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勵志記 第三十七章 胳膊肘往外拐

作者 ︰ 糯米團團圓

雖是每年就秋冬兩季忙些,但這收入是源源不斷的,加上舅舅舅媽本就是勞作慣了的人,而且,這麼些年兩兄弟家也一直擰成一股繩,誰有了好處都不會忘記對方,所以這糖炒栗子給他們做是最合適的。

如果讓柏家來弄的話,估計累活都是熙兒家做,錢永遠是沒熙兒家的份。

熙兒的原則︰有恩報恩,誰對她好,她會加倍奉還;誰給她家使過絆子,那麼對不起,有仇報仇。

這才沒一個月,光糖炒栗子,熙兒就賺了個缽滿盆,按事先講的,三分之二的利潤給了兩位舅媽。

除去收栗子的銀子和人工材料費,一共賺了八百多兩,三家每家分了有兩百多兩,舅舅舅媽們都說沾了外甥和外甥女的大便宜了。

在賺銀子的同時,也被柏老頭那房恨紅了眼,直罵熙兒家是胳膊肘往外拐的白眼兒狼。

看著每日一籮一籮來送栗子的人,再看每日來拉栗子的牛車,孫氏和小孫氏氣的牙根兒癢癢的,但又無法。

熙兒幾個小的,每日負責把栗子切了口子,但這麼長時間下來也確實感覺很累,于是就在村里找了品行端正,人不多言且手腳勤快的兩三個婦人來做小工,每日工錢也按十文銀子算。

喜得幾個婦人恨不得日日能有這樣的好事來做,王氏只要新屋子沒啥事要幫忙,就拉著鄭氏也來做,多賺些外快也好,鄭氏現如今也不做刺繡的活計了,光在熙兒家幫忙,每日就能拿的銀子比繡東西高多了。

因為熙兒的糖炒栗子,石溝屯村乃至周邊幾個村子都掀起了采摘栗子的風潮,大部分是賣給熙兒家賺些碎銀子,又不累,就只要去山上摘了就行,還有一部分人是想仿著熙兒家做的。

集市上已經有些人也賣糖炒栗子,賣價便宜很多,可是只做到了形似而神不似。

如若糖炒栗子有那麼好模仿的話,它也不值錢了。

而且這秘訣就在泡制和炒的技巧和流程里面,每一步的做法如果有出入都會影響糖炒栗子的味道。

不但是別人想仿制,就連小孫氏和孫氏也特別想知道具體的做法,可炒制的灶台可是又重新改良過的,來掌炒勺的是吳氏和任氏,她們是想來偷窺也不成。

每天聞著那栗子的香味,小孫氏急的是抓耳撓心的。

小孫氏本想跟吳氏或任氏中的任何一人套套近乎,從而炒栗子時可以站邊上詳看,可不管是誰不是對她冷言冷語,就是視而不見。

相反的孫氏到不是那麼激動,她是這家的長輩,如若孝敬,還能少了她的不成,實在不行,就跟三兒子要啊,量他也不敢少給了自己的。

就跟一個多月前才過的八月十五一樣,柏三柱和王氏還是買了上好的糕點和兩身衣料孝敬過來了,可自己是長輩,想對他們使什麼臉色就使什麼臉色,再不高興也得受著。

柏老頭獨自一人時也暗自垂嘆,這老三不該啊,怎地帶了岳家賺銀子,就把自家兄弟丟了呢,這是跟柏家離了心啊。

他們心里的小九九,熙兒可是管不著,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你對我惡,哼,我也不讓你舒坦。

柏二柱最近也整天臉掛著,這個老三,先前賺的銀子被柏大芬設計全套進去了,自己也暗自佔了一半的便宜,現下,這銀子賺海了,比自家要有錢的多,要不也想個計策來算計老三一家?

建本建弘兄弟倆則是一直央求他們娘,去跟三嬸要些栗子來吃,聞著這味道,哈喇子都流濕了衣裳。

被小孫氏發泄似的敲了幾下腦袋,打了**幾巴掌,「吃吃吃,就知道吃,吃死你們兩個兔崽子,給老娘滾一邊兒去。」

建弘何時受過這等委屈啊,當即哇哇大哭,四兒听到,在那一邊忙著泡栗子一邊講︰「二伯娘這是拿自己的兒子發泄給咱看呢,傻不傻。」

家人幫忙的人也都到了,兄妹們總算是可以歇了歇,大家都累倒在炕上。

熙兒除了想光忙栗子,這時候也是山核桃成熟的季節,真是太可惜了,早就該采摘了。

這一樣都忙不過來,哪能再忙一樣呢,看來以後自己還是當個指揮者,把只要能賺的銀子都賺進來,有技術含量的自家做,一般的還是請些固定的小工。

發家致富,不是夢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熙兒家來說,銀子還是非常重要滴!

