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 第100章 世事姻緣變化大

作者 ︰ 金閏土

太子想著這些,就見後夏的匡遠,上台來敬靖康酒,

靖康意思了一下。

接著幾位老臣也相繼上來對著靖康歌功頌德。

然後,宋傾琛也走了上來,對著請康行了禮。

靖康目光十分慈愛的看著,目光中正,身帶凌然之氣的宋傾琛︰

「快起來,不是告訴你見了朕無須多禮嗎?」

「皇上是君,末將是臣,禮不可廢!」

宋傾琛一板一眼道。

靖康無奈,小聲道︰「你這孩子,」接著抬手讓宋起身來︰

「來來來,陪朕喝一杯。」

太子在一邊,親眼見到,一向對別人喝酒只是意思一下的靖康,竟把杯中美酒一干而淨。

而正經頭腦沒有,歪心思不少的太子心里突然警醒起來,他想起了很多事。

比如說︰這宋傾琛每回領兵打仗,皇上總會調給他朝廷最精良的兵將。

比如說︰危險的作戰,皇上從來不派宋傾琛去,但是有功的地方,卻處處有宋傾琛的身影。

還有,皇上,總喜歡撮合他器重的重景柏與宋傾琛的二人兄弟關系。

以前他總以為,這是皇上,為了這兩位金國未來軍神不產生內訌,以後要齊心來共同輔佐他,現在想想,卻有著明顯的,讓他們結交之意。

如今靖康,竟連宋傾琛的婚事都操心起來,這當真如長公主所說,堪比親子,不對,是比親兒子都還要親了。

這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他卻一直沒有多注意,現在想想,果真萬分後怕。

最後,靖康在群臣敬完酒後,突然把重梟叫上來,說了一番勉勵的話後︰

「梟兒,朕與你皇叔母,商量後,覺得你也到了適婚之齡,準備把,五公主賜于你為妃,你看如何?」

話音一落,周圍都靜了。

許多人心想,這靖康,這回到是大方,竟然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重梟嗎?只是這五公主,後宮里真的有五公主這個人嗎?

