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 第二十三章

作者 ︰ 樊榮強

有內容連環觸發︰語言的生成與表達

話語源源不斷的秘密問題鏈思維

發散思維與放飛想象

想象力在《辭海》中被解釋為︰「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過程。♀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它可以分為創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

人們通常用「創新思維的翅膀」來形容想象力,在想象力的影響下不僅可以構想新的事物,還可以構想新的思維情景,將人們的內心世界延伸到嶄新的境地之中。

演說者為了讓自己的演說變得生動有趣,可以嘗試著在演說中增添想象的成分,一則有利于將演說豐富起來,吸引听眾的興趣;二則能夠為听眾提供發散思維的空間,任由他們放飛想象。倘若演說者能夠發散自身思維,放飛听眾想象力,那麼演說就避免了生硬刻板的命運,听眾也不必在台下一味奉行「拿來主義」,演說者與听眾之間有了思維層面上的互動交流,听眾在「吸收」的同時也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成分,讓演說的效果更上一個台階。

那麼,演說者如何發散自身思維,展開听眾想象呢?以下方法可以供演說者進行參考使用。

一、善待「生成」,即席點撥。

演講實際上是一種雙邊乃至多邊的交際活動,盡管演說者可能在登上講台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在演講進行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演說者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生成」應當報之以善待的態度,因為這些隨即的「生成」往往是听眾們豐富的想象、奇妙的發散性思維的結果。

听眾們可能在一些環節上心存疑惑或有感悟、欲思考,這時,演說者應當十分機警地在「第一時間」順勢展開。這些無法捕捉的變數正是演說者發散思維的良機,恰當利用,演說者則可以變身為听眾思考的促進者,雙方若能耐心融合交會,思維和感情的交鋒定能夠讓演說踫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例如,在以「女性**」為話題的演說中,演說者舉出了《玩偶之家》「娜拉出走」的案例,並嘗試分析娜拉出走這一舉動的意義和性質,這時候場下有質疑之聲,演說者則可以示意質疑者起立發言。「就娜拉個人因素來說,她已經形成了個人的自我意識,但是就當時的社會背景而言,當時形成的社會主流意識就是‘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是家庭的附屬品’,因此社會是無法接受娜拉的出走的。因此我想知道娜拉出走後的命運。♀」

演說者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听眾故意「找茬」或刻意提出的反駁意見,實際上,這個質疑被提出的那一刻,在場所有人發散思維進行想象的機會已經來臨。演說者完全可以抓住這次「生成」的時機,讓在場听眾對這個問題進行共同思考和討論,最後進行即席點撥。

二、設置懸念,順勢開展。

演說者為了讓演說進行中散發出想象力的光輝可以事先刻意「預設」一些想象環節,首先打開自己的思路,然後盡可能地巧設些能夠促進听眾想象的成分,順勢展開。

例如,某演說者在演說中加入了「神筆馬良」的故事,並隨後對听眾說道︰「我記得我的小時候總是在做馬良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此時此刻給你一支神筆,大家又會拿它畫出什麼呢?」听眾對這樣的問題都有著各不相同的答案,演說者可以順勢找出個例進行提問,其他的听眾在傾听被提問者的回答時,也會在腦海中浮現出各種答案,在平淡的演說中短暫的想象起到了調味劑的良好效果。

再比如,演說者在準備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演說稿件時,為了貼近主旨,也為了避免科技類演說的枯燥乏味可以穿插一些發散想象力的內容︰「我記得上學時有一篇文章叫做《新型玻璃》,該文中提及了四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我當時就在想既然有新型玻璃,為什麼只有四種呢?應該還有第五種、第六種、甚至第一百種,比如說變型玻璃、隱型玻璃、空調玻璃等等。在科技領域中,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我們不妨就以新型玻璃為例,大家還能夠想出哪些目前尚不曾被研制出來的玻璃呢?或許你的提議,就是科學家明天努力的方向。」

三、語言啟發,創設情境。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演說者可以利用語言基調來為演講內容做渲染,從而引起听眾的共鳴而進入想象。一般基調悲傷的演說,它的語言形式應該是低沉的,反之應該是高揚的。不難想象,如果演說者在講述一個動人的場景時,加上了聲淚俱下的動情演繹,听眾們也很容易進入那個令人動容的想象空間。

除了語言啟發,演說者還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為思維發散提供條件。創設情景有多種多樣的方式,演說者可以利用實物、圖畫、問題、游戲,也可以利用語言描繪、音樂渲染等,這些都有助于激發听眾的情感和想象。在意識中創設有情有形的情境,能夠打造一場情知交融的演說。

另外,演說者也可以將黑板或者幻燈片作為場景展示的場地,例如,在以「詞語的靈性」為題的演說中,演說者開始嘗試用舉例子來引導听眾發散思維前,可以首先進行提問︰「大家覺得今天的天氣怎麼樣?」「冷。」場下听眾不約而同地回答道,這時,演說者可以在黑板上寫上「冷」這個字,接著,演說者可以啟發道︰「看來大家都深有感觸啊,如果我們想要表達今天的‘冷’卻不能出現‘冷’這個字眼,那麼大家還能想到什麼?」「寒風凜冽」、「北風呼嘯」、「衣衫單薄」、「瑟瑟發抖」……大家開始陸續給出答案。

演說者在調動起眾人對「寒冷」想象的思維後可以逐漸將「詞語的靈性」引出,如此一來,听眾對演說主旨的理解就更為透徹,因為其中也夾雜了他們想象的成分。

在演講中,演說者思路打開,能夠為听眾帶來發散想象力的機會,讓听眾緊緊跟隨著演說者一起感受並探索這個可愛的未知的奇妙世界,讓演說變得活躍而有意義。

演講思維的發散

在登上演講台後,很多人會出現張口結舌或語無倫次的情況,除了情緒緊張之外,還有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思路的堵塞,沒有辦法讓思路敞開就沒有辦法讓演講變得流利。倘若演說者在沒有思路或思路混亂的情況下繼續演講,則還有可能出現偏離中心,失去演講的意義。

我們平時所听到的講話,其實只是信息輸出的過程,而在信息輸出之前或者輸出的同時,有一個內在的信息加工過程同步在進行,這個過程就是思維。

大家都知道思維可以分為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兩種,演說者無論是更傾向與哪種思維,其結果都必須以語言的形式體現于外,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路再清晰如果無法讓它為演說鋪路搭橋,那麼,在听眾看來,這也並非是最好的思路。所以說,演說者在沒有把事情考慮清楚的時候切忌進行語言的表述,否則有可能會混淆听眾的理解。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最新章節 | 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全文閱讀 | 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