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勵志記 傻女勵志記 第一百四十一章 福子的打算

作者 ︰ 糯米團團圓

ps︰

坐在家里听雨,感覺不錯!

他能估計到柏家會打壓他,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他家的所有鋪子的旁邊都有跟他家賣同樣東西的鋪子,而且價格特別的低,甚至遠遠低于他家的進價,沒幾天,黃家的鋪子就再沒生意了,而且出面的人,都不是柏家的人,黃家經不起這麼耗,粗粗算了一下,他的損失遠遠比三千兩要多上許多。

胳膊如何擰的過大腿,本是黃家自找的,黃員外即便再不甘心,但是也只能將苦果自己吞噬,他心里知道,柏家本沒想這樣,卻是黃家欺人在先,一切的禍根,就在那個死女人身上,如若不是她,即便是那次的縣城之行,柏家要求和離,但是也不至于雙方決裂到如此的程度,而且,平日里待兒媳婦好些不行嗎?非要讓自家不佔理在先。

這次的事情,大傷了黃家的元氣,一直到以後,也沒再恢復過來,黃員外當然也沒再進夫人的房間,也沒有囂張的不斷的娶妾侍生兒子,而是從中篩選了幾個女人留了下來,其余的都給打發出去了,黃家的百畝地供養一家老小也足夠了,但是往年奢華的光景卻是一去不復返了,在黃家只成了美好的過往。

黃碩在柏小芬離去之後,精神又差了一些,以藥將養了若干年後,才帶著對柏小芬的眷戀離開了。

柏小芬安心的在縣城住了下來,把縣城當成了自己的家,石溝屯她是再不回去了,事情解決後,柏老頭也安心的、放心的回到了石溝屯,繼續著以前日復一日的勞作生活,在縣城的這麼長時間,雖然也常常和柏三柱去莊園子干活,但是總沒有在自己家的地里做的那麼爽快。筋骨里散發出的舒坦,只有在石溝屯,在自己家地里,才能有的。

柏大柱現在干起農活來。是像模像樣了,柏老頭也放了心,只要大兒子這麼本分的種地,一輩子吃喝是不用發愁了。

二兒子好久沒回來了,也不知道在外面做些什麼,不過看那穿的衣裳派頭,應該是過的滋潤的,可是這總不歸家,也不算事兒啊。

大女兒現在到是常常回來了,听老太婆說。她的丈夫最終是把外面的女人娶進了門,但是家按在鎮上,回來除了送送銀兩,幾乎待不了多少時候,相較妹妹而言。她的命苦了許多。

柏小芬雖然是和離過的人,但是下一門親事,柏三柱肯定是會為她挑選一門好的親事的,住在縣城,吃食穿衣方面肯定不會短了她,好日子哪里是柏大芬能享受的到的。

想到如此,又繼續想了很多。柏大芬真真是後悔了當年的行為,如果沒有當年騙老三家的銀子,她是不是也能在弟弟家享受富足的生活呢。

孫氏氣急,直罵柏三柱和王氏毀了她女兒的美滿親事,再罵柏小芬,胳膊肘往外拐。和離的銀子沒給她這個娘,反而給了王氏那個賤女人。听到她咒罵老三和老三媳婦的話,柏老頭上去就給了孫氏兩耳刮子。

「作死的敗家娘們兒,坑了閨女,再來咒罵兒子媳婦。要不是老三和老三媳婦,你那寶貝閨女還在黃家受著人不人鬼不鬼的罪呢,還和離的銀子,是老三家倒貼了三千兩,才把你閨女從火坑里救了出來,你這老娘們,在家再作死,老子當真休了你!」這是柏老頭和孫氏成親以來第一次動手打孫氏。

一下子把孫氏打蒙了,從這往後,孫氏在柏老頭面前服帖了許多,即便是還有怨恨的眼神,但是再也不敢頂撞柏老頭了。

她心里頭恨的人當中,又多了一個人,那就是柏老頭,孫氏最恨的是王氏,再恨柏三柱和他的兒女們,現在多上一個柏老頭,在她眼里,柏老頭已經被老三一家同化了,已經變成他們一派的了。

一個鄉村婦孺,整日里盤踞在家里,想要她有多大的見識,也是不可能的,她有她的權力欲,當她覺得控制不了她想控制的人的時候,她就會憎恨他們,而且她恨的人,日子卻過的越發的好,這讓她的心里非常痛苦,漸漸的心態變的更為畸形了。

柏小芬在縣城,在王氏的調養下,身才豐滿了許多,雖然看起來還是瘦瘦的,但是看起來也正常了,不再像剛來的時候那麼瘦的可怕。

日子舒心了,晚上的噩夢也漸漸不在,柏小芬對三哥三嫂感激極了。即便在家,也搶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人越發的開朗了起來。

