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庶難從命 146 城中疫情

作者 ︰ 桐瑤

乎都活不成,您身體尊貴,怎可貿然進城?您要是有個什麼萬一,臣怎麼向皇上交代啊?」蜀陽城的縣令著急的說著。他之前接到消息,說是打算放火燒城,所以他早早就將弓箭手和還有那滿滿的箭和油準備好,沒想到最後等到的竟然是大皇子要進城救人。

「不必多說了,這事我已向父皇稟明,你讓人在城外守著,我帶人進城看看。」葉颯完全沒有理會後邊那些苦勸的官員,凝望著那座高大的城門,神情淡然。

十幾年前,他在西夏國便有醫皇子之稱,然而當他自以為醫術超群時,在面對綠兒的死,他始終不能釋懷,縱然他醫術再高,也無法挽回自己親妹妹的性命。

于是,他離開了西夏國,走過很多地方,經歷了很多人的生死,知道了人的命數自有天定,漸漸的看淡了,他便也不再強求,但凡求醫之人,他都會提出相應的代價,‘鬼醫’之稱也由此得來。

然而,不管他身在何處,他皇子的身份永遠都在,這里是他的臣民,他有義務,也有責任來救治他們,所以他才會不顧父親反對,堅決要來蜀陽救人。

東西準備妥當後,那些自願隨葉颯進城的官兵進都主動推車,把藥材和食物送進城,葉颯擔憂的看了眼凌曉曉,後者神情堅定,他也就不再多勸了。

葉颯進城的消息很快就傳到城中的每一個角落,城里的百姓都被這個消息給驚呆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絲不敢置信,眼底帶著一絲懷疑和一抹壓抑的興奮。

什麼?!

大皇子進城了?

就是在十年前就有醫皇子之稱的拔拓明加嗎?

這是真的嗎?

大皇子醫術高超,他們是不是有救了?

不少人都喜極而泣,滿臉淚痕,甚至還有人跪下磕頭,口中念念有詞,心里終于盼到了希望,他們有救了。

他們就知道,皇上怎麼可能對他們置之不理,怎麼會讓他們自生自滅。

其實,眾人早在之前就听到風聲,說是上面下令要求放火燒城,將他們活活的燒死,以免疫情傳到外邊,到時候整個國家都完了。

所以,人人心里都變得十分恐慌,病的人要忍住著折磨,而沒病的人則要夜夜擔心會無辜死掉,鬧得是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到城門去鬧,結果被亂箭射死。

當葉颯他們推著糧食進城時,那一擁而上的百姓,將他們轉轉圍住,然後拼命的扮著車上的食物,讓凌曉曉頓時看呆了,若非還有官兵推阻,恐怕她就要被踩城肉泥了。

「住手,統統給我停住,大皇子在此,你們不得放肆!」蜀陽城的縣令蘇大人拖著那鴨嗓般的聲音喊道。「你們這些刁民再放肆,就把你們都丟到城門口去。」

那些人一听,也都老實了靜了下來,再也不敢上前搶了,因為他們知道,所謂的丟到城門口,就是讓那些弓箭手射死。

看到眾人都安靜了下來,蘇縣令才仰起他那圓呼呼的老臉,鼻孔朝天,哼了一聲,趾高氣揚的繼續道,「大皇子親臨,定然不會讓你們餓死,你們只要安安分分的,家里若是得了病的,就將他們隔離開,切不可讓他們出來,否則傳染了大皇子,你們就是死一百次也不夠。」

聞言,大家面面相覷,眼中帶著懼色,微微縮了縮身子,都低下了頭。

「蘇縣令。」葉颯的聲音很溫很淡,讓人听不出任何情緒。

「臣在。」

「這疫情什麼時候開始的?」

「回大皇子,疫情是在一個月前發現的。」

「可有防御措施。」

「……疫情來勢洶涌,微臣還未來得及防御,這城中大半百姓都病倒了……」

「那為何十天前才上報?」

這時的蘇縣令是冷汗直冒,听不葉颯的語氣,更看不明他那淡淡的表情,心里又驚又恐,只能低頭回話。

「微臣後來努力想防止疫情蔓延,但絲毫沒有進展,無奈之下才上報了朝廷,微臣有罪……」

葉颯瞥了他一眼,神色很淡,道,「你確定有罪。」

話一出,蘇縣令再也沒有剛才那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雙腳直接撲通跪在了地上,「大皇子恕罪。」

