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物語 第五十二章 神石,三海霸主

作者 ︰ 紅

第五十二章神石,三海霸主

==========

‘混亂的種族時代,全球各族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內,相繼發生內亂,這讓史學界疑惑不已,但這並不妨礙史學家和娛樂工作者們對其的喜愛,因為它養活了無數人。當然,它的出現也殺掉了更多的人,但那已經是歷史。’——摘自《混亂的種族時代》前言。

先後論述了朋族和遁甲族、靈族、黑骨族四族三方的內亂之後,我們將視線轉向另外兩族。

或許人們對他們並不了解,畢竟他們在雙月星遠古初期,與朋族的關系,完全屬于打醬油和長期潛水的程度,唯一一次交集還屬于神龍見首不見尾。

因此,現代人中,對他們的理解,或許還是在朋族內亂之後。

但這並不妨礙現代人們,在史學家和娛樂工作者們的幫助下,去討論了解他們的遠古歷史。

畢竟,在現代雙月星的六大文明種族中,他們也算佔有了一席之地。

好了,接下來就是海族。

雖說是一個族,但實際上這只是陸地文明們對他們的稱呼,在他們的內部,從來就沒有海族一說,而是各自的種族稱呼。

對了,實際上,學者們還發現一件好玩的事就是,不少海族記憶晶片中所記錄的歷史上,海族對陸地幾個文明種族的稱呼,實際上也是統一的‘陸族’,而沒有分出神馬神馬族。

很好玩吧,這就是立場的問題。

而對于混亂的種族時代的劃分,如果真按海族的內部分別,是根本不能算是內亂。但既然我們身為陸地種族(……嗯,朋族的翼人畢竟還是要腳踏實地的,所以也算是陸地種族啦),那麼就按我們的方法,統一稱之為海族吧。

于是,對于海族混亂的種族時代的劃分,此時又出現一個問題,因為按照海族的記憶晶片,遠古時期,海族的混亂無時無可不再發生著。

而且就慘烈程度而言,海族的混亂顯然要比陸地種族強烈上很多,陸地種族的戰斗可沒有種族滅絕,而海族卻幾乎是家常便飯一般。

學者們對此很是重視,經過數年討論並收集網絡資料,他們最終給出了一個被仲裁核心所接受的劃分方法。

那就是,以出現現如今海族幾個族群的戰爭時期為主要階段,進行劃分即可,實際上,就是以導致海族最終確立的導火索出現算起。

至于在他們之前出現了,卻又滅亡的種族們,學者們只能說聲抱歉,然後讓他們到《遠古奇特文明》編輯部報道。

至于他們是否能穿越時空到編輯部去,那就是編輯部和物理院的事情,對了,也許新聞工作者也會感興趣。不過,這些都不是這些無節操的,整理混亂的種族時代資料的學者們,需要關心的事了。

那麼,話題回歸。

經過學者們詳盡細致地討論分析,並特別前往海族辦事處詢問了解相關事項之後,他們最終給出了,海族進入混亂的種族時代的時間是,公元7年(更精細的時間無法劃分了)。

公元7年,戰爭正式爆發的原因,既不是史詩生物的出沒,也不是地震海嘯火山的爆發,更不是天降隕石敵人什麼的,而是幾塊小石頭。

不過,如果誰敢在海族面前稱呼其為小石頭,那可就危險了,比稱呼鱷族為麻子的危險還大。

可不要小看了這幾塊小石頭,在海族內部,它們可是被稱為‘神石’或者‘智慧之石’、‘文明之石’什麼的。

據說,當時很多海族最初的個體或者部落,都是在這些小石頭不遠處出現的,一開始海族內部,許多種族都為爭奪這些石頭所在地的居住權大大出手,當然,那時候的他們還沒有認識到這塊區域和這個石頭的關系。

那些戰斗中,成功者就生活在這些區域,失敗者則或是被滅族,或者逃離。

當然,因為之前所說的劃分原因,我們只講述現今幾個海族的情況,至于那幾塊小石頭,現在依然屬于海族至寶,連展覽或者參觀都不被允許。

所以,不過是為每月伙食費而辛苦工作的學者們,顯然就不屬于那些石頭願意接待的客人了(接客=。=)。

不過查詢歷史文獻,分析網絡小說發言,學者還是得到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那就是,那些石頭應該是某些具有特異性高輻射指定變異性的石頭,能夠促使得生物大腦產生定向進化,並在持續照射下逐步穩定,隨後在後代中一點點穩定為生物基因。

但如果在數代基因穩定之前就離開石頭,那麼這個物種將會漸漸退化,最終還原成原來的普通生物,這應該就是海族最初文明物種一堆,之後卻越來越少的願意。(這絕不是為海洋史詩生物和現在的海族分辨=。=)

如果這個猜測屬實,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海洋中會在遠古時期,突然出現那麼多海族的原因了,但這些石頭是怎麼來的?自然形成的?還是神的杰作?它們對陸地種族有效麼?……

