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 第四十三章

作者 ︰ 高冕

他思路很清晰,明白要將這套主張推銷出去、付諸實踐,必須另找一座高大雄壯的靠山,必須把「督辦軍務處」權力抓到手。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督辦軍務處」,于光緒二十年十月(1894年11月)設立,是負責整頓京畿舊軍和改練新軍的最高指揮機構,以恭親王奕訢為首,慶親王奕劻為會辦,李鴻藻、翁同龢、榮祿、長麟會同辦理。大清王朝是滿人的天下,萬不得已,滿人是不會將兵權、政權拱手交給漢人的。「賢」如胡林翼,不找一個滿人文官,就難以施展拳腳;「忠」如曾國藩,沒有滿人親貴大臣肅順、文祥、奕訢等作奧援,要辦大事、蕩平太平軍也是痴人說夢;「能」如李鴻章,沒有奕訢、奕作依靠,辦理洋務、建北洋海軍便無法下手。袁世凱相信,世上必有靠山,只要你找對路徑,就能撥開雲霧,尋到這座山,走近這座山。

袁世凱覓了一條路,就是軍機大臣、督辦練兵處要員李鴻藻。李鴻藻做過嗣父袁保慶的老師,這樣算來,便是袁世凱的太老師。光緒二十一年四月(1895年5月),李鴻章縮在家里不敢露頭時,袁世凱就上書李鴻藻,自稱「小門生」,提出整頓舊軍、改練新軍一攬子計劃︰

此次兵務,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無術。其尤足患者,在于軍制冗雜,事權分歧,紀律廢弛,無論如何激勵亦不能當人節制之師……為今之計,宜力懲前非,汰冗兵,節糜費,退庸將,以肅軍政。亟檢名將帥數人,優以事權,厚以餉糈,予以專責,各裁汰歸並為數大枝,扼要屯扎,認真整勵。並延募西人,分配各營,按中西營制律令參配改革,著為成憲。必須使統帥以下均習解器械之用法、戰陣之指揮、敵人之伎倆,冀漸能自保。仍一面廣設學堂,精選生徒,延西人著名習武備者為師,嚴加督課,明定官階,數年成業,即檢夙將中年力尚富者分帶出洋游歷學習,歸來分殿最予以兵權,庶將弁得力而軍政可望起色……且此次賠輸甚巨,開源節流,亟需整理,而養兵之費向屬繁巨。似應速派明練公正真知兵大員,除將著名驕飽疲懦諸軍即須遣散外,仍將擬留各軍認真點驗,分別裁汰,務期養一兵即得一兵之用……