「臣不願意!」

重梟斬釘截鐵的直拒。

讓所有人吃驚的張大嘴,

——這重梟瘋了吧。

雖說皇上,面上是在征求重梟的意見,但任誰一听,都知曉是皇上早已下了的決定,現在說出來,也不過通知重梟一聲罷了。

這重梟可真是大膽。♀

靖康听著重梟的話,臉一下就冷下來︰

「梟兒,你可是對朕的賜婚不滿!」

就見重梟直接跪下︰

「五公主天之驕女,皇上有此意,臣感激不盡,但臣早有意中之人,此生非她不娶,還請皇上成全。」

「大膽,重梟你是忤逆你皇叔父,還是對你皇叔父的賜婚不滿,或者你是對五公主不喜,找這樣的荒唐理由,來搪塞皇上與本宮。」

只听皇後一聲厲喝。

「臣不敢,臣也絕無搪塞之意,本來,這件事,在幾月前,臣出征九天之時,就已向皇叔父提過了。」

重梟低垂著眼,話音依然平靜。

許多當時,在場的大臣,也想起當時的事,重梟好像是要求賜婚來著,但當時靖康以國事為重,勸重梟不要被兒女情長所累,沒有同意。

皇後,看著靖康的臉色,知道確有其事︰

「瞧你這孩子,為何不早點給皇叔母早點說說,本宮也能給你做個參詳,還能害了你不成,真是枉費本宮私下里為你操碎的心。」

皇後一臉兒大不由娘的痛苦樣子,然後接著問道︰

「你到說說是哪家之女?」

重梟抬頭看了皇後一眼︰

「是重梟不對,害皇叔母操心。不過,臣之所以沒提也只因,這樁婚事,只是重梟一廂情願,所以並未提早通知皇叔母。」

言語間的意思明白不過,現在不是討論女方身份的時候。

靖康腦子也不糊涂,立馬听出來,這女子該不是天女或是羅雁之流,放下心來︰

「梟兒到是知禮,不過,你貴為王爺之尊,又戰功赫赫,朕想對方知道,也斷沒有不樂意的的道理,不如……」

話說到這里就被皇後打斷,

「皇上,不如把這名女子賜于梟兒做側妃吧。」

皇後既然無法阻止重梟娶喜歡的女子,但也絕對不會讓對方好過。

若這女子心高氣傲,不甘只做側妃,正合她意。

當然,要是這女子,並無大志,覺得做個側妃就是天大恩賜,她也有辦法,讓她不滿足。

「皇上,皇後娘娘,臣若不能娶其做正妃,甘願一生不娶!」

重梟這回抬起頭,直視貞靜皇後,目光灼灼。

貞靜迎著這種熟悉又陌生的目光,一時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靖康听著重梟大逆不道,不知好歹的話,有心重罰重梟,但是重梟也不過想娶個合意的女人,他要是以這種理由,再次重罰,或者不答應,難勉被人詬病。

必竟重梟,先是在東南抗後夏表現不俗,接著又把九天打得落花流水,這戰功確實甚大。

而其他在坐官員雖然一幅正襟危坐,專心盯著眼前菜色的樣子,但耳朵都豎著老長,就等著靖康是再次卸磨殺驢,還是答應了重梟的要求。

而靖康在萬眾矚目中,剛準備張口。

「父皇,母後,兒臣與梟弟從小一起長大,深知他不貪,甚至可以說鮮少有女子可吸引其目光,這次他為一個女子,竟然如此執著,還真讓兒臣大吃一驚呢。」

一直並沒有開口的七皇子突然不陰不陽道。

皇後听著這話,心里豁然開朗,贊賞的看了七皇子一眼,

「是啊,皇上,臣妾看這女子,竟能把梟兒迷得如此神智不清,神魂顛倒,可見是個妖媚惑主,貞德有問題的。」

皇後的話很毒,一下子,就把重梟喜歡的女子打落到風塵女子的地步,由其最後的貞德有問題,簡直不給人活路。

有如此把柄,就算重梟娶到喜歡的女子,恐怕也會抬不起頭來。

而太子看到皇後看七皇子的那眼後,瞳孔劇烈一縮,接著恢復平靜︰

「母後,兒臣並不這麼認為,剛才,順義王爺明明有說,這只是他一廂情願,依此來看,那女子也是並不知情的,何來貞德有問題,兒臣看是母後您多慮了。」

皇後听著瞪了這胳膊肘竟往外拐,蠢笨如豬的兒子一眼,差點要罵其‘蠢才’︰

「本宮自然也是怕梟兒年輕氣盛,被哪些個狐媚女子,以欲擒故縱的把戲,給蒙騙住了。」

皇後又一技絕殺,言明重梟有可能不是一廂情願,而是被人利用不知情。

「母後,梟弟他打小就聰慧絕頂,生在王宮,長在王宮,見過的美人不知凡幾,豈是隨隨便便就被那些小把戲糊弄住的。而且,兒臣看梟弟他眼神明亮,目澈神清,絕非沉迷色相,分不清輕重啊。」

太子想好了,父皇,母後靠不住,宋傾琛,恭賢府,他拉攏不住,但重梟戰力滔天,又受著這些人的排擠,啟不他最好的盟友。

「臣請皇上成全!」

重梟不管其它,再次對著皇上拜了下去。

皇後有心插上幾句,卻被靖康瞪回去,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若再說下去,那些他覺得,本是為重梟好的話出都會變味了。

