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醫衛 第194章 內行廠

作者 ︰ 胖大海

「這項特產倒是有些獨特,是一味很有些神奇的藥方。」汪平和不再賣關子。

「藥?!藥有何稀奇?」姓常的太監有些不以為然。

「這藥方成為特產當然不稀奇,叔父難道忘記了東阿阿膠了?」汪平和所說的東阿阿膠在明朝已經是非常有名,《本草綱目》載︰「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東阿阿膠漢唐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貢品,歷代《本草》皆將其列為「上品」,譽為「聖藥」,這阿膠的配方可以說價值連城,萬金難換,誰拿到了這樣的配方,完全就可以說是拿到了一個傳說中沈萬三的聚寶盆!

「哦?!難不成賢佷說的藥方竟然可比東阿阿膠?!」姓常的太監听到這兒,才突然來了些興趣。

「哈哈哈哈……比得上東阿阿膠?!東阿阿膠能治傷寒嗎?東阿阿膠能治惡瘡嗎?東阿阿膠能治肺病甚至肺癆嗎?」汪平和一陣大笑,倒是讓一旁姓常的有些模不準深淺了。

「怎麼,你是說那味藥這些病都能治?!」姓常的太監這會兒才第一次重視起汪平和所說的話來。

「不僅能治,而且見效極快,據說,除了這些病,還能治很多病,這可不是什麼江湖訛傳,如今賣這味藥的那個藥鋪在津門可真是遠近皆知,京城里的不少貴人也都使人來這里買藥!」汪平和信誓旦旦地對姓常的太監說。

「哦?!竟真有如此奇效嗎?」姓常的太監坐正了身子,連那有些干枯的,握著杯子的手都有些顫抖。

「千真萬確!」汪平和拿杯子使勁兒踫了一下常太監手里的杯子。

「如此……那方子的後台是誰?」姓常的太監沉吟了一下說。

「不過是個五品的錦衣衛千戶。」汪平和語帶不屑地說。

「王敏?!既然是王敏的方子,我就不好插手了吧……畢竟算是自己人……」姓常的太監搖了搖頭說。

「此千戶可非彼千戶,是一個姓張的人,因為獻了個火藥改進配方,所以被封了個沒有實職的官餃而已。」汪平和趕緊擺了擺手,怕姓常的太監誤會。

「哦?!」姓常的太監因為剛剛從南邊回來,對于京津一帶最新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太清楚,雖然他手中也有一支精銳的情報隊伍,不過畢竟大明朝的通信限制,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無法跨越,他也只能了解京津一帶發生的大事的概況,而對于張陽的具體信息,還是沒有辦法具體得知。

「嗯,不過這個姓張的千戶似乎跟京通倉的提督太監蔡用有些關系。」汪平和趕緊又跟姓常的太監解釋了一下。

「蔡用?!那根牆頭草!若是他,便不必顧忌!不過是個錦衣衛千戶,隨便給他安排個罪名,石文義大概也不會說些什麼,最多,這方子的功勞,也分薄于他一些。哼哼……」姓常的太監拍了一下桌子說。

「叔父英明!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汪平和喜得臉上仿佛要開了花一般,卻又使勁兒憋著,好險沒有憋出病來。

「嗯……跟你說,不要外傳,這次,某家去南邊,其實是想去查某位大人物的機密事,那位大人物在京中多賄有重臣,這次算那姓張的走運,算他恰逢其會了,哼哼……」姓常的太監有些陰陰地說。

這位姓常的太監,其實就是劉瑾手下新設立的內行廠,也就是俗稱的內廠的大檔頭。♀

明朝的特務偵察機構,除了錦衣衛之外,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廠」了,這個「廠」指的是東廠,西廠和大內行廠。

其中,東廠,即東緝事廠的歷史最悠久,成立于永樂十八年設立于北京東安門北,當時東廠設立的最重要職責,正是替永樂大帝清理建文帝的余黨。

而西廠則是成化十二年,當時的一位奸臣李子龍以「左道」馳名一時,在朝中有極多的親信。在親信的幫助之下,李子龍有機會深入內宮,到萬歲山等地觀察。雖未明其真正之意,但據傳李子龍意欲弒君,並且被錦衣衛校尉發現,李子龍遂伏法。

當時二十余歲的成化帝明憲宗得知此事後,認為到處都布滿危險,因而大為緊張、疑神疑鬼,為了避免類似的事再次發生,明憲宗朱見深十分想了解宮外的民臣動向,于是令宦官汪直從錦衣衛中選人喬裝成平民,出宮伺察。

