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唐朝大理寺 第225章 浮白

作者 ︰ 公子令伊

李商隱和蘇無名兩人的詩都念完了,大家的心砰砰直跳,因為接下來就要評選了。////

若按詩的格調來講的話,蘇無名的那首游山西村比李商隱的可要高出不少來,李商隱的那首詩不過是傷春感懷而已,而蘇無名的那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卻充滿了人生至理,這完全不是李商隱那首獨自申吟能比的。

如果這里的人心存一刻公平之心的話,蘇無名是必勝的。

只是很可惜,李德裕以及那些官員,都是想要看蘇無名笑話的,所以他們一定不會替蘇無名好話,而像蘇無名這邊的人,除了溫婉兒懂一點詩詞外,唐雄、林雲他們都是武夫,根本听不出好壞來。

而,他們幾人的身份太低,怎麼可能在李德裕跟前上話?

世上的事情,有很多都是已經注定的,注定的到了讓人無奈的地步,唐雄他們雖然不懂詩詞,可卻明白人心,明白李德裕這些人不會偏向蘇無名,甚至不會公平。

而事實的確如此,在兩人的詩作念完之後,那些官員便裝出一副討論的神情,而這番神情過後,其中一人站出來道︰「兩位才子的詩作都很好,不過仔細推敲下,還是李商隱的詩更好一些。」

那人一出此言,其他官員連連跟著附和,站在一旁的李德裕很是滿意的微微點了點頭,可就在這個時候,溫婉兒突然站出來道︰「我倒覺得我相公的詩作更好一些,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此一句,便可冠絕古今,請問李商隱的詩中,可能找出一句這樣的詩句來?」

李商隱有名的詩句有很多,比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些詩句都是流傳千古的名句,跟蘇無名剛才的那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並不曾多讓,李商隱今做的那首流鶯也是名篇,只是像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樣的名句卻是沒有,所以後世流傳的也不是很廣。

如今溫婉兒單單拿這詩中名句來事,也足可見她的聰明才智了。

只是當溫婉兒這一開口之後,那些官員立馬展開了反擊,他們都是朝中官員,豈容一介女子在這里隨意指點?

「那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確是名句,格調很高,不過若仔細推敲,卻不難發覺,這首詩寫的不是很應景啊,這句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中的春社近便將此詩暴露無遺,何為春社?春社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詩中所的春社近,哼,現如今春社已然過去了吧。」

唐雄對這春社祭祀之類的時節可不了解,更不知道什麼是第五個戊日,不過听了那個官員的話之後,他卻是一臉怒氣,上前一步,怒道︰「什麼春社過去了,我看分明是你們的詩好不過我蘇大哥,于是便雞蛋里挑骨頭,找事呢,有本事你們沖我老唐來,老唐我才不管你們是不是官,敢……」

唐雄的話越越離譜了,若再繼續下去可能就要壞事,蘇無名微微凝眉,突然厲聲喝道︰「唐兄弟,不可無禮,回來。」

唐雄不情願,可還是乖乖的退了回來,蘇無名對于那些官員的話並未多加反駁,他剛才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是想讓李商隱莫要為現如今的境遇擾心,以後若是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也莫要介懷,世間事情,很多都如同那句詩一樣,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這是蘇無名對于一個敬佩的人的一點微薄之力,如果他肯與自己結交朋友,那自然是要浮三大白的。

因為這個,蘇無名並未考慮到春社之類的時節問題,而他對春社這種不經常被提及的時節也不甚了解,既然不了解,最後的辦法就是不開口,任由這些官員獨自評好了。

剛才話的那個官員有些得意,因為他覺得自己的一番話幫李德裕扳回了一局,馬上他們就要贏了,而他們贏了之後,他們就可以隨意處置蘇無名了,當然,他們不可能對蘇無名進行身體上的懲罰,不過不定此舉可讓李德裕完成來此的目的也不一定。

可就在這個時候,李商隱突然嘆息了一聲,然後向李德裕拜了一拜,道︰「下官不才,輸了!」

眾人皆是一驚,他們這邊辛辛苦苦幫李商隱,可李商隱卻為何輸了呢?

