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主 第088章︰修真千百年

作者 ︰ 歧言

第088章︰修真千百年

洛雨沿著石階一路走了下去,直走到燈光照不到的地方,才踏上平地。上方的洞口重新合了上去,將外面的光線隔絕,很快,黑暗中亮起了白光,白光越來越亮,將這個藏書閣照得宛如白晝一般。他隨著白光處看去,原來這白光是牆上的夜明珠發出來的,這些夜明珠或大或小,足有成千上百個,均都瓖嵌在牆壁上,不注意還以為是牆壁在發著光。這藏書閣藏書無數,每本書都珍貴無比,自然不可用普通的火來照明了,故才如此花費使用起夜明珠。

洛雨先打開一個書櫃,里面煙土陣陣,書籍上均積了一層厚灰,不知放了多少年了。他找到第一排書櫃,打開書櫃,里面並無大多塵埃,想來這排書櫃經常有人翻閱。在書櫃的最上方,放置著一本拇指厚度的書籍。他瞧著這書古色古香,遂取了下來,只見第一頁上寫著三個字「草藥篇」,字跡和師父的那本殘卷上的字一模一樣。他心中一喜,繼續翻看。

這本殘卷介紹了無數種奇珍異草,也簡單地提到了這些草藥可以煉制什麼丹藥。然而,他翻到最後,書上只提到了血夢草治療非靈力之傷,藥效極佳,而且可以產生短暫的靈脈之氣,是紫薇丹必備藥引,除此之外,並未再提到靈脈之事。至于封塵之術更是只字未提。

難道兩系靈脈和封塵之術當真沒得治嗎?

洛雨頹然將書放回在原處,卻不注意將旁邊一本書翻了一頁,瞥眼見上面寫著「修真篇」三個字,字跡正是《述異記》上的字跡。他又驚又喜,原來終南山上藏有兩卷《述異記》殘卷。他不看還好,粗看之下更加喜上眉梢,這部殘卷不止一次提起了「靈脈」二字,或許還提到兩系靈脈也說不定。

這卷書上記載了修真界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有的是流傳甚廣,有的卻是鮮為人知。

公元前500年,也就是一千年前,天下大亂,各國紛爭,但亂世之中出英雄,一個自稱老子的年輕人念蒼生不幸,決意要解救蒼生于水火之中,遂閉關于函谷關,果然天可憐見,老子最終參悟道法,可羽化成仙,但他本著初心,決定要留在函谷關,傳下道法,希望受苦受難的蒼生皆能悟道成仙,待他將畢生所學傳授給了十名弟子後才登臨仙界而去。然而那時的修真成道法門有數十個體系,每名弟子均覺得自己看好的系別是最適合修真,伴隨而來的就是糾紛、爭斗。第一位離開函谷關的是鬼谷子,緊接著相繼有人離開,分散在五湖四海,依著各自的體系創立門派。

鬼谷子天資聰慧,從道法上領悟出縱橫之術,仙術之奇之神,可以說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他晚年之時創立了門派,收了兩名弟子張儀和蘇秦,然而兩名弟子也在道法領悟不同,張儀遠赴東海,創立了仙水城,成為了當世一等一的大門派,蘇秦避其鋒芒,一路北上,創立了天鏡派。從此之後,天下姑且安定下來,各個門派如雨後春筍,紛紛建立,修真界一片蒸蒸日上,修煉成仙的人比比皆是。

然而這些門派之中有的修真體系采用的是害人之術,但修煉起來極其容易,一時間窮凶極惡之徒日益增多,這些害人的門派被人稱為「魔教」。而與此同時,萬獸也懂得了修煉成仙,但獸類無靈脈,需得吸取凡人之精魂,養成靈脈,因而中原妖獸作祟屢屢發生,修真界已變得善惡不分,成仙的人也少了下來。

