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世鬼才 第三章 這世界,我來了!

作者 ︰ 無華

第三章這世界,我來了!

話說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年秦始皇一統七國,建立大秦皇朝,立下不世功勞。始皇帝一生有功有禍,功在社稷千秋,禍在百姓。統一七國文字語言,統一貨幣交流,修皇陵,建長城,死在其手下的亡魂不計其數。秦皇末年沉迷與方士命數,自認功高蓋世,應當鴻福齊天,多次命人找尋不死良藥,然未果。後在方士徐福的建議下特派五百童男童女隨徐福乘船前往東海仙山尋求不死神藥。

然,至始皇身隕,徐福未歸。後有人言,徐福憂始皇帝遷怒,特獻此計已月兌身,世人皆信之。

秦于二世而亡,天下又分,各諸侯皆自守。時有西楚霸王項羽欲得天下,孰料一名為劉邦的亭長舉劍起義,打著救世的旗號與霸王共爭天下,逐鹿中原。

項羽麾下有智謀人士範增,霸王對其言听計從,畢恭畢敬,並稱其為亞父。

一日,範增向霸王進言,獻策以已之優勢約劉邦赴宴,並謀圖之。

劉邦受邀,並攜張良,樊噲等共赴鴻門。

劉邦此時雖受霸王擎制,然觀其麾下人才濟濟,假以時日必當有所大作為。

張良者,人稱天下第一謀士,胸中丘壑萬千,用計絲絲相扣,智深似海,因被劉邦大義所感,終為其所用。

蕭何,素有將相之才,熟讀兵書經史,為相可平安治天下,為將亦可決勝千里。較早便隨劉邦打天下。

樊噲,與劉邦同村,隨劉邦征戰天下未嘗一敗,其人忠義無雙,武藝高強,實乃良將。

韓信,此人性格堅韌,善隱忍,能屈能伸,曾多年不受重用,更甚之所受*之辱而不驚,實乃大丈夫也。然,金聚與石卻非石,終一日被蕭何所器重並薦與劉邦,拜為大將軍。

鴻門宴前,劉邦與張良等人多方安排,謀而後動,留蕭何率眾守咸陽,韓信前往救助楚懷王。

鴻門宴中,危機重重,生死成敗懸于一線。然劉邦上下齊心與霸王斗智斗勇,最終在千鈞一發之際全身而退。

鴻門宴後,張良設計離間霸王項羽與謀士範增之關系,趁其之隙而舉全軍討之,一舉大敗霸王軍。

霸王項羽因自傲最終導致身陷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當中,最終兵敗烏江,自刎而亡。

霸王有妾名曰虞姬,聞霸王兵敗身亡,亦跳烏江追隨霸王而去。世人皆被其情義所感,將其事跡編為傳奇,頌唱至今!

劉邦統一天下後,立國號為「漢」自立為漢高祖,定都洛陽,大赦天下,麾下眾人皆封賞。

其時,高祖皇帝獲範增死前密獻于霸王的錦囊,其中言曰大將軍韓信已有叛逆之心,望霸王暫息怒火,待韓信舉兵之時共擒劉邦。

高祖半信半疑乃問計與丞相蕭何,蕭何思慮半晌曰︰「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如今大將軍手握重兵,陛下當防患于未然。」

至此,高祖下密旨處死大將軍韓信。

後,世人多言,大將軍此生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朝中眾臣聞之此事皆唏噓不已,心中多有畏懼。

軍師張良與一些追隨高祖已久的老臣皆心生不滿。

一日,忠義將軍樊噲酒後大鬧,泣曰︰「吾自幼追隨陛下,陛下所言吾皆信之,然大將軍一生忠義,為陛下立下汗馬功勞卻落得如此下場,今,天下已平,陛下已用不到在下血戰沙場了,樊噲此去同大將軍共飲。」言畢自刎與大殿。

高祖見其,更疑大將軍韓信已收買眾多人心,陸續斬殺朝中文臣武將數人。

忠義將軍樊噲身亡數日後,軍師張良在府中黯然自飲,卻見一兵士倉惶而來,告知高祖陛下已下密令處斬自己。

待高祖密使前來擒殺時,卻已不見張良影蹤,廳上留書一封,言,致吾皇高祖劉邦。

信曰︰臣張良拜上,良自追隨陛下,輾轉多年,一心忠君,然陛下今日卻欲取良之性命,按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良卻實屬不甘。陛下近年來多行那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局,孰不知此作為已寒眾將士之心,陛下江山得來不易還望多自珍重,良今日離去,與陛下多年恩義已絕,卻添仇恨,他日與陛下相見與沙場一絕生死方能化解今日之仇恨。

