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五行記 第七十六章、 最佳選擇

作者 ︰ 雲中狼

在半島風雲繼續發酵的時候,身為當事人的金益鉉卻一個人落寞地坐在金策市的臨時黨委指揮部里。

房間面臨大海,此時夕陽的余暉正鋪滿整個海面,金色的浪花泛起層層的漣漪,一直延伸到天際盡頭。如此漂亮的美景甚至沖淡了冬日的寒意,讓人心中暖暖的。

「可惜了如此的美景,今後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金益鉉嘆氣說。

這個時候,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形勢對朝鮮很不妙,特別,當他秘密得知中央國已經同意和韓國進行會談,決定朝鮮半島命運的時候,在聯想到前段時間,韓國突如其來的強大攻勢,中央國淡然處之的反應和態度。金益鉉仿佛霎時明白了,那就是,在沒有開戰前,朝鮮就成了板上的肉,成為了別人的瓜分品。

「這就是落後的下場。落後就會被挨打、瓜分,無論是什麼朝代,什麼時候,只有強大才能保證自己國家的安全。可惜的是,我們卻和中央國有了裂痕,導致了今天的結局。現在,我們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時機,也失去了這樣的機會。而中央國選在舞水端建設島嶼,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如果我們徒然掙扎,可能還會失去的更多。」金益鉉站了起來,徐徐邁步走向窗戶,打開了玻璃窗。

窗外吹過陣陣冷風,畢竟是冬天,雖然天氣晴好,但是夕陽即將消失,寒意已從每寸土地上迷漫開來。冷得叫人哆嗦,但是也更叫人清醒。金益鉉感到腦子的思路開始清晰起來,從開戰到現在,以致整個國家的將來,都仿佛有了清楚的脈絡,韓國、中央國、西方國,還有其他國家的態度,也都有了一個清晰的定位。

「或許,這樣才能為朝鮮保留一絲的希望和火種,才能贏得中央國最大的支持,才有可能將來轉敗為勝的機會。」金益鉉突然有了決定。「這個罪人就讓我來承受吧,只要朝鮮這個國家還能繼續存在,就有機會。♀死了雖然一了百了,但是活著才有希望。」

當天晚上7點鐘,朝鮮的臨時政府突然發表了一條宣言,是關于半島目前形勢的宣言。

宣言中稱︰朝鮮官方感謝中央國對于朝鮮人民的支援和支持,介于此,就由中央國作為朝鮮官方處理半島事件的全權代表,中央國所作出的任何決定,朝鮮全國人民都會全力支持,並一致擁護這個決定。

王壘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個宣言,從開始的吃驚,到最後不由嘴角露出了絲絲笑意。「朝鮮的金益鉉也是個不簡單的家伙,居然一眼就看穿了形勢,特別能夠壯士斷腕,作出了最有利朝鮮的選擇和決定。這點上,他比那個金三胖好得太多了。」

「說得沒錯。」江豐接著說。「要是金三胖有這種膽魄和能力,說不定還真能統一半島,就和越南一樣。可惜的是,金家人一個比一個狂妄,明明只有那麼一點實力,卻以為天下無敵,視任何人無物。」

「說這些都沒有任何的意義了,看輕現實最重要。比如金益鉉就是一個比金三胖厲害和精明的人物,我們得小心才行。」

「放心吧,朝鮮大局都已在我軍手中,再加上虎視眈眈的韓國,他們已經沒有了任何翻盤的機會。」江豐卻放心地說。

「對了,金益鉉的宣言是和我們國家商量過以後發表,還是他自己**發表的。」

「據軍部傳來的消息,是他自己**發表的。發表後,我們國家的趙主席馬上找了他詳談,好像達成了一系列的秘密協議。」

「哦,都有哪些?」王壘有興趣地問。

「據說,金益鉉只提了兩個要求。一是,要保證朝鮮這個國家在以後能夠繼續存在半島,二是,要求金策市一定要歸屬于朝鮮。這些都是內部消息,不一定確實哦。」江豐不要意思的笑笑。

「叔爺的消息多半是比較確實的。」王壘理解地說。「不過,這兩個要求倒是離我們的目標很近。」

「那是,只不過往南偏一些,到達金策市罷了。也沒多少距離,只不過才40公里而已。听說,金益鉉會特別在乎金策市,只因為那里是他的家鄉。」江豐補充說。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而已。」王壘卻搖搖頭說。「第二個原因,是金益鉉已經看穿了我們的目的和動機。這才是他厲害和可怕的地方!既然明知道我們參與了半島事變,還會委曲求全,迎合我們的利益,只為了保證朝鮮的最後利益。」

「說得也是!」江豐想了想,同意說。「他們好像在金策市準備遷徙了,遷移到新首都清津市去。」

「恩,行了,別管他了。既然他知道做個聰明人,那我們也就好做好多。現在,我們有了名正言順切入半島的理由,也為我們鋪平了一個重要的障礙。所以,只要韓國方面的表態,那麼半島的事情就可以一催定音。」王壘打開了房門。「現在,我們先去巡邏看看,相信很快軍部就會傳來新的命令。」

