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奶姐威武 第45章 京城安居

作者 ︰ 鳳羽零落

林崎遠的改變連末月都覺得出,一身天藍書生綢袍,腳踏官靴,烏黑長發梳的整齊,還簪著翠玉簪,鼻下已經蓄起短須,修剪的很整齊,林崎遠較離蘇州前有了很大變化啊!不僅僅是因為衣著打扮的原因,主要是神情成熟許多。♀

不在是在蘇州時常端著的古板不知變通的讀書人形象,雙眼迥然有光,蓄起短須的他更顯穩重成熟,身姿挺拔,端著外八字站立的官架子模樣,給人可靠的感覺,形象工程做的不錯,有點古畫上那種仕的感覺了。

一個眼神就能使石秋兒面色通紅,這眼神打的,都老夫老妻了,還害羞個什麼勁,看的末月暗笑,連末月這個沒有戀愛過之人都感覺到火花,太明顯了,另一邊林崎遠同趙氏邊說邊打量著家人,見家人面色還好,只略帶疲態,心里很滿意。

用想念的眼神看了妻子幾眼,當了許久和尚,那眼神你懂的,又拍了拍兒子林元曦的頭,一把抱起最小的女兒末月,請家人上車,京杭大碼頭離北京城內很遠,做車都要不短時間,何況做轎,因此無論林海、林崎遠都安排的馬車。

林崎遠也知道母親有許多話要問他,因此待行囊箱裹都裝上車,家人上了車轎後,也跟著擠了進去,古代馬車車廂的制作技術有時堪比小房子,林海家即使不顯,可仍舊是侯爵之後,這馬車規格比普通人家的四人馬車大一些,又比顯貴的八人馬車小一些,正好是六人馬車。

上了車後,林崎遠仍愛惜的抱著末月,對趙氏有問必答,低聲說了分別後的詳情,其中有些已經在信里交代過,有些卻是信上不可寫的,具林崎遠所說,發榜後,他在翰林院考完,心里對名次並不看重,誰不知道,這翰林院排名看的是人力,而非才學。♀

排名高的,能夠早得缺入仕,排名低的也許不只等一個三年,這還是本朝國祚未久,官缺尚算平衡之時的狀態,他跟林海不同,林海是公侯之後,皇上那是有印象的,又是當今欽點探花,當殿就任了正六品都察院都事,清貴之職,又給了越級上奏之權。

而他就算從前那家世,謀個缺最多也就是個從七品之類,何況他已經不是那家的人了,一個勛貴,一個平民,待遇如何他早有思想準備,這一點林海也隱約提過,因此考試時沒有得失心,發揮的更好,後來考慮利弊,加上他幼年本在京城生長,決定決定定居京城。

考完後就同林海說了打算,林海很支持他如此決定,還贈送了他在京城安家的銀兩,林崎遠推辭不過,就收了下來,他很有自知之明,既然決定要做林海的尾翼,有些事就不必計較那麼清楚,他相信總有用自己的力量回報林海那一天,使林海的提攜、供給不白白付出。

若論欠下的情分,不光這些銀兩,整個科舉之期,因林海而沾光,有價的無價的不知道有多少,都計算不清楚了,既然如此何必計算呢!盡力回報吧!林崎遠對趙氏說了自己的打算,趙氏點點頭,林海地位在朝廷並不算高,他曾侍讀的那位皇子外表很安分。

跟隨他想來不會招惹大麻煩,林崎遠見趙氏點頭,這才接著說下去,他得到林海資助,在南城城邊買了棟四合院獨居,安心等待家人到來,林崎遠如此也非不作為,他每日去書局看看書,在林海不當值時過去探望一番,不曾停歇仕途的經營。

林海比他大一年輪左右,學識、為人都是拔尖的,他不及人家十分之一,相處這段時間,林崎遠對他越來越佩服,即使科舉後仍堅持過來請教學問,討教為官處事之道,為將來做準備,尤其是京城的一些俗規陋習,官場內一些能打不能打的關系,官員們的姻親、舊部等關系。

這些本應該是父親該做的,可惜,林崎遠有個不認兒子的爹,使他如今只能和外人學習,林海對林崎遠尚算看重,有時也帶他參加某些宴會友聚,將他介紹出去,這期間卻出了意外,有一次他去林海府邸時,踫巧趕上他家來了貴客,管事如此說。

林崎遠知道能讓林海稱之為貴客的,不是上司,就是勛貴,不過,在京官、爵爺滿地走的京城,比正六品高的滿地都是,他也沒在意,悠然自得的去了外院書房看書,沒想到林海的貴客听說他過來後,竟請他過去談談學問,這一談就是兩個時辰。

