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醫衛 第229章 御醫

作者 ︰ 胖大海

又等待了一會兒,白芷才匆匆從大興隆寺趕了回來,帶來了張陽的一系列手術工具和手術袍等一系列東西。♀

「芷兒,鈴兒,你們倆幫忙手術,其他人最好都退出酒館,以免細菌感染。」張陽和白芷幾個人做好了術前消毒等工作,並在白芷的幫助下穿好手術袍。

除了這幾個人外,朱壽也在一旁表示好奇,雖然在天津衛的時候也看過張陽救人,可是卻沒踫到過這樣的大手術,自然見獵心喜,好在多余的手術袍還有一件,張陽便讓朱壽也換上了手術袍,戴上大口罩,站在一旁當「見習醫生」……

正當張陽開始準備手術的時候,酒館外面卻聒噪了起來。

「放肆!!我們都是朝鮮監生,憑什麼不讓我們進去?!桂城君的傷情到底如何?!難道其中另有隱情?」十幾個朝鮮監生原本想要沖進這個波斯酒館,卻被守在外面的那些順天府的兵丁給攔了下來,于是開始非常不忿地吵嚷了起來,說話間就要準備不顧兵丁的阻攔,硬闖進酒館。

這些朝鮮監生別的學的不怎麼樣,但是那大明文人總把鼻孔朝天的臭脾氣倒是學了個十足十,對于這種低賤的兵丁竟敢阻攔天子門生的事情,表示「接受不能」。

然而這些兵丁卻知道,剛才連順天府尹陳大人進去都被趕了出來,這時候哪會把這些朝鮮監生放在眼里,朝鮮監生們往前涌,這些兵丁也不客氣,直接用手推搡。

這些整日里苦讀聖賢書的學子們,哪里是這些五大三粗的兵丁們的對手,好幾個人一下子就被推了個滾地葫蘆。

不要奇怪大明朝會有朝鮮的留學生,大明的國子監接收外國留學生從開國之後便開始了,史書這樣記載︰「元之啟疆,最為遼闊,遠澤之臣服者,紛綸于史冊,而遣子入學,獨未之有。

而且朝鮮李朝篡位之前,當時高麗國在洪武三年就派了金濤四人到國子監就學,洪武四年,大明沿襲宋、元之制,下詔實行科舉考試,並準許高麗等國之士參加,不拘名額選取。

金濤等三人參加科考,金濤榮登進士,列廷試三甲第六名,被授官縣丞。但金濤不就,與其他三人同遣歸國,後來做了高麗國的宰相。這個金濤算是在大明留學生中「考試成績」最好的人之一了,當然這也是因為當時大明朝剛剛建立,常年戰亂導致文教不興的緣故。

而之後,除了朝鮮,琉球、越南、日本等諸國也都紛紛派遣留學生來朝,而且往往是派遣那些沒有繼承權的王子王孫,所以大明還在國子監之內,另建了一個王子書房,供那些身份比較特殊的外國留學生居住。

按照天朝一貫傳統,這些外國留學生的待遇則普遍好于本國的學生,這會兒大明朝除了給這些留學生提供膳食外,還按季節發放他們衣冠靴襪,衾褥帷帳,及白金鈔錠。用現在話來說,就是這些公費留學生,非但管吃管住,還管穿管用發工資。

不僅如此,這些留學生不論初入國子監讀書或學成畢業,禮部都要舉行筵宴款待,有時皇帝還要親自接見他們。這些學生在國子監除學習外,還可參加朝廷的一些活動,如參拜、迎駕等等。留學生學習期滿後,朝廷還要禮送其回國。

如果說,這會兒的大明朝給予外國留學生的待遇還只是比一般的國子監生略好一點兒的話。到了大清朝,他們對于外國留學生的態度已經幾乎不能用「超國民待遇」來形容了,為了彰顯大清朝的「國富民強、萬邦來朝」,清廷簡直是把這些留學生當爹養著。

清朝康熙年間,國子監給每個外國留學生按照每人每日︰雞一只,肉二斤,茶五錢,腐一斤,椒、醬、油、菜等俱備的標準。

每年春秋,還會賜綿緞袍褂、紡絲綢褲各一,涼帽各一,靴、襪各一;夏天賜紗袍褂、羅衫褲各一;冬季賜緞面羊皮袍褂、綿襖褲各一;貂帽、皮靴、絨襪、被褥、席枕俱備。♀

甚至不僅僅是給這些留學生,就連這些留學生的僕從也都有。

到了雍正乾隆年間,對此前的標準又加上了每人每日「黃酒一瓶,菜一斤,鹽一兩,燈油二兩……。」

每個季節的用物,加增「錫燭台四個,錫燈台四個,錫茶壺二把,錫酒壺二把,黃銅面盆四個,磁大碗二十個,小碗二十個,小盤十個,碟子十六個,茶盅十六個,酒盅十個,白毛氈八條……。」

而「官生衣帽等項,內務府廣儲司遵旨辦給官生每人︰冬季各給貂皮領袖官用緞面細羊皮袍褂、紡絲綿襖中衣各一件,染貂帽各一頂,鹿皮靴連氈襪各一雙;春秋二季各給官用緞面杭綢里綿袍、官用緞面紡絲綢里綿褂、羅衫中衣各一件,絨緯涼帽各一頂,官用緞靴各一雙,馬皮靴各一雙;夏季各給硬紗袍褂、羅衫中衣各一件……」

