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大兵 正文 第八十九章 行軍灶的藝術

作者 ︰ 月月逍遙

「總算可以休息一下了。」人畢竟是人,在激烈的戰斗中無論是體力還是精神的消耗都是很大的。在入夜後,蘇德兩軍的部隊互相之間的激烈戰斗逐漸變得零星起來。**夫蹲坐在自己的散兵坑內,掏出干糧和食水吃了一些,肚子雖然餓不過**夫還需節省著吃,天知道下一次能在什麼時候得到補給。

這時戰場上前面雙方的戰線基本穩定下來,在森林邊緣地帶與道路之間形成了一個「u」形的陣地對壘,德軍的主力突入在蘇軍的中間,而**夫現在身在「u」形的左邊,身後便是森林邊緣。蘇軍雖然保有了森林入口,但是戰線並不穩固,僅有坦克一營的那些人數不多的兵力。

為了確保森林入口萬無一失,副團長在巡視了**夫他們的陣地後,立即從步兵營中抽調了一個步兵連接管了**夫他們的陣地,而坦克一營及教導隊的殘余部隊則奉命退入到森林邊緣,構築第二到防線。**夫好不容易親手挖的散兵坑,還沒蹲熱就要挪窩了,拱手讓給了前來接替防務的一名蘇軍上等兵。

「哎喲,這不是保羅和**夫嗎,你們還活著,真是上帝保佑!」當**夫他們三人後撤進入森林,到達教導隊人員的集合地點時,發現他們竟然是最早到達的一批戰斗人員,迎接他們的是炊事員季米諾夫斯基那張敦厚的臉面,還沖著他們當頭劃了個十字架。

「老子沒死自然是上帝保佑,這還需要你來說。」保羅中士扛著他的機槍,一邊環視了一下森林營地的情況一邊語氣一轉地問到︰「我說季米諾夫斯基同志,你怎麼還沒有開始工作啊,我還等著吃你新鮮烤的面包和酸菜湯呢。要是隊長他們來了肯定要批評你一番。」原來森林營地里,只有季米諾夫斯基下士留守,司務長帶著另外兩個炊事班的人去拾柴火去了,季米諾夫斯基正在清點在剛才的遭遇戰中搶救下來的一些補給物資。

「媽的,你以為我是上帝啊,說能給你們食物,就能給你們食物?」季米諾夫斯基听到保羅這麼說,心里就來火了,「你以為當個炊事員就那麼輕松嗎,想吃東西就得干活。」看樣子剛才季米諾夫斯基也參加了戰斗,他的那支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罕有地上了刺刀。一邊說季米諾夫斯基一邊把一把鎬塞進了剛放下機槍的保羅中士手里。

「季米諾夫斯基你有沒有搞錯,就算要我幫忙,也應該給我一個鍋或者幾公斤面粉什麼的,把鎬給我難道是要我挖坑嗎?」保羅中士把鎬拿在手里一面茫然地詢問到。

「對,就是要你幫忙挖坑。」季米諾夫斯基笑了笑點點頭,又給**夫和門切烈夫一人派了一把鎬和鐵鏟,然後在森林營地來回走了走,選擇了一處土地較為松軟,正好有風吹到,而地上的草又長得不那麼密的地方,指了指腳下的地,回頭對他們說︰「想要早點吃到舒心的熱食,你們就要配合我一起挖行軍灶。」一邊說一邊取來了一個大行軍鍋的鍋蓋,把鍋蓋扣在了地面上,然後用手里的鐵鏟沿著鍋蓋的邊緣在地上用力地劃了一圈,鍋蓋取走後地上就顯現出了一個大圓圈。

「這是一個鍛煉身體的好機會,門切烈夫你就先上去鋤上幾鎬鍛煉鍛煉。」真是兵當久了就會成精,保羅中士顯然是想偷賴,還一面正經地把手上的鐵鎬遞給了門切烈夫上等兵,向地上那個劃出來的大圓圈撇了撇嘴。

「我們兩個人一起挖吧,這樣會快一點。」看了看地上那個鍋蓋套劃出來的圓圈,足有一張大圓桌的面積,也不知道要挖多深,**夫估計一個人挖會很吃力,也就主動提出兩人開挖。

