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勵志記 傻女勵志記 第一百四十七章 議親

作者 ︰ 糯米團團圓

就連媒婆也陸續開始了她們的嘴皮子功夫。這次上門的媒婆子是特地來給柏家姑女乃女乃說親的,也就是給柏小芬。

媒婆子說這個男子是娘家附近的,她拍著胸脯保證說是個好男人,于是給王氏和柏三柱介紹起了男子的過往經歷。

男方是馮陽縣郊區的,人姓馮,年齡有些大,今年二十有八,比柏小芬整整大了十歲,膝下一女,已經定了親。

這位姓馮的男子是自己做些生意的,小有家產,前面的一位妻子是家里父母趁他在外面學做生意時,私自定下的一門親事,馮姓男子也是個孝子,二話沒說就迎娶了那女子,當年妻子便有了身孕,為他生下一個女兒。本來也算是一段美滿的姻緣,馮姓男子學徒出師,便想著自己做些生意,養家糊口,一個機緣巧合遇到了從事倒買倒賣的生意人,于是他也產生了做這類生意的想法,先前學徒到也積累了一些錢財,雖是不多,但是用來歷練是足夠了。

于是跟著那做倒買倒賣生意的男子便去了江南,江南當時是富庶之地,盛產絲綢,而且比起北方的絲綢來說便宜了不知多少倍,就用那點有限的錢財,馮姓男子賺了第一桶金,之後越跑積累的越多,自然所賺的錢財大部分也交給了家中的娘子。

馮姓男子家中兄弟四五個,在每個兄弟成家後,家中的父母開明,都給分了家,所以他的妻子帶著女兒以及家中的下人單住一個大院子。

有了錢,那女子的做派就不一樣了,吃好的穿好的,小小的馮陽縣已經不滿足與她的需求,常常跟著其他女子去府城買穿的戴的。

馮姓男子也高興,覺得自己賺了銀子把妻子和女兒都養的很好,他不是沒想再生幾個。只是常年在外,確實是很繁忙,回家的次數也越發的少了。

哪里知道他的妻子早就勾搭了野男人,給他帶了綠帽。每次他回來跟她親熱之後,他妻子便背著她悄悄的喝那事後湯藥。

抓住了他妻子的現行還是有那好心之人的提醒,要不還不知道要被蒙在鼓里多久,這才發現,那辛苦賺的大半家產早就被那個女人轉移到了相好的野男人的身上。

一氣之下,便休了那女人,而自己一直獨身了三四年,女兒交由父母帶大,早早的便找了人家,定了親。打算今年就嫁掉。

媒婆子說,這馮姓男子是親眼見過柏家姑女乃女乃,這一眼見到啊,就像丟了魂,輾轉打听才知道是柏家的姑女乃女乃。和離之後住在哥哥家的。至于和離的原因他也想法打听到了,于是大喜之下便催了老婆子來說媒。所謂是緣分天注定,這應該就是柏家姑女乃女乃真正的緣分到了。

