遭受到了焦土策略的沖擊,村莊中的青壯年及糧食大多被蘇軍帶走,不過這些事情作為突圍先鋒部隊的第203坦克團並沒有時間停下來干。

第203坦克團接到的命令是向亞爾采沃市方向突圍撤退,在斯摩稜斯克市陷落的時候,亞爾采沃市還在蘇聯軍隊手里,因此蘇軍的高層指揮官才命令他們向東北方向突圍。不過戰場上總是瞬息萬變地,就在第203坦克團連夜急行軍的同時,德軍第3裝甲集群的先頭部隊也連夜急行軍,目標也是指向亞爾采沃市。如果亞爾采沃市及其附近地區落入德軍手里。那麼德軍對數十萬蘇軍的大包圍圈將正式形成。

「轟、轟、轟」蘇軍第203坦克團的部隊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急行軍,在距離黎明還有兩個小時時,終于趕到了亞爾采沃市附近的地區。不過當第203坦克團進入該地區時,已經听到遠處的城市傳來了隆隆的炮聲,德軍第3裝甲集群地先頭部隊已經向亞爾采沃市發動了攻擊。

「大家都不要睡了,打起精神來,檢查自己的武器裝備。」炮聲就是命令,一听到遠處的炮聲,**夫就命令卡車里的士兵進入備戰狀態。隨時準備戰斗。

由于戰場上的情況出現了新的變化,這讓第203團的團長萊克斯基中校很是為難,按照原來的命令,第203坦克團是要前進至亞爾采沃與斯摩稜斯克之間,通往莫斯科的主要公路,為後續突圍地蘇軍部隊把守撤退的道路。不過現在眼見亞爾采沃市遭受德軍的攻擊,亞爾采沃市一旦陷落,那麼還在後面的蘇軍大部隊想突圍就難了。

「給我呼叫旅部。」面對這樣的情況,團長萊克斯基中校也不敢擅自主張。命令通信兵通過電台向第45機械化旅旅部連續。

「報告團長,旅部聯系不上。」通信兵兵利用電台呼叫了旅部多次,都沒有回音。繼續呼叫,旅部聯系不上,就越級呼叫軍部、集團軍部甚至方面軍部。」這個時候聯系不上,可把團長萊克斯基中校急壞了,立即要求通信兵越級呼叫,為了保險起見,還命令無線電兵使用發報機拍發密碼電報,希望上級能夠收到。事實上。隨著斯摩稜斯克市陷落,蘇軍斯摩稜斯克地區的蘇軍已經出現了指揮混亂的情況,部隊之間開始聯系不上,軍情的報告及命令的下達都出現了困難。

在沒有接到新的命令前,團長萊克斯基中校采取了較為保守地做法,繼續按照原來的命令指揮第203坦克團的部隊前往上一個命令的指定地點,一個位于亞爾采沃市南面的,可通往亞爾采沃市、斯摩稜斯克市及莫斯科市的三叉路口。正是由于萊克斯基中校的保守決定。失去了第一時間增援亞爾采沃市的黃金機會。致使德軍最終完成了對斯摩稜斯克廣泛地域內蘇軍數十萬部隊地大包圍圈,不過也因為萊克斯基中校地這一保守決定。讓蘇軍第203坦克團創造出了蘇德戰爭爆發而來,蘇軍第一個戰斗奇跡。

「副排長,前面的車隊有人打燈號啦,你來看看。」這時卡車上地警戒偵察手換了一批人,安東尼列兵發現了前面的車隊有情況出現,馬上向**夫報告。

「注意,前面發現敵人,隨時準備戰斗!」**夫走到車卡前端,從車蓬中探出身在車頭上方向前張望,燈號和旗語的表達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一種是在晚上使用一種是在白天使用。前面車隊的人反復打著簡單的燈號,**夫一看就明白了,立即回身向排里的士兵下達了戰斗命令。

在車卡里坐著或者半躺著蘇軍士兵,听到命令後馬上全部拿著槍成蹲立姿勢,隨時準備下車參加戰斗。卡車中的蘇軍士兵也按照所屬的班互相靠攏,一班和二班的人在卡車後端,機槍班和爆破班的人在卡車前端,由五名蘇聯坦克兵組成的加強班位于車卡的中間。

就在第203坦克團快要到達指定地點的時候,在黑夜中行軍的蘇軍部隊,遭遇到了一支不明來歷的步兵部隊的攔截。其實這是一支德軍的傘兵部隊,由于攻擊亞爾采沃市的德軍裝甲先頭部隊推進得太快,步兵跟進得太慢,為此德軍派出了一支精銳的傘兵部隊傘降到亞爾采沃市附近,以配合德軍裝甲先頭部隊的攻擊,並快速合攏大包圍圈。這支傘兵部隊的的其中一個營兵力也接到了佔領公路三叉路口的命令。這樣一來就和急行軍中的蘇軍第203坦克團半路相遇。

傘兵部隊,無論是那一個國家的傘兵部隊,都是該**隊中的精銳步兵所組成的。這支傘兵部隊正是棣屬于德國帝國元帥戈林空軍陸戰師中的一個團,其裝備的精良是不需要說的,戰斗力是普通步兵團的兩倍。這也是這個德軍傘兵營在發現蘇軍裝甲部隊後,敢于立即進行正面攔截的原因。

「轟轟轟」黑夜中,德軍的傘兵部隊分散在蘇軍前進方向道路的兩側,利用一些起伏地形的掩護,首先使用多門及迫擊炮,對行進中的蘇軍車隊實施了曲射炮擊。迫擊炮打坦克雖然不大可能,可是對于行駛在坦克之間的卡車及馬車的威脅卻是很大。

當遭遇到德軍的迫擊炮擊後,蘇軍車隊的速度立即提升。在前面的輕型坦克立即向敵人發炮的方向調轉炮塔,並向大概的位置發炮攻擊,試圖壓制住敵人的炮擊。不過由于德軍是躲在起伏地形的後面采取曲射炮擊,蘇軍輕型坦克炮火壓制的作用有限。

「展開突擊隊列,全速沖過敵人的攔截線。」在黑夜行進中遇到敵人的攔截,又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敵人,這個時候萊克斯基中校果斷地命令坦克團的部隊全速向前,想憑借鋼鐵洪流的沖擊,強行突破封鎖。

在團長的命令下,車隊由行進隊列迅速改為突擊隊列,搭載步兵的卡車及馬車從後面加速沖前,越過重型坦克及部分為數不多的中型坦克,緊跟在輕型坦克的後面,而部分的輕型坦克也駛離了公路,在公路兩旁掩護中間的卡車馬車前進,重型坦克也加速從後面跟進掩護卡車部隊。這就是典型的機械化部隊突擊隊列,在沒有裝甲運兵車的時候,能有效地在炮火中保護車輛穿行危險地段。

蘇軍這種鋼鐵洪流式的集體沖鋒,顯然十分有效。在黑夜中迫擊炮的隨機曲射式炮擊本來就帶有命中率的問題,在蘇軍坦克有意掩護車輛行駛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減弱了敵人炮擊的威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二戰大兵最新章節 | 二戰大兵全文閱讀 | 二戰大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