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七章 過江赴援

作者 ︰ 豐郎

對于老霍的言辭大奎不置可否若是公事當求鐵面無私若是平日里大奎倒喜歡和屬下同甘共苦相互間不拘言笑

「霍老哥的好意在下心領了」一頓大奎又道︰「在下初來乍到有些事還望老哥多幫襯」

老霍呵呵笑道︰「不妨事不妨事這都是應該的張校尉何必如此客套」說罷老霍續道︰「午時就要開伙我們該去做些準備了」

大奎點點頭謙和道︰「有勞霍老哥指點」

「又在客氣張校尉請」老霍雖是個邋遢老漢但言語行事卻十分老練周到大奎心中不僅感喟能有如此干練之人做副手倒是省去了許多麻煩

回到房中老霍向屋內的眾老軍宣道︰「張校尉對大家很和氣我等卻不能怠慢了該做什麼一如往日都起來吧」別看老霍其貌不揚但所有老軍對之皆是言听計從聞言各自起身開始干活

支鍋的支鍋抱柴的抱柴還有洗碗的洗米的和面的所有人都是忙三忙四各司其職一切井井有條大奎站在院落邊倒是無所事事了想去幫人干點什麼眾人卻紛紛推拒老霍走到身前笑道︰「張校尉且到一旁歇息這些粗活哪能讓您伸手啊」

大奎心中過意不去向著眾人揚聲道︰「我張大奎來軍中不是吃閑飯的有活一起干有飯一起吃」說罷不管眾人再如何推拒只管埋頭開始干活院落邊上堆著一些圓木本有一個老軍在劈柴大奎過去劈手奪了斧頭道︰「你去幫別人這里有我」

就在老軍驚訝的目光中大奎開始掄斧劈柴斧落柴分倒是十分快捷

眾人見大奎執意如此倒也不好說什麼未到午時粥已熬就饅頭蒸好老軍們提籃的提籃抬筐的抬筐將做好的飯食送了出去

老霍來到大奎身邊笑道︰「在這後軍中便是如此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尚有一兩個時辰歇息若是隨軍出征那邊是連吃飯睡覺的功夫都要打折扣了」這點大奎是知道的一旦隨軍出征數萬甚至數十萬大軍的兵士要吃飯那麼伙頭軍將面臨著焦頭爛額般的忙碌

眾老軍回到伙頭軍駐地已是後晌申時大家草草吃了飯便又是一番忙活鍋碗瓢盆一一刷洗一遍零碎的活計尚有很多等全部忙完又該是準備晚飯的時辰了在軍中除了將佐等領軍之人普通兵士是不吃早飯的好在此刻是在京師若是隨軍作戰那麼怕是真的連歇氣的工夫都沒有

如此三日伙頭軍接到了指令隨同輜重糧草隊伍趕赴北平中途在濟州府停留歸于征虜軍麾下大奎听到這個消息心中已是感慨萬千終于有機會回老家了也不知如今娘的墳頭上是否已滿是荒草

隊伍開拔之日車水馬龍好不熱鬧這是要運往征虜軍的糧草如今剛剛收復山東山西及北平地界江北連年烽火百姓早已不思耕種故此糧草大部要從南方調運

伙頭軍以十架騾馬大車拉著所需物件跟在糧草輜重隊伍的最後向北開拔一路上人歡馬嘶隊伍浩浩蕩蕩到了石獅渡再由戰船搭載過江整個輜重隊伍數萬人過江足足耗費了六天

戰船沿江而下行至瓜洲水域大奎望著濤濤江水不禁心中感慨當初後宋小明王殿下便是在此落水若是平安無事如今的大明會是什麼樣子

上了岸伙頭軍與輜重隊伍會齊隊伍再次向北行進一路走了近三個月方才到了濟州府地界此刻已是深秋再次看到家鄉的一草一木已是荒草淒淒秋葉飄零

伙頭軍由一隊明軍護送進了濟州城自此與輜重隊伍分開

濟州城內的街上時常可見巡城兵馬來往但卻少有行人戰火過後哪怕是大城也要蕭條很多只是周遭的一切還是如從前那樣每條街每條巷一如往昔大奎離開濟州這麼多年了但濟州的一切仍深深刻在心中大奎心中卻對家鄉有著深深的眷戀

大奎一行來到城南觀音廟左近落腳因為這里有軍隊駐扎明軍軍規中嚴令不得擾民故此伙頭軍便在這觀音廟前的廣場上安營

觀音廟乃是南海觀世音的廟宇雖是戰亂之年卻也香火不斷大奎曾听母親說過當年因為與大奎的父親成婚以後一年了肚子也沒動靜後來大奎的母親就到這座廟里燒香求子後來果然應驗第二年便有了大奎