就連此時的蘇無名,也有些大為不解,只要李商隱不開口,任由這些官員在這里辯駁,蘇無名也是扭轉不了局勢的。

李德裕眼楮瞪的很大,滿是怒火,不過此時他也不好發作,強制鎮定之後,問道︰「何以見得?」

李商隱又是一拜,這才道︰「其實今年的春社還未過,剛才張大人的一點沒錯,春社的確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按照今年的日子來算,第五個戊日已經過了,可在民間,卻也有不同的時間,有的是二月二,有的的二月十五,所以蘇大人在詩中用春社近一詞,也不算不合景的,而蘇大人那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醍醐灌頂之效,所以下官甘願認輸。」

李商隱這一番話完,眾人皆是瞠目不言,李商隱的一點沒錯,按照民間的習俗,春社的確也算是還沒有過的,那位張大人的得意之詞,如今變的毫無意義了。

眾人很生氣,他們在生這李商隱的氣,他們這般幫忙話,可他卻不顧大家感受,竟然甘願認輸。

此時李商隱的神色坦然,蘇無名見他如此,不由得更加敬佩起來,一個人若想擁有人格魅力,只有才名是不行的,他必須擁有更多美好的品質才行,李商隱顯然有這種品質。

其他官員已經忍不住對李商隱三道四起來了,李德裕很生氣,將手中玉佩往蘇無名身上一扔,隨即轉身離去,其他官員見此,連連跟了過去。

李商隱有些猶豫,可猶豫之後,還是留了下來,他望著蘇無名尷尬的笑了笑,而蘇無名則淡然一笑︰「讓李大人為難了。」

李商隱搖搖頭︰「無妨,倒是他們讓蘇大人為難了才是。」

听到李商隱出這樣一句話來,蘇無名突然發覺這李商隱的情商真的不低,他本以為李商隱不知這些人是要為難自己的意思,可听了他這一句話,他才明白李商隱對今發生的事情很清楚,只是從一開始他不想表現出來罷了。

想想李商隱跟溫庭筠齊名,可情商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蘇無名笑了笑︰「如今李大人已然負氣而去,義山兄若不急著請罪,我們在這里喝上幾杯如何?」

蘇無名的樣子有點沒心沒肺,既然知道李商隱得罪了李德裕,卻為何還要請他喝幾杯,若是真心對他好,何不替他向李德裕請罪?

溫婉兒在一旁有些替李商隱著急,可李商隱卻哈哈笑了幾聲,道︰「好,人生難得知己,今我們喝個痛快。」

因為蘇無名的那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商隱已然將蘇無名看成了人生知己。

兩人端來酒,和著那曼妙山色,一杯復一杯的喝著,直到黃昏來臨,日薄西山的時候,李商隱這才起身告辭。

看著李商隱搖搖晃晃離去的背影,蘇無名心中微微悲從中來,李商隱是一個才子詩人,也是一個極其有抱負的人,依附于李德裕本是他人生的轉機,可不隨人願,如果蘇無名所料不差的話,李商隱的母親將不久于人世,按照規矩,他要回鄉守孝三年,待他守孝歸來,李德裕只怕離失勢不遠了,正是因為這個,蘇無名才沒有勸李商隱回去給李德裕賠罪。

就算李商隱去給李德裕賠罪了,李商隱還是沒有機會在這朝堂之中有所作為的,只能意如此。

李商隱離去後不久,南宮隱和南宮燕兩人從遠處走來,他們兩人喜笑顏顏,仿佛在那些村莊里玩的很開心,南宮燕更是一上來就︰「那里好好玩啊,真沒有想到,這麼的一個地方,竟然有玩雜耍的……」

一個村莊能有什麼玩雜耍的,只怕是南宮隱在背後做的安排吧,他不想讓南宮燕看到李德裕與蘇無名的沖突,不然就算南宮燕再大大咧咧,她也能看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陰謀。

南宮隱回來之後便一直注意蘇無名的神色,可是從蘇無名的神色上他什麼都沒有看出來,最後忍不住,只得問道︰「蘇大人今玩的可開心?」

「開心,自然是開心的,認識了一個叫李商隱的好朋友,我可是與他喝酒一直喝到傍晚時分才停的啊!」

李商隱跟著李德裕來此郊游南宮隱是知道的,只是從蘇無名的話中,他好像听出蘇無名只跟李商隱一個人喝了酒,想至此,他立馬察覺不好,于是也顧不得多言,立即駕馬飛奔而去。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唐朝大理寺最新章節 | 混在唐朝大理寺全文閱讀 | 混在唐朝大理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