以至于有些小國的王子,寧願放棄王位繼承權也要來大清當留學生,甚至學成之後還要賴著不走,當然對于這些賴著不走的,大清朝也是照養不誤。

不過,很顯然,一個國家的強盛和尊嚴並不是通過優待外國人、為外國人提供比本國人好得多條件來體現的,這就好比隋煬帝時,為了向外國使節炫耀國力,用昂貴的絲綢將路上的樹木都包裹起來,然而路邊的乞丐,卻連基本御寒的衣物都穿不上,這樣的國家自然不會長久,二世而亡也就順理成章。

還有人說大清優待留學生的政策,促進了中國對于周邊國家的文化輸出及影響力,這樣的說法純粹就是扯淡了。

一個國家強大了,自然就會有強大的文化向心力,例如後世的美利堅,只需要一個好萊塢,甚至一個麥當勞、可口可樂,就可以向全世界輸出他們的文化和他們的價值觀。

同樣,漢唐時,國朝對于外國留學生,「外藩遣子入學,不過粗給廩膳」,然而周邊的國家卻全都「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如今的東瀛、南高麗的傳統服飾還是依從漢唐時的規制,那麼有任何一個周邊國家學著大清留「金錢鼠尾」,穿馬褂嗎?

很大程度上,一個國家的強盛程度,往往跟他們對待外國人的態度成反比。

…………

而這會兒,顯然這些朝鮮監生還沒有後世的那種「超國民待遇」,他們丟了自行車也不會享受到全城捕快出動找回的待遇,因此被兵丁們推倒,他們除了嘴炮放得響亮之外,也沒有什麼其他辦法。

陳良器原本就在酒館的外間候著,剛听到外面騷亂,也走了出來︰「何人在此喧嘩!」

幾個朝鮮的監生倒是見過順天府的府尹大人,看見他出來,還以為踫上了「娘家人」,能給自己撐腰了,大聲喊道︰「陳大人明鑒,我等是朝鮮的監生,因為心系桂城君傷情,想要入內探望,卻被這些兵丁阻攔,還望大人為我等做主。」

「胡鬧!!你們這些朝鮮的監生,來朝是為了學習衣冠禮儀,難道學了這麼多年,竟然連半點禮儀都不知嗎?竟然在此聒噪喧嘩,莫不是想棄了這監生的身份?!」陳良器這會兒心情正復雜著呢,哪有心思去安撫這些朝鮮的監生,語氣之間完全沒有絲毫婉轉,一下子就把那些想要「陳情」的監生們給堵了回去。

這些朝鮮的監生敢于跟順天府的兵丁們展示一下文人的風骨,可是面對順天府的府尹大人,顯然他們不會有這麼硬的骨頭,一時間全都面面相覷,噤若寒蟬。

正在這時,太醫院的院判帶著一位御醫和幾個醫官也趕了過來。

大明的太醫院設正五品的院使一人,正六品的院判二人,然後正八品的御醫十八人,另外生藥庫、惠民藥局,各大使一人,副使一人。

按照規制,若是王府、文武大臣,以及外國君長有疾,太醫院會遣醫官前往,只有皇帝下旨,才會出動御醫,然而這次朝鮮的桂城君在京城遇刺,算是國朝幾十年來的一樁大事,而且朝鮮作為大明最重要的藩屬國,地位自然非同一般,所以出動御醫算是超規格接待了。

「鄭院判,薛御醫,竟然是二位神醫來了。」陳良器雖然是三品大員,可是面對著不過正六品的太醫院院判和不過八品的御醫,卻也客客氣氣,畢竟官位再高,也避免不了生病,生病了自然要求到醫生那里,更何況這鄭宗儒鄭院判和薛己薛御醫確確實實是大明朝醫術最高的幾個人之一,絕對稱得上神醫的名頭,這次若不是陳良器親自請托,估計根本請不動他們。

這會兒的太醫院也已經有了明確的分科,並且細分為十三科,分別是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針灸、眼、口齒、接骨、傷寒、咽喉、金鏃、按摩、祝由。太醫院里的醫生除御醫外還分為醫官、醫生、醫士三等,凡醫家子弟,擇師而教之。三年、五年一試、再試、三試,並采取末位淘汰制,不合格者便被罷黜。

而這鄭宗儒和薛己,正是金鏃科,也就是專門治療刀、槍、箭傷等戰傷的高手。

「陳大人不必客氣了,事情緊急,傷者在何處,快帶我們去看看。」作為太醫院的院判,連皇帝都經常能打交道,自然也不會把一個順天府府尹太當回事,很客氣地拱了拱手說,就要進入酒館之中。

然而陳良器卻有點尷尬地攔下了鄭宗儒和薛己幾個人。

「嗯?」鄭宗儒有些奇怪看了看陳良器,難道人已經死了,所以不用自己去救人了?

「那個……二位太醫還……還請稍等,這會兒里面正有一位,那個醫生正在為桂城君診治,陳某這就去請示一下,看二位神醫放不方便入內……」陳良器說這話的時候,自己都有點想打自己嘴巴,可是不這麼說又怎麼辦?里面那個年紀輕輕的大夫雖然醫術不知道怎麼樣,可是卻有「那位」在給當「見習醫生」的!

听見陳良器如此說話,太醫院的院判都氣樂了︰「我是太醫院鄭宗儒,跟我一起來的是御醫薛己,陳大人莫不是忘了,是你派人請托,讓我們來給桂城君療傷的?」

「呃……那個,鄭院判,這個……事情有變,這個有些復雜……那個總之,陳某之後定當登門拜訪致歉……」陳良器有些頭大的拱手道歉。

「哼!」看到陳良器如此態度,鄭宗儒自然也不好就這樣拂袖而去,而一旁的薛己倒是沒覺得什麼,倒是好奇里面到底有哪位醫生,竟然讓陳良器放著御醫不用,還要執意攔阻他們……

zn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錦醫衛最新章節 | 明朝錦醫衛全文閱讀 | 明朝錦醫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