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 第六章尊重孩子,爺爺奶奶要用心

作者 ︰ 伏建全

不讓比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夸張,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其實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痛,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

威威放學回家,一放下書包就打開電視,因為待會有他最喜歡看的《奧特曼》。正在廚房做飯的媽媽見孩子回來就顧著看電視,不禁怒從心頭起,忍不住數落起來︰「你就知道看電視!作業做了沒有啊?你看隔壁的亮亮多听話,一回來就做功課,做完了還幫他媽媽出去買東西。你跟他比比,自己差多少?」「是啊,是啊,什麼都是亮亮好,你干脆把我扔了要他好了!」威威生氣地吼起來。他就是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總是挨罵呢?難道自己就真的一無是處,真的這麼多余嗎?亮亮就真的像媽媽說的那樣好嗎?媽媽的話真的讓他很傷心。

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在自己的眼里孩子又總是不如別人的孩子,常常「恨鐵不成鋼」。在現實生活中,家長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夸張,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其實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痛,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取決于一個方面。

案例中的媽媽就是在盲目的比較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專家支招

爺爺女乃女乃要學會如何恰當地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相比。既不打擊自家孩子的積極性,還能起到預想中的效果,讓孩子努力趕上去。

欣賞自己的孩子

爺爺女乃女乃要學會欣賞孩子,即使看到別的孩子有很多長處,也應該感覺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最優秀的。爺爺女乃女乃應學會多想想孩子的好處,感謝孩子給你帶來的幸福和快樂,不要老想他的這不好那不好,認為孩子事事不如人。平時最好少責罵孩子,多給予他們賞識與鼓勵,他們才會有信心繼續前進。

指出優點

爺爺女乃女乃可以先指出孩子的優點,如「你讀的書比較多,理解力比別人強」等等,再「順便」指出孩子的缺點和劣勢,如不夠細心、丟三落四等,告訴孩子「這一點你得向學習委員張偉學習。這個小毛病改了,你就可以很輕松地超過他了」。讓孩子愉悅地接受比較,從而改掉自己的缺點和壞毛病。其實孩子更需要一個體諒他、理解他、支持他的家長,而不是一味說自己不成材的討厭的長輩。

給孩子樹立榜樣

爺爺女乃女乃應該教育孩子把「努力改變自己」作為正確的指導思想。教育孩子給自己尋找追趕的榜樣,這個榜樣可以是朋友、同學、電視里的某個形象,也可以是身邊的長輩,讓孩子經常這樣去想問題,慢慢打消妒忌心理,從而能夠客觀地自我評價和評價別人。

不時時刻刻做比較

爺爺女乃女乃不要天天圍繞一個話題沒完沒了地說,更不要不斷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很多家長在開完家長會後,都會不停地說他們白生了白養了孩子。這樣孩子會想,既然大人認為別人好,就讓別人做他們的孩子好了。孩子的付出得不到關注和表揚,時間長了就會變得消極和自閉,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爺爺女乃女乃要盡量避免總嘮叨孩子,說孩子這樣不如人,那樣做得差。

不當著別人的面比較孩子

很多人都會親身經歷,或看到或听到這樣的話語和場景︰街頭、角落里,大人正對著孩子,大聲呵斥︰「你這個孩子,一點也不乖,你看鄰居家誰誰誰,考試總是前三名,你怎麼就這麼不給我爭氣呢?」

其實很多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尷尬不已,因為大人不僅這樣惡劣地訓斥自己,還讓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沒了面子。孩子即使口中不說,心中卻肯定十分痛恨。因此爺爺女乃女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盡量在家里或人少的地方,對孩子也要低聲教導,千萬不能大聲訓斥孩子,說孩子千般不對萬般無能,因為那樣的結果往往使孩子破罐子破摔,家長的教育不起任何作用。

避免孩子的妒忌心理

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家長說別的孩子多麼優秀,比自己強多少的時候心理會埋怨忌恨︰都是他讓我變成了媽媽眼里的壞孩子的。孩子人生的道路才剛剛開始,還有很多夢想沒有實現,但卻因為仇恨,心理變得狹隘和畸形,相信這是所有的家長都不願意看到和面對的。因此爺爺女乃女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當孩子產生仇恨心理的時候,要幫孩子分析原因,為什麼那個孩子能做到,自己卻做不到,讓孩子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單純地對優秀的孩子產生敵對心理。