這些都是《海族的誕生》編輯部和生物研究部門的問題,學者們繼續無視之。

于是,我們就看到,這些石頭就這樣安靜地待在自己的地方,看著海族的不斷發展、戰斗、退化、進化,其中的聰明人,不可能不認識到石頭的重要性。

而最先認識到的,就是豚族的一個支族族長,他自稱自己為肥豚(=。=)。

好吧,咱們先不說這個名字和某些特殊嗜好者,所注意的人體部位有什麼關系,這位肥族長,的確非常聰明。

他通過從前在石頭附近生活時獲得的智慧,以及其它同族所獲得的智慧,對比了自己等人戰斗失敗,離開那些區域之後,族群一代不如一代的情況,最終總結認識到,那個區域對智力增長絕對有好處。

而那個區域中最有嫌疑的,就是那些散發著奇異微光的石頭,因為其它地方都和普通水域是一樣的,那麼,那些石頭肯定有某些好作用。

于是,他帶著自己上百人的豚族,來到了之前的石頭所在地。

因為在這之前都沒誰認識到這種石頭的重要性,只是將這塊地域作為智慧之地,進行爭奪。

所以,豚族小心地避開這里的佔有者們,出其不意地偷走了石頭,這並沒有引起誰的注意。

這件事的具體發生時間,按照後世逆推,應該在公元7年左右,因此學者們才定出了公元7年這一標準。

之後幾年,周圍的海族逐漸發現,這塊智慧之地不再誕生新的智慧了。

對此,海族們毫無頭緒,他們並沒有將一塊稍稍好看的石頭的消失,與整個族群智力減退上聯系。

對于周圍這些剛剛誕生智慧的蝦兵蟹將們,它們也只能在唉聲嘆氣,甚至無知無覺之中,退化成普普通通的海洋生物。

而對于正在研究這段歷史的學者們來說,已經可以從此處分析出,這塊石頭具有產生智慧的作用。

那麼說網上那些猜測,也不一定就是無稽之談了,難不成有海族泄密者在網上寫小說賺外快?

學者們笑了笑,沒有對其深究。

時間進入公元12年,這期間海族依舊持續不斷地戰斗、滅族、新生、逃亡之類的行為。

而豚族這個支族,則依靠著偷出來的疑似‘智慧之石’的石頭,在一處隱秘的海溝中,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並到處收攏缺乏智慧的同族,來填充自己的部族。

同時,這個豚族秉承著低調的原則,只是在這個海溝中一步步建立文明,卻不到外面去活動。

但海洋或許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廣袤的土地,但同時也擁有了龐大的威脅。

一名外出閑逛,準備花個幾十上百年時間,找個妹子繁衍後代的史詩生物,這時候意外地路過了豚族的部落,並意外地看上了這塊石頭……

專家解釋說,‘這都是意外’。(誰知道捏攤手)

或許這只史詩生物只是認為這石頭好看,可以拿來吊妹子也說不定。

于是,在上千聰明的豚族絕望的視線之中,這塊被豚族作為‘神的恩賜’的石頭,被他們眼中的另一種神,史詩生物給一口吞了下去。(你泡妹子的東西裝胃里嗎==)

然後,這位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的史詩生物,就這樣搖搖擺擺地離開了這塊地方。

‘這是豚族崛起的契機,若非這頭在此之後都沒有見到的史詩生物,豚族或許會一直悶在那個黑暗的海溝之中,然後在某次大地震中,被海溝掉落的石塊毀滅,成為遠古失落的文明也不一定。’——摘自《海族之豚族崛起》

豚族無可奈何,只能在族長的號召之下,離開海溝,在族群重回蒙昧之前,尋找另一塊‘神石’。

但海洋世界如此廣袤,那塊石頭又是如此細小,怎麼能這麼那麼輕易地就被釣出來呢?

不過,既然豚族能成為之後海族一大種族,顯然不可能一直找不到。

不得不說,豚族的智慧的確成長了不少。

他們依靠著尋找文明種族,然後追根溯源的方法,大面積撒網,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就找出了另一塊神石。

但豚族的行動,也引起了其他幾個物種的關注。

其中一個物種,就是本就佔著一塊智慧之地的鱷族。

在從相對愛好和平的豚族所詢問的種族處,了解到豚族的真實目的之後,鱷族第一時間保護起了自己部族所在地的神石,並禁止非鱷族的任何生物,接近石頭。

隨後,鱷族也加入了尋找神石的隊伍。

同時,豚族在找到一塊神石,並將其保護起來之後,為了避免再出現上次史詩生物事件,而果斷派出人員尋找更多的神石,以留作備用。

有了來自豚族的經驗,鱷族和豚族因為相隔不遠(也就千多公里=。=),意外地同時趕到了一個智慧之地。

雙方調解不果,果斷大打出手。

這可不是普通生物的戰斗,而兩個文明物種的混戰在智慧之地展開。

巨量的血腥味,不僅引來了食肉動物,更引來了大量文明物種的圍觀。

幸運的是,或許史詩生物們此時都在度假或者冬眠,戰斗沒有引起史詩生物的注意。

但這樣一來,神石的秘密顯然也保不住了,弱小的物種期望獲得神石成為大族,避免滅族命運;大族則期望得到神石,鞏固自身地位。

在海族內部,將這段歷史編撰為‘第一次海界大戰’,之後,它們在了解到同時期陸地各族,也正陷入內亂之後,更是將其升格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不過,海族和陸族兩方都屬于固執己見,身為陸地種族的學者們,此時顯然不會用海族的稱呼。