這個喬裝成百姓的偵查是不成氣候的,于是憲宗組織了西廠,以大太監汪直為首,並從錦衣衛中選拔成員。

隨後,汪直憑借著手中的力量,辦下了無數「大案」,將反對自己的朝臣如商輅、項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權勢也達到了極點。但俗話說︰「物極必反」,汪直極度膨脹的權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覺,在其後的權力角逐中,汪直失敗,被調出京城,西廠也隨之解散。幾年以後,汪直在失意中死去。

西廠作為一個臨時產品,便就此煙消雲散。

直到如今的正德皇帝即位之後,西廠才重新設立,如今正是由由「八虎」之一的宦官谷大用任提督。

以劉瑾為首的八大太監,人稱八虎,分別是劉瑾、張永、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其中劉瑾掌司禮監,大約相當于如今的就是中央秘書處,丘聚、谷大用提督東、西廠,張永督十二團營兼神機營,控制著皇家最核心的護衛力量。

原本一開始,劉瑾倒是跟他的小伙伴們能夠擰成一股繩,合力對抗外朝的大臣們,然而很多時候,人性就是如此,可以共患難,但絕不可共富貴,隨著劉瑾的大權在握,八虎之中也開始明爭暗斗,除了張永站出了公開跟劉瑾唱反調之外,丘聚和谷大用兩人也開始對劉瑾陰奉陽違。

為了制約張永、丘聚和谷大用三人,劉瑾在兩年前成立了大內行廠,抽調了大量的錦衣衛精銳和各種江湖人士,數量規模及其龐大,可以說遠超東西兩廠的規模,再加上如今的錦衣衛指揮使石文義旗幟鮮明地倒向劉瑾一方,劉瑾的勢力完全凌駕于張永等三人之上,然而這樣的形式,卻讓三人更加抱團,以至于劉瑾一時對此三人也無從下手。

而這次,常夜奉命南行,卻是因為其他的事情,他口里所說的那位大人物,正是如今被封在江西南昌的寧王朱宸濠。

兩年前,也就是正德二年,朱宸濠重賄劉瑾,恢復了自己已經被裁撤了的護衛,然而為了維持數量龐大的王府護衛需要巨大的開銷,僅憑封地的那些收入根本入不敷出,為此,朱宸濠只能在封地極近搜刮斂財只能事,為此朱宸濠封地上的官員民眾無不怨聲載道,御史言官也曾屢次彈劾朱宸濠。

為此,朱厚照特命劉瑾安排內廠的得力干將南下調查。

常夜如今正是自南邊調查回來,攜帶著的除了「查無實證」之外,還有的自然就是從南昌帶回來的大量「土特產」!

「嗯,今夜便在津門停上一停,去!把人都找來,準備辦事!安之,你去把那姓張的千戶都具體跟我說一說,他的藥鋪在哪里,既然打定了主意,那便速戰速決,以免夜長夢多!」常夜倒是個急性子,听完汪平和的述說之後,便說干就干。

這倒不是因為常夜有些操切急躁,實在是因為內行廠成立這兩年以來,實在是權勢滔天,無法遏制。

別說在京城里可以橫著走,無論再大品級的王公大臣見到內廠的人都要繞著走,就連那號稱土皇帝,號稱南國一霸的寧王朱宸濠,見到了他常夜之後,還不是小意的稱兄道弟,伺候地極其周到?!若是上一任寧王活過來,看到朱宸濠如此作態,大概都會感嘆,這小子對自己的親爹大概都沒有這麼好過!

也正是因此,常夜自從當上內行廠的大檔頭之後,可以說是春風得意、自我膨脹,甚至常夜自覺,雖然自己在劉瑾之下,但是與那張永、谷大用之流也可平起平坐,至于八虎的其他幾人,常夜已經不放在眼里了,這時候的常夜,張陽在他眼中,最多也只能算是個汪平和給他準備的開胃甜點而已,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

正當常夜和汪平和在他們的畫舫上籌謀計劃著一切的時候,運河的岸邊,也有幾個人在暗中觀察著。

「怎麼樣,風箏,那些是什麼人?」一個穿著碼頭苦力裝束打扮的人詢問著另一個剛剛從水里爬上來,穿著水靠的另外一人說道。

借著依稀的月光,這個說話的人,正是那次跟張陽他們一起在青縣救人的,外號叫做貨郎的那個錦衣衛。

「差一點就被發現,尼瑪,絕對不是一般人,聞著味兒,應該是我們的同行,我剛一模到船底,上面便有動靜,應該是有人在船底專門負責監听,這手法兒,不是衛里的,就是廠里的,絕不會錯!」被稱作風箏的人,爬上岸,一臉晦氣地說。

「……」貨郎沉吟了一會兒,「無論是哪里人,看來都不是善茬,那姓汪的上了這艘船,我們不能防,你在這里繼續盯著,我馬上回去報信!」

zn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錦醫衛最新章節 | 明朝錦醫衛全文閱讀 | 明朝錦醫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