不當著各自孩子的面作比較

家長拿各自孩子作比較,更容易造成孩子之間的相互攀比或排斥。如果這些比較的話讓其他的孩子听到了,小朋友們就很可能背地里相互嘲笑和譏諷,從而導致孩子自信心的喪失,害怕融入小集體。常言道「人比人,氣死人」,大人都明白這樣的道理,又怎麼忍心讓孩子也過早體會這樣的感受呢?爺爺女乃女乃教育孩子更要背著其他的小朋友,可以找一個單獨的房間或者沒人的角落,和孩子進行有效而簡短的溝通。

不當眾揭孩子的短

孩子的心靈就像一株幼苗,需要小心呵護與澆灌,家長在注意孩子身體健康,保證孩子吃飽穿暖的同時,更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在日常小事中滲透對孩子的教育。

小雪的媽媽上周末帶女兒去姥姥家,正好小雪的兩個姨媽也都在,剛到姥姥家大家就都講起了自己家里近幾天的大事,小雪媽媽講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女兒小雪的「奇聞異事」。小雪的媽媽又像往常那樣說女兒在家里是如何不听話,如何跟爸爸媽媽爭執,如何瘋狂地看電視,等等。雖然女兒呆在隔壁的房間,但媽媽的高談闊論還是傳入了她的耳中。過了一會兒,在隔壁玩的小雪忽然跑出來,把臉一拉和媽媽爭辨了起來,「誰說我總是那樣了,我只有在和你生氣時才這樣的。」「是呀,你每天都和我生氣,所以你總是不听話。」「我哪里天天不听話啦?你說說!」小雪顯然是生氣了,說著就把玩具扔在了地上,怒氣沖沖地跑了出去。回到家之後,小雪還是不理媽媽,就這樣一直僵持了好幾天。媽媽很奇怪,不就是說了小雪兩句嗎,至于這麼大火氣嗎?

孩子的心靈就像一株幼苗,需要小心呵護與澆灌,家長在注意孩子身體健康,保證孩子吃飽穿暖的同時,更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在日常小事中滲透對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是有原因的。也許這些原因在成人看來沒有什麼,但在孩子的眼里卻是很莊重和嚴肅的。爺爺女乃女乃在不了解原因的前提下當眾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嚴重,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為以後的教育設置不必要的障礙。

專家支招

不要當眾批評孩子對于許多家長來說並不陌生,但要真正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爺爺女乃女乃要怎樣避免當眾揭孩子的短呢?

爺爺女乃女乃可以嘗試用眼神、手勢等對孩子進行暗示和啟發,或者用冷處理讓孩子自己去調解,等事情平息一點再找孩子談。爺爺女乃女乃還可以把孩子帶到避開人的地方問明原因再進行教育。總之,冷處理較之當眾的批評指責有很大的優勢,爺爺女乃女乃要積極地去運用。

如果確實需要指出孩子的缺點,爺爺女乃女乃可以在肯定孩子某些成績或長處的前提下,用提建議和希望的口吻指出孩子的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孩子都會樂意接受。

兩位母親在交流教子經驗,其中一個說「我家兒子昨天語文測試考了50分,把我們氣得不行」。另一位接著說︰「你家兒子還算好了!我家的小剛去年把9分的成績單改了之後騙他爸爸,真是天生的不是學習的料!」很多家長坐在一起討論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而家長對孩子的討論往往說來說去成了互揭自己孩子的短的批斗會。

有的家長怨恨孩子不爭氣,不成器,認為孩子做了錯事,當面出他的丑,刺激他,在大眾的壓力下促使他認真改正。其實,家長這樣做是在拿自己的孩子的痛苦取樂,孩子在當中的羞辱下肯定會感到受到深深的傷害。如果孩子性格軟弱,就會從此一蹶不振,認為自己就是不成器,從而失去了改正錯誤、努力進取的信心。如果孩子性子比較烈,受到羞辱之後,就會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甚至和家長積怨。

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批評一下是有必要的,但是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侯千萬注意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對孩子訓斥指責,更不要打罵孩子。父母當眾批評孩子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損傷,父母經常當著外人批評孩子,有可能使孩子產生敵對心理。

孩子如若被父母當眾揭短,甚至被揭開心靈上的「傷疤」,那麼就會擊潰孩子自尊、自愛的心理防線,讓孩子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爺爺女乃女乃在與外人交談時,談到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揭短,而是要對孩子的點滴進步時刻加以肯定,不妨當眾多夸夸自己的孩子,譬如在外人贊美自己的孩子時,爺爺女乃女乃可以說︰「是的,我的孩子最近進步也很大!」多用這樣的話語,孩子認識到自己還是有不少優點的,就會更加奮發向上。

