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勵志記 第一百零七章 找大仙算算看

作者 ︰ 糯米團團圓

ps︰

話不多言,上文!

柏二柱帶回的消息跟帶信人說的是一模一樣,而且鋪子也轉手給別人了,這幾日柏大柱全家就要搬回來了,具體的事情柏大柱回來再跟柏老頭和孫氏說——

孫氏在屋子里很恨的說︰「是不是老三就知道這事啊,要不怎麼前些天著急慌忙的要回縣城,這件事定是跟他有關,要不我那可憐的大柱哦,怎麼攤上這事兒啊,我的兒啊,受了大苦嘍!」

柏老頭按下心中的不安,斥責孫氏道︰「胡說什麼,跟老三有啥關系,老娘們家的整日里胡咧咧!」

「老三整天在外面跑,能不知道老大家出事了嗎,定是王氏那個賤貨,慫恿了老三趕緊走,不趟老大家的渾水,這是在報復我呢,哎呦呦,作孽哦,怎麼攤上這麼個婆娘哦!哎呦……哎呦……」孫氏大聲嚎叫道。

「還不閉上你那張爛嘴,老娘們兒家整日的沒事兒挑事兒,一切等老大回來再說。」柏老頭斥責孫氏道。

「不是啊,老頭子,你看啊,老大家的在鎮上這麼些年了,都好好的,怎麼老三和他那賤貨婆娘回來老大就出事了呢,是不是那賤貨跟老大家的相克啊,不行,我得找大仙算算看,到底咋回事。」孫氏說完就下炕,打算去找村里的風水先生。

「站住!我告訴你啊,再嫌事情不夠亂,你就給我滾回娘家,老子現在忍著火呢,敗家娘們,整日不盼家門好,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就你自己好,整個一懶婆娘。」被孫氏在耳旁呱噪的,柏老頭心煩意亂。

孫氏哪里見過柏老頭發過這麼大的火,說過讓她回娘家的狠話,她了解柏老頭的脾氣,知道他定是真真兒的心里憋著火了,也就識趣兒的閉上了嘴巴。

在柏老頭和孫氏的翹首以盼中,柏大柱一家雇了幾輛牛車。帶著大大小小的行李和家伙什兒回來了,與往日回來,高昂著腦袋不同,這次如同喪家之犬一般,一個個低垂著腦袋,哭喪著臉回來了。

這從鎮上帶回的東西還不是一般二般的多。櫃子,桌子,凳子。衣裳包袱,賀氏手上抱著的首飾匣子等等。

柏老頭一見,心就定了下來,至少家伙什兒是全的,說明還沒落魄到那樣的地步。

一同回來的就是柏大柱、賀氏、柏文和柏武,柏老頭一看,柏文媳婦連氏不在啊,就趕緊拉過柏大柱問道︰「老大,柏文媳婦咋沒一起回來?」

柏大柱重重嘆了口氣,跟柏老頭說道︰「爹。我先把東西放好了,一會兒來見你和娘。」

後院朝南的正房是柏大柱家的屋子。以前走的時候,柏文柏武還小,夫妻兩加上倆兒子也沒覺得那三間屋子有多擁擠。

這次回來了,兒子也長大了,夫妻兩住一間,兩個兒子分別住一間。但是感覺屋子小了許多。

賀氏皺皺眉頭,說道︰「他爹,待會去跟爹說說,再騰幾間屋子給我們吧,你瞧,這四個人住這點兒屋子哪里夠啊。」

柏大柱環顧四周,因為之前屋子落了鎖,也是不可能有人能進來給他們灑掃的,炕上,桌椅凳子上,都厚厚的落了灰,這一進來都覺得屋子很矮,屋內的東西破舊。

他點了點頭,說道︰「是要要屋子啊,你瞧這屋子破的,要再修一下,起碼得好幾兩銀子。哎,我先去爹那屋了,你跟孩子們先別去,我去探探爹的口風。」

「哎,知道了,別忘了要屋子的事情。」賀氏囑咐道。

柏大柱到了前屋,孫氏和柏老頭都掛著個臉坐在炕頭,因為灰溜溜回來的事,柏大柱沒好意思厚著臉皮坐炕邊兒,而是撿了個凳子坐在一旁。

「說吧,咋會事兒,這好好兒的,咋全都搬回來了?還有柏文媳婦呢,是不是家里出事情了,她賴在鎮上不肯一道回家來?」柏老頭問道。

「爹,是這回事,你老別生氣,別發火,我這就說。」于是柏大柱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仔仔細細的告訴了柏老頭。

「這件事,柏家不佔理啊,且不說連家在鎮上家大業大,勢力大,就說柏文和連家小姐這事兒,就已經虧了人家姑娘了,事情在鎮上已經宣揚出去了,恐怕以後柏武娶媳婦也要受些影響。」柏大柱把事情的前因後果都仔細的說與了柏老頭和連氏听。