那位貴客的學問讓他心悅誠服,佩服的五體投地,經史典籍無一不通,朝廷弊病一言即中,即使回到家中,仍被那些學識震撼著,沒想到第二天,林海就過來告訴他,他可能會提早得官,而且是京官。

末月在一旁津津有味的听著,明顯感覺到,父親在說起那位貴客時隱瞞了什麼,猜想那些是不能讓孩子隨便听的,林海的貴客?雖然很好奇那人身份,卻知此時不是詢問的時機,人還在車上呢!人來人往的,也許有些話不能讓別人听去。

車里林崎遠說完後,趙氏也將蘇州大小事交代一番,外面車行了一段路,進了城後,卻並未一直和林海家同行,在街頭分開向而行,路程漸漸有些顛簸,末月心里有數,在網絡發達的現代,末月看過不少對清朝時期北京城的形容詞。

最具特色的就是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的定義,東城是富裕但不富貴的人家居住,西城那完全是貴人們才能住的地方,南城清貧,住那里的人雖不富裕,人還算不錯,治安不用怎麼擔心,唯有北城,是賤籍、戲子之流雜居之地,三教九流之人都有,非常混亂。

父親想必也是知道這些的,才根據自家財力,選擇了清貧卻不混亂的南城居住,再說南城也多是清貧翰林、讀書人、小戶人家在居住,而且四合院哎!那是小說中常見,旅游參觀過,卻從沒居住過的地方,老北京的四合院,她也能住一住了。

到了地方,卸下行囊後,留下一家人和長隨林常,林海府上車夫趕車回府去了,林常的妻子兒子女兒早已打開四合院大門,在門口迎接,林崎遠將他們給家人介紹了一番,林常夫妻同歲,今年三十八歲,本是林家自人牙子那采買的,林常在林府學了些武藝,懂點拳腳功夫。

林常之妻葉紅,也是人牙子買入府的,一直在廚房工作,後來兩人因年歲到了,被林海母親林老太太點成一對,成親後二十來年,生育一子兩女,大女兒林綠枝十九歲,已嫁給林海鋪子管事三年,生育一子,兒子林誠十六歲,小女兒林綠葉十一歲。

一家子都是老實人,當初林海打算送林崎遠下人時,就選擇了非家生子,又人口簡單,與林家牽扯不深的林常一家,不過,因他家大女兒已經嫁出,不算林常家的人了,並未把林綠枝算在內,只給了林常夫妻的賣身契,而古代父母是奴僕者,孩子一出生就是賤籍,不用令力身契。

林誠、林綠葉如今算是跟自家的家生子差不多,介紹完後林常夫妻帶著孩子,有些不安的給趙氏等行禮問安,趙氏不急于收服下人,吩咐他們起來後,這才開始搬運行囊,林崎遠、趙氏、石氏也跟著幫忙,留下元曦末月在院子里四處參觀。

末月為做僕役的他們嘆息了聲,人權啊!她卻正享受著人權的便利,反對無處說起,只好去參觀自家的四合院,末月看完後失望的嘆了口氣,這個四合院同參觀過那不一樣,別說精美了,簡直簡陋異常,坐北朝南,佔地大概兩畝左右。

啊!對了,古代的斤兩、畝頃等計量單位跟現代不一樣,比如說斤兩吧!現代十兩一斤,古代是十六兩,這麼想來,這里的佔地面積大概是古代的一畝半左右,面積不小,可惜在南城城邊,僻靜卻交通不便利,離集市也遠,房子半新不舊的,窗欞上的木頭都掉了漆,窗戶紙也發黃了。

正房為五間,最中間一間竟然竟然不是客廳而是火灶,兩個火灶通著東西兩次間的火炕,兩間小廳、兩間內室,東西兩側各有五間偏房,南方的大門兩旁也各建有兩間南房,其他都是土泥加稻草壘的院牆,被春雨淋的半倒不倒。

院子中倒有尚算敞亮的空間,只種了兩顆小石榴樹,立了幾個樹根狀的木頭樁子做凳子,其余都空著,北京天氣不好風大,吹的地面也很冷硬,沒有土地的松軟,這麼寬敞的空地,末月想祖母肯定願意在上面種點什麼,只是土質限制,恐怕不易成活,她又要偷偷幫忙了。

她這想法一閃而過,接著認識自己的新家,又細看了一番,加上中間那間廚房,算算房間共有十九間,其中正房面積最大,各有三十多平,東西兩旁側房是二十來平,至于南房就更小了點,大門旁還留了幾米長的院牆,兩間南房完全縮在東西角上了。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樓之奶姐威武最新章節 | 紅樓之奶姐威武全文閱讀 | 紅樓之奶姐威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