孩子**非請勿入

很多家長抱著傳統的觀念,認為自己就是權威,什麼都要知道和了解,不把孩子當一個擁有完整權利的個體,會導致個人和社會很多不良的後果。

曉峰成績優異,也很听話,可媽媽總是不放心,覺得現在外面誘惑太大,放松對孩子的監管就會毀掉他的前程,所以常常偷偷監視曉峰。

有一天曉峰在屋子里跟同學打電話,媽媽就在另一間屋子用分機偷听,結果曉峰發現之後發了很大的火,媽媽卻委屈地說︰「不听你電話怎麼知道你都結交了哪些朋友?我這樣做還不都是為了你!」氣得曉峰好多天都沒有搭理媽媽。

後來媽媽發現曉峰和一名女同學關系很好,她幾次旁敲側擊地問曉峰,但是曉峰都矢口否認。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測,媽媽偷偷配了一把曉峰的書桌鑰匙,趁曉峰上學的時候對他抽屜里的日記進行檢查。結果媽媽發現,曉峰喜歡上了班上一個女孩,很苦惱。媽媽擔心曉峰被感情迷惑影響學習,就和曉峰攤了牌,警告他不準談戀愛,並且苦口婆心地講了一堆大道理。曉峰漠然地說了一句話︰「媽媽,你侵犯我的**,我覺得你做人很失敗!」媽媽一下子懵了。

3歲之前孩子一直依賴大人,總是把自己與別人的想法和體驗混在一起。他們尚未建立「自我」,基本上沒有秘密可言。直到有一天孩子猛然意識到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東西,于是就出現了小秘密和**。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孩子越來越不滿足于凡事受人控制擺布的局面,希望體現自身**、真實的意願和要求,但是成人世界的強大力量又讓他們害怕,于是孩子把秘密當成了妥協的手段和自我保護的形式。

很多家長都會偷看孩子的日記,檢查子女的信件,翻查學生的書包等,通過這些行為來窺探孩子的**。其實家長想了解孩子**的初衷都是出于對孩子的愛護和擔心,但實際上這些行為並沒有保護到他們,而是給他們帶來了傷害。偷看日記、偷听電話等行為其實都源于家長對孩子關心不夠和缺乏信任,容易讓孩子對家長不滿,因而產生溝通障礙。

專家支招

很多家長抱著傳統的觀念,認為自己就是權威,什麼都要知道和了解,不把孩子當一個擁有完整權利的個體,會導致個人和社會很多不良的後果。

爺爺女乃女乃帶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能侵犯孩子的**,讓孩子在尊重、愛護和交流中健康快樂地成長。對此,爺爺女乃女乃要注意以下幾點︰

行為上尊重孩子

爺爺女乃女乃進入孩子房間的時候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孩子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孩子的決定應該先和他本人商談,不要隨意翻看孩子的日記或**。♀爺爺女乃女乃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來尊重。這樣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就會更容易和家長溝通,也會更積極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對孩子一如往昔

如果覺察到孩子有所隱瞞,爺爺女乃女乃不要一個勁地詢問孩子,要盡量裝出若無其事的模樣,不給孩子太多壓力和干擾。可能孩子正面臨一個挑戰或困難,但他希望憑借自己的力量去處理和解決;也可能這個秘密關系到孩子的自尊,他不願意被人知道。爺爺女乃女乃既不該對孩子窮追猛打,也不該給孩子臉色看。在這種情況下,爺爺女乃女乃不妨收起好奇心,一如往昔地陪伴在孩子身邊,讓孩子輕松地保守自己的小秘密。

向孩子表達憂慮

不偷看孩子的**不等于讓孩子放任自流,爺爺女乃女乃還是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監管的。如果隱約發現孩子有問題,可以找適當的時機說明自己的感受,將自己的擔憂和焦慮傳達給孩子,讓孩子幫助自己解決這些擔憂和焦慮,進而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小秘密。孩子都能體諒爺爺女乃女乃的心情,當爺爺女乃女乃訴說了這樣的難處之後,他們必定會將內心的困惑說出來。

