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 第十八章 試探(上)

作者 ︰ 螞蚱不吃魚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更新時間︰24-4-232:23:9。**無事。說.b.更新

考慮到秦軍遠道而來,公子然本欲來一場夜襲挫一下對方的士氣,但斥候稟報說秦軍戒備森嚴,難以靠近大營五里之地,公子然也只好作罷。7349

秦軍長途跋涉,士卒疲憊,胡陽也沒有打算來一場黑夜里不辨敵我的混戰。于是雙方默契的休整的休整,備戰的備戰。

次日,隨著朝陽的升起,秦軍大營一覽無余。

胡陽果真大膽,居然將十萬大軍分別布置在野王的南門、西門,北門,大營連綿三十里,遍設拒馬、鹿砦、鐵蒺藜。

公子然慨嘆一聲,秦軍果然訓練有素。單看此時正是吃飯時,秦軍大營無一絲喧嘩吵鬧之聲,可見治軍之嚴。

野王以北的上黨郡,舉郡不過十萬之兵。拋開守城所需的八萬士卒,不過兩萬之兵可來援。因此公子然也是指示上黨太守不必增援野王,能守下上黨就是大功一件。

也許秦軍足夠自信,絲毫不在意身後的上黨郡可能會來的敵軍。但如此一來,野王城的壓力就大了。

公子然毫不懷疑,如果溫地此時還在秦軍手中的話,秦軍甚至敢三面圍城。畢竟,野王最大的援軍必出自成皋一側。

就在公子然一籌莫展之時,用過早飯的秦軍已經開始集結。黑色的大軍肅穆,井然有序。隱隱約約可以听見的只不過是軍官們的呵斥整隊聲。

不多時,一支大軍自遠方開來。胡陽站在戰車上,隆隆的戰鼓在耳邊回響,看著越來越近的野王城,他感覺心中一股熱血的沖擊蕩漾。

野王,將是他胡陽的成名之戰,猶如白起的伊闕。而身後的十萬大軍,將是他勝利的最大保障。

胡陽忽然一舉手,身邊的傳令官趕忙揮舞起令旗。十萬秦軍整齊劃一地猛地停住了腳步,一時之間,奔騰的煙塵如一條巨龍撲向野王城。

「喊話。」胡陽淡淡地說了一句。

「諾!」

早有一騎策馬越過方陣,跑到離野王城不過一箭之地處,大聲說道︰「城上的守軍听著,韓王無道,叛我大秦。我王宅心仁厚,不願生靈涂炭,一切罪責全在韓王。限你們一炷香時間束手就擒,否則破城之後,雞犬不留。」

公子然眉頭一皺,對身旁的朱亥說道︰「給我把這個口出狂言的人射下來。」

「諾!」朱亥大聲應道。

說完拿起一把強弓瞄向了城下的秦軍使者。

彈指一刻間,秦軍使者中箭倒下,馬匹受驚返回本陣。

「大韓威武!大韓威武!」公子然高聲叫道。

這個時候,韓軍上下方才如夢蘇醒,狀如癲狂地喊道︰「大韓威武,大韓威武!」

朱亥天生神力,尋常強弓根本用不了。公子然特地為朱亥打了一把十石的強弓,今日小試身手,秦軍使者就措手不及被偷襲而死。

一時之間,秦軍帶來的龐大壓力一掃而空,韓軍士氣大振,秦軍卻是有些瞠目結舌。

胡陽略一皺眉,出聲道「擊鼓、前進」。

秦軍開始有條不紊地架設投石器,安放拒馬。弓箭兵整隊出列,敢死隊集結待命。

暴鳶一見秦軍如此動作,馬上建議公子然離開城頭。

公子然也知道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攻防戰最是無情。若自己站立在城頭,能不能鼓舞士氣另說,待會秦軍的箭雨落在頭上,為了保護自己不知會搭上多少人的性命。

