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五行記 第七十三章、 邊境雄兵

作者 ︰ 雲中狼

這里是朝鮮咸鏡北道金策市,金策市是咸鏡北道最南端的一個城市,南臨東方海,東與花郡隔南大川相望,西邊是咸鏡南道,面積850平方公里,人口28萬人,是咸鏡北道第四大城市,也是北方為數不多的大城市之一。

金策市經濟比較發達,人民也安居樂業,還有著一個優良的港灣城津灣,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的歷史滄桑,也養育了這個城市的所有人民,當然要包括此時正站在窗前的金益鉉次帥。

金益鉉出生于1931年10月26日,是咸鏡北道城津郡人,也就是現在的金策市。少年參軍,和中央國、北方國的軍民一起合作過抗東,返回朝鮮後,勤奮拼搏,一步一步從營長升為某部司令官。1970年11月在朝鮮勞動黨五大當選為中央委員,1972年2月任人民軍第4軍團軍團長,同月晉升中將。1972年任勞動黨中央軍事部副部長。1975年3月任人民軍副總參謀長。1977年8月任人民武裝力量部副部長,同月晉升上將。其後由于和金日成政見不和,被有意冷落,雖然軍職沒變,卻成為了邊緣人物,近乎于隱退。後來金正日放棄成見,重新邀請金益鉉出山,才在1990年5月在勞動黨6屆18中全會上重新當選中央委員,隨後被任命為民防部部長。1991年11月晉升大將,同月任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1992年4月榮獲朝鮮英雄,1994年4月晉升次帥,2003年起至今都當選為最高人民會議議員和連任民防部部長。

所以,從金益鉉的經歷看,為了國家奉獻出了他最新絢麗的青春,為了國家也作出了不俗的功績,是個不擇不扣的人民英雄。

不過,這個英雄現在卻一點也不開心,反而皺著眉頭,留戀地看著眼前美麗的城市,美麗的風景。

因為這段美麗即將成為了歷史,他的家鄉也即將步平壤等城市的後塵,陷入紛亂和戰火中。♀

韓國快速的戰爭攻勢,使得朝鮮根本反應不過來,連著被摧毀了軍事、政治等基地,就連他們引以為傲和殺手 的核導彈基地也被敵人全部摧毀,連發動的機會都沒有。再加上最高領袖金正恩的被刺身亡,整個朝鮮朝野更加陷入了慌亂和無序中,全線潰敗,就連一次像樣的反擊戰也沒有,就失去了平壤市到元山市一線以南的領土。現在,韓國大兵繼續逼近,他們的海軍已經封鎖了安州市和咸興市兩地的海域,如果這樣的勢頭下去,那麼很快,朝鮮又將失去了兩地的控制權,那時候,朝鮮將只剩下平安北道、慈江道、兩江道、咸鏡北道四個道府,或者還要加上一半的咸鏡南道領土。這樣一來的話,朝鮮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就失去了一半的疆土,犧牲了50萬的軍人,還有數千萬的百姓被迫流離失所,造成整個國家的全線崩潰。

用一個來形容的話,就是敗,用兩個字來說,就是悲慘,用三個字來表示,就是亡國奴,用四個字代表,就是滿盤皆輸。

朝鮮本來就不是一個正常運轉的國家,他們實行的是先軍政治和生活模式。所以,軍隊的隊伍很龐大,但是國家的生產能力很差,就連溫飽都成問題,需要其他國家援助,而中央國一直充當著這個角色。可惜的是,他們這一個星期根本沒有得到中央國的任何經濟援助,每次都是踫到春節歇業的釘子。誰都不是傻瓜,很快明白了中央國的意思,但是,他們有什麼辦法,因為他們除了向中央國求援外,發現世界上居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真正幫助他們。

本來他們想要憑借核武器的威懾和強大的陸軍軍力和韓國抗坑,可惜的是這兩**寶全線失靈,在交戰初期根本沒有對韓國造成多大的麻煩。朝鮮的模式注定持久戰不是他們的強項,而是弱點,因為要是沒有了其他國家的經濟支持,就憑他們的人口,就可以自己要了自己整個國家的命,更不要說和別人戰斗。

最悲催的是,他們的國家領袖和其他高級首領都在戰火中犧牲殆盡,直系金氏族人也是跟著陪葬,旁系金氏族人也不知道還有誰活著,次帥僅剩兩個,一個是金益鉉,一個是李河一,但是都已經是風燭殘年,難以承當起戰爭腐國的大任,特別是李河一,正躺在金策市的一個醫院里,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要命的是,他們以前居然以為可以憑借自己強大的軍力抗衡韓國,對中央國也頗有微詞,認為他們的幫助不夠多。現在才明白中央國的友誼是何曾可貴,所以,在金益鉉的命令下,他們再次派出大批人馬前往中央國求援。因為國家高官都犧牲的犧牲,失蹤的失蹤,僅存的軍事力量就以金益鉉為主,駐扎在金策市。

這次終于得到了中央國領導的接見,不是大領導,是中央國的外交部長。中央國首先肯定了兩國的友誼,也願意援助朝鮮,不僅僅是經濟援助,還有軍事援助。

這對朝鮮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他們又能重復多年前的歷史,把萬惡的韓國人趕回三八線以南。