啟發孩子說出心事

如果孩子滿月復心事、說話欲言又止,說明孩子的秘密需要成人的幫助,但沒有勇氣向家長吐露。在這種情況下,爺爺女乃女乃要耐心地啟發孩子,用輕柔的話語和期待的眼神鼓勵孩子「一吐為快」。當然,爺爺女乃女乃還必須兌現承諾,當孩子把秘密告訴你的時候,要積極地與孩子共同面對現實問題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和孩子一起分享秘密

如果孩子大方地把內心的想法和苦惱傾訴出來,並期待得到回應的時候,爺爺女乃女乃一定要從孩子的立場出發,認真考慮他的切身體會和難處,並認真積極地作出回應,讓孩子感受到爺爺女乃女乃對自己的理解與認可。千萬不能表現出嘲笑或不屑一顧的態度,甚至把孩子的秘密向別人隨意宣揚,這樣很容易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

不揭孩子傷疤

一些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曾經的過失」也會讓孩子耿耿于懷,只要有人提起,他們便會有「被揭傷疤」之痛。如某次游戲得了最後一名,某次表演失敗了,某次游戲出了洋相,甚至小時候愛哭等等。被打、被罵、被罰站等體罰更是孩子「沒齒難忘」的痛苦經歷,因為不僅皮肉受了苦,心靈也可能受到創傷。如果家長頻頻提及孩子過去的「受辱史」,仍然會使孩子陷入極度尷尬之中。因此,爺爺女乃女乃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需要經過大腦過濾,千萬不要在信口開河中無意間揭了孩子的「傷疤」,使得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從而造成心理上的負面影響。

做個有心人

爺爺女乃女乃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隨時掌握孩子的生活、學習和思想方面的動態,和孩子進行坦誠的平等交流,學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听到孩子的真心話,進而指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不要走彎路或者走錯路。孩子總是會把秘密告訴最信任和最尊敬的人,爺爺女乃女乃要重視與孩子建立平等對話,堅持公正、合理、開明的教育態度,讓孩子和你一起分享他的小秘密和**。

換個方式對孩子說不

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改正缺點,讓孩子向更好的方向邁進。如果家長不能對孩子的不當行為進行約束和控制,不忍心對孩子說一聲「不」,這樣的教育就是放棄責任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張女乃女乃一直自詡為「現代女乃女乃」,她對待孩子總是盡可能地民主。但慢慢地,張女乃女乃發現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那就是她幾乎管不了孫子小偉。每次張女乃女乃要求小偉做什麼事情,小偉經常說「不」。上個星期張女乃女乃還和小偉發生了很嚴重的「電視風波」。那天小偉說要先看電視後寫作業,張女乃女乃心想只要他能好好寫作業,什麼時候看電視都是一樣的,不必那麼教條,就同意了。可是孩子說話不算數,說好看一個小時電視以後寫作業,到了時間也不關電視,非要延長半小時。張女乃女乃不準,小偉就開始哭鬧,張女乃女乃沒辦法只好同意,並說好再看半小時就關電視。可是半小時以後孩子還是不關電視,最後這場電視風波以張女乃女乃的失敗而告終。

以後每次張女乃女乃對小偉的行為表現不滿的時候,他根本不在乎。張女乃女乃對自己說過的「不」也無法堅持到底。一看到孩子的眼淚,或者孩子歇斯底里的行為,她就退縮了。現在張女乃女乃很怕孩子的拒絕和抵抗,都不敢輕易對孩子提出要求了。

當家長被頻頻告誡要尊重孩子、給孩子民主和自由的時候,他們其實正在陷入一種困境,即當孩子做出一些諸如撒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過度迷戀電視、要求買這買那等惱人的事情或者無理的要求時,家長的勸阻總是那麼無力,語言是那樣的蒼白。

案例中的張女乃女乃就是這樣的例子,一味地給孩子所謂的民主,毫無原則地縱容孩子,結果往往是起到反作用,對孩子沒了威懾力。

專家支招

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改正缺點,讓孩子向更好的方向邁進。如果家長不能對孩子的不當行為進行約束和控制,不忍心對孩子說一聲「不」,這樣的教育就是放棄責任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爺爺女乃女乃要學會對孩子說「不」,懂得適當地拒絕孩子。那麼到底該怎樣對孩子說「不」,怎樣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並真正堅持到底呢?下面給所有想教育好孩子的爺爺女乃女乃幾點有效地建議︰