柏三柱和王氏面面相覷,柏小芬很少出門,但是也不是不出門她喜歡自己去布料店挑料子和繡花的針線,估計就是那時被看到的。

馮姓男子的背景知道了,咋一听沒啥。但是柏三柱和王氏還是決定根據媒婆子說的地址去悄悄的訪一訪,如果說的話都可信,那麼只要長相說的過去,這門親事都是可以做下的。

媒婆子當然知道柏家的心思,很坦蕩的把馮姓男子家宅的具體位置都給柏家說清楚了,然後說了個再上門的日期。便告了辭。

自然,王氏也把媒婆子上門的事情,已經馮姓男子的情況給柏小芬說了一遍,之後讓她回憶有沒踫到過陌生的男子。

柏小芬害羞的搖了搖頭,在外面。她的眼光只敢看,她想看的東西,哪里敢東看西看呢。

第二天,王氏便耐不住了,非要柏三柱一同去看看,其實柏三柱心里也急,大早二人便換了普通農家人的衣裳,去了媒婆子所說的那戶人家的村子。

為了防止有人起疑心,一路都是走著過去的,連牛車都沒敢趕。跟柏家的莊園是相反的方向,柏三柱之前買地的時候也到這片來看過,所以沒費多少氣力便找到了那戶人家。

院子建的還算氣派,遠遠的望去在這一片中,也算是中上之家,再跟周圍鄰居婉轉的打听,確實是媒婆子說的情況無疑。

再打听了好幾家,說的內容都是差不多,都說男子確實是不錯的,這麼些年,沒見到往家帶一個女子,反而是在家的女人不檢點,這到是讓人沒想到的。

幾日後,媒婆子再上門時,把馮姓男子也帶了過來,這男子長相中等,小麥色的皮膚,個子不矮,身體壯實,衣裳穿的也很體面,說話懇切,絲毫沒有久經生意場所的圓滑。

王氏給熙兒使了個眼色,熙兒當即了然,飛快的去拉了柏小芬,躲在圍簾後面偷看。

柏小芬羞的臉都紅到了脖根,在佷女面前相看中意自己的男人著實不太好意思。熙兒見狀,悄悄在她耳朵邊嘀咕了幾句,柏小芬便眼光灼灼,從圍擋的縫隙中看了幾眼。

跟以前的那個黃碩的病怏怏不同,面前的男子非常健康,雖然長相不是十分的帥氣,但是看起來確是穩重。

熙兒悄悄的注意柏小芬的面色,心里暗自竊喜,看來姑姑還是挺滿意那男子的。不過話說回來,誰希望自己的男人整日病怏怏的,有健康的體魄多好。

看來這事能成了!熙兒立馬起身在王氏面前露了下臉,又給王氏使了個眼色,王氏知道小姑這是滿意了。

柏三柱和王氏對姓馮的也很滿意,雙方約定由男方的父母上門提親,中間的瑣事都由媒婆子去打理,而這邊定是要通知柏老頭和孫氏的,也得柏三柱和王氏去準備。

小姑能順利嫁出去,能嫁一個好人家,這才是關鍵的,而且細想想,這個馮瑞是分家單過的,小姑嫁過去後不用天天日日在婆婆面前晃悠,只要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單單看這一點就是好的,那個婆媳關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所以日子能否過的好,過的舒心,就看看能否處理好婆媳間的關系,自古婆媳是天敵,這句話不是沒道理的。

當天,柏三柱和王氏便趕回了石溝屯,在地里找到了柏老頭,拉著柏老頭到家里仔細說了柏小芬的情況,這事和孫氏說是沒啥好說的,還不知道她會出啥ど蛾子,所以找柏老頭說是最穩妥的,柏老頭雖偏心,但是他不會只圖私利,而不希望子女好,孫氏就不一樣了,但看她看似心疼的小女兒的第一次婚事就知道了。

柏小芬的婚事由柏老頭去告訴孫氏比較妥當,而且柏老頭不會是跟孫氏商量,而是命令孫氏,意思是告訴她,事情就這麼定下了,等著辦事就成。

當然,柏老頭听後,對這門親事也是滿意的,至少女兒能嫁一個正常人!過正常人的生活,生兒育女,與自己的丈夫相伴到老。

到時候,柏小芬的出嫁就從柏三柱家里走,柏老頭讓柏三柱和王氏先回城里,等這兩天家里的事安排妥當,便和孫氏一起去縣城。

地里還沒開始春耕,事情並不太多,而且家里有柏大柱和柏武,也沒啥好操心的,之所以柏老頭不跟柏三柱和王氏一起去縣城,就是因為孫氏,他必須在出發前給孫氏好好上一堂課,即便柏小芬是孫氏肚子里出來的,但是孫氏已經害過女兒一次了,如果這次再破壞了女兒的姻緣,那麼孫氏就等著收拾東西,滾回娘家吧。

自從上次被柏老頭揍過之後,孫氏在柏老頭的面前安分許多,對媳婦們依然是從前的模樣,只是,她還是很不甘心,為什麼她生的女兒要在哥哥家出嫁,還有,這男方給的彩禮到底算誰的?

孫氏已經想好了,到女兒出嫁,她會安安分分的,但是只要女兒出了門子,那男方的彩禮,她一個不少的都要給拿回來。

女兒是她肚子里掉出來的,挨疼的是她,憑啥別人拿女兒的彩禮?還有,女兒三日回門,到底是回縣城哥哥家還是回了自己娘家?

其實孫氏並不是在意女兒回不回門,只是在意的是,女兒回門帶的東西,到底是給了柏三柱還是給了她。

柏老頭在家里跟孫氏敲定了他能想到的注意的地方,之後便出發去縣城了,只是他沒想到的是,男人哪里有女人的彎彎繞繞多。

到縣城後不久,馮瑞的父母便登門提了親,除了孫氏,其他人見面都很愉快,因為馮瑞生意的原因,兩家商定,挑最近,最好的日子成親。

而且馮瑞已經重新準備了新宅,迎接媳婦進門,宅子也在縣城,離柏家五六條馬路,走路過來也不算遠。

這樣即便是他出門做生意了,妻子在家也不孤單,可以來哥哥嫂子家小住。

對這樣的安排,柏老頭很驚訝,更多的是滿意,孫氏自然也高興啊,她想以後到了縣城,她可以住女兒家,再也不用在兒子家受氣了。

這樣看來,她看馮瑞的眼神喜歡了許多,比起黃員外家,馮瑞的家產也不知道比他多還是少,但是至少目前來看,是有錢的,想到這里,孫氏臉上多了許多久違的笑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傻女勵志記最新章節 | 傻女勵志記全文閱讀 | 傻女勵志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