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 45人品更勝美貌

作者 ︰ 笑嘆無憂

收唐惜春為徒,對于蜀太妃而言只是一件小事。

雖然唐惜春這個年紀才開始學算術,不過,唐惜春在算術上的確有些天分。年前兩個月,兩人相處也挺愉快。所以,唐惜春年後沒能按時回到上清宮,蜀太妃還著人出去打听了一回。听說唐知府一意要唐惜春考取功名,蜀太妃也就沒啥說的了,畢竟唐惜春姓唐,她一個太妃總不能強搶民男,忒不雅。

在蜀太妃放棄唐惜春這個壯勞力小助手時,皓五就帶著一封唐惜春寫的親筆信到了。那是怎樣慘不忍睹的一封信喲,那筆爛狗肉一樣的趴趴字就不提了,通篇的白字,都讓人懷疑唐惜春這十來年的書是不是念到狗肚子去了。

幸而蜀太妃神仙一般的人物,方連猜再蒙的讀懂了唐惜春的信。想著唐惜春這輩子,大概也就是從一到十的十數字寫的最清楚最認真最正確了。

其實讓蜀太妃動了收唐惜春為徒的心的原因有很多,並不只是皓五送來的這封唐惜春表白決心的信件。

譬如,身為一個官宦子弟,再配上唐惜春很養眼的相貌,以及唐惜春出色的演算能力,唐惜春這樣的助手,還真不好找。再加上天賜良機,唐惜春把付六給揍了,那付六雖是個草包,但,畢竟是總督之子,可不是好揍的。

還有周湄的勸說,種種機緣之下,蜀太妃才動了收唐惜春為徒之念。

哪怕唐惜春要成為她的徒弟,這在蜀太妃心中仍然只是小事一件。

但是,她老人家再也想不到,唐惜春是這種狀態。

唐惜春眼角眉梢皆染上了三分喜氣,見到她也不磕頭問安了,一揖之後便親親熱熱的大步上前,坐到她身畔,笑嘻嘻地說了句再傻不過的話,「師父,我回來啦。」

蜀太妃側瞥他一眼,「我看到了。」混小子還不滾下去!你坐哪呢!

「師父,我很高興,你高不高興?」唐惜春一臉白痴笑,「雖然我心里很早就把你當成我的師父的,但是,我想破頭也想不到師父會收我為徒啊。先時,我還擔心,師父看我久不回來,會不要我了呢。原來,師父也舍不得我啊。」

年前兩個月的相處,蜀太妃早將唐惜春看穿,她懶得跟這白痴打交道,眼神掃過靜立的阿玄,一句話便將唐惜春的神經調動起來,太妃問,「這就是你帶來的侍女麼?」

唐惜春忙起身,過去拉著阿玄到太妃面前,與太妃鄭重介紹,「師父,這是阿玄,我們是一塊兒長大的。說是我的丫環,其實就如同我的妹妹是一樣的。阿玄跟我自小一道念書,比我聰明百倍。以後我常住師父這里,阿玄一個人在家,我也舍不得跟阿玄分開太久。再說了,也是借師父的光,讓阿玄來師父這里增長些見識。不然,總跟著我,能有什麼出息呢?阿玄,來見過太妃。」

阿玄恭恭敬敬的行過禮。

蜀太妃並未多說,道,「既如此,就叫她在你的院子里服侍吧,叫紅裳教她些規矩。行了,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

唐惜春笑應了,有些不舍道,「那我晚上再來跟師父說話。」

蜀太妃揮揮手,她真想提醒唐惜春一聲,尼瑪還沒拜師呢,能不能別叫得這麼親熱!

這個不知所畏的白痴小子!

其實,不必蜀太妃提醒,阿玄就能唐惜春提了醒。

在服侍著唐惜春換過衣裳洗過澡吃過點心之後,阿玄問,「大爺,拜師宴賓客的事,大爺還沒與太妃說吧?」

唐惜春陡然記起正事,一拍腦門兒,笑,「瞧我,險些忘了。等晚上我去找師父一道用飯時再說吧。」

阿玄已經重換了身上清宮的衣裳,料子作工都非以往唐府可比,亦重梳了發髻,很是添了幾分顏色。唐惜春瞧阿玄一眼,笑道,「阿玄,你這麼一打扮,更好看了。」

「還不是一個鼻子兩個眼。」阿玄沒理會唐惜春的調侃,小聲道,「奴婢覺著太妃娘娘不是很喜歡大爺太過親近,太妃娘娘身份尊貴,大爺當保持敬畏之心才好。」

「阿玄,這你就不如我懂啦!」唐惜春大咧咧地大放厥詞,「我在青雲觀的時候,青雲道長也很好相處的。住在山上的人與住在城里的人是不一樣的,師父閑雲野鶴一樣的人,不會在意那些虛禮的。以前她是太妃,我當然得恭敬客氣了,不過,現在我們是師徒了,理應更加親近才是。而且,我以後是要跟著師父學星象的,總是一副客套腔,多難受啊!」