建立威信

把握好說「不」的權利,是爺爺女乃女乃建立起威信的一個標志。很多家長表面上對孩子說「不」,實際上卻是做不到的。最後得到威信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長。當家長沒有威信做後盾,對孩子的要求說了也是白說。家長不會拒絕孩子,孩子就學不會服從,將來在社會上就會踫壁吃虧。因此,拒絕孩子,實際上是在教育孩子正確調整自己的行為,明確人際關系準則。

先給孩子訂規矩

要想樹立威信,爺爺女乃女乃要給孩子訂立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及性格特點的規矩。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行為習慣,根據孩子經常出現的不良行為確立一些規矩。為了孩子能做得更好,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制訂各種規矩。這是尊重孩子的體現,也使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的想法。這樣孩子做起事來才能更準確,更符合父母的要求。另外,對孩子的要求要盡可能具體一些。例如,父母要求孩子按時完成作業,訂立的規矩最好是要在自己的書桌上寫作業、準備好文具、自己**完成作業、自己檢查作業、用過的文具要放回原處,等等。這樣孩子就知道該怎樣做了。

當孩子犯規的時候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懲罰而不是姑息遷就或者听之任之。拒絕孩子的犯規行為實際上是在幫助他掌握統一的「游戲規則」,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規則意識。

平靜地對孩子說「不」

當家長看到孩子身上存在的毛病或者犯的錯誤時經常是被氣得頭昏腦脹,難以控制自己的言行,把憤怒都表現在臉上和語言行動中,這樣是不理智的,家長在激動的情況下也容易失控,對孩子做出不合理的行為。因此爺爺女乃女乃要冷靜地對待孩子的言行,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要用平靜的口氣表達你的心情以及對孩子的要求。

告訴孩子拒絕的理由

有的父母不善于告訴孩子拒絕的真正理由,而是編造一些借口來騙孩子。例如,在孩子想買某些玩具的時候,父母往往習慣說「太貴了,買不起」。這樣只能讓孩子認為家長是在騙自己。當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或者出現一些不合適的行為時,爺爺女乃女乃如果認為不可以,就一定要明確地拒絕孩子,要把拒絕的理由告訴他,讓孩子理解並且平靜地接受。

說「不」要堅持到底

爺爺女乃女乃對孩子說了「不」以後就要堅持到底,可以給孩子一些警告,也可以對他的哭鬧置之不理,還可以讓孩子在某個地方冷靜十分鐘。總之,根本的原則就是拒絕要堅持到底。

對于那些比較活潑的孩子,可以讓孩子暫時離開對他具有誘惑的場所。如果孩子好奇心重,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可以想辦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新鮮事物上去;如果孩子的好勝心比較強,可以試著用激將法。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和愛好能使人迸發出一種力量去克服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重重困難和挫折。它又能使人產生智慧,讓人去思索,去想象,去刻苦鑽研。孩子健康向上的興趣和愛好對他們的一生有重大的影響。

成成從小就喜歡搜集卡片,他搜集了各種各樣的卡片放在家里,聖斗士、奧特曼、數碼寶貝和神奇寶貝等什麼都有。成成的媽媽有好幾次想把卡片偷偷地扔了,又怕孩子想起來要,就一直沒有扔。有一次,媽媽趁孩子不注意,悄悄地將卡片藏了起來,孩子發現卡片不見了,就大呼小叫,問媽媽把卡片弄哪去了,媽媽只好將藏起來的卡片還給他,並指導他整理歸類放好。

後來成成又開始搜集一種新的卡片,那種5角錢一袋的方便面里的《水滸傳》人物的卡片。每次回家,他都要興奮地拿出卡片,問媽媽卡片上人物的來歷。後來問多了,媽媽就把《水滸傳》拿出來,讓他自己看《水滸傳》中的人物。于是每天晚上成成做完作業都會捧起《水滸傳》認真地讀。卡片搜集得越多,他看得也越多,了解的人物也越多。當媽媽問他《水滸傳》上的某個人物時,只要是他了解的,他都能詳細地講一段《水滸傳》里的故事。

爸爸在一邊听著笑得合不攏嘴。

如果媽媽當時將卡片藏起來不給成成,粗暴地剝奪孩子搜集卡片的愛好,也許成成就不會這麼喜歡《水滸傳》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這些愛好在大人看來也許幼稚可笑,但是在孩子眼里卻很重要,孩子的很多愛好都會在他長大以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孩子的一生。爺爺女乃女乃對孩子的興趣愛好應當予以尊重和維護,最好不要憑著自己的想法隨意地進行粗暴干涉或制止。