回歸正題,因為‘神石’的秘密變成廣而告之。

在龐大的海洋生物協助下,廣袤的海洋之中,神石陸續被發現。

最終確認到公元17年,神石被確認,應該只有7顆。

其中1顆被史詩生物吞掉;2顆在戰斗中被毀掉,碎裂之後的二十多快,似乎成了之後二十多個二級海族的鎮族之寶;余下5顆成為一級海族的寶物。

當時間跨入公元17年時,海族的混戰已經進入後期。

豚族(海豚)、鱷族(鱷魚)、魚族(某些魚類)、烏賊族(長觸手的軟體們)、雷族(電力使用的海族)成了海族五大族,分別保有了一塊完好的神石。

此外,還有十幾個物種,保有了大小不等的碎裂石塊。

這時候,除了不怎麼好戰的豚族外,其它各族都產生了爭奪海洋霸權的心思,畢竟,擁有神石的它們,將依靠自身龐大的種群數量,逐步建立起無邊無際的文明國家。

不過,在現代人看來,那時候所謂的海洋霸權爭奪,顯然是非常可笑的。

因為,敵我雙方的距離實在是太過遙遠了,沒有任何快速交通工具的海族們,靠著自身速度,每次戰斗,單單行軍就要幾個月,而真正的戰斗時間一般只有幾天。

距離的好處,讓各族認識到戰爭結束的契機。

公元22年2月,不遠在戰爭中消耗人口的豚族,首先選擇了離開自己的原領地。

他們在族長的帶領之下,共計十多萬的族人,護送著寶貴的神石,一邊躲避可能的史詩生物和敵人,一邊沿著淺海離開了原來的海域。

在南游數年之後,進入被他們稱為莫倫海的區域,並在此定居,繁衍生息。

由于各自相距過遠,且正在相互戰斗,豚族的離開沒有受到另外幾族的注意。

公元22年5月,雷族大膽誘導史詩生物攻入魚族部落,魚族在幾乎滅族的情況之下,由其中一名女性魚族,帶著從難以搬動的神石上敲下的較大碎塊,逃離魚族部落,隨同護衛消失在了海洋之中,去向不明。

在這里,學者惡搞地買了個關子。

雖然大部分人都能從網上找到那些魚族的去向,但學者們依然本著‘玩一個也是玩’的惡劣心態,繼續著自己的行為。

公元22年7月,等吃飽喝足的史詩生物離開之後,正式攻入魚族部落的雷族,獲得的只是一塊被毀滅成無數塊,如同粉末一般的無用的神石碎片。

毫無收獲的雷族,為了避免可能的史詩生物報復,迅速返回部落,帶著自己的神石,和豚族一樣選擇了離開,定居在了西部的雷暴海。

于是,雷族和魚族雙雙退場,加上之前的豚族,已經只剩下兩個大族。

公元22年7月同期,借著雷族經驗,卻又缺乏yin*史詩生物膽量的鱷族,意圖引導大量海洋巨型生物(如水龍、巨齒海龍等等)去攻擊烏賊族部落。

但誰知道,同樣獲得雷族經驗的烏賊們更狠。

他們以少量族人,帶著未開啟智慧的同類為餌,引導了大面積海洋生物的暴動,在鱷族還沒來得及引導自己的海洋生物們暴動之前,他們就被巨量的、大小不一的海洋生物給滅了個干干淨淨。

直到公元23年1月,烏賊族才施施然地來到穩定的鱷族原部落領地,趕走了意圖撿便宜的幾只小族,獲得了這顆神石。

如此一來,烏賊族一躍成為海族中神石最多的一族。

不過,之後的事實證明,神石多只不過是更保險些而已。

神石是一個還是七個,對于整個種族的智慧個體增加等其他作用,實際上都不大。

但那都是之後的事,在剛剛獲得兩枚神石之時,烏賊族已經不再滿足于一個大種族的情況,他們將眼光投向了周圍。

可是,這時候的他們突然間發現,自己的敵人居然都已經跑了個無影無蹤。

整個觸手海(好吧,這是烏賊族的稱呼,不要拍咱=。=)只剩下烏賊族一個超級種族,甚至連那些擁有小塊碎裂神石的二級海族,都聰明地離開了這片海域,在其它隱秘地點定居。

本來還打算找一找其它物種的烏賊族,在付出上萬文明族民,搜遍整個觸手海卻無果之後,最終認定自己已經成為唯一海族,氣勢高昂地進入內部修整發展階段。

至此,即公元24年13月,海族混亂的種族時代結束。

==========

呼,沒有存稿真悲劇,繼續求支持,訂閱神馬的,當然是越多越有動力啦。

說起來,評論才能讓咱知道寫的如何,問題在哪兒不是,嘎。

大家也希望本書更好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孢子物語最新章節 | 孢子物語全文閱讀 | 孢子物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