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 第八十八章 燕國的危機

作者 ︰ 螞蚱不吃魚

邯鄲,燕王之死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趙國。

作為北方諸侯國,燕國和趙國有著太多的共同點---同樣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騷擾,同樣的地廣人稀、盛產戰馬,同樣的以騎兵名揚天下。因此從一開始,趙國就極為重視燕國。沒辦法,兩個極度相似的國家,要麼成為敵人要麼成為盟友,而成為前者的可能無疑最大。

好在燕國一直對經略中原不甚感興趣,或者更準確地說,燕國更喜歡內斗不止。因此趙、燕兩國一直和平相處,相安無事。

但自從野王之戰後,事情發生了轉機,燕國在秦國的游說下開始親秦。無論如何,這一點是趙國無法容忍的。因為這意味著趙國在西進與秦國爭霸時,身後的燕國會時不時做一些小動作,甚至燕國四十萬大軍說不定會發瘋直奔邯鄲。

藺相如出使趙國不過是緩兵之計。在趙國原本的計劃里,是要麻痹燕國,趁燕國松懈一舉打敗燕軍,至少打得燕國十年內恢復不了元氣。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燕王突然身死,燕國親秦的計劃是不是會發生變化呢?趙國在等待著。

但等來的結果卻不是趙國所希望的,親趙的公子辛沒有繼承王位,反而是燕惠王的庶子--公子究繼承了燕國大統。

趙國很不滿意,因為據情報稱,現在把持燕國朝政的是丞相公孫操,此人的立場很值得懷疑。因此,在韓國使者來到邯鄲,表達伐燕的意圖時,趙國以最快的速度答應了。

魏國也是同樣的決定。不過對于伐燕,魏王起初的興趣是不大的。畢竟一下子收復了那麼多城池,總需要時間消化。但在韓國的利誘之下,魏王最終同意派出五萬大軍北伐燕國。

現在,對韓國來說,剩下的就是周王室的態度了。

當今周天子雖有天子之名,但實際上早已失去對天下的控制。且不說韓、趙、魏、秦、齊、燕、楚七國,就連其治下的西周、東周兩國,現在的周王室都無法約束半分。

說到西周、東周兩國,就不得不說一下他們的歷史。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姬揭于王畿(注︰指天子的直接管轄區域),是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國。

公元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後,其幼子--姬根在東部爭立,趙國、韓國用武力加以支持,原本的西周國遂分裂成如今的西周、東周兩個小國。

等到了公元前315年,周赧王繼位。西周公欺其年幼,將其遷徙到雒邑,自居河南(注︰當時的王城),東周國也在鞏地自行其是,不再听從周天子的號令。從此以後,周王室的影響力僅僅限于雒邑一城。而西周、東周兩公國也開始互相攻伐,時有征戰。

不過,史書里未曾詳述兩國的戰事。畢竟,此時西周國民不過3萬,軍不過五、六千;東周國更差些,軍隊只有四千多人。相比這個時代七國間動輒十幾二十萬的戰爭,西周、東周兩國之間的戰事更像是一場「游戲」!

這可比某個島國強多了,只有數百人參加的群毆也稱之為戰爭,而這個群毆的時代也大言不慚地稱為戰國時代!

如今的周天子正是死後謚曰「赧」的姬延,在位已經四十一年。也許是早就清楚地明白周室衰亡已成定局,周天子索性每日里縱歌飲酒,以求朝夕之歡。

但即便要求如此簡單,也很難實現。因為旁邊兩個「龐然大物」時不時鬧騰一番,身為天子的姬延經常要做和事老,盡量安撫兩國。

雒邑,王宮。

周天子近乎討好地望著韓國的使臣,說道︰「貴使遠道而來,不知所為何事啊?」

如今韓國聲威大震,聯合趙國、魏國大敗秦軍,將其趕回關內,復土三四百里。眼下,西周、東周、雒邑這些王室土地更是全部被韓國包圍著,由不得周天子不重視韓國。

「王上,臣此次前來是為討一紙命令。」韓使黃勃恭敬地說道。

黃勃離開新鄭前,太子然特意交代他要舉止恭敬,不得怠慢周天子。黃勃雖然不明其意,但身為太子詹事,還是照做了。這樣做的效果就是周天子提防之心大減,對韓國產生了不錯的印象。

「貴使是要討要什麼命令啊?」周天子奇怪地問道。

周天子心里已經設置好了底線,只要不是要攻打自己、滅亡周王室,管他什麼命令呢,都給!胳膊擰不過大腿,人家韓國隨便來個萬把人就能分分鐘滅了自己,實在惹不起啊!

「回稟王上,燕國丞相公孫操弒君作亂,立燕惠王庶子為王,此乃大逆不道之舉。我韓國身為周王室諸侯,有責任為王上匡扶天下,消滅此等佞臣。因此,臣代表韓王向王上懇請一道詔書,以便出兵討伐燕國。」黃勃義正言辭地說道。

「你們韓國要討伐燕國?」周天子有些驚訝。

燕惠王的死訊周天子是知道的,但沒想到,與燕國相聚千里的韓國會如此熱心腸,要維護周王室嫡長子繼承制的傳統。

即使要出兵伐燕,也沒必要請示自己啊!現在流行的是各國互相攻伐,只要不牽扯到自己,周天子才不關心誰勝誰敗呢!莫非韓國轉了性,開始尊重起自己來了?

「回稟王上,不止我們韓國,趙國、魏國也會各自派出一支大軍伐燕。燕國此等大逆不道之舉,不伐之無以彰顯我周王室的威嚴!」

周天子感動地快哭了,周王室的尊嚴早就沒了,luo奔好多年。如今居然冒出了幾個忠義的諸侯,實在太難得了!

「王上,臣以為燕國當伐之。」大夫史厭出班說道。

周室衰微,眼見天下人都快要忘記周王室了,如今有這麼一個機會彰顯周王室,不答應就真是傻了。況且韓國如今包圍著周王室,又有趙、魏兩國撐腰,實在得罪不起。

「準!寡人準了!」周天子出聲言道。

「謝王上!臣在此代表韓國向王上獻上糧食千石,布百匹,玉璧十雙。」黃勃開口說道。

忠臣啊!忠臣!多少年沒有諸侯國獻貢了,沒想到韓國是第一個上貢的。周天子的日子可不好過,雒邑太小,就一千戶人口。人少,能收上來的賦稅就更少了。為了減少開支,周天子連宮里的僕人都不敢多要,沒辦法,養不起啊!這下好了,有了這些貢品,自己可以過上一段時間好日子了!

于是,在燕惠王駕崩之後,韓、趙、魏三國以燕國不遵禮制為由,奉周天子之命,討伐燕國。韓國出兵三萬,魏國出兵五萬,趙國出兵十萬,共計十八萬大軍,浩浩蕩蕩直奔燕國。

(感謝一時無兩53、黑天照的打賞,今天有些不舒服,先一更了,明天兩更!順便解釋下,鸚鵡有一些種類原產地在中國,只不過現在大家熟知的是在美洲罷了!還有就是毛筆,戰國時代就有了,這是千真萬確。)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全文閱讀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