專家支招

興趣和愛好能使人迸發出一種力量去克服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重重困難和挫折。它又能使人產生智慧,讓人去思索,去想象,去刻苦鑽研。孩子健康向上的興趣和愛好對他們的一生有重大的影響。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把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當作首要任務。那麼爺爺女乃女乃要怎樣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的興趣愛好需要有心的家長去發掘,對此,爺爺女乃女乃要擴展孩子的視野。如果孩子沒有機會接觸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事物,就很難對外界發生興趣,也就無所謂發掘興趣了,因此,爺爺女乃女乃應該鼓勵孩子去探索,創造機會擴展孩子的視野,讓孩子更好地發現、發掘自己的興趣和特長。

不妨和孩子玩玩游戲

益智游戲可以激發孩子對某一事物的興趣,讓孩子玩一些有目的、有意識的游戲,可以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爺爺女乃女乃可以根據需要,有目的地指導、參與孩子的游戲,讓孩子在玩的同時激發其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同時,爺爺女乃女乃要及時引導他從興趣中探索和思考,從而獲得科學知識,使興趣更加長久。

鼓勵孩子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如果大人總是「打擊」孩子,說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的求知欲和對事物的興趣可能下降。孩子們的言語和行為受到大人的贊揚,孩子便會產生愉悅、滿足的情緒,激發了他們對活動的濃厚興趣。爺爺女乃女乃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進行處罰,處罰孩子會讓孩子產生消極情緒,自尊心和上進心受挫,同時也阻礙了他們對事物的興趣。

與孩子共同活動

和孩子共同活動,既可以了解孩子的行為特征,又能洞察孩子的內心世界,還可以和孩子共同體驗快樂,從而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爺爺女乃女乃應該盡可能地創設與孩子共同活動的環境和機會,可以充分利用周末、節假日,與孩子一起進商店,逛公園,或到樹林里散步,注意一下孩子都對哪些商品、書籍、景物等感興趣。此外,爺爺女乃女乃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寫字、畫畫、讀書、做家等,這樣,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便很容易被爺爺女乃女乃發現了。

平衡孩子興趣與學習的關系

爺爺女乃女乃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千萬不能粗暴地阻止,但孩子應全面發展,興趣和愛好也不能完全影響正常的學習。爺爺女乃女乃要善于引導孩子,教孩子處理好興趣和愛好與學習的關系,做到兩不誤,共同發展。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每個孩子的愛好和特長不一樣,爺爺女乃女乃發現孩子的特長應當給予正確的引導。孩子對某一樣事物有興趣,爺爺女乃女乃首先應該幫孩子分析利弊,如果是積極有益的,就應該主動地加以引導,並讓孩子懂得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要以認真學習為前提。如果是無益甚至有害的愛好,爺爺女乃女乃要及時有效地制止。只要爺爺女乃女乃引導得當,孩子的興趣愛好還會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提高學習能力。

特長培養以興趣愛好為先

特長教育的作用應該是淨化心靈和陶冶情操,讓孩子在快樂和自信的學習中掌握一定的技能,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有很大幫助。但這種培養必須以興趣和愛好為先,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選擇上什麼特長班。孩子有了興趣愛好,他們自然願意學,也會學得好。因此家長在為孩子報特長班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並征得孩子的同意,讓孩子自己來做選擇。盲目給孩子報班,不但會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學習效果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爺爺女乃女乃也要講誠信

爺爺女乃女乃要時刻將「說到做到,決不食言」的光輝形象樹立在孩子的心中,讓孩子對自己有足夠的信任。

一次,爺爺和父親又發生了「戰爭」,兒子濤濤被嚇得號啕大哭。那天,濤濤正好新買了一支帶子彈的玩具手槍,他便站在爺爺的立場上,對爸爸大聲叫道︰「不許你打爺爺!」還向爸爸「開槍」,前兩發子彈打空了,第三發擊中了他爸爸的額頭。

濤濤爸爸立刻惱羞成怒,搶過手槍,摔在了地上,並打了他一巴掌。濤濤傷心地大哭,對爺爺說︰「我們以後不要理他!」「對,不理他!」爺爺也表示同意。

幾天後,爺爺忘了對濤濤的「承諾」,和他爸爸說話了。濤濤看到後一下子就哭了起來,邊哭邊「討伐」爺爺︰「爺爺,你說不理他,為什麼又和他說話了?」看著孩子傷心的樣子,爺爺怎麼哄都哄不住,濤濤越哭越傷心,比前幾天挨打還要委屈。