李鴻藻認為袁世凱是個懂軍事的人才,其整軍方案也有可取之處。♀他擋不住袁世凱一而再、再而三的求情,不久將他奏調來京,並得皇帝「交吏部帶領引見」的聖諭,派到軍務處听候差遣,以備顧問。李鴻藻還將袁世凱的書信廣為宣傳,給翁同龢、榮祿等人傳閱。就這樣,袁世凱順著太老師李鴻藻這條路,很快走到了他要尋找的大靠山跟前。他明白,僅是「差遣」、「顧問」不行,這只是個小混混,與當年在直隸總督衙門打雜差不多。他還把西方兵書中的近代軍事知識,販給朝野要員,懇請劉坤一、張之洞等封疆大吏保薦他練兵。劉坤一是著名湘軍統帥,甲午戰爭末期曾指揮軍隊抵抗日軍;張之洞正訓練自強軍十三營,改練新軍下手早,兩人都屬重量級人物,而且在整頓舊軍、改練新軍方面都是行家,說話令人信服。接著,他叩開慶親王奕劻府邸大門;多次登門拜訪光緒帝師傅、戶部尚書翁同龢,兜售他的改練新兵主張。隨後,他又走通了兵部尚書、步軍統領榮祿的門子。他透徹了解到,此公眼下是慈禧太後的頭號心月復寵臣,甲午戰後李鴻章離開北洋地盤,看似由王文韶繼任,兵權實際上握在榮祿手里。袁世凱謙遜地將翻譯的兵書呈上,自稱門生,恭請指教,並百般表示對榮祿的仰慕膺服之誠。榮祿有心將這個非常之人收為己用,很快將他的兵書和建議奏報朝廷。袁世凱在致弟信中,描述自己這一段經歷和感受︰「抵京來忙甚,日在車馬泥涂奔走。諸大老均甚優待,聖恩極厚。惟內事甚遲緩,辦事甚不易,只隨班奔走而已,似未能久居于此,暫留以備顧問,而赴任直無可望。」袁世凱在京用了一「忙」字。忙,忙些什麼?忙就忙在投機鑽營、拜師托請、賄賂買官上。至于結果如何,他在車馬泥涂中奔突之時心中也沒有譜。不到京城,不知自己官小;不到都門,不知辦事之難。然而,他的「忙」很快起了作用。他拜過師、叩過門的朝廷大臣紛紛替他說話。李鴻藻率先說︰袁世凱乃「家世將才,嫻于兵略,如令特練一軍,必能矯中國綠防各營之弊」。張之洞、劉坤一先後上奏折向朝廷舉薦︰袁世凱此人「年力正強」、「志氣英銳」、「膽識優長」、「任事果敢」,是少有的「知兵文臣」,請求皇上越級提拔,讓他專辦練兵之事。翁同龢對袁世凱起初印象不好,認為此人「開展而欠誠實」,後來終于改變看法,說「此人不滑,可任也」。榮祿則明確授意袁世凱︰「于閑暇之時,將練洋操之各種辦法呈上。」傳到大清國一號人物慈禧太後耳朵里的,是對袁世凱的一片叫好聲。于是,督練新建陸軍的「練兵大臣」之職,非練兵專家袁世凱莫屬了。光緒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1895年12月8日),朝廷正式發布上諭︰「溫處道袁世凱既經王大臣等奏派,即著派令督率創辦,一切餉章著照擬發支。該道當思籌餉甚難,變法匪易,其嚴加訓練,事事核實,倘仍蹈勇營積習,惟該道是問,凜之慎之!」

十一月初六日(12月21日),袁世凱趾高氣揚抵達天津東南七十里的小站,開始了督練新建陸軍的生涯。小站練兵,為他以北洋勢力控制中國奠定基石。自清末至民國初年,所有關系中國命運的北洋人物,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陳光遠、王佔元、張懷芝、雷震春、田中玉、陸建章、曹錕、段芝貴,等等,幾乎都在他的麾下。

袁世凱打通關節、籠絡人心,重要一招,是使用銀彈。蘇同炳在所著《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中說︰「袁世凱尚對人言,天下無難事,唯有金錢自能達到目的耳。是以袁之一生,處政海潮流中,事事能著先鞭,固由于手段靈活,其大半亦依賴黃金勢力也。」袁世凱此人善用銀彈打人,自己卻視金如土。胡思敬在《大盜竊國記》中說︰「其(袁世凱)橫絕古今,為諸奸所不及者,敢于用財,視黃金直如土塊;敢于用人,不念私仇,不限品流,不論資格而已。名利為天下所爭趨,故小人皆樂為效力。」袁世凱待人還有一張可親可近的和善面目。在曾入袁世凱幕府、後任總統府秘書長的張一麟眼里,袁世凱此人禮賢下士、精力充沛、度量恢弘。他說︰「其虛懷下士,有不可及者。其精力過人,兩目奕奕有神,凡未見者俱以為異。與人言,煦煦和易,人人皆如其意而去,故各方人才奔走于其門者,如過江之鯽。」

袁世凱當上軍機大臣後,與兩廣總督張之洞閑聊時說︰「練兵的事情,看起來很復雜,其實也很簡單,主要是練‘絕對服從命令’。我們一手拿著官和錢,一手拿著刀,服從就有官和錢,不服從就吃刀。」