阿玄心細如發又聰明至極,她雖見識尚淺,亦道,「青雲觀里連侍女都不讓帶一個,起居坐臥皆要自食其力。我雖未曾去過青雲觀,也知那里定是另有規矩,不同世俗。如今在上清宮,守衛森嚴,侍女如雲,一舉一動,皆有法度,怎會是閑雲野鶴的居處呢?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大爺還需謹慎才好。」

唐惜春想了想,道,「那你說,若太妃煩了我,剛剛她也沒發脾氣沒攆我啊?」關鍵,唐惜春也沒看出蜀太妃有不高興的地方啊。

阿玄道,「太妃娘娘身份尊貴,豈能輕易動怒?可是,若真的惹得太妃娘娘動怒,到時豈不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唐惜春多活了一輩子,其實也沒活出大出息,與紈褲子弟販夫走足打交道的經驗他不缺。但,與太妃這種檔次人物打交道,他也是模著石頭過河。听阿玄這樣一說,唐惜春反思了一回方道,「你說的也有理,還是先把拜師的事砸瓷實,不然,萬一師父改變主意可怎生是好?這麼好的老師可是打著燈籠也難尋第二個,等拜師後,師父就不會輕易拋棄我了。」

拋棄什麼的,真是……阿玄面無表情的安慰大文盲道,「總之,大爺是赤誠的性子,與誰親近向來不加掩藏。不過,現在還是收著些。待太妃娘娘同大爺相處久了,知道了大爺的好處,自然會待大爺親近的。」

唐惜春很虛心的接受了阿玄的建議。

于是,他在晚上求見太妃時收斂了許多。

不過,收斂什麼的,似乎只是唐惜春一人的錯覺,蜀太妃只覺著,這小子簡直越發不像樣了。

中午還只是咧著嘴傻笑,一臉蠢相倒罷了。如今你這一幅想笑不敢笑,欲喜不敢喜,明明唇角上挑又要死命憋回去的怪模怪樣是什麼意思啊!

唐惜春很恭敬的揖手為禮,一面憋著心中的喜氣,雙手將在家擬好的單子奉給太妃,道,「這是我與家父商量的,準備獻給師父的拜師禮,還有這次拜師禮請的觀禮賓客,師父看可還妥當?」

蜀太妃既然開口要收唐惜春為徒,自然會將事做在明處,她淡淡掃一眼,頜首道,「青雲觀的人不必請了,其余的就按照你單子上的來吧。」

唐惜春道,「師父,畢竟是青雲師父讓我前來求教,方有我們的師生緣分,若不請青雲道長,總覺著不妥。」

蜀太妃淡淡道,「惜春,你的腦袋全都長到算術上去了嗎?」

唐惜春愣了下,才覺著好像太妃在諷刺他。好在唐惜春向來皮厚,諷刺啥的完全不能傷他分毫,唐惜春非常謙虛的表示,「師父真是了解我,除了算術,別的上頭,實在沒啥建樹了。」

蜀太妃糾正道,「你這不是沒建樹,你這是沒腦子!」

收了這麼個笨蛋做弟子,當真是夭壽啊!

蜀太妃緩口氣,道,「你知道小青在山上多少年了嗎?」

唐惜春道,「惜時五歲就到青雲觀拜師學藝,那青雲師父在山上,至少有十年了。」

蜀太妃道,「一個在山上日久的人,不會願意同官場中的人來往的。」

「可是,阿湄不是還考了功名,皓五今年也要考舉人。」唐惜春于人情世故也並非一竅不通。

蜀太妃嘆道,「周湄在青雲觀叫皓二,皓五要科舉,自然另有名姓。」

唐惜春愈發懷疑青雲道長藏頭露尾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了,唐惜春忙道,「那個,這次我回家,李巡撫好幾回跟我父親打听青雲觀的事。」