這樣過了四百年,靠著禁飛地域的屏障自保的天鏡派,卻遭到後方雪沙灣的大群妖獸掃蕩,幾欲滅門,天鏡派有個名叫蘇武的弟子重新召集幸存的門下弟子,決心光復天鏡派,于是前往中原掃除妖獸。而此時的仙水城也是被妖獸鬧得一團紛亂,于是和天鏡派聯合,隨後無涯峰也加入其中,三個大門派自稱是名門正派,領導著稀少了小門派,靠著堅定的意志,殺得妖獸四處逃亂,最終于泰山將妖獸全全誅滅,雪沙灣也被天鏡派封印起來。事後,一些小門派撐不下了,選擇投奔這三大門派。

在妖獸肆虐的時候,魔教門派也是死亡慘重,但是當正派正積極對抗妖獸的時候,這些魔教並沒有選擇與正派聯合,而是在其他門派損失慘重實力單薄之時,趁機吞並。于是,魔教大部分的門派在這場吞並之戰中消失了,唯有雙河谷和月宮兩大魔教月兌穎而出。

魔教相互吞並,對于魔教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當正派聯合一起,魔教若再零零散散,遲早會被正派一一誅滅。果真,五十年後,本著除魔為己任的仙水城、天鏡派和無涯峰再次聯合,進攻雙河谷和月宮,但是兩大魔教自吞並之後,實力均不可小覷,正派費盡千辛萬苦,也未能達到目的,只得作罷。

至此,修真界便流傳了一句話︰「仙家一水抵天涯,魔都雙河平月宮。」確如這句話所言,仙水城論人才、論實力、論勢力確實都比得上天鏡派和無涯峰,而雙河谷和月宮平分秋色,不分上下。

正邪不兩立,但不過除了正派和魔教兩大勢力,有些其他修真體系的門派趁著太平盛世也悄然建立。這些門派亦正亦邪,修真體系算不上邪惡,人品也是一般。可是這些門派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時而和正派合作,時而又與魔教聯盟,因而正派和魔教的人均有所忌憚。當中最為出色的門派知音樓,其實力深不可測,絕不在上述五大門派之後。誰若得罪了正派,有魔教撐腰,若得罪了魔教,有正派庇護,但若得罪了知音樓,便是「天南地北無知音,閻羅地獄遇知音。」第一個「知音」說的是護佑之人,第二個「知音」指的便是知音樓,那是整個天下也無處可藏了。

然而無論是正教還是魔教,還是那些亦正亦邪的門派,他們的修真本源于一體,不過是在修真體系上的不同,都是為了悟道成仙。判定這些人修真體系靠的是他們的靈脈,修真體系不一樣,靈脈就自然不會一樣。若是靈脈喪失,那畢生的修煉也終將化成虛無。但是皇族和鬼道卻並非如此。

皇族修行是自秦王嬴政在泰山封禪,得窺天機,獲得皇族靈脈,開創了皇族的修真之路後,凡是皇族子孫,其身天生便有靈脈,皇族之人依靠著皇族靈脈,便可修煉成仙。然後有些皇族之人卻空有靈脈,卻無修煉的體質。但這樣的人並非成就不了事業,漢武帝劉徹便是其一,他一生之中曾十次登臨泰山,卻依舊是無法修煉仙術。

鬼道修行源自孔子,孔子曾問道于老子,死後領悟仙法,得道成仙。從此之後,亡魂野鬼便欲修煉成仙,這些野鬼失去**,無靈脈在身。但鬼道成仙需要歷經無數苦難,真真正正成仙的寥寥無幾,僅且只有兩人。趙高是自孔子以來的第二人,筆者文遠居士自詡德才兼備,世上能讓筆者欽佩的,他算得上一位,只可惜,他得道成仙之後,依舊賊心不死,欲要使天下大亂,筆者不忍蒼生受難,最終將其誅滅。