但是,中央國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要求最高指揮官為中央**官,朝鮮軍人必須全力配合,由中央國進行直線管理,而且,戰爭勝利後,中央國要在朝鮮保持必要的軍事力量,作為維護朝鮮安全的必須存在。簡單一句話,就是說,朝鮮從此以後要交出軍權,由中央國統一管理。

這種要求,實在是太過分了。朝鮮代表敢怒不敢言,立即把中央國的意見傳回了國內。

金益鉉立即召開了朝鮮政治局的臨時會議,說是會議,就是幾個人商量一下,而且還是以金益鉉的意見為主。朝鮮國家習慣獨裁的模式,而且金益鉉是目前朝鮮最高的軍方領導人,所以,在金氏直系族人都陣亡的情況下,金益鉉已經成為了朝鮮臨時政府的最高領導人,就是還缺一個名分而已。

會議根本商量不出一個什麼名堂,有人反對中央國提出的這種主張,認為他們落井下石,存在吞並朝鮮的打算,就和韓國一樣,根本不是個好東西。有人卻認為,目前局勢只能依照中央國的意思,否則馬上就面臨亡國的危險,和中央國合作至少抱住朝鮮的部分領土,也保證了他們在位的人的利益。還有人認為,依靠中央國度過這個危險後,可以再慢慢圖之,東山再起,他們也不是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

金益鉉嘆了口氣,揮了揮手,結束了這場沒有多大意義的談論。其他人立即消聲歇鼓,靜待他們的最高領袖發話。

「現在時間緊迫,根本沒有時間討論無關緊要的事情了。所以,我決定,接受中央國的提議,允許他們的軍隊進入我國,幫助我國抵御韓國的進攻。」金益鉉艱難地說出了最終的決定。

消息很快回到中央國,並且第一時間傳達給了在莊河市的第三軍和延吉市的第二軍。

軍令如山,軍令如火,一個小時之內,早有準備的中央國陸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目標就是朝鮮邊境,此時是2017年2月4日晚6點,正是和王壘約定好的時間。

于此同時,從琿春市直往朝鮮舞水端的載滿建築工人和建築材料的龐大運輸船隊也出發了,一百多條大船在圖們江排成一條長龍,龍頭正是南方的東方海。東方的巨龍騰飛了,在這個夜晚。

于他們同步的還有中央國經濟援助的車輛,分別在新義州、水豐、楚山、滿浦、中江、惠山、茂山、會寧、南陽、慶源等10個邊境城市進入了朝鮮境內。緊隨其後的是中央國民間自發形成的車輛,居然比起救援的車輛只多不少,把通往朝鮮境內的道路都從雙向行車道變成了單向行車道,只能進入,不能出來。他們有些是前往救助難民,但是更多的是前往朝鮮進行貿易,雖然說朝鮮戰亂,很是危險,但是越是危險的地方,利益才最大,他們嗅到了不一樣的商機。

整個朝鮮國境線仿佛突然煥發了生機一樣,從原來的死氣沉沉變成了熱火朝天,冬日的夜晚仿佛都溫暖起來,極具的人氣吹散了遠方的嚴寒。

這些對于朝鮮人民來說無疑是天降神兵,冬日送暖,不管是維持安全的軍隊,還是救人苦難的車隊,或者是貿易的商人,對他們來說都是福音。老百姓才不管這個國家誰當權,吃飽飯,穿暖衣服,能夠平安活下來就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這些日子以來,已經有無數的朝鮮老百姓死亡了,不是死在戰火中,大部分的人是死在逃難途中,或餓死,或病死,或凍死,或者是被同是難民的人還有官兵殺死,只因為他們有點食物,有些衣物,又或者僅僅是因為幾句口角,看不上眼。剛開始的時候,中朝兩國邊境還可以通行,多數有錢有地位有關系的人逃到了中央國,得到了安全,但是,後來通行口岸卻全部關閉了,他們有地位的人同樣被關在朝鮮這個泥塘,他們真是欲哭無淚,後悔怎麼不早點離開。

因為,朝鮮已從原本艱苦的生存之所變成了地獄般的深淵,無處不是死亡,無處不是傷害,無處不是悲催,從開始還會相助救助,變成了現在的人人自危,從開始的同仇敵愾,變成了現在的相互傷害,就只為生存下去的希望。

不過,現在終于好了,中央國送來了他們生存下去的希望,送來了他們通往天堂的樓梯。所以,朝鮮難民們開始老實的有秩序的在中央**隊和朝鮮政府的安排下等待著中央國的救援和幫助。

中央國的軍隊只留下小部分維持秩序,主力部隊分成六個部分,進駐安州、德川、熙川、大淑里、大興、咸興六個城市。目的很明確,放棄六個城市以南的全部地界,確保平安北道、慈江道、兩江道、咸鏡北道、咸鏡南道的安全,和韓國劃線而治,確保朝鮮能夠生存下來。

這才是中央國真正的計劃和打算,控制朝鮮,轄制韓國,還為自己謀得東方海的出海口。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末世五行記最新章節 | 末世五行記全文閱讀 | 末世五行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