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 第九十九章 南線戰事

作者 ︰ 螞蚱不吃魚

新城以西五里,黃燦有些恨恨地望著眼前這座屢攻不克的小城。自己受秦王之命,統帥三萬大軍出南陽郡,目的是將韓國的注意力轉移到河水以南。

對于這一點,黃燦很有信心做到。但久居南陽郡的他知道,這是自己少有的領軍立功機會。如果僅僅完成這一點,這不算什麼大功。只有打敗數倍于己的韓軍,或是攻下數個城邑才算是一件大功,才能引起秦王的注意力,才能獲得提拔!哪料到,一路上韓國所有的城池全都閉門,拒不出戰。

雖然自己也打下了數個小城,但要麼戰略位置不重要,要麼人口少的可憐。自己這才將目標轉向新城。新城位于伊水之畔,沿河而下一百里既是伊闕重鎮,北上一百里則是宜陽重鎮,乃兵家四戰之地。但相比伊闕、宜陽,新城無論在人口上還是守軍數量上都大不如兩城。所以,在黃燦看來,以三萬秦兵攻六千韓軍駐守的新城,勝算還是蠻大的。

但事情偏偏就出了奇,新城在自己的猛攻下,除了一開始的搖搖欲墜,就變得愈發牢固。而且時不時有縣令裝扮的人巡視城防,百姓們也是熱情高漲,城牆上到處可以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

「將軍,這新城軍民團結,不是易與之城。不如權且退下吧?反正王上命令我們牽制韓軍,韓軍主力又不敢派一兵一卒出城,說起來我們的目的是達到了。」副將韋暴開口說道。

韋暴的說法不錯,新鄭既然難以攻克,再這麼相耗下去也是無益。除了增加雙方的傷亡數字,消耗彼此的口糧,就是增加對方的信心,有些得不償失!韋暴提出退軍不過是給主將一個台階,畢竟,當時攻打新城是主將的主意,讓他抹開顏面放棄自己的決定,有些難了!

「這幾日我軍的傷亡數字是多少?韓軍大概又有多少?」黃燦沒有回應副將的建議,只是問了敵我戰損情況。

韋暴一愣,還是如實回道︰「我軍傷亡了有五千多人,韓軍稍少一些,但應該也有接近三千。」

「嗯!」黃燦用手拖著下巴,似乎在權衡著什麼,一會後,黃燦開口了,說道︰「這樣子,再給我一天,一天後要是打不下新城,我們就退軍!」

「喏!」韋暴識趣地下去宣布命令。

新城府衙,縣令荀況在接待著馳援而來的太子然一行。兩日前,太子然在伊闕看到了荀況的求救信。太子然當即立斷,率領三萬大軍火速馳援新城。好在,荀況雖是一介書生,但卻識時務,曉進退,驟遇秦軍圍城也不慌亂。反而發動全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搞了一出全民抗戰。不過成效卻是極佳,秦軍有一次想掘地道攻城,就是被細心的新城百姓發現阻止的。

「荀縣令,幾月不見,你氣色可是不錯啊!」太子然見面就是開起了玩笑。

自己初見荀況時,他雖然侃侃而談,一副自信慢慢的樣子,卻是有種懷才不遇有志難申的感覺。現在再看,荀況神色雖是疲憊,眼楮卻是熠熠生輝、炯炯有神,想必過得不錯才是。

「太子說笑了!當初曠胸有志向,卻無法施展。是太子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有機會實踐自己的理想。敢不拼死效命?!」荀況卻是俯子,作了一揖。

「那荀縣令可有所得,所獲?」太子然好奇地問道。

「只能說有一些體會,但說不上大徹大悟!」荀況回道。

當初自己和太子然辯論,言治國之道。太子然的霸王之道頗有些振聾發聵之效,自己聞之大慚。太子然舉薦自己為新城令,未嘗沒有想借自己之手追尋國運恆昌的方法。自己真的開始治理新城時,各種與自己之前理念相違背的事情就一件接著一件。治國,確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願聞其詳!」太子然俯首說道。

「老子有雲,治大國若烹小鮮,不可過,過猶不及。這新城就好比一道菜肴,里面各種佐料,有的辛辣,有的甘甜,有的苦澀。百姓有好有壞,有才的未必清廉,忠厚的未必棟梁。如果按照我之前的標準,人人皆是完人,尤其是官吏的選拔,寧選本分平庸之人也不要有才偷奸耍滑之輩,國將難治啊!」荀況嘆道。

自己初來新城的時候,整個官衙遍布作奸犯科之輩,忠良之徒少之又少。可若是不用他們,整個官衙完全就無法運轉。自己本想拿他們作為過渡,可事後發現,能夠替代這些作奸犯科的人少之又少。

「荀縣令什麼時候開始讀道家的《道德經》了?呵呵,人人向善是儒家天下大治的理想。不過這可不是朝夕之功,管仲有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現在四處混戰,民不聊生,教化百姓是任重道遠啊!依我看,任何人既然活在這個時代,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筆直的樹木可做棟梁,彎曲的枝干或為斧柄或為薪柴,每個人總有他的用處。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嘛,只要找到他們應該在的位置,讓他們在這個位置上發光發熱,那就是成功的治國。」太子然點頭嘆道。

荀況听後欲言又止,也許自己還沒深刻領悟到其中的真理吧!于是將話題轉到眼前的戰事上來,說道︰「太子,秦國十萬大軍已經攻破陝縣、燻城,北渡河水。如今屯兵安邑城下,與魏軍對峙。臣總覺得這里面怕是有什麼陰謀,要知道,河西郡的趙軍已經南下支援魏軍,秦軍怕是很難討到便宜。秦軍會不會聲東擊西呢,秦國畢竟還有六七十萬大軍,加上南陽郡出動的三萬兵馬,如今不過出兵十三萬而已。如果秦國再派十幾萬大軍,突下宜陽,我國怕是大不利啊!臣斗膽請太子殿下速速移兵宜陽,新城有臣在,必將固若金湯。」

「荀縣令此言倒也有幾分可能。我也覺得秦國是欲蓋彌彰,不過我已下令宜陽嚴加防範。現在還是先幫你們解了新城之圍吧!來都來了,你總不能讓我空手而歸吧?」太子然笑道。

荀況做的確實不錯,以區區一個新城力抗三萬秦軍,還能令對方折損五千。如今還能分析時局,可見荀況也算是一個知兵之人。不像後世那些老夫子,滿嘴之乎者也,整天聖人雲聖人雲,妄圖以口舌之利令敵國罷兵息戰。

荀況想了想,只能應了下來。如今秦軍不過只剩兩萬五千兵馬,想必明日在發現己方已經有援軍後,會知難而退吧!

感謝百靈鳥的清明的打賞,稍後還有一更!100章!go!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全文閱讀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