盡管不是什麼重要消息,但,唐惜春能直言相告,蜀太妃依舊有些欣慰,神色稍稍和緩,「這個你不必擔心。宴請青雲觀的事還是算了。」

唐惜春乖乖應了。

蜀太妃道,「除了你們父子請的人,我這邊大約就是蜀平侯過來做個觀禮人。」

唐惜春沒啥意見,問,「師父,那什麼時候擺酒,我跟管事交待一聲,他們也好回去跟我爹復命。」

蜀太妃道,「就這個休沐日吧,應該是個大晴天。」

唐惜春立刻將拜師禮的事拋在腦後,笑眯眯的問,「師父,有沒有活干啊!我在家快憋死了,無聊的很。」

蜀太妃也顯然對于天演星象更有興趣,絕色的面容上流露出些許笑意,引得唐惜春微微眩暈,蜀太妃起身道,「去天演閣。」

解決了拜師宴的事,唐惜春便全心的投入到演算天象的事務中去。不知不覺的,好像就是轉眼一瞬間,某天早晨起床看到阿玄捧出的墨色錦衣袍白玉冠時還道,「拿這冠做甚?怪重的。」啥金冠玉冠的,就是瞧著漂亮,用起來當真不實惠,墜頭皮。尋常唐惜春為了省事,多用緞帶束發。

紅裳一笑提醒,「公子莫不是忘了,今天可是公子拜師的大日子,衣裳也是前幾天剛做好的,上面還是繡娘們用銀線繡的花樣,公子看可還喜歡?」說著,展開衣袍服侍唐惜春穿戴。

唐惜春生得極佳皮囊,平日里也愛鮮衣怒馬這一套,不過,他多愛些鮮艷的顏色。因本身生的好胚子,又正當年華,不論多艷俗的顏色,唐惜春都能穿出驚艷的效果。

墨色錦衣,唐惜春卻是頭一遭穿,以前他不喜墨色幽暗,並不以為服色。

結果,待阿玄與紅裳將唐惜春上下都服侍妥當了,連阿玄這樣慣來不露聲色的都忍不住多看了唐惜春兩眼,紅裳更是活潑,雙眸晶亮,頰生紅暈,連連贊嘆道,「我的乖乖,公子這般人物,當真是天上有人間無。」連忙拉著唐惜春照鏡子。

上清宮用度奢侈,唐惜春屋里便有一面齊人高的穿衣鏡。

唐惜春在鏡子里望了一眼,立刻臭美脾氣發作,竟情不自禁的對著鏡中俏郎君揚眉一笑,心道︰還真是男要俏一身皂啊,以後都這樣穿了。

人物好,衣裳也好。

這衣裳本是用上好雲錦織就,更兼上面巧妙的用銀線繡出一幅繁奧的星象圖,竟襯得半肚子草包的唐惜春也多了幾分高深莫測的內涵。

唐惜春先是去見過太妃,太妃滿意的頜首,「正經打扮出來倒也有幾分樣子。」

唐惜春美美一笑,厚著臉皮問,「師父,依我這姿色,在咱們大鳳朝也得排到前三甲去吧。」

太妃一笑,「你也就在蜀中這地界兒坐井觀天罷了。」

「我不信,我就沒見過比我更好看的了,當然,師父、我爹除外。」所以,他才謙虛的將自己排在了第三位。

太妃道,「素聞唐知府容色俊美,今日倒可一見了。」

唐惜春道,「我爹現在比我強點,主要是我還在長個子,我覺著,我長大不會比他差。說來我爹這般俊美,當初春闈,硬是只得了個傳臚,我就不信,那探花兒還能強過我爹去。」

太妃笑,「探花兒未必有唐知府貌美,據說,當今並不喜男子過于美貌。」

唐惜春惋惜一嘆,「那就難怪了。」

師徒兩個說了會兒話,外頭就來回稟︰唐知府來了。

唐惜春跟太妃打聲招呼,連忙去接他爹了。

唐惜春跑出去一瞧,來的可不只他爹一個,連帶著老太太與唐惜夏都跟著來了。老太太是不放心孫子在山上,非要來瞧一眼,才能安心。唐惜夏完全是現在膽子變大了,非要跟著來,他在家里素來乖巧听話,只要不是什麼過分要求,唐盛都會由著他。

「爹,祖母,你們來的真早。」唐惜春見禮後模模唐惜夏的頭,笑,「二乖,你也來啦。」

唐惜夏別看年紀小,已是知些美丑的年紀,自他哥乍然現身,唐惜夏的眼珠就不大會動了,半晌他才張著大嘴感嘆一聲,「哥,你真跟神仙一樣哩!」

唐惜春一面扶著老太太,一面瞎臭美,「那是,你沒听說過麼,神仙都是住山上的。」

唐惜夏不停的說,「哥,你這衣裳可真好看。」

唐惜春笑,「什麼時候我叫人做一身送你。」

唐惜夏道,「不用啦。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現在年紀小,理當衣食簡樸,不為外物所動,專心念書才是。」

唐惜春嘲笑道,「我前兒才看到一句話,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你甭在什麼書上看到句聖人的話就拿著當教條使,跟你說,聖人的話沒啥用,都是騙鬼的。自家有錢,干嘛不吃好穿好的,這不是自虐麼?」

唐盛斥道,「閉嘴!莫與惜夏胡說八道!你沒個出息,現在家里就指望著惜時惜夏出人頭地了。」

唐惜春嘿嘿一笑,「人各有志,人各有志。」

唐盛做官這幾年,還算小有見識,一入上清宮,已覺出種種清貴不凡。唐盛暗想,怪道這小子一個勁兒的要往上清宮跑,還真是傻人有傻福啊!他這傻兒子竟能撈到這般好的去處!