就如同柏大柱一開始知道一般,柏老頭簡直是驚呆了,且不說其他的,這個引以為傲的孫子,上學堂沒幾年就考上了童生,給柏家光宗耀祖了,怎知在這事兒上出現了差池呢,而且這還不是別人能夠幫的了的,說出去都會被別人恥笑啊。

柏老頭想想,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般的坐不住了,且不說這事對柏家打擊有多大,柏文那孩子心里能不能受的了啊。

鎮上的學堂,柏文是不能再去上了,也恰逢年假,柏老頭把柏大柱打發出去後,冷靜下來仔細思量了一番,決定讓柏文去縣城學堂繼續念書。

福子和祿子不是在縣城的學堂嗎,正好,自家兄弟一陣,反而都有了照應,而且不耽擱柏文的學業。

大兒子就暫時在家里吧,把地再打理仔細些,產量更能高不少,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是沒有問題的,鋪子、住的屋子連帶鋪子里的貨物抵出去的銀子和原來給柏文成親用的院子,也差不多剛好抵掉了連家姑娘的名譽損失。

柏老頭想來想去,估模著老大手里應該還有些銀子,有些家底,也放心了不少,等有機會東山再起吧,畢竟老大有這麼些年開鋪子的經驗,以後再湊些銀子,給老大再開一個雜貨鋪子,應該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人是貪婪和自私的,有的人能壓制住這貪婪和自私的**,認真的生活,有的人卻是壓制不住的,就如同柏家老宅的人一般。

從柏老頭一直到柏文,沒有一個對鎮上的連家閨女表示過任何的歉意和自愧,都只想著自家的孩子以後怎麼辦,在這個女子的名節高于一切的社會,即便是賠了再多的銀子也是于事無補的,以後連家閨女再成親,也是那種有過婚姻經歷的男人來提親了。

于此,連家和柏家老大家仇恨是種下了。

柏三柱和王氏回到了縣城,可謂是從未如此急切的回到縣城,無論是柏三柱還的王氏,都如同逃難一般離開了石溝屯。

這次回來,柏三柱和王氏的臉色很不好,而且歐陽掌櫃還在石溝屯,說明事情沒有辦的完全好,按柏三柱的性格,不能夠把事情辦的半半拉拉的丟下,自己和王氏先回來的,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再熙兒的再三追問下,王氏說了孫氏想把蘆花塞給柏三柱,蘆花設計勾引柏三柱的事情,萬幸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禪沒被螳螂捕到,反而黃雀把螳螂捉住了。

熙兒暗暗佩服柏三柱的定力,更家能感受到柏三柱愛王氏的決心,如果換成一般的男人,不知道面對這樣的事情的時候,還會不會有如此的定力。

對于柏三柱的內心的成長,無論是王氏還是家里的孩子們,是都能夠感受到的,從一開始對孫氏和柏老頭的唯唯諾諾式的愚孝,成長為能夠保護全家人利益的一家之長,熙兒由衷的感到高興。

愛父母不等于沒主見,孝道是一方面,保護妻兒又是另一方面,如果兩方面混淆了,那整個家就全散了。

幸虧在柏三柱愚孝的同時,熙兒她們及時的幫他糾正了,而且柏三柱也確實感受到了,孝順和保護妻兒不能混為一談,最終也就有了熙兒家如今的溫馨團結的家庭氛圍。

楚哲瀚安排好他的事情,再見了熙兒一面後,回盛京了,每年過年,楚家都要去給爺爺拜年,楚哲瀚沒有特殊的事情,都是必定要去的。

熙兒家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準備了過年的年貨和年禮,這些現在是不需要王氏和柏三柱煩心的,熙兒和四兒會帶著丫鬟婆子們打點的妥妥的。

在弗遜縣的鋪子已經裝修結束,熙兒打算過完年後的正月十五再開業,弗遜縣有了落腳的地方,那就意味著,在弗遜縣周邊定是會置辦大的莊園。

柏三柱的干勁兒更足了,在歐陽掌櫃完成石溝屯的事情回縣城後,二人忍不住讓熙兒帶路,去弗遜縣看了鋪子,以及把縣郊的地況模了一邊底,新的一年的計劃已經再醞釀當中。

歐陽掌櫃照例是該放年假的,可是他們夫妻二人在莊園里的屋子里住的特別的舒適,所以就讓兒女們到莊園子里來過年。

歐陽掌櫃代表東家,給莊園子里的每個人都發了紅包,福熙大市場和芙蓉閣的每個人都分到了厚厚的獎金。歐陽掌櫃的大紅包當然是由熙兒給的,喜的歐陽掌櫃連連道謝,回家一看,才知道是兩張一百兩的銀票,共計二百兩。

今年過年,柏三柱事先給好幾家送了年禮之外,一家人還是得回石溝屯祭祖拜年的,不過一家人商量好了,只在柏老頭家吃頓午飯就往王家莊,給姥姥姥爺拜年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傻女勵志記最新章節 | 傻女勵志記全文閱讀 | 傻女勵志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