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五行記 第七十九章、 海上長城

作者 ︰ 雲中狼

這是北海中部的一個暗礁,它對于很多中央國漁民來說,都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從他們的方向上看,可以看到日出正從這里升起,所以它有個好听的名字,日向礁,就是取至「日出之方向」的意思。

日向礁,自古以為就是中央國的領海,它在中央國北海大陸架上,其成分為黃河淤沙沉澱物,是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省漁民世代賴以為生的傳統漁場。

日向礁是中央國古代東渡東方國的必經之地之一,遣唐史和赴東瀛的中華歷史中都多有描述,江浙遼魯的漁船也有此地的出海紀錄,所以無論從官方還是民間都見證了日向礁是屬于中央國的領海。

日向礁以東48公里處,就是韓國的小黑山島。韓國民間稱此地為「可以听見中國雞鳴之地」,可以佐證該島離中國很近,反而離韓國本土很遠。因為距離小黑山島最近的韓國有人居住的領土大黑山島都要65公里,由此可以看出,韓國民間都認為此處應該屬于中央國。

不過,韓國由于近年來的野心膨脹,不斷把手伸向海洋,除了把小黑山島作為領海基線,小黑山島至朝鮮半島之間的水域為內海外,還蠻橫地把手伸向了別人的地方,除了把中央國的蘇岩礁佔為己有之外,也把日向礁作為他們的領土。

他們把日向礁改為可居礁,在上面建立了建立了一座總高51米,其中水下25米,水面26米高的鋼鐵建築,重523噸,面積330平方米,他們稱呼之為「第二海洋科學基地」。上面配備現代化的科學儀器和海洋研究人員,用來住人佔地,將來以此據點繼續向西擴張佔海,蠶食中央國的領海權益。

不過,現在隨著中央國和韓國的全面同盟合作,日向礁也終于回到了中央國的懷抱,日向礁和小黑山島的中間線就是作為兩國領海的劃分點。♀但是,就算韓國人承認,日向礁這座海下暗礁在國際海洋法中是不能作為領海基點的,所以,為了避免將來遭人污垢,王壘就有必要把日向礁建設為一座島嶼。因為此地距離他們已經建好的中北島還有25公里,剛好超出了12海里距離。如果兩地都是屬于島嶼,那麼日向礁和中北島之間的海域就是內海,別人就沒有任何理由干涉介入。

日向礁是一個不到10米深的海洋山脊,屬于中央國大陸架所形成的歷史遺跡,面積有2平方公里左右,最淺處是7。8米。

這樣的一個小島對于王壘來說自然是順手而成,不過,為了加強管理,這里將來會成為一個小漁村,所以,王壘還是很精心的設計和建設,宛如雕刻一個最完美的藝術品。

日向島在王壘的手中誕生了。它是一個圓形島嶼,中間高,四周低,最高處為五米,西部有個小凹形,剛好可以作為將來的港口,港口邊地勢平整,可以作為漁民將來的定居地。而且,由于港口處在島嶼西部,可以避開以後強大的東南風和北風,因為西部是中央國大陸,而且還有堤壩格擋,對港口造成的影響極小。

日向島成為了一個天堂般的所在,這也是王壘送給漁民的一個禮物。

王壘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日向島,因為,他還有很多的任務等著他。象前幾天,他回國途中,因為幫忙韓國修建島嶼,耽擱了一天時間,他必須抓緊補回來,把北海的一系列島嶼修建完成,趁著西方國和東方國以及其他不和的國家還沒有表示出什麼意見前。

王壘應韓國的請求,一路上曾幫助修建了東方海上的郁陵島、獨島、釜山外島嶼和北海中的濟州島附屬島嶼、小黑山島、大黑山島。

其中,郁陵島本身面積巨大,有73。15平方公里,而且坐落在深海中,地勢從10米陡深至200米,並沒有多大的建設空間,當然,這個王壘不會告訴他們真實理由,只以需要時間為由,而他並沒有多余的時間。但是王壘還是把郁陵島東北角上的一座外島和本島連接起來,這樣一來的話,那里就成三面懷抱之勢,成為了一個優良的港灣,剛好可以作為一個港口,這對本身就是漁業為主的郁陵島是十分需要的。

獨島是由眾多小島嶼組成,其中最重要的兩座島嶼是東島和西島,面積加起來才0。026平方公里。由于韓國和東方國有爭議,但是實際控制權在韓國手里。韓國在上面修建了必要的民用和軍事設施,但是由于獨島是由熔岩噴發而成,僅有東島南部有點灘涂,不能輕易種植植物,島上只有那些野花頑強的生長在火山岩土壤上。因為不能滿足人的必要生存條件,所以韓國想法設法證明那里能夠供人生存,借以作為島嶼劃分海疆權益。王壘幫助他們完成了這個條件。王壘首先把東西兩島之間的北部填滿沙石,沙石將來能夠變化成灘涂,滿足了種植的條件,這塊地方不小,大概就有0。026平方公里。接著,王壘把東部那些天然裂開的斷裂帶兩端圍起來,這樣就形成了湖泊,面積大概也有0。01平方公里,足以滿足水資源的要求。第三,王壘還把四周其他島嶼都連接起來,這樣就又多了0。5平方公里,而且地勢比較平整,方便居住。最後,王壘把兩島之間的東部圍成一個港灣,方便船舶的停靠,滿足航運的要求。這樣一來的話,獨島變成了一個島嶼,面積達到0。25平方公里,真正可以能夠供人生活,也成了真正的島嶼。