再說,那女人若能迷惑了重梟的神志,讓他沉迷于溫柔鄉,豈不正合他意。

「好了,好了,朕答應你就是了。」

「皇上,您還沒問誰家之女呢……」怎麼就答應了呢。

皇後輕蹙眉頭道。

就見重梟三叩首謝恩,接著道︰

「臣想求娶太常寺卿嫡女余珂,求皇上賜婚!」

話音一落。

「什麼,竟然又是她!」靖康震驚的月兌口而出。

‘竟然叫余珂,’大司馬心里道。

「皇上,您三思啊。」皇後知道匡遠也要找這個女人,也出言反對。

不光這幾人,連恭賢王,重景柏,宋傾琛,包括匡遠,都怔住了。

「陛下,此婚事,我認為您不能應允,因為此人,正是後夏與金國交涉中所談到的人物。」

匡遠站起來直言道,卻然感到兩束利芒落在身上,匡遠急忙一看,

就見重梟扭轉身型,黑沉沉的,似帶著血氣的雙眸看著他。

傾刻間,匡遠竟覺得自己像被一只洪荒凶獸盯上了般的錯覺,生生打了個冷顫。

「皇上,事關國事,望您三思。」

匡遠硬著頭皮再次道,雖然他志在必得余珂,但現在也被重梟的眼神盯著有些後怕。

「哼,好大的口氣,說起來匡遠將軍,曾經還不是順義王爺的手下敗將,你有什麼資格對著我皇大言不慚。」

靠右坐在前排,一向得皇上青眼的長公主駙王,神勇侯駁斥道。

他的意思明白不過,你們現在和談,也不過仗著沒有敗得徹底,大家不是同一層次的,後夏哪有提要求的份。

「神勇侯,是對這次的和談有什麼質疑?」匡遠的臉色不好起來。

「質疑不敢,只不過說說本人的看法。」

而靖康,眼看局勢緊張起來,竟然開始涉政︰

「都夠了,和談乃兩國邦交,又關一個小小女子什麼事,眾位莫要爭吵了。」

接著看向還跪著的重梟︰

「你起來吧,這親事,朕替你做主了。」

***

一切塵埃落定,

當太監拿著寫滿溢美之詞的聖旨,到余家喧旨後。

余珂听著把她許給重梟的聖旨,只覺腦子「哄」的一聲,被這個重磅消息炸得七暈八素。

好半天,才想起謝主隆恩,哆嗦著手接起聖旨。

余王氏看著余老爺,塞了紅包給太監後,這個內侍捏著紅包表示滿意的出去後。

臉上這才現出喜意,

——她的一塊心頭大事,總算是落地了。

不過也是萬萬沒想到,這段時間一直在賜婚的皇上,竟會把余珂賜給重梟當正妃,她真有些不敢想呢。

「夫人,小姐,大喜啊,真沒想到聖上如此眷顧我們余家。」

余王氏邊上一個有資歷的嬤嬤高興道。

余王氏也露出笑意,看著依然呆若木雞,不知所措的余珂︰

「傻姑娘,看把你看興的!」

余王氏一心以為,余珂是太過歡喜,美夢成真,高興得忘乎所以了。

「姐姐嫁給順義王爺後,是不是,就成了王妃了。」

余婉略帶澀意的說道。

「當然,姐姐以後就是正妃了,我們以後見了她可都要叩行大禮呢。」

余玨挺為余珂高興的,一想到以前崇拜的戰神偶像成了自己的姐夫,余玨覺得心都跳得歡了。

只有余珂,心里草泥馬開聯歡,奔騰雀躍,使她整個人十分焦灼,完全不能平靜。

——她要嫁給一個陰險的小變態了。

這孩子她根本就是當哥們,弟弟的啊,這簡直讓她接受無能啊。

而且更可怕的是那個成婚的日期,竟然是在各地龍神廟,建成起完婚,這眼看著這些廟主體快建成,就剩下別的細節修整,算起來,滿打滿算都不夠一個月了,她真的完全沒有心里準備,完全建設不好自己的心態啊。

——老天,你好歹給咱個緩沖期啊。

而余王氏想起當年,余家前幾個女兒遇到的各類遭心事。

余王氏看著十姨娘最近雖然老實,但依然有些讓她不放心的十姨娘母女,直接下狠手,讓這對母女給余珂求福澤為由,把她們暫時攆到了山上老廟。

然後,就是開始加緊時間,準備余珂的一應嫁妝,

時間雖然緊迫,但她就只有這一個女兒,而且余珂也到這‘歲數’了,余王氏,前兩年,就開始給余珂置備嫁妝了,現在到也不太忙亂。

唯獨就是嫁衣,鳳冠這些,臨時趕做,急了一些。

而余老爺在長吁短嘆之後,也只好接受這個實事,不管重梟以後是安分的,不安分的,他都只能接受。

然後余老爺,來到書房,看著他前些天,費盡力氣煉出的一瓶丹藥,想了想,直接鎖了起來。

——本來打算在皇上面前露回臉的東西,看來,這以後,不一定派得上用場了。

作者有話要說︰歡呼,祝小珂紙,馬上調整好她的心態,迎接她新的開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易家最新章節 | 易家全文閱讀 | 易家全集閱讀