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敏感期,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 第九十五章

作者 ︰ 張振鵬

故事1︰

3歲的晴晴在樓下玩耍,鄰居張阿姨見到她很高興,就與晴晴答話,晴晴也開心地回應著。♀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張阿姨問道︰「晴晴,你會數數嗎?」

晴晴自信地說︰「會,我能數到20,1、2、3……19、20。」

張阿姨高興地說︰「晴晴真棒!」

听了張阿姨的夸獎,晴晴美滋滋的。

張阿姨繼續問︰「晴晴,那你說,是15個桃子多,還是14個桃子多啊?」

晴晴眼楮眨了眨說,有點不太自信地說︰「15個桃子多。」

張阿姨向晴晴豎起了大拇指,她又問︰「是14個桃子少,還是15個桃子少?」

這下,晴晴想了一會兒,也沒有答上來。

張阿姨一看這情形,發現自己問的題目太難了,于是就對晴晴說︰「14個桃子少,15個多啊!是吧,晴晴?」

晴晴听張阿姨說出了答案,也就接著話說了︰「是的!」

為了不讓晴晴因為感覺自己沒有答上來題而心情不好,張阿姨又與晴晴玩了一會兒小游戲……

故事2︰

兒子已經6歲了,爸爸知道他已經對簡單的加減法非常熟悉了,比如,20以內的加減法基本是難不住兒子的。♀所以,爸爸也不問兒子這樣的問題。

不過,2009年國慶60周年時,爸爸看了強大的閱兵式,感到非常驕傲。看完閱兵後,軍人那颯爽的英姿、那些威力無比的坦克、大炮,還有空中梯隊也令他興奮不已。

國慶節那天晚上,爸爸突然問兒子一個問題︰「7加8等于多少?」

兒子想都沒有想就回答說︰「15。」

爸爸接著問道︰「7輛坦克加8架戰斗機等于多少?」

這下,兒子有點懵了,他抬頭看看寶寶,又低頭思考了一會兒,還是沒有回答爸爸。因為爸爸是隨口一問,也沒有在意。

大約半個小時後,兒子來到爸爸身邊,非常認真地說︰「爸爸,7輛坦克加8架戰斗機等于8架戰斗機和7輛坦克。」

爸爸有點驚奇,他問道︰「怎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

兒子認真地說︰「因為不同類別的東西是不能相加的,我不知道坦克和戰斗機是不是一個類別的,所以拿不定主意。我想了好大一會兒,發現坦克和戰斗機不是同一個類別的東西。所以,就得出了剛才的結果。」

听兒子解釋完,爸爸開心地笑了……

敏感期分析

孩子對數學的認知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首先是從數數開始的。但是,孩子數數的時候只是把這些數字記熟了而已,他數這些數就像俗話說的「數滑句」一樣,並不知道這串數字之間的聯系和原理。就像故事1中的晴晴,按順序數數,她就知道15比14多,但反過來,她就不知道14比15少了。其實,孩子在4歲之前,他僅僅是把數字符號當成一種玩具,而不知道數字之間的邏輯關系,因為他常會把數錯,比如,數到39時,孩子會突然跳到60。

接著,孩子會對數字感興趣,他會寫出1、2、3等,並能夠理解這樣的數字所對應的數量。孩子在4歲左右時,會迷上數學,對數樓梯、數高樓、加減法很感興趣。這時候,孩子能比較輕松地算出一些簡單的加減法的題目,一旦他算出一道題來,就會表現得快樂無比。

再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就會對分類和組合產生極大的興趣。就像故事2中的孩子,在6歲的時候,已經對分類組合有所認知,並能夠判斷出某些東西是否屬于一個類別。一旦父母了解了孩子數學敏感期的整個過程,就會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指導了。

引導小妙招

1.讓孩子了解數與數間的關系

上面已經提到,很多孩子雖然會數數,但對數與數之間的關系並不理解。所以,父母應該盡早讓孩子明白這種關系或邏輯。當然,僅靠用口說是不夠的,父母還應該通過實物讓孩子去感知。比如,孩子對5元加3元等于8元這個概念不了解,父母就可以拿出5張1元紙幣,再拿出3張1元紙幣來,把它們放到一起,孩子很快就理解5元加3元等于8元這種數與數之間的組合概念了。

2.及時讓孩子掌握分類的概念

雖然分類組合概念是初中數學課程里的內容,但是在孩子的數學敏感期,特別是孩子對數字之間的邏輯關系有了很好的了解之後,父母最好能夠及時地向孩子講述分類組合的概念,讓孩子盡早掌握,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益的。比如,父母可以利用與孩子整理玩具、收拾不同物品的機會,或者是通過與孩子玩分類游戲的機會,及時與孩子溝通分類的概念,從而讓孩子順利掌握它。

3.耐心等待孩子的數學敏感期

父母應該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都是按照這個年齡來的,有的孩子的數學敏感期會比較滯後,一直到上小學時還學得比較吃力。對于這種情形,父母也不要太著急,更不要逼迫孩子去努力學習數學,就會使孩子的敏感期消解、打破與推遲。所以,父母不能操之過急,不妨耐心等待孩子數學敏感期的出現,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和寬容,給他多一點愛。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0-6歲敏感期,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最新章節 | 0-6歲敏感期,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全文閱讀 | 0-6歲敏感期,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