唐盛心中稍存的一絲絲唐惜春不能科舉的小小郁悶在進入上清宮的時候便俱已煙消去散,與兒子心有靈犀的唐老太太亦是滿面笑意,笑呵呵道,「春兒,太妃娘娘這般抬舉你,你可得好生跟娘娘學本事。」

唐惜春原本是想帶著家里人去他院子里逛逛的,焉何才有幾步就听到後面人聲響起,唐惜春回頭時,唐盛已笑著迎上去,一揖道,「見過侯爺。」原來是蜀平侯一家子到了。

蜀平侯頗是和氣的一張圓臉上掛著熱絡的笑意,上前幾步雙手扶起唐盛,笑道,「慕嘉何須多禮,都不是外人。」這年頭的師徒關系不比尋常,尤其是蜀太妃要正式收唐惜春為徒,連帶著蜀平侯府與唐家也多了幾分親近。

唐盛與蜀平侯親熱的寒暄著,仿佛失散多年的同胞兄弟。唐惜春與唐惜夏一左一右的扶著祖母上前,見過了蜀平侯與蜀平侯家的三代女眷,蜀平侯的女乃女乃沈太夫人,蜀平侯的親媽沈老夫人,以及蜀玉侯的老婆沈夫人,還有蜀平侯的兩個兒子。

蜀平侯府三代女眷皆是一品誥命,相比之下,唐老太太這四品誥命就有些不夠看,不過,唐家出身寒微,唐老太太不覺著什麼,很親切的向沈太夫人、沈老夫人與沈夫人見禮。

侯爺夫人沈氏連忙扶住唐老太太,柔聲道,「您這般年紀,切莫多禮。」

沈太夫人的神色就有些詭異了,明明是大喜的日子,她老人家一張臉板的跟誰欠她兩百吊錢似的,唇角緊抿,微有下垂,眼神冰寒,神色不善,頗有幾分找茬的意思。

唐家人不傻,全當看不到老婆子掃興的一張茅坑臉,只管與侯府其他人親近的說笑。只是,有時真是想低調都不成,因今日是唐惜春拜蜀太妃為師,他是中心人物。沈太夫人一雙冷厲老眼掃過唐惜春的臉龐,驀然開口,「你就是太妃要收為徒的小子麼?」

唐惜春還是挺會裝模作樣地,他笑嘻嘻的一抱拳,「正是小子。」

沈太夫人唇角勾出幾分嘲諷,「她素來喜愛美人,你生的倒也不差,難怪能入她法眼。」

蜀太妃喜歡美人又不是啥秘密,若不是靠著一張臉,唐惜春根本進不了上清宮,更不能入蜀太妃的法眼。何況,唐惜春生就是個大臭美,素以容貌俊俏為榮,盡管沈太夫人話中幾分陰陽怪氣拿他相貌說事兒,唐惜春卻半分不以為恥,反是喜上眉梢,模著俏臉假假的謙虛一句,「師父常教導我,是美是丑有啥打緊呢?關鍵是人品好。家師愛好人品,勝過好容貌。不過,能得太夫人一句贊揚,亦是小子的福氣。多謝您了。相處多了,您就能知道,小子人品更勝容貌三分哪。」這話听得唐盛都險些吐了。

其實唐惜春真不是啥心機深沉之輩,他完全屬沒心機的那種,而且心里憋不住事兒,喜怒哀樂全掛臉上。唐惜春知道這老婆子是來無事生非的,不過,老婆子還算有些眼力,知道他唐小爺相貌一流。

連這般不討男人喜歡的的老婆子都能仰慕于他的美貌,唐惜春心下很有幾分自得,故此他唇角上翹、眉目含笑,偏生嘴里又說著假到不能再假的謙詞,種種夾雜在一起,那叫一個小人得志、不知羞恥喲!

沈太夫人當下給唐惜春噎的一口氣險些上不來,偏生唐惜春嘴里客氣,又無失禮。待沈太夫人再想發作,蜀平侯滿是無奈道,「母親,咱們先進去吧。」

唐惜春立刻充當起主人翁來,很自然的做了個請的手勢,笑眯眯道,「太夫人這邊請,廳里都準備好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巧言令色最新章節 | 巧言令色全文閱讀 | 巧言令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