一句「媽媽,洗腳」讓億萬觀眾深受震撼,雖然這只是個公益廣告,但其中蘊涵的教育觀念卻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教育孩子不僅需要言傳,更需要身教。

墨西哥總統比森特福克斯克薩特小時候其父親為履行諾言而兩次拆掉亭子。當時福克斯的父親嫌院子里的亭子有些破舊想拆掉。福克斯對拆小亭子很感興趣,請求父親將剩下的小亭子留給他拆,父親答應了他的請求。當福克斯休假回來一看小亭子全部被拆掉了,就悶悶不樂的對父親說︰您對我說謊了,您答應過我要等我回來再拆小亭子的。父親知道了事情的緣由後,就讓工人在原地修建起一個和原來一模一樣的小亭子,然後當著福克斯的面拆掉了那個小亭子。福克斯擔任墨西哥總統之後以誠實守信受到人民的尊重和愛戴。由此可見,家長的誠信對孩子的成長和成功有多麼重要的作用。

老人常常無意識地給孩子一些不能兌現的承諾,結果往往是孩子哭鬧老人尷尬,對孩子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爺爺女乃女乃可能只是隨口做出的承諾,孩子就會牢牢記住,直到實現為止。孩子不能騙,因為大人隨口說的話在孩子眼里都是承諾。

專家支招

爺爺女乃女乃在向孩子許諾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無信,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確實有不得已的原因,答應的事兌現不了,要及時向孩子道歉,給孩子合理的解釋,並認真地作自我批評,爭取下次滿足孩子的要求,讓孩子從內心理解和原諒爺爺女乃女乃。事後,爺爺女乃女乃也應該設法兌現自己的承諾。

不講誠信還有一個弊端,那就是讓孩子也學得不守信。大人說話不算數很可能成為孩子日後撒謊的正當理由。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錯誤不能容忍,其實他們不知道孩子的很多錯誤、缺點都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

當孩子的希望不明不白地落空後,就會認為大人是在欺騙他,還有可能從爺爺女乃女乃身上得到一些這樣那樣的「經驗」,那就是認為不守信是很正常的,說謊也是理所當然的。幾歲的孩子學東西最快,如果爺爺女乃女乃言行不一致,對做出的承諾不認真履行甚至不予理睬,孩子就會相應地跟著模仿,學會撒謊和不講誠信。

孩子對大人說的話是一向當真。孩子的可塑性很強,相應地,受到影響和燻陶也更容易。爺爺女乃女乃不守信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產生不信任感,認為說了話可以不算數,慢慢地他們也會學著這樣做。

很多時候,孩子會向老人提一些很無理和不切實際的要求,而這些要求爺爺女乃女乃根本沒有辦法去滿足。這時候如果直接拒絕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了,但如果假裝妥協而暫時答應了以後卻不去兌現,結果會更糟,對孩子的傷害也會更大。這時候爺爺女乃女乃一定要和孩子講清楚,讓他明白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引導他放棄。

爺爺女乃女乃要時刻將「說到做到,決不食言」的光輝形象樹立在孩子的心中,讓孩子對自己有足夠的信任。

爺爺女乃女乃也應該關注和尊重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約定」。例如,爺爺女乃女乃計劃周末帶孩子去走親戚,但是孩子已經答應了周末去小朋友家玩,那麼爺爺女乃女乃就應該尊重孩子和小伙伴之前的約定,不能強迫孩子,讓孩子違心地服從爺爺女乃女乃的安排而對他人不守信用。

另外,爺爺女乃女乃對孩子講誠信的言行要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孩子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如果發現孩子撒謊,切忌不問情由盲目地懲罰孩子,而應該耐心地啟發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諒解孩子並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

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女乃女乃都不太注意「誠信」這個問題,比較隨意,面對孩子的希望和要求,采取的方式大多是是隨口說聲「以後再說吧」,給孩子留點希望,但又沒有具體的兌現期限,往往是讓孩子希望很大,最後失望至極。對此,爺爺女乃女乃一定要及時兌現對孩子的承諾,不能拖拖拉拉,這樣會導致最終和孩子產生距離。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爺爺奶奶最新章節 | 爺爺奶奶全文閱讀 | 爺爺奶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