釜山是韓國重要的港口,處于朝鮮海峽中,但是距離東方國的對馬島距離太近,只有55公里,而且前面還沒有任何阻攔,很容易給敵人攻破。王壘需要做的就是在釜山外港修建幾個島嶼,方便韓國的防御和守護。剛好,釜山外圍有三個小島,分別是木島、兄弟島、孤島,就是面積太小,加起來都只有0。2平方公里。在王壘神奇的手中,三個島嶼變成了2。5平方公里,成為了韓國守衛釜山的第一線。

濟州島西南部有幾個島嶼伸入北海,馬羅島和加波島,韓國方面希望把這兩個島嶼和濟州島連接起來,將來經過這里還可以和22公里外的中央國下北島通過橋梁連通起來。這是對于雙方來說都是好事,而且王壘如果有空閑,還可以考慮幫助韓國修建一座連接濟州島和朝鮮半島的橋梁,這樣一來的話,韓國就能夠通過北海的島嶼和中央國緊密連接成一體,密不可分,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同盟和合作,無論是經濟、軍事、安全還是交通。

至于小黑山島和大黑山島,韓國方面希望擴大大黑山島的面積,成為一個城市,而小黑山島能夠方便人定居。大黑山島原本有24平方公里的面積,在王壘的能力下,成為了50平方公里,具備了一個城市該有的面積。小黑山島也有10平方公里,能夠定居不少的人,也滿足了韓國的條件。

一系列島嶼象海上的長城一樣,拱衛著朝鮮半島,也給韓國這個新盟友帶去了足夠的安全感。

韓國有了安全感,可是中央國的安全感還需要加強,至少先把北海圍成一個真正的海上長城。

現在,中北島已經建成,同樣是1000平方公里,北部也和上北島連接起來,只需要和下北島通過堤壩連接起來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原本的北海海域大約一半地方被王壘修建的島嶼囊括其中,北海被分割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屬于中央國內海,另一部分是中韓兩國平分共有。所以,北海將不是原來的北海,需要重新命名。

中央國和韓國商量過後,得到一個兩國都認可的名字。中央國那一部分還是叫做中央國北海,這是實至名歸的名字,兩國之間的海域,叫做了朝鮮海,沿用朝鮮半島的名字所屬。為什麼,現在的半島大部分都歸韓國控制,還叫朝鮮半島。首先,朝鮮半島是歷史上原有的名字,在國際上也是一個很通用的命名,雖然韓國現在實際控制了大部分半島領土,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不是改個名字就可以改變,人唯有正視歷史,才能從歷史中學到更多的東西,才能鞭策自己不停的往前走。人是如此,一個民族也是如此,一個國家更該如此。韓國人終于放下了夜郎自大狂妄的心里,興平氣和的接受和正視現實。所以,全部以大韓為命名的地理名稱,韓國都改成了朝鮮兩字,借以提醒他們的民族由來。

這個舉措得到了中央國和朝鮮的肯定,特別是朝鮮人民,對韓國生出了莫名的認同感,感覺到這個同祖同宗的兄弟現在也不那麼面目可憎了。

新的島嶼,新的北海,新的海疆線,這對于中央國來說,是憧憬多年的夢想,更是王壘心中的堅持。

北海,五個大島嶼,七個小島嶼,四個出海口,真正成為了保衛中央國北部海疆的第一陣線,綿延萬里,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長城。

當最後一段堤壩修建完成的時候,王壘才終于放心了。因為,東方國和西方國居然沒有任何反應。按道理來說,他們不可能那麼平靜,更不可能接受那樣的失敗,特別是東方國,中韓兩國在朝鮮海峽和東海交界處的海疆劃分涉及到了他們的利益,雖然只是兩國自己達成的海域協議,並沒有得到世界海洋公約的認可,但是按照東方國的本性,絕對沒有接受的可能,但是詭異的是沒有任何動作,就是抗議下也沒有,這太匪夷所思了,難道東方國已經變成了好人。

王壘奇怪著。不過,這樣也好,省了很多心事。

王壘這幾天的忙碌奔波,再加上傷未全好,所以身體有些跟不上。這可好,既然都沒什麼動靜,正好休息個一兩天,養好身體,準備在東海的行動。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末世五行記最新章節 | 末世五行記全文閱讀 | 末世五行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