袁世凱打通關節、籠絡人心,除了依靠上述手段外,還采用鮮為人知的非凡奇招。籠絡阮忠樞就是典型一例。袁世凱當年從上海啟程投奔吳長慶,途中結識了阮忠樞。交談中了解到,阮忠樞在京城供職,兼李蓮英弟弟家的教席。李蓮英是個太監,並無妻子,弟弟家實際上也就是李蓮英的家。袁世凱一下掂出了阮忠樞此人的分量,緊緊抓住不放,不動聲色地開始在他身上下工夫。這個關系很快派上用場,通過阮忠樞引見,袁世凱與大名鼎鼎的李蓮英搭上了關系,李蓮英看在阮忠樞的面上,也看在袁世凱那一大箱沉甸甸銀子的面上,給榮祿寫了一封信。榮祿果然對袁世凱看重多了,替他說了不少好話。通過阮忠樞和李蓮英,袁世凱不僅遂心如願撈到練兵大臣要職,還建立起溝通朝廷核心層的重要通道。阮忠樞頗通文墨,袁世凱利用他這個特長,邀他共同編輯了一大堆籌建新建陸軍的規章制度。赴小站練兵後,又將阮忠樞拉到小站,讓他為訓練新建陸軍出謀劃策。但阮忠樞此人有一大毛病——極好。一日,阮忠樞從小站兵營開溜,到天津城一家妓院找樂子,遇上一個名叫小玉的妓女,兩人顛鳳倒鸞之際竟爆出感情火花,完事之後仍難分難解。當晚,阮忠樞摟著魅力非凡的小玉不忍離去,立下山盟海誓,表示一定要盡快進津將她贖出,娶她為妾。阮忠樞真的動了感情,第二日回到軍營,請求袁世凱恩準娶小玉為妾。這一艷情故事傳得飛快,營盤里有不少人都在風傳。阮忠樞明知**和帶妓女進軍營有違軍紀,但他還是深信袁世凱一定會網開一面、成人之美的。理由有三︰其一,對袁世凱來說,他是有功之臣;其二,袁世凱娶的大姨太也是妓女;其三,更為重要的是,他背後還有李蓮英這樣一層非同小可的關系。哪知,袁世凱竟六親不認,鐵青著臉,當著他人的面,以有損軍譽、有違軍紀為由,將他暴斥一頓。阮忠樞自知佔不著理兒,又不敢揭袁世凱**娶妓之短,只能將說不出的怨氣漚在肚里,只能暗罵這廝不通人情。阮忠樞本是官場中人物,知道與頂頭上司硬來沒好果子吃,此事只能忍了,心想官做大了還怕沒女人玩。氣過一陣,也就漸漸將這事淡忘了。一日,袁世凱進天津辦事,叫阮忠樞同去。到城里後,袁世凱對他說︰「帶你去一個地方。」也不明說,引他便走。兩人走進一院中,見里邊熙熙攘攘,喜氣洋洋,張燈結彩,好不熱鬧。阮忠樞以為哪個與袁世凱要好的正娶媳婦辦好事,心想原來是喝人家喜酒的。不料,進得堂屋,突然鼓樂齊鳴,有人將一朵大紅花別在他胸前,不由分說將大紅喜帶塞進他手中,連推帶搡將他弄進洞房,要他將蒙著紅蓋頭的新娘牽出來拜天地。阮忠樞不知眾人演的哪出戲,一下蒙了。待他在眾人起哄聲中揭開紅蓋頭,才發覺新娘就是那夜一見鐘情的小玉。原來,袁世凱在訓斥阮忠樞後,就派人花錢將小玉從妓院贖出,替她購置好房子和成婚用一應物件。阮忠樞心頭一熱,哪里顧得上拜天地,咕咚一下跪倒在地,一個勁給袁世凱叩響頭。

《凌霄一士隨筆》說︰「練兵計劃,定全國練新軍三十六鎮,先由北洋入手。袁世凱銳意經營,不久,北洋四鎮相繼告成(第四鎮即由武衛右軍改編),兵力之厚,甲于各省。……諸鎮之兵權、餉權悉在世凱掌握,遇事毫無掣肘,北洋聲勢益炙手可熱。」駐華英美政治、軍事觀察家贊譽袁世凱是「中國唯一懂一點軍事的人」。小站練兵著效,袁世凱不僅官升兩級,由正四品浙江溫處道晉升為正三品直隸按察使。更為重要的是,從此掌握了大清國政治天平上的一枚重要砝碼。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也就是農歷戊戌年,是個非常出名的年份。這年八月初三日(1898年9月18日),京師袁世凱寓居的法華寺,成了大清王朝的風暴眼。這日深夜,光緒帝寵信的軍機處章京譚嗣同,突然闖入法華寺。此時政治嗅覺靈敏的袁世凱,已探知朝局將變,正趕寫奏折,準備提前離京回津,以免茫然間卷入行將襲來的政治風暴。皇上近臣譚嗣同的出現,令業已緊張起來的袁世凱「心甚訝之」,著實大吃一驚。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機最新章節 | 玄機全文閱讀 | 玄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