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 第67章 雙喜臨門

作者 ︰ 螞蚱不吃魚

趙國,柏人邑。

柏人北臨中山,東靠漳水,往南不到兩百里就是趙國都城邯鄲。當初趙國為了消滅中山國可謂大廢苦心,畢竟中山國地處趙國心月復之地,屢次滅國卻又屢次復興,猶如一顆定時炸彈。柏人邑就是在這個時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到如今已是僅次于邯鄲的趙國大城。

韓國黃勃一行已經在柏人停留了整整十天了。這十天來,他們早出晚歸,苦苦尋找一人,但每天的尋找都是無功而返。身為太子詹事,黃勃放著一大堆要事不做,跋涉千里來到柏人找一個從未听說的人,只因為太子然的一個夢。

太子然出征尚未返回新鄭時,曾派人八百里加急趕回太子府,吩咐黃勃立刻親自帶人前去柏人邑尋找一個名叫李牧的人。在信中,太子然說此人是神仙托夢給自己的,于韓國有大用。

就這樣黃勃莫名其妙地開始了風餐露宿,披星戴月的日子。李牧是誰,年方幾何,家在城中還是鄉下,對于這些黃勃一無所知。在足有十五萬人口的柏人邑尋找這麼一個只知名字的人,無異于大海撈針。但太子有命,黃勃只能盡全力而為。

太子然自是知道找尋李牧的難處,但至少只要去找,還有一分希望找到;如果不去找的話則是一點希望也沒有。在攻下宜陽的時候,太子然就開始算計還有什麼賢臣名將是可以收復的,李牧這個名字就是這樣跳了出來。

但太子然不肯定李牧是不是已經效忠趙國了,于是在和廉頗分別的時候,太子然裝作不經意地問道趙國有沒有姓嬴氏李的青年將領。廉頗不知其所以然,誠實地回答道「沒听說軍中有新近崛起的嬴姓李氏青年才俊」。

太子然心中一喜,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巧妙地岔開話題。送走廉頗大軍後太子然心里合計開了,史料記載公元前244年李牧率軍大破匈奴。在這十多年前,李牧被任命為鎮守雁門、雲中兩郡的高官,按常理他能擔當這等重要的職位,必是趙王心月復,無論如何他都應該三四十歲,甚至更大也不一定。現在嘛,可能已經成年從軍,也有可能剛剛出生。對于這個連卻強秦的名將,太子然是發自心里的喜歡。人才啊!不喜歡才怪!

太子然已經打定主意,如果他這個時候已經從軍,那就讓自己的詹事黃勃使出離間之計,讓他在里面過得各種不舒服,最後在他心灰意懶退出行伍時拋出橄欖枝。

如果他是不巧剛剛出生,那就先建立良好的關系。至于帶回韓國發展,太子然暫且不考慮。名將也是需要成長環境的,誰知道來到韓國後會不會泯然眾人矣,太子然不想冒這個險。當然,太子然最希望的是這個時候李牧快要成年從軍,這是最省事的。但至于究竟會是什麼情況,只有上天才能做決定了。

歃血為盟後,韓、趙、魏三國國君又在朝歌停留了五日,隨後就各自回國了。臨別之時,趙國上卿廉頗拉著太子然絮絮叨叨說個不停,竭力邀請太子然有空去邯鄲轉轉。這本是感人的一面,卻讓不知情的人以為兩人基情四射。

廉頗之所以如此感動是因為他被趙王封君了,號為信平君。要知道,廉頗乃邊將出身。在趙國,一個邊將可以通過自己的戰功升遷,擔任重要職位,但卻很難封君命侯,成為貴族。

憑借著這次大破秦軍、拓土五百里的戰績,廉頗終于如願以償地獲得封君的稱號。廉頗比誰都清楚,如果不是太子然的一系列奇謀,自己雖會獲勝但難以封君。要知道,在此之前,自己也曾立下大破東胡,收復代郡的功勞,但只是被賞賜了一些錢財。

事實上,太子然很清楚,如果不是自己這只「蝴蝶」煽動的翅膀,廉頗確實還要一直處于顯而不貴的尷尬位置上。直到長平之戰趙國大敗,燕國趁勢入侵,廉頗憑借著大破六十萬燕軍的不世之功,這才勉強封君。

與此同時,有著趙國王族遠房血統的趙奢卻憑借著閼與一戰即被封為馬服君,韓國上黨太守馮亭和秦國降將鄭安世在投趙分別獲得華陽君、武陽君的封號。趙國貴族歧視平民出身的大臣可見一斑。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就在太子然跟著韓王回到新鄭的時候,一個來自千里之外的使者也帶回了範睢的消息。