對于柏小芬的轉變,王氏她們是極為高興的,這樣才是一個正常女子的模樣,王氏也悄悄的問過柏小芬,想找個什麼樣的夫君,而且有兩個舉人老爺佷子為她撐腰,想要什麼樣的好男人都可以找。

柏小芬羞怯的說,全憑哥哥嫂子做主,有了這樣的答復,王氏心里是樂開了花,說明小姑的心態也是正常的。

柏家的生活恢復平靜之後,媒婆里面又多了為柏小芬說媒的,別人的可不理,柏小芬的親事,王氏是完全放在了心上。

柏小芬長得中上之姿,身材苗條,皮膚白皙,雖說成親了兩年又和離了,但是跟大姑娘沒啥區別,而且年紀不算大,性格柔和,找個好的男人只是緣分問題。

中舉之後的福子,幾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打理柏家家業上,除了現有的產業,還買下了不少好地段的門面,並沒自己去做,而是全部出租了,在家收銀子即可。

除了這些,跟著柏三柱和歐陽掌櫃去各個莊園子察看,也是他的日常生活,相較依舊常常讀書的祿子,兄弟倆似乎有了心里的打算。喜子除了繼續去讀書外,在家還跟著祿子學習。

府城先前置辦的院子都已經重新布置完畢,本來打算著福子祿子中了舉,在家歇段時間,就去府城書院讀書去。

也就在祿子出發前的幾天,福子聚集了全家人開了會,他的決定讓除了邱碧琴和祿子外的所有人驚訝。

作為長男,他要擔負起柏家的家業,讓兩個弟弟無後顧之憂的繼續學業,他要分擔父親和妹妹的負擔,而且妻子懷有身孕,他更加不能像以前那般全心投入到學業中,做出這個決定不容易,他和邱碧珠反復商量了許久,才最終下定了決心。

有了妻子的支持,讓他的心更為堅定,從石溝屯到如今的舉人老爺,他已經非常滿足了,懷著感恩的心,他要用他的智慧和力量回報全家人,撐起縣城柏家的門面。

對于大兒子的決定,柏三柱和王氏雖然覺得驚訝和惋惜,但是想想還是欣慰的,自家的兒子這個決定確實不易,能考中舉人老爺,而且名次還不錯,接著往下走下去,勢必是能取的更好的成績,但是那是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的,他們雖然是正值壯年,但是熙兒和四兒年歲漸大,不太再適合拋頭露面了,光靠柏三柱一人,管理家業,似乎是能力所不能達到的,這時候由福子和邱碧珠夫婦來接手,是最好的選擇了。

在和家人宣布之前,他已經和祿子好好的談過了,以後縣城柏家能否改換門楣就靠祿子和喜子了,他的任務就是把家中的經濟基礎打的更為扎實和牢靠,讓祿子和喜子的仕途之路能走的更高更遠。

兄弟之情埋在心底,祿子能明白哥哥做出的犧牲,在他們這個社會,商人即便是再有錢,在地位上永遠是無法和仕途中人比較的,唯一的報答就是賣力讀書,給柏家帶來更多的榮耀。

所以這次去府城,只有祿子和邱長亭同行,邱縣丞在府城已經幫忙找好了書院,吃住方面就在柏家的府城院子里,也配備了伺候的下人,在生活方面絲毫不要祿子和邱長亭費心。

在哥哥們的影響下,喜子打算三年後考童生,再三年後考舉人,雖說他現在的功底,在夫子看來是足夠應付童生考試的了,但是基礎打的更牢固些,為六年後的秋闈做好充分的準備。

去府城,又是住在自己家里,只需要帶些書籍和貼身衣服就行,並無需準備太多東西,所以祿子還是很輕松的。

相比較祿子,最不輕松的應該算是邱長亭,對熙兒的思念,即便是知道她心有所屬,還是不能放下,在臨走前,他懇求妹妹邱碧珠給他和熙兒制造一次機會,見一面,讓他了卻心願,去府城一心一意的讀書。

對于哥哥的單相思,邱碧珠唯有嘆息,人和人之間的奇妙的緣分就是這樣,只有產生磁鐵般相吸的磁場,兩人心才能靠的近,如果像哥哥這樣,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那麼感情上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慢慢的撫平,時間來慢慢的治愈。

兩人相見的這一面,邱長亭展現出更多的是像哥哥一般的感情,他不想熙兒有負擔,也不想熙兒尷尬,思量很久,他還是把她當作妹妹,只有這樣,熙兒才不會離開自己太遠,那麼自己也能悄悄的在遠處看著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傻女勵志記最新章節 | 傻女勵志記全文閱讀 | 傻女勵志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