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八十章 風雪交加

作者 ︰ 豐郎

話說這一百元軍精騎一路追著大奎向南,直奔了十余里還是只見大奎在前面遠遠的跑。大奎一身羊皮袍子穿在身上,再加上還挑著一副擔子。遠遠看去顯得雙腿短小卻著實精悍,能跑過奔馬怎不叫人詫異?

又追了一程,跟在大奎身後的元騎兵突然吹起了角號。大奎暗叫不好,奔行中突然折往向東,因為那里有一處險峻高山,當地百姓稱之為‘高崖’。只要進了山,騎兵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

擴廓帖木兒的二十萬大軍不光圍困了蘭州城,往東到定西,往南到臨洮皆是元軍出沒之地。剛剛追趕大奎的元兵吹了角號,想必是通知其他元兵精騎隊伍前來圍捕。

帶兵的校尉心中暗自得意,向東有一條南北向的大溝,溝內積雪足可及腰。前面跑的明軍探子若是到了哪里,想要再跑怕是難比登天了。轉眼間這一百元軍騎兵到了溝前,帶兵校尉帶隊急急勒馬,再看時已是驚得目瞪口呆。只見前面的明軍探子早已過了溝,溝內的積雪上只有淺淺的一行腳印。

「兄弟們,雪凍實了。跟我沖過去。」校尉帶頭策馬向著大奎逃去的方向追了過去。身後兵士紛紛打馬跟隨,誰知還沒跑出十丈,胯下戰馬一聲驚嘶,竟已深深陷入積雪。一百元兵此時剛剛趕到身側,竟是一股腦的陷進了雪坑,紛紛被冰雪困在原地。

戰馬動也不能動,遠遠看去就像是一百元兵老老實實的坐在了雪地上一般。戰馬也只能脊背露在外面,四腿已深入積雪。有的元兵想下馬,誰知剛剛離了馬鞍,隨之便掉進了雪坑中。冰雪雖是不傷人,但元兵想進或退,卻是需要費很大勁。

大奎正自奔行,不經意的回頭一看,頓時樂了。元兵都被困在了雪溝中動彈不得,此時不去找麻煩更待何時?

大奎停形,挑著擔子又原路折返,到了溝邊見到已有幾名元兵因為跟在最後,正自站在岸上拉馬。還有的已刀鞘掘雪,只這片刻的功夫,雪溝中已挖出一小片空地。若是讓這些元兵月兌離困境,自然又要有些麻煩。

就在這一百元兵驚駭的目光中,大奎嘿嘿笑著放下擔子,縱身奔到雪溝的另一邊,剛剛出溝的元兵還未反應過來,只覺一陣冷風襲到,已被大奎一一揪住衣襟扔進了雪溝。

「弓弩準備。」元兵校尉一聲大喝,已在馬上轉過身來,手上早已提了硬弓,正準備搭上羽箭。大奎身形一動,便如蒼鷹博兔般撲到這元軍校尉身前,右手食中二指疾出直取元軍校尉雙目。

元軍校尉大驚之形後仰,大奎身形剛好落在元軍校尉的戰馬背上,趁著元軍校尉後仰之時劈手奪過他弓上長箭,接著倒轉箭頭猛的將長箭刺入元軍校尉大腿上。

「啊。」元軍校尉一聲慘嚎,大奎復又一掌劈在這元軍校尉喉間。元軍校尉的慘叫戛然而止,身子直接仰臥在馬上再無聲息。

「都不要亂動,誰再亂動殺無赦。」大奎冷冷喊了一聲,正在忙著拿弓箭的眾元兵見到來人如此厲害,竟真的都不再動。

大奎蹲在馬背上笑道︰「你們听著,把手上的兵器都扔了,然後把鎧甲衣袍都月兌掉。」

听到這句話,眾元兵不僅相顧失色。如此冰天雪地,月兌了鎧甲衣袍豈不是要凍死?

大奎見到眾人不動,伸手在元軍校尉的戰馬箭壺內抽出一支長箭,接著伸出右手輕輕捏住箭頭,手上稍一用力只听‘ ’一聲,竟是將箭頭掰了下來。羽箭的箭桿多為竹制,掰斷箭桿很容易,但若是輕描淡寫的掰下箭頭,那手上的力道該有多麼驚人。

大奎呵呵笑道︰「誰的頭比這箭頭還硬?」

元兵中沒人搭話,都被大奎鎮住了。見到眾人都是一臉的驚駭,大奎這才笑道︰「月兌了衣袍凍不死人的,這里的雪這麼厚,你們只要鑽進雪地里不就沒事了?」

元兵還是沒人動,大奎臉上笑容一僵,毫無征兆的抖手將手上箭頭當做暗器打了出去。一聲慘嚎傳來,一名遠處的元兵喉部被箭頭打中,翻身跌進了雪溝中。

「快月兌!」大奎一聲歷喝,眾元兵驚若寒蟬,各自七手八腳的開始月兌鎧甲月兌衣袍。最後這些元兵個個只穿了中衣,渾身篩糠一般的坐在馬背上。大奎滿意的點點頭道︰「把衣服都扔過來。」

元兵哪里敢不從,紛紛將衣甲扔給了大奎。大奎對這些衣甲看都不看一眼,縱身回到岸上。收回自己的擔子,又拉了一匹馬出來,這才將自己的擔子安安穩穩的綁在馬身上。臨走時,大奎虎著臉道︰「等我走遠了你們再追來。」

听到大奎這句話,元兵紛紛大搖其頭。

大奎很滿意的笑道︰「即然如此,我也不難為你們。回家去吧,不要再打仗了。想必你們家中也有父母等你們回家,何必明知不敵還要送死?」

大奎說著翻鞍上馬,整了整頭上的皮帽,這才策馬揚鞭向南而去。

這些元兵見到大奎遠去了,紛紛撲到衣服堆左近開始爭搶衣物。這天太冷了,只這片刻工夫,這些元兵的手腳已經塊僵硬了,若是在等片刻指定會被凍死凍傷。

大奎一路向南,所幸沒再遇到元兵攔截。大奎的擔子里裝的是自己的官服印信,還有一些石頭。這些石頭來自于黃河邊,個個都是通體晶瑩渾圓光潔的鵝卵石,大的有拳頭般大,小的有拇指般小。

按說兒子張長風此刻應該會走會跑了,大奎從軍以來卻是經常想念孩子。此番擔子里的石頭便是大奎帶給張長風的玩物,眼下雖是長風萬里冷寒交迫,大奎一路行來策馬揚鞭歸心似箭。

如此快馬疾馳行了半月,過了陽平關終于到了漢中地界。

夏商,天下分治九州,漢中屬梁州治。夏、商、周時期,褒河下游有一個較為強盛的部族——「褒國」。褒與周朝來往早,為其方國,並與之聯姻,自太姒至褒姒為世婚。「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與褒人有關。

褒人雄踞于秦嶺以南,為南國領袖,主祀旱山(今巴山北麓之漢山)為神山,並設奠邑進行祭祀,周人稱「南國之祀」,為周南、南鄭。褒國遂為南鄭所替代(前11世紀至前世紀)。

戰國時,秦、楚、蜀、巴相爭于南鄭。公元前312年,秦最終奪得楚漢中地,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南鄭縣以隸之。漢中因此而得名。

[連載中,敬請關注]

看過此書的網友向你推薦

本書由17k(3g.17k.c)正版提供,請支持正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最新章節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全文閱讀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