「干什麼磨磨蹭蹭快去安營帳」一名校尉縱馬馬奔到伙頭軍車隊跟前勒馬止步揚聲喝道眾老軍不敢耽擱各自去忙了大奎本是站在觀音廟前發愣听到這聲喊卻是心中有些生氣那騎馬的校尉見到大奎獨自一人站在觀音廟前不僅翻鞍下馬來到大奎近前問道︰「這位大哥你是伙頭校尉吧」

大奎點點頭並未答話那校尉牽著馬道︰「軍中規矩伙頭軍到了營盤要即刻安營你即是校尉自當深知其理」大奎與這校尉同軍階故此這校尉對大奎說話倒不是很沖

大奎笑了笑道︰「這個我曉得我就是濟州人剛從京師而來多年在外有些想家罷了」

校尉一笑道︰「這也是人之常情該說的我也說了龐將軍治軍甚嚴你可馬虎不得」

大奎聞言點點頭道︰「多謝提點兄弟軍務繁忙我就不打擾了」

說著二人抱拳告辭大奎自去安排人安營

簡單的用四根高桿支了一個大帳篷帳篷里用青石累了數十個鍋灶每人守了一個大鍋這便開始生火造飯大奎抱了一捆柴枝來到鍋灶邊開始向鍋底慢慢的添柴隨著火苗漸旺大奎的心思卻飄回了五里屯時隔多年也不知家中是何模樣了

飯好了早有兵士排了長隊等候老軍們分發碗筷饅頭分發粥水一切井井有條兵士們領了飯便各自散開尋個空地蹲在地上吃喝待到兵士們一一領了飯食大奎竟發現來吃飯的不足兩千人為求真相大奎端了碗粥捏了兩個饅頭來到一名兵士身邊

「兄弟看你這麼大個子兩個饅頭吃不飽吧來吃我的」大奎笑著和一名士卒搭訕並將手上的饅頭遞了過去那兵士見大奎是個校尉哪里敢接饅頭飯也顧不上吃慌忙推拒大奎笑著將饅頭硬塞給他便佯裝無事的席地而坐喝起了粥

「謝謝這位大哥了」兵士拿著兩個饅頭看著大奎已是眼中帶了淚光

「何必如此快吃吧」大奎放下粥碗卻問道︰「不知龐將軍是何許人也」

兵士正在狼吞虎咽聞言支吾道︰「龐將軍叫做龐黑虎乃是湯和湯都督手下的先鋒將軍」說著喝了口粥順下了口中饅頭

大奎點點頭又問︰「即是先鋒何故只有這兩千人」

兵士聞言卻不再吃喝竟是坐到地上雙手抱膝哭將起來

「小兄弟你這是何故」大奎忙問

兵士哭了半晌這才哽咽道︰「數月前湯都督得軍令前去攻打隴州(今陝西隴縣)秦州(今甘肅天水西)伏羌(今甘肅甘谷)三地龐將軍身為先鋒自然要首當其沖誰知就在伏羌遇到伏擊全軍傷亡近半無奈之下退回了山西後來龐將軍得湯都督調令命我等來了濟州整備」

大奎聞言不禁贊道︰「你很不錯吃了敗仗竟能以之為恥湯都督手下兵士若都如你這般敗而知恥何愁功業不成」

兵士听到這句話卻是哀嚎一聲︰「我哥哥戰死了嗚嗚嗚嗚」竟是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大奎不僅一癟原來這位兄弟別有傷心處

拿了粥碗大奎站起身來想去勸勸這名兵士但張了幾回嘴卻是有些詞窮回到老軍中大奎又拿了兩個饅頭過去放在那兵士的碗中道︰「吃吧吃飽了好受些」

原來以妥歡鐵木耳(元惠宗)為首的元庭余孽被迫退出中原後仍然希望再次入主中原奪回大都洪武二年元惠宗命丞相也速率兵在白河駐扎進攻通州當時明軍用兵秦晉通州守備薄弱不滿千人守將曹良臣料定元兵雖多但士氣不高于是采用了虛張聲勢的戰術也速不明真情撤軍從而解除了元軍壓境的威脅大明軍中恰逢常遇春身故其副將李文忠接替其位率兵北上直取上都元軍不能敵節節敗退從此一蹶不振

然甘肅卻有擴廓帖木兒(王保保)陝西有李思齊山西有張良弼三處元庭大閥各據一方徐達率軍與山西張良弼一場鏖戰一路沖關奪城元兵大敗最後張良弼走投無路之下投降了大明

俗話說︰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在徐達麾下湯和所部無異于軍中尖刀而湯和屬下的先鋒龐黑虎所率領的先鋒軍也是湯和軍中的頂梁柱如此精銳之師尚且傷亡過半可見其戰況之慘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最新章節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全文閱讀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