「看,還是**夫同志的革命主動性比較強,那像有些人兵當久了就想著指點新兵。」季米諾夫斯基下士一邊嘲笑保羅一邊又在那個大圓圈的旁邊,風吹來的方向上,又用鐵鏟劃了一個同圈寬的長四方形,然後才站直了身子說話︰「這樣吧,照顧老同志也是應該的,那麼保羅你就和我一起挖這個四方的,他們兩個就挖大圓圈的。」

「媽的,壘幾快石頭就能生火煮飯,有必要這麼復雜又挖又鏟的嗎?」保羅嘴上雖然是這麼說,不過看來想偷賴的不成的了,唯有把遞給門切烈夫的鐵鎬收了回來,走到季米諾夫斯基的旁邊。

「如果你不想在吃晚餐的時候被敵人的炮火當成靶子來打,你就要按照我的話去挖行軍灶。」季米諾夫斯基翻了翻白眼,沒好氣的回答保羅的疑問。挖行軍灶的作用,在于其生火時的隱蔽性,不容易被遠處的敵人發現。夜晚如果點燃一堆篝火的話,會在很遠的距離上都能看見。

「一開始挖的時候,先在圓圈的中間挖,盡量挖深一點,注意不要挖到圓圈以外的範圍。」季米諾夫斯基先用手中的鐵鏟,削掉了選中地面中的雜草,又平整了一下,「挖出來的土注意集中堆在圓圈的一側,不要四處亂扔。」顯然如何挖行軍灶也是有一套嚴格的方法步驟的,甚至比起挖散兵坑更講技巧。

季米諾夫斯基為大家略為講解了一下挖行軍灶需要注意的事項後,四個人兩把鐵鎬兩把鐵鏟便開工了。雖然是在森林的邊緣里,不過這樣完全站起來干活也是有一定風險的,大家也沒有保留全力地挖了起來。

為了在揮鎬的時候不誤傷別人,用鎬挖的兩人都站在同一側鋤,而用鏟的兩人則站在兩頭鏟土,鋤一輪鏟一輪,泥土被逐漸挖出地面,堆到一側邊上。

「我還真沒想到,當炊事員還會這麼累!挖這行軍灶的出土量,比一個散兵坑還多。」鋤了十分鐘,保羅中士已經是滿頭大汗了,趁著輪到季米諾夫斯基鏟土的時候,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氣。

「你說錯了,散兵坑可以隨便挖不需要太多的修整,而挖行軍灶最大的功夫卻不是挖而是修整,要做到三十米以外不見火光,十米以為不見煙,必須對開挖出來的行軍灶進行多種手段的修整掩飾。」在四個人近十分鐘的挖掘後,整個行軍灶的大體輪廓基本出來了。這時季米諾夫斯基示意大家暫時停下來,而他自己卻跳入到了那個大圓圈的灶坑中,手里換了把工兵鏟,對整個灶坑的內膛進行了細致的修整,把粗糙的內壁修得圓滑,特別是地表灶圈的邊緣,要做到同放下來的行軍鍋完全貼合不留縫隙。

整個挖出來的行軍灶,灶坑的深度是行軍鍋的兩倍深,也就是說行軍鍋放下去後,還要有一定的火焰燃燒的空間。而用于人蹲著燒火的燒火槽,在挖了長四方的主槽後,還需要在灶坑與燒火槽之間開一個方拱形的灶門,以用于往灶坑內添加柴火之用。然後長四方的燒火槽的後邊緣還必須修改為斜坡形狀,以利用風力吹入到灶內。這樣還沒有完工,剩下最關鍵的步驟,那就是為行軍灶開煙囪。這是一個精細活,季米諾夫斯基下士小心地在灶坑前面的地面上,用工兵鏟挖了呈三叉形的三條長長的煙槽,其長度比和灶的主體一樣長,每條煙槽四指寬並且上窄內闊,三條煙槽在灶坑頂端交匯,從地下貫穿灶坑內部。

「**夫、門切烈夫你們兩人去隨便弄些帶樹葉的樹枝或者長草來,覆蓋在三條煙槽上。」季米諾夫斯基下士就像看一件藝術品一樣審視了一番自己修整好的行軍灶後,才向大家說到︰「行軍灶挖好後,我們就可以較為放心地煮食物了,估計司務長他們拾柴火也應該回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二戰大兵最新章節 | 二戰大兵全文閱讀 | 二戰大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