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勵志記 第四十五章 小作坊

作者 ︰ 糯米團團圓

對于自家娘的手藝熙兒還是很自信的,如果擴大規模,以如意閣下屬飄香館遍布各地的分號,都放上王氏腌制的腌菜醬菜,那發家指日可待啊。

首先從辣醬開始開路吧,也預示著發家紅紅火火。

看來這辣椒的需求量得加大,再一個如若形成了規模,自家產辣椒比買的又節省了很多銀子,最重要的一點,得給自家辣醬取個名字,加個包裝啊,前世產品推銷不都是講究包裝的嘛。

有了這些個想法,熙兒到家等哥哥們下了學,就召開了家庭會議,討論三個問題︰一是做辣椒醬規模得擴大,家里需要招些小工,當然主要技術得掌握在自家手里;二是給辣椒醬命名,需要順口又好記的名字;三是定制壇子,從小到大,可以方便攜帶。

家里連同姥姥姥爺九個人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連最小的小屁孩喜子也裝模作樣的時不時的插幾句嘴,姥姥姥爺則是笑眯眯的看著大家。

最終討論的定論是︰王氏是技術總管,四兒是技術副總管;由王氏出面聘請其閨蜜鄭氏,當小作坊總管,負責招工及工序安排;熙兒是業務總管,負責把辣醬賣出去;福子和祿子是顧問,專門負責發現問題且提出問題的;柏三柱是運輸總管,負責送貨拉貨,兼職種地;姥姥姥爺協助大家。

熙兒家有一個好,不知從何時開始,家里的事情都是家里的所有人一起討論,不存在听從和被听從,每個人都是家里的主人,都有讓自家變得更好的義務。

這讓熙兒有強烈的存在感,她幾乎已經想不起來她是穿越過來的,而且她也不想想,如果讓她再重新選擇一遍,她覺著自己肯定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王氏和柏三柱當自己的父母。

接下來,就按照分工每個人忙著自己的事情,王氏找了鄭氏,說了聘請她的事情,也說了月利銀子,每月是一兩,如若小作坊的效益好,再拿效益提成。

鄭氏一听,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這與人打交道是她的專長啊,二來,每月有這些收入,讓兒子去私塾也不成問題了。

家里作坊的名字也定好了,叫福熙堂,所有的壇子上都會有凸出的福熙堂三個字,壇子為褐色,封壇口的紅紙上寫上福熙堂辣椒醬幾個字,壇子定為兩斤裝、五斤裝和八斤裝三個規格,這些是熙兒負責去跟壇子作坊定做。

封壇口的紙上的字,則是由福子和祿子負責寫,也算是一邊完成任務一邊練習毛筆字。

四兒負責去鎮上的鋪子定做小工們的統一的衣裳,頭戴包頭巾,防止頭發掉落,嘴巴帶上口罩,防止說話時吐沫落在辣醬里,這個點子是熙兒想出來的,要想牌子長久,就得注意小的細節和衛生狀況。

柏三柱去鎮上,跟上次的陳掌櫃敲定半年的辣椒供應量,如果下半年再定會提前一個多月再去商定,這也是熙兒想試試加上培養柏三柱這方面的能力,他畢竟是大男人,有些事情還是家里的大人出面比較方便,也不容易吃虧。

一切準備搞定,姥姥崔氏算了黃道吉日,人員也配備齊全,鄭氏共找來了十個手腳麻利,人品不錯的嬸子媳婦,小作坊就開工了。

家里反正地方大,屋子也多,不愁做好了沒地方堆放,小工們是每做四個時辰,就是前世的八小時,中午管一頓飯,每月底薪四百文,做的多拿的多。

這比在家做家事好多了,不但有銀子拿,而且在婆家的地位漲高了,也是賺錢養家的人了。

這件事在石溝屯村還是相當轟動的,不少羨慕的媳婦婆子來找王氏走後門,也想過來做小工,都被鄭氏巧言打發走了。

柏老頭沉默了相當長的時間,他心里頭啥滋味都有,最難受的當屬柏大芬,她在鄰村的家里都听說了娘家三哥開起了作坊的事,自從騙過銀子後,她已經好久沒敢回娘家了,這下听聞柏三柱發了家,心里那個矛盾啊,又想回去打些秋風,佔些便宜,又怕被人口水淹。

在小孫氏暗暗絞帕子的同時,柏建樹揪住了機會,向小孫氏提了去鎮上開鋪子的事情,說的小孫氏的眼前一亮,柏老大家在鎮上開了鋪子,柏老三家開了作坊,自家被兩家都壓了一頭,現在兒子說的這個正是自家翻身的機會啊,也是自家一直以來的心願,當下就同意了,只是要柏老頭和孫氏出些銀子,貼補貼補。

柏老頭得知後到沒說些什麼,他心里頭也有氣,自己一直是偏袒大兒子和二兒子,不能讓這個不太討喜的三兒子佔了上風啊,于是當下拿了二十兩銀子給了小孫氏,其余不夠的讓她們自己貼。