看到公子然听從自己的建議,暴鳶心下大喜。當即命令道︰「敵軍攻城在即,弓箭手準備。」

沒過多久,韓、秦第一次真正的交鋒開始了。

最先發威的是雙方的投石車。

韓軍早已堅壁清野,郊外一應房舍全部拆除,就連野外稍大一些的石頭都被運進野王城內。因此,秦軍的投石車只是發射了數輪便宣告無用。而韓軍的投石車則瘋狂的進行遠距離傷害輸出。

第一局,投石車間的較量,秦軍vs韓軍,韓軍完勝。

見得之前屢試不爽的策略失效,秦軍上下也不喪氣。在中軍令旗的指揮下,屯長、百將們吆喝著手下士卒加快速度。這個時候只有盡可能地靠近城牆,對方的投石車才會失去作用。

但秦軍剛剛月兌離投石車的死亡之吻,又要迎上韓軍天下聞名的守城弩。

射程可達八百步的守城弩是每個士兵心中最大的噩夢。不同于投石車,守城弩是架設在城頭上的,因此它的準度更高。

一旦守城弩射中目標,往往就是意味著十幾個步卒像串串燒一樣被釘在地上。方陣、集群就是守城弩的最愛,因為可以造成最大的殺傷。

秦軍自然也有應對之法,那就是攻城弩。

在伊闕之戰攻克宜陽之後,秦國獲得了大型弩的制造方法。在別出心裁地將弩用于攻城之後,秦軍意料之外地發現大型弩射出的弩箭可以深入城牆數尺,足夠士卒攀岩上去。更重要的是攻城弩可以極大彌補秦軍超遠距離火力輸出不足的弱勢。

于是,秦軍數不清的攻城弩接二連三地發射。韓軍也不示弱,在投石車的幫助下,全力反擊。不一會,野王城就如同漲滿刺的刺蝟,煞是驚人。秦軍卻是損失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守城弩,韓軍佔據地利,不過損失了區區四五架守城弩。

第二局,秦軍攻城弩vs韓軍守城弩,依然是韓軍勝。

秦軍在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代價後,終于沖進了野王城兩百步以內。

躲過了投石機和守城弩的雙重打擊,活下的秦軍心里大呼幸運。只要再沖兩百步,到達城牆下架起雲梯,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每個老秦人都深信,當自己的屠刀舉起的時候,六國的軍隊只會屁滾尿流地求饒。

只見城下的秦軍動作嫻熟,互相配合。每兩個秦軍仰舉著盾牌,掩護身後架著雲梯的同僚。

終于,秦軍率先進入了韓軍弓箭射程。韓軍居高臨下射出的箭又快又遠,抬頭仰射的秦軍弓箭手為了彌補兩者的差距,生生將陣線推進了四十步。

不過短短的四十步,秦軍至少付出了五百多人的生命代價。

接下來,秦軍讓韓軍見識到了為何他們是戰無不勝的。

只見秦軍弓箭手們排成5人乘以人的小陣,每一行的弓箭手幾乎是瞬間射出手中的箭。隨即默契的撤退到方陣後方,一方面補充箭支,另一方面也是補充體力。這時後一排的士卒跟上,重復上一排的動作。

每個秦軍按部就班,如同一部機器里的零件,嚴密契合。

城頭的韓軍表現就差強人意了。雖然他們也努力,但不夠配合。一個弓箭手一刻不停地射出十箭後便會力竭。而秦軍弓箭手,因為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可以長時間地射箭。

尤其是在秦軍瞭望塔和櫓車建好之後,秦軍弓箭手可以居高臨下射擊城頭上的韓軍。韓軍的地形優勢一下子就抹除了很多。

雖然一路上秦軍至少丟下了兩千具尸體,但最終,在秦軍弓箭手悍不畏死的掩護下,敢死隊還是架起了雲梯。

戰爭,還是進入了秦軍熟悉的節奏。

(還是無節操地打滾求推薦。順便告知大家一個好消息,朋友幫我創建了貼吧,大家有空去逛逛,提提意見也好。推薦票到後加更兩章。大家拿推薦票砸我吧,嘿嘿。)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全文閱讀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