高祖閱罷,大怒,下旨出城追尋張良,誓必要將張良斬殺。

此時,張良卻隱身與丞相蕭何府邸,與蕭何密談通宵而達共識。

蕭何也越發的擔憂那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落到自己頭上,次日安排張良及親衛裝扮成兵士模樣隨軍出城追尋張良。

時,軍中大部分將領皆曾受到大將軍韓信的提拔與恩惠,多想為大將軍報仇,張良逃出洛陽後至長安舉義旗,軍中將領多有帶兵前來相助者。戰爭將起,天下又亂。

張良義軍步步為營,穩扎穩打,陸續攻下多座城池。

高祖大驚,召眾臣朝議,卻見禁軍將軍高進率禁軍包圍大殿。

「高將軍此舉意欲何為?」高祖怒道。

卻見丞相蕭何緩緩出列言道︰「陛下所為另天下心寒,吾等皆認為陛下不適合做這天下之主。」眾朝臣多有隨附者。

「蕭何,當初可是你向朕進言的。」高祖道「臣身為大漢丞相,陛下有所問詢,臣自當在大漢立場解答,然,臣雖言有疑與大將軍,陛下卻可暫除大將軍兵權緩緩調查,可陛下未查明卻下令格殺,這害死大將軍之罪名,臣可是不敢背的。」蕭何面沉入水答道,此時的高祖卻再也不是當初的劉邦了。

蕭何兵不血刃奪下洛陽,迎接張良率眾入都。

漢高祖五年,祭天地,禪位與張良,遂漢亡。

張良繼位改國號為巍,稱為巍文帝,改長安為大巍帝都,封劉邦為漢王,困與長安,錦衣玉食。敕封蕭何為義王,世襲,封地雲南,領丞相,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後勵精圖治,在文帝張良和丞相蕭何的治理下,天下一片繁榮,萬邦來朝。

文帝六年,漢王劉邦郁郁而亡,帝令以王爵之禮葬之。

文帝十二年,義王蕭何病重,臨終前高喊,老兄弟們等吾前來共飲,言畢而終。帝親往祭之。

義王子嗣艱難,老來方得一子名為蕭鼎。此子自幼盡受疼愛,不喜讀書,整日呼朋喚友流連于風月場所,花天酒地,醉生夢死,長安城中皆識得義王世子。義王有意其遠離政治,便任其放縱。

義王病故後,文帝命世子蕭鼎襲義王位,前去雲南大理赴任。

文帝十五年,帝駕崩,舉國戴孝,太子張燁繼位,立為大巍景帝。

景帝素有父風,仁德愛民,效先帝之法,治理有方,然景帝體弱,繼位8年而崩。

後世人多贊頌文帝景帝之功德,將二帝治理之期頌為「文景之治」。

景帝駕崩之時,太子張徹年僅五歲,遂有文帝次子,景帝之二王弟,德親王張協為輔政親王,太傅田忠,太師馬原共同輔佐。

??????????????????????????????????????????????????????????????????????????????????????????????????????????????????????????????????????????景帝三年,雲南大理義王府。

「生了,生了,是個男嬰,快去稟告王爺,香王妃在怡紅院誕下王子一名。」

不是吧?你娘的閻王,不是說給老子投胎到個有權勢的富貴人家嗎?怎麼到妓院了?問候你母親。

歐陽貴走過奈何橋的光暈後只覺得眼皮沉重就睡了過去,那感覺很溫暖。(廢話,娘胎里能不溫暖嗎?)直到睜開眼後就看到滿地鶯鶯恰恰跑滿了女人,然後就听到一句怡紅院,心中很是郁悶的他自然對閻王滿肚子怨言。

不一會,一個中年男子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快,給本王看看四王子。」蕭鼎心情很爽啊,接過男嬰開懷大笑。