眨眼,秋收了,這是莊戶人家一年最忙的時候,所以在熙兒家建房的師傅,和幫工的,都讓他們歇了幾天,等忙完了這幾天再來上工。

秋收後,過了農忙季節,很多勞力都是閑賦在家,外出尋短工的人多了,基本上都是想賺些銀子回家過年的。

熙兒想等地里的糧食收割後,剛好請些短工來種些大白菜和白蘿卜,天往下就漸漸的開始冷了,需要儲存些蔬菜過冬,冬天蔬菜不似前世豐盛,品種也很少,一般大白菜和白蘿卜是家里必須儲存的。

地里收的糧食基本都收的差不多了,舅舅舅媽們也回家了幾天,所以炒栗子的活計就由王氏來炒,給鎮上供應的量也少了很多,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

出現這樣的情況,熙兒是很高興的,說明她家的東西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但是另一方面,這栗子都是野生的,也就是靠天收的東西,如果能自家種植,那產量方面都可以估計的。

再過些日子,板栗樹應該就到了自身的休眠期,是最佳的移植的時間,當然移植後的板栗起碼也得等兩到三年才能開始結果,但一但從開始結果,那就是源源不斷的財源。

熙兒決定乘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再買些上田,留個十畝先做個長期的試驗,樹苗就從山里挖,揀還沒開始結果的樹挖比較合適。

小麥已經全部收上來了,那戶人家已經把十畝小麥的收成,均分了一半給了熙兒家,畝產量兩擔不到,一擔按前世的換算為一百斤,一畝小麥產一百多斤,在當時來講已經算是很多的了,如果換成中田,也就差不多一半的產量。

所以熙兒家分得了九百多斤的糧食,那邊柏老頭分家時說好的,地里的糧食共分五分,按這個算法,好歹也能分些糧食吧。

別人家都收完了,柏老頭家才收了一半,柏二柱每天回家喊腿疼腰疼的磨洋工,柏建樹和柏建本也是有樣學樣,只有柏老頭是真的渾身酸疼,這時候才覺著柏老三的好來。

柏二柱他們爺三個,雖說喊疼,但是又不敢不去地里,這是有關銀子的事,要是柏老頭一動怒,這快到手的銀子就泡湯了,所以每天出門前,小孫氏是囑咐了又囑咐,一切以銀子為重。

柏三柱每天也去幫會忙,但最多是一個時辰,要不兄妹幾個總有一個去地里,找各種借口讓他不得不回去做。

時間一長,本還指望著柏三柱來幫著收割的柏二柱他們算是死了這條心了。

熙兒決定把收的這些小麥揀出一些好的出來留種,其余的全加工成面粉,都留著,自家吃。

也就是熙兒這一年銀子沒少賺,要按平常人家,誰舍得這種了大半年的麥子留自家吃啊,早就賣了換銀子了,再買些品相較次的留著自家吃。

既然家里現在不缺過日子的銀子了,熙兒還是想把日子過的舒舒服服,不是缺吃少穿的。

舅舅和舅媽們農忙完回來了,包括建房的師傅們都一起過來了,停了幾日工的新房子又開始動工了起來。

預計也就一個月不到的樣子,房子全能蓋好,放眼整個石溝屯村,也只有熙兒家的屋子是蓋的小二層。

這流言蜚語的也出來了,村里農忙過去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閑來無事就聊開了,說柏老三家的傻閨女其實是個貴人,以前沒開眼,自從好了之後,柏老三每日都有銀錢數呢。

還有的悄悄的說,說王氏娘家倒貼的其實是個借口,真正的銀子都是那個三丫頭賺的,這丫頭神呢,這炒栗子的主意就是她想的,其他賺錢的主意是一個接一個,王氏苦盡甘來嘍,就等著每日在家數銀子玩吧。

又有說柏大芬騙了柏老三的銀子,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柏老三家現在才是真正的發起來了呢,不過她也沒啥臉回來了。

說柏老頭和孫氏傻的也有很多人,甚至有些人還上門來挑撥孫氏和王氏娘家的關系,他們想看看孫氏用什麼法子來作賤王氏。

一時間,熙兒家依然成了村里喜歡嚼舌根人士的談資,不管別人怎麼議論妒忌羨慕,都與熙兒無關,自己日子過好了才是真的。

柏老頭幾個人好不容易把麥子收上來了,別家都休息了好幾日。他思量再三,還是把它們全賣掉,再換些品相次的,留著自家吃。

就在去賣麥子的前一晚,柏老頭在估算總共能賣多少銀子,一家分得多少,孫氏在旁邊插嘴了,算那細干啥,大兒子家分些,二兒子家少分些,反正他們跟著我們吃,老三家就別分了,人家大把的銀子賺著,還瞧的上眼這雞毛蒜皮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傻女勵志記最新章節 | 傻女勵志記全文閱讀 | 傻女勵志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