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者戰記 序

作者 ︰ 賀顏

公元2080年,地球資源各種資源相繼枯竭,人類人口的激增使地球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在各國的政策制度的約束以及自身的危機意識下,人類不斷的努力研發各種新的環保能源並開發出更多的循環利用方式。但這些都無法與地球資源衰敗的現實相權衡。

與此同時,具有一定科技實力的國家不斷向宇宙拋出無人探測器探索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並且,日以繼夜的提升遠程載人航天技術。

2083年人類研制出輕而堅韌的碳納米復合材料,這種碳納米材料比重只有鋼的1/6,但其硬度卻是鋼的100倍,能夠承受100萬個大氣壓而不破裂,並且混合了多種輕合金加以高壓煆造完全可以成為新的航天材料。在攻克船體材料技術難關的兩年後,人類的航天太空船已普遍裝備有核聚變引擎。但這些仍然無法滿足以光年為單位的星際探索行動………

由于空間「蟲洞」理論始終無法成功應用。于是,部分優秀的科學家在現實以及政府的要求下暫時放棄了對「蟲洞」的研究。他們退求其次,開始在開發人類外宇宙生存基地上的研究上加大力度。

月球則是第一個人類外太空實驗場,而早在21世紀初期,許多國家就將月球作為人類擴展空間活動範圍的首選基地,月球上擁有大量可以用作核聚變的最佳燃料氦-3以及儲量豐富的鈦鐵礦、克里普岩(KREEP)等稀有礦物質。

到了21世紀中期,以美、俄、中、歐為首的少數航天技術發達的國家在月面建造了考察站調查月面能源分布狀況並展開各自密閉生態保障系統的全面建設,但由于種種政治因素的制約下,彼此間鮮有合作。

公元2093年,美國正式開始進行月面都市建設準備並將首批結束訓練的150名星際陸戰隊員送往月面考察站,此舉因起國際社會的普遍不滿。美國政府官方在記者會上給出解釋稱︰「送往考察站的是協助科研的工程人員」。但實際上,月面建設充滿危險為了防止意外,科研工程大都由無人遙控機器人來完成。更有趣的是有情報顯示所謂的工程人員都攜帶有武器,並且太空船裝備有重型激光炮和粒子武器。隨行的還有兩艘新型宇宙戰機。

于是以空間物理學界的權威安東尼•弗朗西斯博士為首的多位曾在月球空間站共同參與宇宙空間研究的知名科學家聯名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倡議,希望聯合國能夠設立一個專門由在航天領域擁有先進技術、經驗的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為月都的建設打下基礎。因為在他們看來月都的建設的龐大工程將是人類歷史的里程碑,是人類文明的象征,月都將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不應該是各別國家霸權主義的產物。

當時越來越多的國家感受到未來大規模資源生存戰爭的威脅,更多的人認識到人類向太空邁進的時代到來了。當然,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大國不希望自己比其它人跑得更遠、跳得更高,能夠贏得更多的利益。于是為了增強本國的實力,大國們都積極的加強了與各自盟友的合作,公元2093年9月至2095年7月的短短兩年間世界的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國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繼組成了聯盟,其中以共和自治聯盟、聯邦高峰議會、歐聯共同體、以及核心發展同盟實力最為強大,他們在世界上取得了主導的地位,其影響力其實已經凌駕于聯合國之上被人們稱為「鈦金四國」。但是,聯合國就像一個古老傳統般被保留了下來,正確的說更像是一個儀式,只是如今它就像是一個失去了活力的老人不再有什麼作為了。

在安理會對于月都大規模建設的表決會議上多國家投贊成票,尤其以共和自治聯盟為首的國家全力支持這一項目,聯邦高峰議會與歐聯共同體在博弈間依就不忘爭奪建設項目的主持權,而核心發展同盟的代表們則如一片葦草在場中隨風舞動。大會會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舞台,聯合國秘書長戴西•卡特甚至一度離場長達兩個小時,當然這並不影響舞台上的表演。

最終,聯邦高峰議會與歐聯共同體還有共和自治聯盟最先達成協議原則上同意弗朗西斯博士的提案。但他們在建設計劃總負責人挑選的問題上又出現了分歧,各國都希望本國的專家能夠勝任。各方在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終于一直保持中立態度的核心發展同盟中有一名叫亞歷山德拉•基斯的代表當眾提出讓弗朗西斯博士擔任總負責人而由其他國家及國際組織輸送自己優秀的科學家一同組成策劃團隊的想法,之後的兩三天各方又經過一番唇槍舌戰直到第四天最終各國在僵持不下的情況下勉強的同意了這項任命。

各國之間簽署了‘月面都市建設合作備忘錄’及其一系列合約。

次年,也就是2096年,經過一番準備聯合國(U.N)直屬的宇宙事務開發局(SpaceAffairs)正式成立,簡稱(U.N.S.A)。月都的建設計劃全面展開,定名為「月光」(MoonLight)。後世的人們也將開發局稱之為「月光」,弗朗西斯博士就是第一任局長。

月都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了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建設中發生的狀況采集相關的數據及時加以改進大約有54名在宇宙空間和建築領域經驗豐富的專家作為第一批監控人員被送往了月球,他們有許多危險的因素需要去克服。月面極端變化的晝夜溫差就是其中之一,即使穿著裝備先進維生系統的裝甲型宇航服,也沒有人敢在白天127℃或夜間零下185℃這兩個極點外出。

另外,可怕的宇宙射線也是需要重點防御的對象;為此,監控團隊在月面各處平均打入了50個大功率電磁防護儀月球上空籠罩一層看不見的電磁防護網。雖然人工大氣層生成技術的完善還有一段距離,但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外星球改造的成果,這一措施也削減了惡劣環境對科研人員帶來的部分影響。並且原先的20處月面考察站並入事務局歸「月光」管轄。為了將人員損傷降到最小,大批新型人工智能工程機器人被用于建設基地。「月光」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可以盡可能的減少外出,一邊遠程監控機器人的情況一邊愜意的呡著咖啡。

至于機器人的維修維護的工作在弗朗西斯博士的強烈推薦下交給了那些聯邦高峰議會熱情的‘工程人員’。

「在這里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盡到自己的責任,只會消耗補給的人是不受歡迎的。」這是弗朗西斯博士原話……

2097年第一階段準備工作基本完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追風者戰記最新章節 | 追風者戰記全文閱讀 | 追風者戰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