「香妃為本王產子受累了,好好休息將養身體!這孩子就取名為蕭貴,長的可真漂亮,像香妃。」蕭鼎看了一會後將歐陽貴,哦,現在是蕭貴,遞給了躺在床上的香妃。

蕭貴睜著靈動的大眼楮看著自己今生的娘。滿頭青絲如雪,柳眉彎彎,眼楮明晰有神,膚色白皙中透著點紅暈,實在是個大美人。

被抱在懷中的蕭貴感受著闊別已久的親情,想叫聲娘,誰知一開口就是哇哇大哭。忘記了自己現在是嬰兒,還不會說話呢。

「尿了,四王子尿了。」旁邊服侍的婢女金鎖趕忙抱過蕭貴。

「父王父王,我們和母妃來看看小弟弟。」這時外面跌跌撞撞的跑進來三個3到5歲的小男孩,後面跟著兩個儀態端莊的美女口中喊著慢點,生怕這幾個孩子摔倒。想來是義王蕭鼎的另外兩個妃子。

我日啊,誰是你的小弟弟,叫個小弟或者王弟不行嗎?蕭貴現在明白了自己的身份,王府四王子。誰叫自己的這個便宜老爹風流成性還沒有文化呢,取個園名還要叫怡紅院,叫誰不誤會?

「恭喜王爺,恭喜香妃妹妹,臣妾等也想看看四王子。」大王子和三王子是一母同胞,他們的娘親是義王正妃顏妃。而二王子的母妃叫碧妃。

義王四子的名字依次為,蕭平,蕭安,蕭富,蕭貴。合起來即是平安富貴。要不說蕭鼎沒有文化呢,給兒子取個名字還取個這麼土氣的。唉,老子認了,蕭貴,小鬼,听起來還蠻親切的。

「顏姐姐好,碧姐姐好,請恕臣妾無法行禮,金鎖,快抱王子來讓姐姐們看看。」香妃在榻上微微頜首以示行禮。

「香妃妹妹不必多禮,快躺好修養著,這女人坐月子可不是鬧著玩的。我們自己瞧瞧小王子。」顏妃趕忙接過金鎖手中的蕭貴,幾個孩子也都湊了過來。

「小弟弟長的和我一樣帥啊,將來一定很多女孩子喜歡。」5歲的世子蕭平看著襁褓里的蕭貴道。

「明明像我,看他多強壯啊,小胳膊小腿很有力氣啊。」4歲的二王子蕭安看著亂蹬的蕭貴道。

「你們騙人,小弟弟明明比較像我,看他的笑容多迷人啊。」3歲的三王子蕭富也喃喃道。

「不管你們帥氣,強壯,笑容多迷人,都是老子我給的,所以你們全都像老子我。」蕭鼎大言不慚道。

看著這幾個父子,幾個王妃都笑了起來。那些下人婢女也都捂嘴偷笑。

服了,老子徹底服了你們這群無恥滴人,比我還不要臉啊。

蕭貴實在受不了,于是就大哭起來。

香妃微笑的抱過兒子,溫柔的輕拍著襁褓里的蕭貴,看著這個從自己身上掉下的血肉,眼神中透漏著溫柔和幸福。

「王爺,貴兒他困了。讓香妃和貴兒好好休息,我們也該走了。」顏妃拉著眾人走了出去。

蕭貴躺在香妃懷中,吮吸著母親的**,享受著那甘甜的乳汁。香妃愛子心切,故而堅持親自哺育不需女乃娘。

吃飽喝足的蕭貴沉沉的睡著了。

這幾日,義王府因新添王子,故而整個王府上上下下一片喜氣洋洋,前來賀喜的雲南官員絡繹不絕。

義王蕭鼎,顏碧二妃和三個王子每日都會前來陪香妃聊聊天,逗弄逗弄小王子蕭貴,樂此不疲。

每天被人捏鼻子親臉蛋的蕭貴最初很不習慣但是又無法拒絕,後來也就習慣了。還自作安慰的想,生活就像是被*,無力反抗時,就要學會享受他。

雖不能開口講話,但思想和心智卻都很成熟的蕭貴,這段時間在王府听別人的談話中對這個世界有了大概的了解。直到義王府給四王子大擺滿月酒,看著形形色色的賓客,蕭貴越發覺得有意思了。

心中暗嘆道︰這世界,老子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玩世鬼才最新章節 | 玩世鬼才全文閱讀 | 玩世鬼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