小孫氏知道,如果不是這件事,柏老頭是不會這麼爽快掏銀子的。

至于柏建樹開啥鋪子,小孫子到沒過問,她滿腦子都被賺銀子的夢佔據了,就覺著只要有了鋪子就能賺銀子。

柏建樹拿了柏老頭出的二十兩,自家娘拿的三十兩,就跟著邢氏去鎮上找鋪子去了,說來也巧,鎮上的衣料鋪子專門做衣裳的裁縫不干了,邢氏本想著去看看最近流行些什麼料子,這樣一攀談,東家竟然同意在鋪子的一角租個地方給邢氏開鋪子,一來,邢氏如若做的好,自家的布料不是銷的更快嗎,二來,每月給的銀子剛好貼補鋪子的一部分租金,想想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邢氏也覺著滿意,省了進貨的銀子,和整間屋子的銀子,每月只要付三兩銀子的租金就行,加上押金一共就用了八兩銀子。

剩下的四十二兩,柏建樹讓邢氏拿著了,反正以後兩人要成親,這銀錢還是自家婆娘把在手里的好。

邢氏也沒客氣,當下就收起來了。安排好了,兩人住在村子里也不方便了,于是在鎮上租了間屋子,過起了日子,在外人眼里,他們儼然是一家。

而魯氏早就被柏建樹拋到九霄雲外了,每天晚上魯氏獨自一人睡在炕上,身心具冷,這個柏建樹真是何等的絕情,啥人不找,找個死了男人的寡婦,也不嫌棄,自己好歹是黃花閨女的身子交給他的,一日夫妻還有百日的恩情呢,這還沒進門,就勾的男人整夜的不回來,看以後她進門後有她的好看。

柏老頭請人帶信兒,讓柏老大回家一趟,柏老大接到信兒立馬駕著牛車回了老房。

柏老大在鎮子上開店也開了些年頭了,不說發大才,至少比一般人好多了,每日小錢還是賺的不少的。

柏老頭想來想去,這大兒子家沒個會種地的,分的田地如果租給別人,雖說是收些租金,但糧食還是要花銀子買的,不如自己辛苦些,幫他把那份的地種了,除去自家吃的糧食外,還可以賣不少銀子。

老二家的地呢,只能每日去地里時把老二也叫上,督促他學著種地,老二家的沒啥其他收入,就只能靠地了,按自己本意,最好幫老二家的地也一起種上,但是畢竟年歲大了,種那麼些地,估計得累趴下。

柏老頭就把自己的想法跟柏老大說了,柏老大一听,這想法正合他意啊,除了口糧外還能再賺些,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柏老頭還想著,等柏文學堂里不太的時候,回來住些天。

按理說,分家時已經提過了,柏文成親後得待在柏家老宅住些日子,大兒媳婦做家事方面也不行,還有從剛成親時開始教會孫子媳婦家事,畢竟柏文得考秀才,孫子媳婦可不能在家事上拖了孫子考秀才的後腿。

這個柏大柱這件事可不能隨便應承,得回去跟柏文夫妻倆商量商量。

熙兒家換新包裝的辣醬,已經裝了幾批的壇子,由熙兒帶著跟柏三柱一起送到鎮上的喜瑞酒樓,先是帶著柏三柱認認路,以後送貨的方面,他得全全負責。

宋掌櫃見到包裝很精致的辣椒醬,嘖嘖稱嘆,說是這批辣椒醬肯定大賣,讓熙兒多備些貨,估模著很快就會缺貨的。

熙兒現在對自家的辣椒醬已經充滿了信心,也就不太愁它的銷路了,跟宋掌櫃多聊了會,熙兒和柏三柱駕著牛車準備回村,因為已經過了早晨,路上的人稍稍少了些。

熙兒眼尖,看到一個婦人,面前放著一大竹筐的紅色的果子,她趕緊讓柏三柱停了牛車,直奔婦人面前的竹筐,拿起一個小紅果,這不是山楂嗎。

紅通通的小紅果,個個十分飽滿,婦人自家摘的山楂,她從大清早蹲到現在了,總共沒賣出多少,現在看著面前一大筐的山楂正發愁呢。

山楂單吃口感很酸,像前世都是做成冰糖葫蘆售賣的,這個時代糖是很貴的東西,一般人家家里很少有糖的。

來了客人,如若用糖水接沖給小孩子喝也說明這家條件十分富足了。

熙兒前世自己做過蜜汁山楂,酸酸甜甜的,口感一級棒,從老人到小孩都愛吃。

今天上文晚了,糯米不小心打了下瞌睡,嘻嘻睡著了,下面趕緊發文,求推薦票票!還有收藏哦!謝謝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傻女勵志記最新章節 | 傻女勵志記全文閱讀 | 傻女勵志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