修行之路,需拋卻人生執念,歷經千番劫難,方可登臨仙界。而在修真路上的那些芸芸眾生,不過是滄海一粟,終將被歷史的塵埃淹沒。

這一頁歷史到此為止,往下便是各個門派的詳細資料。洛雨每一頁都細細看了一遍,凡是提到靈脈的地方,他都要反復揣測。在天鏡派的資料中,未曾記載到鏡花水月,想必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鏡花水月尚未出現,書中也未記載雙河谷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大使者,也無法從中得知仇家是哪一個。

不知過去了多久,洛雨終于將這卷書一字不落地看完了,然而書上從頭到尾沒提到過多系靈脈修煉會產生什麼結果。難道這必死的結果,大家都明白,作者根本不必寫上去?他現在除了當面問書的作者,也別無其法了,可是那個作者文遠居士也許已經死了,也許早已得道成仙了,他又如何去找?到哪里去找?

洛雨帶著遺憾和疑惑將書籍放回原處,看著眼前滿滿的書櫃,真想把這所有的書全部看完,只可惜他沒有時間花費在這上面,而且,他也答應了蘇沐師兄,須得盡快趕往天山會合。出了藏書閣,只見外面的天色灰蒙一片,他以為第二天剛亮,但看著西方的天空如火焰般燃燒,原來他呆在藏書閣已經整整一天一夜了。

無一道人一直在等著他,見他出來,問道︰「你這就要走?」

「是!」洛雨道,「恐怕這一別,前輩就再也見到晚輩了。」

無一道人沒有追問,世事無常,生死有命,他早已看透了。「既然如此,不妨陪我喝上一杯。」說完,他一揮衣袖,從棋桌之下拿出不知一瓶酒,斟在兩個琉璃杯中。

洛雨常年住在北邙山,幾乎難遇外人,自然不曾見過酒,只聞一股強烈撲鼻香味,他不禁問道︰「這是什麼名貴之物?」

「哈哈哈……」無一道人難得大笑,道,「這並非是什麼名貴之物,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鄉野村民,皆可飲用。」說著,他遞給洛雨一杯酒,「來!你嘗嘗看!」

洛雨看著這杯「清泉水」,見無一道人言語爽快,也不掃興,道︰「我喝便是!」說著,一飲而盡。這杯酒少說也有半斤,洛雨這麼一口喝盡,頓時覺得一股濃烈的辛辣之氣從喉嚨直竄到胃中,眼淚不自然地流了下來,他體內立馬生出靈力緩和,苦惱道︰「這也實在難喝了吧?」

「這酒名為女兒紅,在江南赫赫有名,我年輕之時帶來幾壇,深藏于太乙宮七十年,別人就算斥資萬兩黃金,也別想買走一杯,你居然說難喝?」無一道人搖頭苦笑,自斟自飲了一杯。

「前輩莫要責怪,恕晚輩無福消受。」洛雨確實消受不了這杯佳釀,拱手而道,「酒既已喝了,前輩告辭!」

「我念你陪我喝酒的份上,準御劍離去,走吧!」無一道人道。

「多謝前輩!」洛雨手中靈光一閃,人已高高飛在空中。

他最後望著被夕陽映照的終南山,飛入了雲層之中,朝著北邙山的方向而去。九只仙鶴認得他,盤旋在他的周身,齊聲鳴叫,在為他送行。等大地最後一縷陽光落下之後,仙鶴這才停了下來,原路飛回。洛雨看著遠去的仙鶴,忽然覺得天地間的一切都失去了顏色,很不自然地又流出了眼淚。他想忍住不哭,但眼淚不由他,眼前朦朧一片。這時,他突然腳下一空,直往下墜落,想控制也控制不住,最後在即將落地之際,才將墜落之勢減緩。「轟」的一聲,他掉落在了一棵樹上。鳥兒驚飛一片,嘩嘩作響。

「無一道人該不是開我玩笑,在酒里下藥了吧?」洛雨晃著暈暈沉沉的腦袋,欲要施展靈力護體。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易主最新章節 | 易主全文閱讀 | 易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