「你告訴本皇子,為何這城中百姓竟然到了搶官糧的地步?而你這個縣令卻躲到了城外?」他的語氣很平淡,卻讓蘇縣令打了個哆嗦。

「你這條命,本皇子暫且留著,馬上命人開倉放糧,然後替本皇子挨家挨戶的查,但凡患有病之人都送到縣令府,記住,不許再驚到任何一個百姓。」

「是……是……微臣記住了。」

「還有,正如你所說的,本皇子若是有個萬一,你有一百顆腦袋也不夠砍,所以你就陪著本皇子一起住城里吧。」說完,葉颯讓人將車上的糧食都發給大家。

看蘇縣令退下之後,葉颯才看向這些百姓,說道,「大家放心,朝廷不會置之不理,家中若是有患病者,均可到縣令府,只要找出病因,相信所有人一定能康復。而我也會在這里與大家共進退。」

「多謝大皇子。」剛才還在瘋搶東西的城民,听到葉颯的話,全都喜極而泣,一個個都跪在了地上,向他磕頭,神情委屈,不停地流淚。

他們之前雖然對朝廷有恨,但那都是因為蘇縣令的所作所為,讓他們有所誤會,現在看到葉颯親自進城,甚至揚言替他們治病,心里激動不已。

他們都知道,葉颯是西夏國的大皇子,是他們西夏國的醫皇子,只憑這一點,他們絲毫沒有懷疑,已經有足夠的信心,相信這疫情一定能夠治好。

「大家都起來。」葉颯抬了眼跪著哭訴的眾人,說道,「現在趕緊領了東西回家,然後再帶患者到縣令府,順便讓每家每戶的人都來領一些艾草,家中都必須點上。」

這是凌曉曉進城的時候特別交待的,說是能夠防止疫情傳染,雖然不知道是否管用,但是至少能夠讓大家安心。

葉颯和凌曉曉進了縣令府沒多久,便陸陸續續有不少百姓帶著家里的患者上門,然後向葉颯哭訴。

在蜀陽城,大多百姓都受蘇縣令的壓迫,蘇縣令向來囂張,在蜀陽城就他的官最大,所以行事囂張霸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就算死再多人,也要得到。

曾經有人反抗,但最後不是莫名的死了,就是消失了,于是,大家也只能忍住吞下那些委屈。

這次的疫情本來也只是發生在城南的一小戶人家,漸漸地,城南便有十幾家得了同樣的病,有人上報給縣令,可是他根本就置之不理,仍然每天吃喝玩樂。

當城南和城西都染了此病,相繼死了不少人時,他也未曾理會,直到資深一些的大夫發覺此疫情非同小可,報給蘇縣令時,他非但不想辦法解決,而是自個兒攜帶著家眷躲到了城外,並讓人封城門不給人外出,否則殺無赦。

听著大家對蘇縣令的控訴,凌曉曉怒不可言,看了眼同樣不說話的葉颯,然後開始替患者檢查病情。

正如葉颯當初所言,此疫情無藥可醫,而凌曉曉檢查那些人的情況時,除了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施針之外,還讓人去準備了藥材替他們熬藥。

那些也只是一些簡單的藥草,對病情並無用處,她只是不想讓大家出現恐慌的癥狀,所以才會這麼做。

然後,她再根據每個患者的病情,進行了分開治療,東邊苑子里則讓那些患病嚴重之人住,西邊的苑子則住患病不久之人,而北邊的苑子則讓那些剛開始出現癥狀或者是可能染病之人住。