「什麼?有範睢的消息了?快把使者帶進來。」太子然一听說外面有使者求見,當即命令中庶子將使者帶了進來。

「快!告訴我!先生怎麼樣了?」一見到範睢的使者,太子然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太子殿下請放心,張先生一切安好。這是張先生給太子殿下的信。」使者從貼身懷里掏出書信,雙手呈上。

太子然迫不及待地展開竹簡,在竹簡里範睢將自己兵敗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太子然,並表示如今義渠舉國之兵只有三萬,其余三十萬皆是老弱婦孺,不堪一戰。

為了躲避秦國隨時到來的打擊,範睢已經說服義渠王北遷出長城。那里現在居住著被趙國西逐的林胡、樓煩部落,隸屬于匈奴右賢王麾下。憑借著血緣關系,義渠應該可以並入匈奴,成為其中的一個部落。

在書信里,範睢還建議太子然,韓國可以繼續扶持義渠,壯其聲勢,保持良好的友誼。待韓國往北擴土開疆之時,說不定會有奇效。安頓好義渠後,範睢會繞道趙國返回新鄭雲雲。

看完書信還不過癮,太子然又再次仔細地琢磨了一會,這才抬起頭關切地問道︰「張先生身邊的侍衛如今還有多少?」

範睢的書信里並沒有告訴自己其他的近況,只是提到義渠兵敗後是如何禍水西引,挑撥秦國和月氏的不和,從而甩月兌追兵。但太子然清楚這其中的凶險之處,稍有不慎就是玩火**。自己當初交給範睢的侍衛在救下義渠洪後已經所剩不多,雖然後來自己又給範睢補充了一些,但經歷此番大敗之後,想必侍衛應該沒有多少。

「回稟太子,算上卑職,張先生侍衛僅余十人。」

「太少了啊!」太子然嘆了口氣,又在心里算了算,說道︰「人太多了也不好偷偷越境,這樣子,我再安排一百人,由你帶著前去護衛張先生。無論如何,你們都要護送張先生平平安安回來,知道嗎?」

「喏!」使者應聲答應。

「忠伯。」太子然朝著身邊的管家說道。

「老奴在!」

「帶他下去吧!記得去賬房那里支取十金賞給他。再讓衛率選一百個機靈的侍衛,今天下午就出發前去塞外。」

「喏!」

遠在千里之外的柏人邑,黃勃一行尋人一事也有了重大突破。在經歷了幾番波折後,黃勃終于找到了太子然的意中人,啊呸,說錯了,是夢中賢臣。黃勃立刻派人打听了下對方的情況。這個少年剛剛年滿十八,看上去除了比同齡人健碩一點,精神一點也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偌大的的柏人邑幾乎被他們翻遍了,只有眼前這麼一個姓嬴氏李名牧的,應該沒有錯。

為防止出錯,黃勃還是派一個會趙國口音的手下裝作逃難的百姓路過李家,借上門討水喝來獲得交流、試探的機會。略一熟悉,黃勃的手下就開始訴說自己的悲慘遭遇,說著說著就說到世道上來。隨後大放厥詞評論天下大勢和不久前結束的野王會戰,言辭之中故意露出許多破綻,更多有詆毀趙國用人制度之言。文字首發。年輕氣盛的李牧果真上當,當即一一駁斥,說的是有論有據,十分有見地。

黃勃這才相信對方應該就是自己所找的李牧了。當即表明身份,說自己乃是韓國太子韓然的太子詹事,如今不遠千里來到柏人就是為了找尋李牧。李牧乃太子然命中注定的賢臣,否則神仙也不會托夢給太子然,讓他知曉柏人有這麼一個人。

這個年代的人對鬼神還是多有敬畏的。李牧家世又非顯赫,只是一個平頭百姓,對方身為韓國太子詹事,確實不可能無聊到遠赴千里戲耍自己。而且趙國確實如剛才「逃難之人」所說,宗貴排斥平民出身的人。李牧若是留在趙國,倘無好的機遇,勢必難以出人頭地。現如今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李牧確實有些躍躍欲試了。

黃勃隨即拿出百金,表示自己知道李牧的父親如今臥病在床,行動不便。這百金權當是給李牧父親治病的費用。待調養一段時間後,太子然會為李牧的父親征集天下名醫問診。隨後又是拿出百金,說道這百金供李牧一家安家落戶之用。並告訴李牧,太子然十分盼望李牧能效忠韓國,已在新鄭繁華之地為李牧一家購置了宅院、僕人,隨時可以入住。

看到黃勃一方如此心誠意足,李牧母子已經十分心動了,但還是請示了病中的李牧父親。在征得同意後,李牧終于下定決心南歸韓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全文閱讀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