軍令果然很快傳來,要求王壘帶領海軍,直達咸興市,嚴密防御來自韓國方面的海面動靜,同時和樸槿惠進行談判,決定半島的最終歸屬。不過也不能放松舞水端、清津市和圖們江口三地的安全。

王壘立即馬不停蹄的下達指令,帶領大半的海軍前往咸興市,其他分三地駐扎。現在,海軍第一軍的主力艦艇都到達了舞水端,而幾個新的島嶼也修建速度很快,已經基本能夠停靠軍艦,只等進一步的完善和修建必要的防御和補給措施。

同時,傳來的消息中還有好消息,那就是朝鮮將對中央國實行全面經濟開放,人民幣也能自由流通和兌換,對中央國人民實行免簽手續,中央國人民能夠一定程度上自由在朝鮮全境活動和短時間的居住。不過,為了穩步發展,需要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先開放朝鮮目前控制的全境六大大城市,包括新義州、江界、惠山、吉州、清津、羅津,至于另外兩個大城市安州和咸興由于地處前線,不適合開放,而且中央國本也有意放棄這兩個城市,怎麼還會投資。第二步,開放其他中小城市,逐步開展開來,直至最後一步,開放朝鮮全境。

這樣一來的話,中央國的經濟將會全面和朝鮮融合在一起,同時也會快速帶動朝鮮的經濟發展,中央國可是號稱東洲的經濟發動機,而東洲又是全世界最有經濟潛力的地方。在中央國的全面帶領下,用不了十年,朝鮮將會迎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從原本的貧困潦倒,達到全面溫飽,或者直至小康。

同時,有了中央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保證,朝鮮也免了後顧之憂,再也不會走向先前因為窮兵黷武,先軍政治的可怕夢魘,也才真正給朝鮮老百姓帶去了福祉。

隨著開放政策的公布,中央國的商人和百姓仿佛找到了一個新的天堂,從中央國全國上下蜂擁而至。無論是遠在天涯的新疆、**等地,還是遠在海角的南海地區,還是隔海相望的山東半島,還是近在咫尺的東北三省,突然冒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帶著大批的人力和錢財,還有經商的智慧,投入了朝鮮的經濟建設大業大潮中。

隨著這波經濟建設大潮的開始,朝鮮百姓仿佛從噩夢中終于醒了過來,丟掉傷痛,丟掉痛苦,也開始投入到修建家園的活動中來。整個朝鮮全境仿佛煥發了新的青春,戰亂的硝煙正從這里遠去,留下的將只有回憶。

這些都是後話,歷史會證明這一切,也會證明金益鉉今天所做的選擇將是何等的英明和睿智,無愧于他在朝鮮歷史上的豐碑。

王壘帶著他的海軍隊伍終于來到了戰亂前線城市咸興市興南區的興南港。

咸興市位于朝鮮咸鏡南道中部海邊,位于朝鮮半島東海岸咸鏡灣畔,是僅次于平壤的朝鮮第二大城市,是咸鏡南道的道府所在地,擁有化學、紡織、機械等大規模的重工業和輕工業基地。發源于赴戰嶺山脈的城川江從寬廣的、達到600平方公里的咸興平原流過,再穿過咸興市中心,在興南港流入東方海。而且咸興是配有完善的電氣化鐵路及高速公路,至平壤市約315公里,至元山市約115公里,至興南港約17公里。

興南港在城川江江口和咸興灣半包圍中,平均水深高達8。6米,岸線全長約2110米,港口受長達837米的人造防波堤保護,內部波浪較小。它設有4個泊船位置,可停泊萬噸級船舶,配備了專業的機器設備,每年吞吐量達到10萬多噸,是中部一個僅次于元山港的港口。

如此好的地方,要是交給中央國來打理的話,將會煥發出多大的經濟能量,估計立即會超越元山港,媲美于釜山港,成為世界級數一數二的深水大港。所以,依照王壘的想法是不想放棄的,控制了這里之後,那麼整個韓國月復地都在中央國的監控中,威懾他們不敢有任何的想法。

當然,這只是王壘單方的想法,國家領導需要考慮得更多,需要考慮韓國的心里因數,需要考慮國際的目前形勢,更需要考慮東洲這個世界上經濟最有發展潛力,但也是全球最容易爆發大戰的火藥桶。所以,國家領導在權衡利弊之後,才會慎重的放棄這個重要的地方。

韓國自然不明白中央國的內部布置,他們正跟著他們的樸槿惠總統走在去咸興市的路上。

一路上,處處可見哀鴻遍野,處處可見斷瓦殘壁,處處可見硝煙四起,處處可見野鴉陣陣。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或許杜甫的這首《春望》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最貼切的寫照。不是春天,只是冬天。或許春天需要在來年。

樸槿惠的眼楮濕潤了。

朝鮮民族的苦難歷史或許真的應該結束了,就在我手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末世五行記最新章節 | 末世五行記全文閱讀 | 末世五行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