這一切分配完之後,天色已暗了下來,這時才她才發現肚子有點餓,再看葉颯靜坐不語時,她嘆了口氣,上前道。「師兄,先吃晚飯吧。」

「曉曉,這疫情確實難住我了。」他暗嘆了一口氣。

「師兄,這不怪你,真的,這種病哪怕是一千年之後,也完全沒有辦法完全治好。」凌曉曉安慰他道。

葉颯一听,笑了,「你又怎知一千年後的事?」

凌曉曉頓時啞口,然後心思一轉,道,「我當然知道,你不是說在古書上看過此種疫情嗎?那老祖宗都無法解答的事情,我們現在仍然無法去解,也許一千年之後,仍然是這樣呢。」

她要怎麼跟他解釋,在現代社會,這種疫情叫「**」,就是在高科技的現代,也不是每一個病例都能治愈,何況還是這種條件下的古代。

在來之前,她听葉颯所提的癥狀,她就有所猜測,如今,她探過每一個患者之後,心里就更加篤定了這個想法。

「老祖宗無法解答的事情,並不表示我們就沒辦法去解。」學醫之人其實也存著一顆挑戰之心,越是不可能之事,他就越想要將它變成可能。

「好了,不管能不能解,都得先吃飯,吃飽了才有力氣去想呀。」凌曉曉抱著他的手臂,硬拉著他去吃飯。

飯後,凌曉曉便開始打坐運功,想盡快的將她體內的舍利子都消化掉,而現在的她,只覺得身體十分的輕盈,渾身充滿了力量。

「曉曉,你現在的內力已經可以動用自如了,若是運用得當,每天加以練習,舍利子還能助你的功力大增,憑你現在的功力,玉雪煙根本就不是你的對手了。」葉颯看著她運完功才說道。

下了榻,凌曉曉走到桌前,倒了杯茶,笑道,「師兄,謝謝你。」

「你我之間,不必如此。」他要的從來都不是她的謝謝。

「師兄,明天讓那些弟兄都帶上口罩吧,那樣可以減少當然的可能。」她想了很久,如今只能將那些現代的防御措施用上,至少如此醫治病情,只能慢慢研究了。

「口罩?」

「就是拿布擋住鼻子和嘴巴……」于是,凌曉曉細細的向葉颯解說,還特別強調讓每家每戶都點上艾草,還要合醋去清洗那些患者踫過的瓷器。

第二天,她讓人熬了板藍板,讓所有未患病及進城幫忙的自願者官兵都喝此湯藥,她甚至還上西苑探病人,然後替他們施針。這兒沒有西方的藥水,沒有什麼血清,她只能試試中醫了。

看著葉颯不放棄的尋找著治疫情的方法,凌曉曉心里擔心不已,原本縣令府里只是三十多個患者,這兩天人越來越多,甚至增加到了五六十人。

他們知道接下來的人會越來越多,之前沒有來的患者是不相信,以為是朝廷下的套,想要他們送死,但是後來听說是大皇子親自治病,甚至還開了不少藥給大家吃,眾人便紛紛的前來縣令府。如今縣令府爆滿,東西北三苑都已住不下了。

于是,旁邊有錢財主的莊院也被征用來安置病患,那些沒有患病之人每天謹尊凌曉曉的話,用熱水清洗所有的東西,不間斷的薰艾草,甚至將全城的醋都搬來用。

疫情沒有像之前那般快速蔓延,可是患者卻沒有絲毫轉好的癥狀,而住東苑那邊病情嚴重的,突然出現了死人,整個蜀陽城頓時又變得人心惶惶。原本臉上還帶著笑容,眼中滿是希望的人們,突然之間都失去了信心。

他們沒有想到連人稱醫皇子的拔拓明加也無法治好患者,那麼普天之下,就再也無人可以救他們了,心突然變得驚慌不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庶難從命最新章節 | 重生,庶難從命全文閱讀 | 重生,庶難從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